第 622 节
作者:猫王      更新:2021-05-04 17:26      字数:5298
  子半(斤)两
  晚蚕沙(炒)三两 牛蒡根(细切)半斤 山茱萸一两
  '功能主治' 骨节疫痛,行步脚弱,言语謇涩,口眼喁斜,及中风半身不遂,悉可疗之。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饭前温服一盏,常使有酒气,不得过醉,久病服一月愈,新病者人口见效。
  '制备方法' 上药共判细,用生绢袋盛,用无灰酒三斗浸于瓷瓮内,以纸封口,满十四日可开。
  '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中风后遗症—海蜇愈风酒 药酒 海蜇愈风酒——原名“愈风酒”
  '药物组成' 陈海蜇(漂净拭干,晾极燥)十两黑大豆 嫩桑枝松针(杵烂)各四两
  '功能主治' 主治中风后遗症。
  '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
  '制备方法' 上药用陈酒七斤,煮三炷香即成。
  '资料来源' 清·《随息居饮食谱》肌肉干燥—增损茵芋酒 药酒 增损茵芋酒
  '药物组成' 茵芋叶 川乌(炮,去皮尖) 石楠叶 防风川椒(炒出汗) 女萎 附子(炮) 北细辛 独活 卷柏 肉桂天雄(炮去皮) 秦艽 防己各一两 踯躅花(炒)
  当归 生干地黄各二两 芍药—两
  '功能主治'治半身不遂,肌肉干燥,渐渐消瘦,或时痛名偏枯。
  '用法用量'初次服一合,逐渐增加,以知为度,令酒气相续。
  '制备方法'上药切细,以酒二斗渍,冬浸七日,夏浸三日,春秋各浸五日
  '资料来源'宋·《本事方》、明·《普济方》偏枯不遂—凝水石酒 药酒 凝水石酒
  '药物组成' 凝水石 白石英 白石脂 代赭石 矾石窘石 石膏 芒硝 石楠 石苇 天雄(炮裂,去皮脐) 附子(炮裂,去皮脐) 常山 续断 芫花 白术 防风(去叉)
  黄芩(去黑心) 黄连(去须) 大黄(炒) 麻黄(去根节) 熟干地黄 山茱萸 杏仁(汤去皮尖双仁) 玄参 茼茹 狼毒 半夏(汤洗七遍,焙) 藜芦 菖蒲
  前胡(去芦头) 蜈蚣(炒) 甘草(炙) 龙胆 桔梗(判炒) 菟丝子(酒溃一宿,焙) 秦艽(去苗土) 芍药紫菀(去苗) 白芷 远志(去心) 卷柏
  '功能主治' 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遂,宿食虚冷,五劳十伤。
  '用法用量' 每日三次,每次饮酒半小盅。
  '制备方法' 上四十二味药各一两,判如麻豆大小,以绢袋装,用水三斗,七月七日曲三斤,黍米三升作饭,依法和酒,以药袋放在酒酿中,春秋七日,冬三日,夏三日,酒成。
  '资料来源' 宋·《圣济总录》一切风—牛蒡桑椹酒 药酒 牛蒡桑椹酒——原名“牛蒡子浸酒方”
  '药物组成' 牛蒡子 牛膝(去苗)生地黄 枸杞子干桑椹 大麻子以上各半斤
  '功能主治' 治一切风。
  '用法用量' 每饮一小盏,每日三五次,常以酒气相续。
  '制备方法' 上药切细,用生绢袋盛,以无灰酒三斗浸之,春夏七日,秋冬二十一日开。
  '注意事项' 忌生冷,毒滑动风物。
  '资料来源' 宋·《太平圣惠方》治风—牛劳根浸酒 药酒 牛劳根浸酒——原名“鼠黏根浸酒”
  '药物组成' 鼠黏根(掘时勿令见风,密房内洗净薄切,密瓮内阴干)五斤 防风(去芦头)五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 独活五两汉防己二两 桂心二两 天麻二两
  麻黄(去根节)二两 生地黄八两
  '功能主治'治风。
  '用法用量' 每日空腹,夜临卧,各温饮一小盏。
  '制备方法' 上药细剁,用生绢袋盛,用无灰酒三斛浸之,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开。
  '资料来源' 宋·《太平圣惠方》牛蒡地黄酒 药酒 牛蒡地黄酒——原名“牛蒡酒”
  '药物组成' 牛蒡根(细切)(若用于为一钱)生地黄(细切) 牛膝(细切) 枸杞子(绞碎)各三升
  '功能主治' 疗一切风,乃至十年、二十年不差者。
  '用法用量' 每次空腹服,使稍有酒色。
  '制备方法' 上药取无灰酒三升渍药,以疏绢袋盛之,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
  '资料来源' 唐·《外台秘要》偏枯不遂—蛮夷桂心酒 药酒 蛮夷桂心酒——原名“蛮夷酒”
  '药物组成' 矾石 桂心 白术 狼毒 半夏 石楠白石脂 龙胆 续断 芫花 白石英 代赭 茼茹 石韦玄参 天雄 防风 山茱萸 桔梗 藜芦 卷柏 细辛 寒水石 乌头
  踯躅 蜀椒 白芷 秦艽 菖蒲各一两 矾石 附子 远志各二两 石膏二两半 娱蚣二枚
  '功能主治' 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遂,宿食久寒虚冷,五劳七伤及妇人产后余疾,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每服一合,一日二次。
  '制备方法' 上三十四味切细,用酒二斗,渍四日。
  '资料来源' 唐·《千金要方》祛痰—巴豆酒 药酒 巴豆酒
  '药物组成' 巴豆3—5粒
  '功能主治' 温经、祛痰、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
  '用法用量' 外熏面瘫之手掌心劳宫穴,每次1…2小时,重者可治疗4小时,每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制备方法' 巴豆研细,放铝壶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烧酒500ml,炖热外用。
  '资料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4):31
  按:共治疗面瘫患者17例,结果治愈13例。4例未愈改用他法温经活血—红花肉桂酒 药酒 红花肉桂酒
  '药物组成' 红花 肉桂各10克。
  '功能主治' 温经活血,治疗面瘫。
  '用法用量'
  针刺采用透刺法。阳白透鱼腰、攒竹透睛明、丝竹空透太阳、地仓透颊车、迎香透四白、唇穴透迎香。用棉签蘸药酒涂擦患侧面部,干后再涂一遍,每日三次。十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三日。
  '制备方法' 用白酒500ml,浸泡上药24小时。
  '资料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1999,(3):26
  按:有医院以本法治疗顽固性周围型面瘫124例,结果痊愈76例,显效24例,进步12例,总有效率90.3%化痰熄风—牵正散加桂枝药酒 药酒 牵正散加桂枝药酒
  '药物组成' 白附子 全蝎 僵蚕各30g 桂枝50g
  '功能主治' 温经通络,化痰熄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用法用量' 将药酒涂于患侧,并按摩穴位:风池、翳风、牵正、地仓、承浆、迎香、攒竹、鱼腰等,每日一二次,每穴按1分钟。
  '制备方法' 将上药用250m160度白酒浸泡,瓶装密封,三日后即可使用。
  '资料来源' 《中国民间疗法》1998,(6):55。
  按:有医院以本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治疗结果痊愈15例,显效12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滋补肝肾—敦煌佛赐酒 药酒 敦煌佛赐酒
  '药物组成' 人参 黄芪 雪莲僵蚕 穿山甲 何首乌 西红花 乌梢蛇 酸枣仁 当归丹皮 天麻丹参 海风藤 冬虫夏草 川芎 紫河车等
  '功能主治' 补益元气,滋补肝肾,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治疗中风偏瘫、痹病。
  '用法用量' 每次服15…20ml,每日口服二次。十二日为一疗程。痹病用本药酒涂搽患部,再局部按摩。
  '制备方法' 上药加白酒浸泡。
  '注意事项' 有酒过敏史者,肝肾功能损害者,酒精中毒性脏器病损者及未成年人禁服,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得与其他药物混服或同服。
  '资料来源' 《甘肃中医》1998,(4):36
  按:有医院以本酒治疗中风偏瘫30例,治愈8例,占26.67%,好转19例,占65.33%。治疗痹病30例,治愈19例,占65.33%,好转11例,占36.67%神经麻痹—桂防酒
  药酒 桂防酒
  '药物组成' 桂枝 川芎各30g 防风 当归 白芍 香附 路路通各50g 薄荷梗20g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用法用量'
  取两组穴位:阳白,颧谬,地仓;太阳、下关、颊车。交替使用。针刺得气后出针,在针刺穴位处按上自制药罐,用针筒抽出罐内空气,使其形成负压,再经罐内注入药液3ml,每次30分钟,每二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制备方法' 上药加60%乙醇(酒精)1L,浸袍二星期。
  '资料来源' 《山西中医》1998,(3):29
  按:有医院以本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1例,结果痊愈32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96。1%肩背伛偻—茯苓菊花浸酒 药酒 茯苓菊花浸酒
  '药物组成' 白茯苓五两 甘菊花二两 山茱萸二两 菟丝子(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皱皮)三两 栝楼根二两 防风(去芦头)二两
  熟干地黄二两 天雄(炮裂,去皮脐)牡丹二两 人参(去芦头)一两 白术一两 牡蛎(为粉)一两 黄芪二两 紫菀(洗去苗)一两 菖蒲二两石斛(去根)一两 柏子仁一升
  杜仲(去粗皮)二两 蛇床子一两 远志(去心)二两 附子(去皮脐,炮裂)二两干姜(炮裂)二两 赤芍药二两 牛膝二两萆薢二两狗脊二两仓耳子二两
  虎颈骨(涂酥炙微黄)一两 鼠黏子一两桔梗一两 芜活二两牛蒡根二两 枸杞子半两晚蚕沙(微炒)三两续断二两
  '功能主治' 治骨节酸痛,步行艰难,肩背伛偻,言语謇涩,口面歪斜,中风失音,半身不遂等疾。
  '用法用量'
  每日三次,各温服一盏,常令有酒容不至过度。每取出一盏,即添一盏,如酒淡药力稍浅,即取药渣阴干,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空腹以温酒下三十丸。
  '制备方法' 上药细拌匀,每斤药以生绢袋盛,用酒二斛,浸于瓷瓮中,密封十四日,开封。
  '注意事项' 忌生冷、油腻、猪、鸡肉、黏滑物。
  '资料来源' 宋·《太平圣惠方》治中风—茱萸鼓酒 药酒 茱萸鼓酒
  '药物组成' 仓茱萸子二升鼓三升
  '功能主治' 治中风,口偏不语者。
  '用法用量' 冷服,每次半升,日三服,得汗即愈。
  '制备方法' 上二味药以酒五升,煮四五沸。
  '资料来源'明·《普济方》九制稀莶草药酒 药酒 九制稀莶草药酒
  '药物组成' 稀莶草(九制)712g 防己ll0g 海风藤130g苍术130g 千年健130g 陈皮130g 油松节130g 威灵仙130g 杜仲130g
  伸筋草130g 当归130g 川牛膝130g 桑寄生130g 续断130g 熟地黄130g 防风130g 茜草130g 白术130g 秦艽130g 狗脊130g
  木瓜130g 地枫皮80g 玉竹130g 独活80g 乳香(醋制)80g 川芎80g 没药(醋制)80g 麻黄20g 红花80g 肉桂60g 白酒适量
  '功能主治' 活血补肾,祛风除湿。用于肝肾不足,骨痛膝弱,四肢麻痹,腰疫腿痛,手足无力,口眼歪斜,语言謇涩。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0…60ml,一日二次,温服。
  '资料来源' 《新编中成药》
  '附' 本品为淡红色澄清液体,具酒香气,味微甜,微苦白术菊花酒 药酒 白术菊花酒——原名“白术酒”
  '药物组成' 白术(切) 地骨皮 荆实各五斗 菊花三斗
  '功能主治' 补心志定气。治心虚寒,厉风损心,气性反常,中风手足不遂,语音沉涩。
  '用法用量' 随量饮之,常取半醉,勿令至吐。
  '制备方法'、以上四味,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五斗去滓,澄清取汁,酿米二斗,用曲如常法,酒熟后去糟滓,取清酒于瓷器中,收密封。
  '资料来源' 唐·《千金要方》明·《普济方》
  '附'
  本方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特点在于用酿造法制备药酒。在现代中成药中,这一工艺早已失传。本方制法对酿造制药酒的方法介绍得很详细,是难得有价值的珍贵文献,特收录以供剂型工作者参考万应愈风酒
  药酒 万应愈风酒
  '药物组成' 金毛狗脊(炙)去毛 川牛膝 海风藤 广木香 川桂枝 左秦艽 大熟地 补骨脂 川杜仲 千年健 追地风 散红花 枸杞子 肥玉竹 西羌活 独活 生川乌
  官桂 黄芪 党参 肉桂 明天麻 广陈皮 女贞子 淡附子各30g 威灵仙 全当归 油松节 野桑枝(切)各120g 红曲15g 大枣250g 桂圆肉60g
  白蜜糖240g 赤砂糖250g 鹿角胶(炖)60g
  '功能主治' 专治气血虚损,感受风湿以致手足疫麻,腰膝骨节疼痛甚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无论男女老小一切远近风症,服之无不神效。
  '用法用量' 随量饮服。
  '制备方法' 上药装入夏布袋内先用陈酒2。5L,将药袋炖透,再合好烧酒12。5L,共装入坛内,加香味封固,待半月后取用。
  '资料来源' 《成药全书》牛膝蚕沙酒 药酒 牛膝蚕沙酒——原名“牛膝浸酒方”
  '药物组成' 牛膝(去苗) 茄子根各八两 防风(去芦头) 鼠黏子(微炒)三两 萆薢枸杞子 羌活 海桐皮 苍耳子(捣碎) 附子(炮裂,去皮脐) 五加皮
  虎胫骨(涂酥,炙微黄)各二两牛蒡子四两 大麻子(捣碎) 晚蚕沙 黑豆(炒熟,捣碎)各三合(两) 秦艽(去苗)一两
  '功能主治' 治风及偏枯,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 每日空腹午时及夜临卧,温饮一小盏。
  '制备方法' 上药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三斗密封瓮头,浸七日,其酒随饮随添,味淡即换药。
  '注意事项' 忌猪肉、鸡、毒鱼、黏滑物。
  '资料来源' 宋·《太平圣惠方》青松叶浸酒 药酒 青松叶浸酒
  '药物组成' 青松叶(细剉如大豆)一斤
  '功能主治' 治中风,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 初服半升,渐加至一升,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