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节
作者:猫王      更新:2021-05-04 17:24      字数:4925
  湿疹》
  肛门湿疹方 皮肤 湿疹类
  牡蛎60g,苦参60g,黄柏60g,川椒30g,冰片15g,炉甘石1OOg。上药共研细粉,取适量撒布在伤湿止痛膏上,贴于肛门周围,每日1次,用后每晚去掉并用清水洗浴肛周。本方对肛门湿疹有良效。
  中医治疗痱子 皮肤 湿疹类
  暑热痱毒清暑利湿人的一生中可能没有几个人在炎热的夏天没有起过痱子。本病为炎热夏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山于外界气温高和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管和汗孔闭塞,汗液储留所产生的丘疹或丘泡疹。中医认为痱子是由于盛夏时节,暑热硖湿蕴结肌肤,毛窍郁塞,乃生痱疱。热盛汗出;以冷水洗浴,毛孔骤闭热气都于皮腠之间亦生此病。痱子的主要症状为:初起时为针尖大小红色斑疹,接着出现成群红色小丘疹或小水疱,有瘙痒或烧灼感。常成批发生,在天气转凉后数天内就会很快消退。皮损好发颈、胸。背;腹、肘窝。腘窝,女性乳房下及小儿头面部、臀部。消退后有轻度脱屑。一般较轻的痱子患者,搽些药店出售的痱子粉,注意勤洗澡、勤换衣就可很快治愈。但有些婴幼儿或长期卧床、过度虚弱的患者。容易因皮肤不洁、营养不良、抗病力差或痱子被抓破感染而发生脓疱或热疖;就是俗称的“痱毒”。其局部红;肿;热;痛;并可化脓溃破,伴发热及附近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致脓皮病。痱毒若治疗不及时常可继发肾炎,严重的还会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故应引起足够重视。中成药治疗痱毒可选用银翘解毒丸、连翘败毒丸治疗。汤药和选用经验方:银花10g连翘15g公英10g地丁10g藿香10g佩兰10g竹叶6g大青叶10g丹皮10g生地15g知母10g黄柏10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日常所见较重的痱子;在未发生痱毒之前;中医常分成两型辨证施治。暑湿蕴结型,主要症状为:皮肤潮红,发出粟粒大小丘疹及丘疱疹;密度成片,刺痒无度。伴面红口渴,心烦,溲赤。汤药可选用经验方:黄连9g竹叶9g荷梗10g西瓜翠皮20g知母10g石斛10g麦冬10g银花1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湿热郁蒸型主要症状为:久病卧床或高热汗出不解胸腹发出皮疹,形如粟粒;状如水晶.伴胸闷呕恶,发热身痛。汤药可选用经验方:薏苡仁10g滑石20g茯苓10g通草10g竹叶10g连翘15g白蔻仁10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外治法:可用20ml十滴水放人浴盆内加温水洗浴或用马齿苋煎水温洗局部患处后,外涂2%冰片或5%明矾炉甘石洗剂也可以用六一散或滑石粉加少量冰片外扑每天5~6次。饮食方法:可用绿豆30g.海带15g.冬瓜60g。以水煎汤,加白糖适量调味服食每天1剂连用7—10天;或用冬瓜60g,薏仁米30g,水煮食用;每天1剂,连用7~8天。平时预防痱子和痱毒首先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强室内通风散热措施,安装空调机,井适当开机,以减少出汗且利于汗液蒸发。高温作业者、产妇等特别注意;衣着不可过多,应宽大舒适,避免闷热。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澡,勤换衣;保持汗液通畅。洗后要擦干浴水;使皮肤清洁干净,适当扑布痱子粉,以防毛孔阻塞。一旦患病,瘙痒时不要用热水烫、肥皂水洗;也不要用手抓,防止发生痱毒。要注意饮食卫生,多喝绿豆汤、金银花露,或常吃西瓜。夏季少食辛辣、生热食物,多吃苦瓜、冬瓜等只有清暑利湿作用的蔬莱,均可有效地预防痱子、痱毒的发生。
  湿疹方一 皮肤 湿疹类 薏苡仁、粳米各30克,冰糖少量。将薏苡仁、粳米共煮成粥,再放入少量冰糖,作点心食用。本方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型湿疹。 湿疹方五
  皮肤 湿疹类 乌梢蛇1条,猪脂、盐、姜少许。将蛇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本方祛风、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疹及风湿痹痛症。
  胶布巧治牛皮癣 皮肤 湿疹类
  牛皮癣是一种令人烦恼的常见皮肤病,中老年患者多见。笔者根据临床实践,推荐一种治疗牛皮癣简便有效的方法。患者不妨一试。先用75%的酒精涂于患处,待酒精挥发后,取一块伤湿止痛膏或麝香止痛膏,将病变部位密封,每日一次,2周后即可见效。
  治疗小儿湿疹的偏方2 儿科 皮肤病 樟脑、硼砂、冰片各5g。
  制用法:共研细末,加入凡士林适量调擦患部,每日2次。
  疗效:4—5次痊愈。
  湿疹方六 皮肤 湿疹类
  黄柏6克,丹皮炭、陈皮炭各3克,冰片1.5克,蛋黄,油适量。前4味药研细末,用蛋黄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3次。本方出自《醋蛋治百病》,适用于湿疹。
  湿疹方七 皮肤 湿疹类 大黄9克,清油适量。将大黄研细末,用清油调擦患处。本方适用于湿疹水泡期,此方源于《中国民间小单方》。 慢性期的外治方 皮肤
  湿疹类
  ①青黛膏或皮脂膏外涂,每日2~3次。②青黛膏加热烘疗法,每日1次。③20%猫眼草膏合80%青黛膏,调匀外擦,每日2次。④烟熏法熏疗患部,每日1~2次。
  湿疹方八 皮肤 湿疹类 五倍子6克。将其炒黄研细末,撒于患处。本方出自{中国民间小单方》,适用于湿疹皮肤起红斑,水疮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流黄水。 湿疹方
  皮肤 湿疹类
  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炎症。湿疹一般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三种。急性湿疹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液、瘙痒;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成,皮疹主要表现为丘疹、鳞屑和痂皮。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色素加深,粗糙脱屑,苔藓样变等。
  中医认为湿疹是由内外因素作用致使风、湿、热蕴结于皮肤而引发的。内蕴心火、脾湿以及素体禀赋不耐是引发湿疹的内因。
  本病的中医治法为: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活血养血。提供的参考药方如下:
  荆芥12防风12白藓皮15丹参12当归10生地15金银花15土茯苓18
  薏苡仁24白芷9鸡血藤20赤芍10白术15党参18淮山18乌梢蛇15
  治湿疹方 皮肤 湿疹类 湿疹方:白芷4克,青黛3克,生地、地肤子、马齿苋、败酱草、紫草、荷叶、白藓皮各9克。
  痒甚加莲心4克;大便干燥加瓜蒌10克,渗出物多加苦参6克,苡米9克,滑石10克。
  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主治:由外感风湿热邪,血热蕴毒,外发肌肤所致湿疹。
  方解:本方马齿苋、败酱、青黛清热燥湿止痒;生地、紫草养血活血凉血解毒;白芷散风祛湿;荷叶清轻上浮,使药力外透肌肤,全方清热燥湿,活血祛风止痒,达到痒止疹平之目的。
  治湿疹偏方7 皮肤 湿疹类 石灰粉、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将石灰粉放入碗中,加香油调成糊状,涂在患处,日3次。
  疗效:2-3日痊愈。
  治湿疹偏方5 皮肤 湿疹类 淮米适量。
  制用法:微炒,研成细粉。渗出液多者,将药粉直接撒上,日3-5次。渗液少者用香油调成糊状外搽。
  疗效:3-5天痊愈。
  治疗小儿湿疹的偏方1 儿科 皮肤病 炒淮米、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淮米研细面加香油调成糊状。敷患处,日1次。
  疗效:3—5次痊愈。
  治湿疹的偏方7 皮肤 湿疹类 生大黄、黄柏、黄连各30克,生乳香、生没药各15克。
  制用法:共研成细粉,用茶叶泡浓汁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干了即换。
  疗效:1-2日结痂,4-6日痊愈。
  治湿疹偏方4 皮肤 湿疹类 鲜地丁适量。
  制用法:捣成膏状,外敷患处。也可用干地丁文火炒黄,研细面撒患处。3天换药1次。
  疗效:2-3次痊愈。
  治湿疹偏方3 皮肤 湿疹类 :生黄柏、大枣炭各等份。
  制用法:将大枣炒成炭同生黄柏共研成细粉,香油调匀涂局部。如渗出液多亦可撒干粉,每日2-3次。
  疗效:3-5天痊愈。
  治湿疹偏方2 皮肤 湿疹类 :荆芥、防风、透骨草、蝉蜕各30克。
  制用法:加水4碗,熬5-6滚。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
  疗效:2-3天痊愈。
  治湿疹偏方1 皮肤 湿疹类 方1:鲜马齿苋300克。
  制用法:加水半脸盆煮沸3分钟,去渣,用药水将新毛巾浸透,湿敷患处,日3次,每次40分钟。
  疗效:3-5天痊愈。
  湿疹临床常用有效偏方 皮肤 湿疹类 湿疹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当进食异性蛋白食物,例如鸡蛋、牛奶、鱼虾等,便可引起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症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疮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色或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露出红色的潮湿表面,剧烈刺痒,搔后易发生感染。临床常用的有效单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薏苡仁、粳米各30克,冰糖少量。将薏苡仁、粳米共煮成粥,再放入少量冰糖,作点心食用。
  本方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型湿疹。
  '方二'
  红枣10枚,扁豆30克,红糖适量。将前2味加水煮烂熟,加人红糖,服食。
  本方养血和血,而“血和风自灭”,故可治疗慢性湿疹。
  '方三'
  竹节菜(干品30克)50克,粳米100克。竹节菜加水煎汤,去渣后人粳米,再加水煮稀稠粥,每日早、晚各2次,温热顿服。
  本方清热利湿除风,适用于皮肤湿疹、阴部瘙痒等症。
  '方四'
  水蛇1…2条,蟾蜍2…4只,粳米适量。剥去蟾蜍外皮,去掉头、爪、内脏,洗净后切小块,剥去水蛇皮,去掉内脏,放人开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再人蟾蜍肉一起放人锅内,加粳米(或糯米)水煮粥,调味食。
  本方适用于湿疹。
  '方五'
  乌梢蛇1条,猪脂、盐、姜少许。将蛇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本方祛风、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疹及风湿痹痛症。
  '方六'
  黄柏6克,丹皮炭、陈皮炭各3克,冰片1.5克,蛋黄,油适量。前4味药研细末,用蛋黄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3次。
  本方出自《醋蛋治百病》,适用于湿疹。
  '方七'
  大黄9克,清油适量。将大黄研细末,用清油调擦患处。
  本方适用于湿疹水泡期,此方源于《中国民间小单方》。
  '方八'
  五倍子6克。将其炒黄研细末,撒于患处。
  本方出自{中国民间小单方》,适用于湿疹皮肤起红斑,水疮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流黄水。
  荨麻疹方八 皮肤 荨麻疹
  三七1—1.5克,去骨鸡肉100克。三七切成薄片,用鸡油或猪油炸黄,加入鸡肉拌匀,放人碗中,再加水适量,用文火蒸炖1小时,加入少量食盐调味,药肉汤1次服完,每天或隔1-2天服1料,连服2-3剂。
  本方适用于阳虚气弱及气血两虚所致的荨麻疹。 荨麻疹方九 皮肤 荨麻疹
  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3味共人砂锅煎煮,醋干时,取出木瓜、生姜,早、晚2次食完,每日1剂,痊愈为止。
  本方出自《醋蛋治百病》,适用于荨麻疹,属风寒外袭者。 荨麻疹方七 皮肤 荨麻疹
  玉米须15克,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慢性荨麻疹效方 皮肤 荨麻疹
  组方: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蜈蚣(研冲)2条。儿童用药酌减。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黄连,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泽兰,偏血热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术;气血两虚加党参、白芍、熟地、大枣,去全蝎、蜈蚣:瘙痒剧烈加白蒺藜,浮萍、荆芥、苍耳子;疹块难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长加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鳖虫。每天1剂,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温服。药渣加水浓煎,滤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钟,早晚各1次。3周1个疗程,直至疹消痒除。避风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鲜、蛋品、牛奶、饮料、酒类、辛辣之品。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功能:祛风散寒,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化瘀消肿、益气固表、养血和营、去痒止痒。
  疗效:轻者1个疗程即风团消、瘙痒止;重者2~3个疗程疹块及瘙痒消失,皮肤划痕试验阴性,血常规复查嗜酸性粒细胞降为正常。 桃仁能治什么病 皮肤 荨麻疹
  桃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