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没事找事      更新:2021-05-04 17:20      字数:1566
  关键词:金匮要略;小青龙汤;异病同治
  小青龙汤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该方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八味药组成。本方性温,味以甘酸辛为主,具有甘温、酸甘 、辛温的特点。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作用,对于由于脾阳虚损所致的多种病症,有很好的疗效。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宣散之力;芍药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干姜大辛、大热,合细辛性温,散寒温肺,化痰涤饮;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止咳;半夏味辛性温,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炙甘草调和诸药。仲景以小青龙汤为通治肺阳虚之方,异病同治。下面结合原文,对其分析如下:
  1。水饮停聚的喘证
  见于《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和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第40条讲的是表邪不解,内挟水饮的表现第41条是补述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及药后寒去欲解的表现。单用解表则痰饮不化、咳喘难平,反施化饮,则风寒不散、仍束于表。唯化饮与解表同施,方为合拍,小青龙汤正为此证设。该方外能散表郁之寒,内能使寒饮内散,里温外散,表里同治,使肺阳旺盛,寒饮自然散去。
  2。肺痈兼有的表证
  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上,三日一剂,可至三四剂,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小青龙汤方见咳嗽门中)”正如尤在泾所说:“此方原治肺痈喘不得卧。此兼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则肺有表邪宜散。 故先服小青龙一剂乃进。”在此需先服小青龙汤既解表又化里饮,因表轻里重,再服葶苈大枣泻肺汤。
  3。溢饮和支饮
  见于《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和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而尤在泾对这两条的注释分别为 “小青龙汤不专发汗。而利水之功居多。”和“以内饮外寒为主。”在此用小青龙汤重在取其内能散寒化饮的功效使饮邪从汗而解。
  4。妇人吐涎沫误治
  见于《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如尤在泾所说:“妇人吐涎沫,因上焦有寒饮也,而医反下之。则寒内入,而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以小青龙汤治之。俾外寒内饮除。而涎沫可止。 涎沫止后,乃治其痞。亦如伤寒表解乃可攻里之例也。”在此处由于医生误用下法而产生痞证和表证共在,此时应先治痰饮,所以用小青龙汤。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诊治杂病的专书,被后人称为“医方之经源,临床之准绳”。 其内容涉及各个临床学科。全书通过整体观念和脏腑经络学说将各个疾病的整个变化过程做了深刻的阐述。有些疾病虽然病情不同,但是病机相同,所以治法方药相同的,这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方法!从上面小青龙汤在《伤寒论》的运用,不难看出之所以能“异病同治”,皆是病机相同,所以才会取效迅速!
  参考文献:
  周宜强 张书文 白海亮。小青龙汤证的发病关健在于肺阳虚。 陕西中医。 1996年;第一期:45
  熊曼琪。伤寒学。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64
  范永升。 金匮要略。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17、202、213、396
  螅簟V幸┭А5谝话妗1本褐泄幸揭┏霭嫔纾?002年:52、53、65、275、406、507、541、567
  邓中甲。方剂学。第一版。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年:39
  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