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6 节
作者:猫王      更新:2021-05-04 17:24      字数:4782
  水为阴气之源,因此,秋冬季节应多喝水。除喝水之外,还可食用藕、鱼、萝卜、胡萝卜、黑木耳、白木耳、芝麻、土豆、莴苣、白菜、花菜、红薯、蜂蜜、梨、花生、枸杞、麦冬、胖大海等养阴之品。
  如今,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里的人们离地面(尤其是泥土)越来越远,吸取的地气(阴气)越来越不足,而这也影响到机体的阴阳平衡,使得体内的“阴”相对不足,引起阳热的偏亢,于是,人们越来越容易上火,热性疾病越来越多。所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山村、公园,都有助于养阴而调整机体阴阳。
  再就是护阴。汗出过多就会损人体之“阴”,因此,防止汗过多是护阴之关键,在秋冬季锻炼身体,要防止运动过度,避免大汗淋漓日常起居最忌六件事 药膳
  清晨忌吸烟人苏醒时新陈代谢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呼吸的频率较慢,体内积滞的二氧化碳较多,这时吸烟会使支气管因抽烟的刺激而导痉挛收缩,使二氧化碳的排出受阻,从而产生气闷、头晕、乏力等症状。
  空腹忌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经过胃与小肠消化成氨基酸才能在小肠被吸收,而空腹喝牛奶时胃排空很快,蛋白质还不及被吸收即排到大肠,不但造成营养的浪费,而且蛋白质还会在大肠内腐败成有毒物质。
  忌如厕看报大便是人的神经低级和高级中枢共同参与的活动,许多人习惯于拿上一份报纸或一本书,一蹲就是小半天。如厕看书报不但会使排便意识受到抑制。失去了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久而久之会引起便秘。
  室内忌养飞鸟鸟粪中带有鹦鹉病毒、岛型结核杆菌及寄瞒,鸟粪被乌踏碎以后,病毒与病菌便飞扬在空气中,这对室内的身体健康很不利。若人体长时间吸入,会诱发呼吸道黏膜充血、咳嗽、痰多、发烧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肺炎与休克。
  洗澡时间忌过长洗澡时,热水产生出大量的水蒸气,附在水中的有毒物质如三氯乙烯、三氯甲烷等分别被蒸发80%和50%以上。有些有毒物质随蒸气而被身体部分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危害很大。而且,在较热的水中洗澡时间过久。对心脏也不利。
  睡觉窗户忌紧闭人入睡后,每分钟要吸入300毫升氧气呼出250毫升二氧化碳,如果门窗紧闭,密不透风,不消3小时,室内约二氧化碳量就会增加3倍以上,细菌、尘埃等有害物质也会成倍增长。因此,睡觉时应留些窗缝,以便让室外新鲜空气不断流入,室内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以手代枕午睡三大危害
  药膳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因为中午不能回家,大多趴在教室的课桌上,头枕着手臂休息。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以手代枕午睡有三大危害。
  危害一:由于趴在胳膊上睡觉,多处神经受到压迫,午睡时往往心中焦虑、睡不踏实。
  危害二:因为趴着睡觉眼球受到压迫,午睡后通常会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如果长时间这样,会造成眼压过高,使视力受到损害,久而久之会使眼球胀大、眼轴增长,形成高度近视,同时也容易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对于已经出现轻微近视症患者、近视患者或戴隐形眼镜的学生危害更大。
  危害三:趴着睡觉,长期压迫手臂和脸部,会影响正常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两臂、脸部发麻甚至感到酸痛。如果不加注意,时间长了会演变成局部性神经麻痹或使脸部变形。
  孙宏艳提醒说,如果不能回家睡午觉,也要尽可能地在课桌上躺着午睡,而不要趴在课桌上睡觉。此外,午饭之后不要马上午睡,午睡时间以半小时为宜简单养生:缓解秋乏十八法
  药膳 秋天人容易疲劳,缓解秋乏还应在日常多些注意。专家告诉您秋日养生十八法。
  1。节食欲。秋季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也要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
  2。忌怒气。少发脾气可以有效地解秋乏。
  3。常梳发。经常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易除疲劳。
  4。面多擦。用双手或干毛巾揉搓面部,使面部红润。》》》秋季营养保健完全手册'图'
  5。舌舔腭。用舌头舔牙齿上腭,可以起到提神、补气、养心的作用。
  6。齿数嗑。牙齿多活动,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齿健康,有助于消除疲劳。
  7。呼浊气。应多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呼吸系统机能。
  8。咽唾液。咽唾液可促消化、开胸理气、增加内脏气管功能,延年益寿。
  9。目运转。经常走出户外,眺望远方,结合眼保健操揉搓眼睛可以醒脑解乏。
  10。耳常弹。用手多揉搓耳朵,或多听听音乐激活听觉神经,有助于减轻疲劳。
  11。脊背暖。秋季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地增减衣物,防止感冒,保护五脏六腑。
  12。胸宜护。保持体温,可以增强免疫力。
  13。腹自揉。用手掌按摩腹部,适当揉搓,可以助消化、消除淤积、益气强身。
  14。谷道拖。收缩、上提肛门,可以提神补气。
  15。肢节摇。甩甩手,踢踢腿,增强活力,消除疲劳。
  16。足心搓。每天洗脚按摩脚心,可以消浊通络,解除疲劳起到吐故纳新的效果。
  17。便禁言。大小便时闭口握双手,可以益智补气。
  18。净体肤。秋天干燥应多用手揉搓身体,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延年益寿,解乏消疲劳食后养生三法 药膳 食后宜欣赏音乐
  《寿世保元》中:“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道家书中亦有“脾脏闻乐则磨”之说。从这里人们得到的启发是:柔和轻快的音乐,乃至赏心悦目的环境,都可以作为一种良性刺激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食后宜摩腹
  饭后以热手轻轻摩腹,手法从上至下,从左到右,或以顺时针方向,用手掌环转推摩,均能促进腹腔内血液循环,加强胃肠消化功能。
  食后宜缓行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曾强调:“食毕行步踟蹰(要走不走的样子)则长生。”可见,食后宜行步,行步宜缓慢,这对食物的消化和人体的养生是有利的。而食后急行会损害健康,引起疾病养生:别再懒,动起来!
  药膳 越来越多男性因压力过大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过早亮起了“红灯”,但他们总以忙为由不做任何运动……
  男人们怎么了?难道他们走不动?
  “为了健康,行走1万步”是一项在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的健康运动。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每天走1万步,但关键是要养成一种主动运动的健康观念。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前段时间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健康城市国际论坛”上,澳大利亚“1万步”运动推动者昆士兰州中心大学教授柯里不无感慨地说:“这项活动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至今在我们的网站上累计注册行走步数高达60亿步,但我惊奇地发现,这些绝大多数是女性走出来的。男人们怎么了?难道他们走不动了吗?”
  推荐阅读:运动可消解“春困”
  “现代生活压力下的男性其实更脆弱,而男性健康问题常常被他们伟岸的身躯所掩盖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说,男性历来是“力量”的象征,他们承受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各种期待更多,承受的压力也更大,但往往社会公共健康系统对他们的关注却最少,比如社区卫生中心主要服务的对象是老、幼、妇、残,仔细一想,什么人群都包括了,唯独没有成年男性。
  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李大拔在探讨“男人为什么走不动”这一问题时说,这不是某一个城市的问题,这已成为全世界的普遍现象。成年男性尤其是40岁左右的男性,他们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其实大家都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到实际操作中,要让男人“动起来”非常之难。在“亚健康”人群中,中年男性占75%据调查,越来越多的成年男性因过多的生活、工作压力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过早亮起了“红灯”。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科的贾晓东博士说,成年男性的社会心理和家庭定位导致其从观念到实际行动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责任,而对自身的健康关注度降低,或不由自主地被忽略,一般都要到出问题才想到要看病。在健康问题上,不进行事前预防而依靠事后治疗,是极其危险的,但大多数男性由于各种原因就是走不出这个怪圈。
  推荐:春困专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有35%的人处于非健康状态,而在这个“亚健康”人群中,中年男性所占比例高达75%。而不久前一项对深圳、上海和无锡等地的1000多名城市中年男性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七成中年男性因为过大压力而处于亚健康水平,平均外貌年龄比实际年龄老5岁。
  专家提醒,男性的生理和心理都需要关怀,现代男子更应放松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表露自己脆弱人性的另一侧面。同时,再忙的时候都要抽出一点时间来关心一下自己的健康。这丝毫无损于堂堂男子汉的形象,却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也许,男人们依然忙、依然累,但不管多忙多累,都应该切实关注个人身心健康,也许可以先从每天步行开始吧春暖花开养生法 药膳
  中医认为,受四时气候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有“困”的感觉。夏季阳气流溢,气血通达于表,毛孔开,汗大泄,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而秋季阳气始衰,阴气始生,气血渐趋于里,但充而不实,所以仍有“乏”的感觉。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也制定了相应的养生方法,那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那么在春季具体应该怎样养生呢?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教授说,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精神养生
  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静的好心态。
  推荐:春困专题
  饮食养生
  春属木,与肝相应,“养肝之体用酸,舒肝之气用辛”。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清淡可口(如黄豆芽、绿豆芽、柑橘、葱、蒜、香菜、蜂蜜之类),忌油腻、生冷、粘硬食物,以顺应春季阳气之升畅。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菠菜等,以补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的缺憾。
  春季是肝旺之时,因时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可有目的的根据医生的推荐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等,食品可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但对于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者,应禁食含异种蛋白的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蟹之类。
  起居养生
  春天,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适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散行”。由于春季循环系统功能加强,各组织器官负荷加重,于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一种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这种现象俗称“春困”。要适应这种生理变化,就应当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以汲取大自然的活力,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精力充沛。但年高多病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运动量,要保持在活动后心率最高不超过(180-年龄)为佳。
  在衣着上,由于早春气温乍暖乍寒,而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御寒能力有所减弱,因此,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骤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防病保健
  春季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期,如流感、流脑、腮腺炎等疾病。为避免春季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犯肺之路。在运动上,动作宜舒展,一般可选择散步、慢跑、春游、放风筝等久坐不动易得哪些病
  药膳 近代研究表明,久坐不动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推荐阅读:运动可消解“春困”
  ★久坐损心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减缓,日久则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等症的中老年人,久坐血液循环迟缓最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形成。
  ★久坐伤肉久坐不动,气血不畅,缺少运动会使肌肉松弛,弹性降低,出现下肢浮肿,倦怠乏力,重则会使肌肉僵硬,感到疼痛麻木,引发肌肉萎缩。
  推荐:春困专题
  ★损筋伤骨久坐颈肩腰背持续保持固定姿势,椎间盘和间韧带长时间处于一种紧张僵持状态,就会导致颈肩腰背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