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2 节
作者:猫王      更新:2021-05-04 17:26      字数:4731
  中医夏季养生之精神调养 其他 中医养生
  在谈到夏季如何进行精神养生时,《黄帝内经》里明确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在夏天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的秀美,并要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在精神调养上,祖国医学认为“冬季要藏”“春季要生”,而夏季则要放,即精神要充沛、饱满、情绪外向,因为只有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若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遭到破坏。正如《医书》里指出的:“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但夏日炎炎,往往令人心烦,而烦则更热,故宁心静神尤为重要。邱处机说:“夏三月,欲安其神者”,应“澄和心神,外绝声色,内薄滋味,可以居高,朗远眺望,早卧早起,无厌于日,顺于正阳,以消暑气。”他还强调说,为了避免暑热,不仅宜在“虚堂、水亭、木阴等洁净而空敞之处”纳凉,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此说极有见地,心静自然凉也。古有歌云:“避暑有要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
  《黄帝内经》里指出:“南方生热,热生火”,而火热主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为君主之官。七情过极皆可伤心,致使心神不安,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五脏六腑皆摇”,这里一方面说明了不正常的情志皆可损伤心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说明了,若心的功能受到影响,可影响人体的一切机能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说,夏季养神就显得极为重要。
  特别是夏季暑气当令,烈日酷暑,腠理开泄,汗液外泄,而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即中医所谓“壮火食气”,也正因为“暑易人心”,而“心主神志”,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症状,如心烦、谵语、神昏等等。在中暑的病人里,不少人可陷入昏迷状态,此时宜用针灸或手压“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交界处);“十宣”穴(位于两手十指尖端处),针刺放血。
  若是在长夏,天气以湿热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无风,早晚温度变化不明显,这种天气易使人感到心胸憋闷,人们会产生焦躁和厌烦情绪,易诱发精神病。
  综上所述,人的精神活动与心的功能密切相关。关于这一点,古人在生活实践中已经体验到,人在不同精神状态下,心脏的活动是不一样的。平静时,心脏跳动平稳,激动时,心脏跳动加快。耐心脏之所以与情志有关,又是由于“心藏脉,脉舍神”的结果。脉,就是血脉,血液。心主神明、神志,是通过它营运血液的作用来实现的。血脉充盈,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旺盛;血脉亏损,心血不足,则常常会导致失眠、多梦、健忘、眩晕以致精神不振等心理变异。由此看来,夏季精神养生的前提,是要保证“心主血脉”的正常进行。又如何使“心主脉”正常呢?
  《黄帝内经》里说:“心之合脉也……多食咸,则脉凝位而变色”;又说:“味过于咸……心气抑”,指出了饮食过咸会给心脏带来不利影响,现代营养学认为,心肌的发育和血脉运行都需要消耗高级蛋白质,要及时补充;而脂肪食品食用过多,可出现“脂肪心”,又易引起动脉硬化,在饮食中最好选用一些能降血脂的食物,如大豆、蘑菇、花生、生姜、大蒜、洋葱、茶叶、酸牛奶、甲鱼、海藻、玉米油、山楂等。低盐饮食对预防心血管病大有好处,因为钠盐食用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又易引起高血压等。
  体重大重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一定要注意减肥。减肥的办法很多,但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和饮食减肥。特别是经常参加运动锻炼,还可以增强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心脏大有益处。
  总之,夏季精神养生的基础是要保护好心脏;除此以外,在精神方面还要做到“使华英成秀”。那么,又怎样使精神饱满呢?
  首先,要有好的精神寄托。人是有思想和理想抱负的,一个人有了奋斗目标,才能使他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美好的信念可产生自觉的意志行动和积极的情感。生活中有许多活动,如绘画、书法、雕刻、音乐、下棋、种花、集邮、钓鱼、旅游等,均能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人们的情感,从而起到移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
  其次,时时对自己的性格进行陶冶,要经常注意检查自己的情绪,如存在急躁、焦虑、忧郁、愤怒、狭隘等情绪时,一定要设法不使之再现,这就要加强学习、加强修养。《管子·内业》里曾说:“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在《黄帝内经》里介绍的圣人养生之道,一是“无恚嗔之心”,二是“无思想之患”,三是“以恬愉为务”。因此,有计划地进行修身养性之道,用豁达、微笑对待不称心的人和事是人们应具备的涵养。
  一是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二是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这两点做好了,精神自然会饱满,就会“无厌于日”,这就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中医夏季养生之起居保健
  其他 中医养生
  夏季作息,一般他说,宜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在夏季人们每天要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要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适当活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
  夏季由于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所以在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和工作时,可能有疲劳之感,需要午休做适当的补偿。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易醒的特点,早晨起的又早,到了中午就想打瞌睡,因此,更需要中午休息一下。此外,由于白天气温较高,汗出又多,体力消耗较大、再加上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此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从而引起体内血液分配不太平衡,脑部供血量减少,因而时常感到精神不振,有昏昏欲睡之感,午睡之时,疲劳消除,精神焕发,可更好地适应午时的工作和劳动。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一小时以内。这里要提醒一下,不能由于午睡时间短,就草率从事,亦要注意睡眠卫生。
  首先是,饭时不要立即躺卧,应稍事活动一下,以利饮食消化。午睡时不要在有穿堂风经过的地方睡,亦不要伏在桌子上睡,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午睡时最好脱掉外衣,并在腹部盖点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夏天睡眠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时不可让电扇直吹,最好关掉电扇,若太热,可让电扇往天花板上吹;夜里睡觉不宜在外面睡,因为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严重的能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瘫等病。睡觉前也不要乘凉大晚,更不宜长时间在水亭中、树荫下、过道中、凉台上乘凉。
  以上讲的是夏季睡眠的学问,下面谈夏季的着装。
  人们着装首先要考虑的是服装的舒适性,然时才是款式、花色、美观。夏季服装以轻、薄、柔软为好、衣料的透气性、吸热性愈好,愈能有效地帮助人体散热,使人穿着舒适而凉爽。
  炎热时节,人体每小时可排汗液500毫升左右。所以,夏季服装应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散湿性能,才能及时吸收汗液,并把它蒸发掉。吸湿性能差或里面过于光滑的衣料,汗液就不能及时排掉,人就会汗流浃背,感到闷热不适。
  不同质地的衣料吸湿性能是不同的,据测定,气温在24℃,相对湿度在50%~70%时,人造粘胶纤维吸湿为10%~14%,蚕丝织品为8%~11%,亚麻为8.3%~11.7%,棉织品为6%~9%。合成纤维吸湿率最差,涤纶不足1%,维纶也不过3%,所以夏季即便穿着孔隙很大的尼龙衫也会感到闷热,其原因就在于尼龙的吸湿性差,不能有效地将汗液吸收而蒸发掉。所以夏季服装最好选用人造丝、真丝、亚麻和棉针织品。
  夏季服装还要有良好的透气性以帮助散热,衣料的透气性取决于纺织品的厚度与密度,衣料愈薄散热性愈好。另外,透气性与纺织方法也有关系,纺织品经纬之间呈直通气孔的比交错排列呈斜纹气孔的要好。纺织品的密度愈高,透气性愈差。同样原料织成的布,密度增加一倍。透气性减少50%。所以夏季服装愈薄,密度愈低,散热性能愈好,穿着也愈凉爽。
  夏装的大小、肥瘦、覆盖体表面积的大小,与散热也有一定关系。“露、透”的夏装,有利于散热,但过瘦的夏装则会影响散热,一般情况是服装覆盖面积愈小,体温散失愈快。据有关专家测定,人在裸体情况下,辐射散热要比穿着普通服装大10倍。所以,夏装以短衫、短裙、短裤为好。在裙子中,喇叭裙、连衣裙在走动时,能产生较好的鼓风作用,因此比瘦型裙显得凉快。在夏装的开口部位(领、袖、裤腿、腰部)不宜过瘦,最好敞开些,这样有利于通风散热,牛仔裤、紧身衣不适于夏季穿着。因为裆短过紧的裤子会阻碍女性阴部湿热气体的蒸发,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即容易感染炎症,又易患皮肤疡痒症,还可能染上泌尿系病症,女性应穿宽松式衣裤为好。同样男性穿紧身裤也是害多利少,一是它容易造成烦人的股癣,二是它不利于睾丸的发育,三是它经常刺激生殖器。
  此外,服装的颜色亦很重要,因为衣料颜色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强度也不同。颜色越深,吸热越强,颜色越浅,反射性越强,吸热性越差,因此,夏天宜穿浅色服装,以反射辐射热。
  这里要说一下夏日女士着装应注意的小问题:夏天,女士们绚丽多彩的衣裙使人感到美,然而,有些人的细小疏忽,也造成了美中不足。
  西服裙给人文雅、庄重的感觉,但有人在公共场合穿西服裙还翘起二郎腿,实在有失文雅。西服裙后面的拉锁和开气在一条线上,穿着时常检查一下它们是否与您自己身体的中线吻合,若扭到一边看起来特别别扭。极少数的女同志由于疏忽,裙时的拉锁拉不严,就更让人见笑了,所以穿带拉锁的裙子时不妨常用手摸一下。
  夏天天热,有人衬衫领子开得较大,如果胸罩的肩带露在领子外面,显得很不文雅,所以,穿领口大的衬衫,最好戴没有肩带的胸罩。
  这里还要谈谈夏日戴帽子的学问。
  夏季烈日炎炎,专家们一致认为,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众所周知,阳光里的紫外线有两种成分,即紫外线a和紫外线凤前者能使皮肤晒黑,后者是损害性射线,可导致白内障、晒伤皮肤、引发皮癌。近20多年来,皮肤癌患者剧增,仅美国每年就有40万例皮肤癌患者。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长期在阳光下暴晒可使人患白内障的危险性提高三倍。据统计,美国每年有100万人需要做白内障手术,而在我国,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眼病中致盲率最高的一种,约占49.77%。又如何保护眼睛呢?在强烈的阳光下,至少要戴顶帽子,这样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程度可减少一半。那么,什么样的帽子防护性能最好呢?
  防护性能主要是对太阳辐射热的遮阻力而言,遮阻力越高,防护效果越好。据科学家们试验,黑平面布帽对太阳幅射热的遮阻力最小,仅为1.6%;而麦杆草帽和白平面布帽的防护性能最好,它们对太阳辐射热的遮阻力分别为48.4%和50.1%。对于女性来讲,还要讲究一下帽的美观,有以下凉帽可供选择:
  遮阳帽:既可遮阳,又能增加美感,可自行调节松紧度,比较适合少女或中年妇女;
  旅游帽:用尼龙漏孔纱制成,帽子小,帽沿大,前额遮阳面较大,由两色或三色拼成。女性以浅兰、浅黄、奶白等浅色帽为宜;
  折叠帽:这是一种单色宽边凉帽,能折叠成手帕大小的圆形,颜色以白色、白色小花点和浅兰色为宜;
  礼帽:平顶圆边,帽沿适中,女青年戴上给人以潇洒之感;
  圆顶帽:皮肤较白者最好戴深色圆顶帽;肤色较深者宜戴浅色圆顶帽。
  当然,防止阳光暴晒,保护眼睛,不能光靠帽子,还可戴变色镜或墨镜,这样就能使过量的紫外线照射造成的损害减少90%以上。总之,为使眼睛明亮,在阳光下活动时请别忘戴草帽与太阳镜。
  第四,夏日的美容。
  首先要选择好化妆品:因为夏日气候炎热,人体容易出汗,选择使用下列化妆品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