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节
作者:猫王      更新:2021-05-04 17:23      字数:5084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益气活血,温阳利水。
  【主治】心力衰竭。
  【加减】若吐甚可加竹菇、生姜;咳嗽喘息不得卧者酌加苏子、白果、灸麻黄等;若水肿明显,并伴咳吐稀白泡沫痰者,可酌加白术、茯苓、猪苓、车前子、苏子、白芥子等健脾利水,祛痰之品;若阳虚明显,畏寒肢冷者,可酌加菟丝子、仙茅、补骨脂温补肾阳之品,或酌加桂枝;或有阴虚表现者则去附片,加麦冬、五味子等;若见阳脱,可用生脉、四逆合方以益气回阳救逆。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心力衰竭方剂二。
  【组成】附子(先煎3小时)15~30克党参24克(或人参6克)桂枝9克川芎12克赤芍15克红花6克葶苈子12克车前子30克灸甘草9克。
  【用法】上方每日1剂,浓煎成200毫升,分3次服,7~10日为一疗程,有效者,休息1天后再服1~2疗程。心衰1纠正后,改用归脾汤、生脉散或香砂六君子汤调理善后。
  【治法】温阳益气,活血利水。
  【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加减】尿少浮肿明显加木通、防己各12克;心悸不寐加枣仁15克、琥珀6克;气短较重加黄芪15克;痰多加半夏12克、陈皮9克;便溏纳呆加白术15克、砂仁6克;腹水加黑白丑6克;自汗加龙骨、牡蛎各30克;舌红口干去桂枝,加麦冬15克、五味子6克。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心绞痛心肌梗死中药方剂 内科 循环类 中药处方(一)
  【方名】心绞痛1心肌梗死方。
  【组成】丹参,红花,赤芍,川芎,降真香(药物比例:丹参为2,余药为1)。
  【用法】煎服,一日二次。对于突发或重发的病症,也可使用注射剂来治疗,疗效可靠。
  【备注】无。
  【出处】邓喜清方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5 内科 循环类 玉米须30克,茶叶5克。
  '制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适应证'肾炎合并高血压。
  脑血栓中药方剂 内科 循环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阴虚阳亢,肝阳化风,风痰阻窍。
  【治法】滋阴潜阳,开窍化痰。
  【方名】玉竹钩藤汤。
  【组成】丹参12克,玉竹12克,女贞子12克,生牡蛎12克,钩藤12克,竹茹12克,白芍15克,麦冬9克,茯神9克,柏子仁9克,知母9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斯炽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阳挟热上犯。
  【治法】平肝化痰,泻实通腑。
  【方名】钩军汤。
  【组成】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伯臾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气虚血滞,瘀痰阻络。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养荣,化痰软坚。
  【方名】固本复元汤。
  【组成】黄芪15克,鸡血藤20克,丹参15克,黄精15克,海藻12克,玄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益人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血瘀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通达脉络。
  【方名】五虫四藤汤。
  【组成】蜈蚣3条,地龙15克,忍冬藤15克,钩藤15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9克,全蝎6克,鸡血藤25克,络石藤20克,黄芪90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同杰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阴虚热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
  【治法】养阴清热,通经活血。
  【方名】莶至阴汤。
  【组成】制豨莶草50克,干地黄15克,盐知母20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炒赤芍29克,龟板10克,牛膝10克,菊花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黄柏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任应秋方 菊花粥 内科 循环类 组成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菊花去蒂,蒸后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把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成粥时,调入菊花末,再稍煮即可。
  适用作为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常服用的主食。
  服法与用量作早晚餐食用。 脑溢血中药方剂 内科 循环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肾阴亏损,肝阳上亢,痰热交阻,随风阳上扰。
  【治法】滋阴潜阳,开窍化痰。
  【方名】二六汤。
  【组成】生地12克,丹皮12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枣皮12克,牡蛎12克,龙骨12克,山萸肉12克,竹茹12克,白芍12克,山药15克,石菖蒲9克,远志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斯炽方 贫血药膳方四则 内科 循环类
  贫血,临床以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唇甲色淡、困倦无力、气短头晕等为主要特征,药膳疗法是该病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黄芪鸡汁粥、肝粥、红枣黑木耳汤、荔枝干大枣等药膳方效果显著,贫血者宜经常食用。黄芪鸡汁粥功效:益气血,填精髓,适于体虚、气血双亏、营养不良的贫血患者。配料:重1000~1500克的母鸡1只,黄芪15克,大米100克。制作:将母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将黄芪煎汁,加入大米100克煮粥。用法:早、晚趁热服食。宜忌:感冒发热、外邪未尽者忌服。肝粥功效:补肝,养血明目,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的贫血、夜盲症、目昏眼花等症。配料:猪肝(羊肝、牛肝、鸡肝均可)100~150克,大米100克,葱、姜、油、食盐各适量。制作:将动物肝洗净切成小块,与大米、葱、姜、油、盐一起入锅,加水约700克,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用法:每日早、晚空腹趁热顿食。红枣黑木耳汤功效:清热补血,适用于贫血患者。配料:黑木耳15克,红枣15个。制作:将黑木耳、红枣用温水泡发放入小碗中,加水和适量冰糖,再将碗放置蒸锅中,蒸1小时。用法:每日服2次,吃木耳、红枣,喝汤。荔枝干大枣功效:补气血,适用于失血性贫血。配料:荔枝干、大枣各7枚。制作:将荔枝干与大枣共煎水。用法:每日服1剂,分2次服。豆腐猪血汤功效:补血,适用于产后妇女贫血。配料:豆腐250克,猪血(羊血、牛血也可)400克,大枣10枚。制作:将大枣洗净,与豆腐、猪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成汤。用法:饮汤,食枣。15日为1疗程。
  冠心病中药方剂 内科 循环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舒胸益气,活血通脉。
  【方名】舒胸益气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麦冬20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慕莲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心火亢盛。
  【治法】降火通脉,活血宁心。
  【方名】通脉宁心汤。
  【组成】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蒌5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子义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方名】益气养阴通络汤。
  【组成】南沙参2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志雄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虚实相兼。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名】宁心汤。
  【组成】孩儿参9克,丹参9克,当归6克,川芎3克,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红花5克,茯苓9克,木香5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孟百三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心肾阳虚,心血瘀阻。
  【治法】温阳益气,滋补阴血,化瘀通络。
  【方名】黄芪通痹汤。
  【组成】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黄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玉瑛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气虚痰浊。
  【治法】补气健脾,除痰通瘀。
  【方名】益气除痰汤。
  【组成】党参18克,五爪龙50克,法半夏10克,橘红6克,竹茹10克,枳实6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楂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药处方(七)
  【辨证】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治法】养心定志。
  【方名】养心定志汤加减。
  【组成】太子参10克,茯苓10克,菖蒲8克,远志8克,炙甘草5克,桂枝8克,小麦10克,大枣5枚,丹参10克,佛手8克,龙骨15克,珍珠母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高辉远方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4 内科 循环类 香蕉蒂3—5个。
  '制用法'加水适量,文火煎煮,沸后5分钟即可。顿服。服药1周后血压多可降至正常。
  '适应证'高血压病初期。
  动脉硬化中药偏方 内科 循环类 中药处方(一)
  【方名】动脉硬化方剂一。
  【组成】柏子仁300克核桃仁1000克桃仁500克松子仁300克红糖(或用蜂蜜)1500克。
  【用法】前4味各捣如泥,混合在一起,用红糖或蜂蜜调匀即成。每服10克,日服2~3次,开水送下。
  【主治】动脉硬化症,包括脑、冠状动脉和肾动脉硬化。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动脉硬化方剂二。
  【组成】石菖蒲12克熟地12克首乌12克杞子12克虎杖12克女贞子12克丹参15克川芎9克山楂9克益智仁9克红花6克远志6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益肾补脑,活血化瘀。
  【主治】脑动脉硬化,证属肾亏衰老,脂瘀阻滞脑络者。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3 内科 循环类 向日葵花托1个,红枣20枚。
  '制用法'将花托用手掰碎,同红枣共放锅内,加清水3碗,煎至1碗。吃枣喝汤。
  '适应证'高血压病初期。
  白细胞减少症中药方剂 内科 循环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精髓不足,气血亏虚。
  【治法】补气养血,填精补髓。
  【方名】鸡血藤汤。
  【组成】鸡血藤30克,大熟地24克,杭芍18克,当归12克,枸杞子24克,山萸肉24克,炙黄芪30克,锁阳9克,马戟天12克,补骨脂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秉麟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心脾两虚,肾气不足。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和血,补肾。
  【方名】加味补益养血汤。
  【组成】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山药31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砂仁12克,远志12克,柏子仁15克,炒酸枣仁25克,狗脊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25克,当归15克,丹参1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惠民方。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中药方剂 内科 循环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寒凝血瘀。
  【治法】温通心阳,散瘀通痹。
  【方名】温阳通脉汤。
  【组成】生麻黄6…12克,熟附块12…24克(先煎),细辛12克,全瓜蒌12…30克,枳壳9克,汉防己9克,红花6克,川芎10克,虎杖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有2次。
  【出处】陈湘君方 治疗低血压偏方 内科 循环类 中药处方(一)【组成】高丽参10克,炙甘草5克。
  【制用法】水煎4小时,顿服。
  【适应证】体位性低血压。
  中药处方(二)
  【组成】党参、枸杞子各10克,黄芪30克,陈皮、阿胶各15克,生地黄20克,升麻3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低血压自觉劳累或登高时头晕、心慌气短。
  中药处方(三)
  【组成】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低血压。
  中药处方(四)
  【组成】附子、牡蛎各15克,干姜、炙甘草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次,1次服下。
  【适应证】急性低血压。
  中药处方(五)
  【组成】天麻、苏梗各12克,桂枝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低血压。
  中药处方(六)
  【组成】黄芪30克,党参20克,陈皮15克,柴胡、远志各12克,升麻、当归各10克,炙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体位性低血压。
  中药处方(七)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