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节
作者:连过十一人      更新:2021-05-04 17:20      字数:4885
  生明没药(三钱) 生五灵脂(三钱) 柴胡(钱半) 升麻(钱半) 小茴香(一钱炒捣)
  共煎汤一大盅,温饮下。
  x复诊x 将药连服三剂,短气之病已大见愈,惟与人谈话多时,仍觉短气。其疝气已上升,有
  时下坠亦不作疼,脉象亦大有起色。此药已对证,而服药之功候未到也。爰即原方略为加
  减,俾再服之。
  x处方x 生箭 (六钱) 天花粉(六钱) 净萸肉(四钱) 当归(三钱) 荔枝核(三
  钱) 生明没药(三钱) 生五灵脂(三钱) 柴胡(钱半) 升麻(钱半) 广砂仁(一钱捣碎)
  共煎一大盅温服。
  x效果x 将药连服四剂,呼吸已不短气,然仍自觉气分不足,疝气亦大轻减,犹未全消。遂即
  原方去萸肉,将柴胡、升麻皆改用一钱,又加党参、天冬各三钱,俾多服数剂以善其后。
  五、医案(二)气病门
  6.冲气上冲兼奔豚
  属性:天津张××,年四十五岁,得冲气上冲兼奔豚证。
  x病因x 初秋之时,患赤白痢证,医者两次用大黄下之,其痢愈而变为此证。
  x证候x 每夜间当丑寅之交,有气起自下焦挟热上冲,行至中焦觉闷而且热,心中烦乱,迟十数
  分钟其气上出为呃,热即随之消矣。其脉大致近和平,惟两尺稍浮,按之不实。
  x诊断x 此因病痢时,连服大黄下之,伤其下焦气化,而下焦之冲遂挟肾中之相火上冲也。其在
  丑寅之交者,阳气上升之时也。宜用仲师桂枝加桂汤加减治之。
  x处方x 桂枝尖(四钱) 生怀山药(一两) 生芡实(六钱捣碎) 清半夏(四钱水洗三次)
  生杭芍(四钱) 生龙骨(四钱捣碎) 生牡蛎(四钱捣碎) 生麦芽(三钱)
  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 黄柏(二钱) 甘草(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效果x 将药煎服两剂,病愈强半,遂即原方将桂枝改用三钱,又
  加净萸肉、甘枸杞各四钱,连服三剂全愈。
  x帮助x 凡气之逆者可降,郁者可升,惟此证冲气挟相火上冲,则升降皆无所施。桂枝一药而
  升降之性皆备,凡气之当升者遇之则升,气之当降者遇之则降,此诚天生使独而为不可思议
  之妙药也。山药、芡实,皆能补肾,又皆能敛戢下焦气化;龙骨、牡蛎,亦收敛之品,然敛正
  气而不敛邪气,用于此证初无收敛过甚之虞,此四药并用,诚能于下焦之气化培养而
  镇安之也。用芍药、黄柏者,一泻肾中之相火,一泻肝中之相火,且桂枝性热,二药性凉,凉
  热相济,方能奏效。用麦芽、鸡内金者,所以运化诸药之力也。用甘草者,欲以缓肝之急,不使
  肝木助气冲相火上升也。至于服药后病愈强半,遂减轻桂枝加萸肉、枸杞者,俾肝肾壮旺自能扫除病根。
  五、医案(二)气病门
  7.胃气不降
  属性:大城王××妻,年近四旬,时常呕吐,大便迟下,数年不愈。
  x病因x 其人禀性暴烈,处境又多不顺,浸成此证。
  x证候x 饭后每觉食停胃中,似有气上冲阻其下行,因此大便恒至旬日始下。至大便多日不下
  时,则恒作呕吐,即屡服止呕通便之药,下次仍然如故。求为延医,其脉左右皆弦,右脉弦
  而且长,重诊颇实,至数照常。
  x诊断x 弦为肝脉,弦而且长则冲脉也。弦长之脉,见于右部,尤按之颇实,此又为胃气上逆
  之脉。肝胃冲三经之气化皆有升无降,宜其下焦便秘而上焦呕吐也。此当治以泻肝、降胃、
  镇冲之剂,其大便自顺,呕吐自止矣。
  x处方x 生赭石(两半轧细) 生杭芍(六钱) 柏子仁(六钱) 生怀山药(六钱)
  天冬(六钱) 怀牛膝(五钱) 当归(四钱) 生麦芽(三钱)
  茵陈(二钱) 甘草(钱半)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效果x 服药一剂,大便即通下,即原方略为加减,又服数剂,大
  便每日一次,食后胃中已不觉停滞,从此病遂除根。
  x或问x 麦芽生用能升肝气,茵陈为青蒿之嫩者亦具有升发之力,此证即因脏腑之气有升
  无降,何以方中复用此二药乎?答曰∶肝为将军之官,中寄相火,其性最刚烈,若强制之,恒
  激发其反动之力;麦芽、茵陈,善舒肝气而不至过于升提,是将顺肝木之性使之柔和,不至起反动力也。
  五、医案(二)气病门
  8.肝气郁兼胃气不降
  属性:天津姚××,年五十二岁,得肝郁胃逆证。
  x病因x 劳心太过,因得斯证。
  x证候x 腹中有气,自下上冲,致胃脘满闷,胸中烦热,胁下胀疼,时常呃逆,间作呕吐。大便
  燥结,其脉左部沉细,右部则弦硬而长,大于左部数倍。
  x诊断x 此乃肝气郁结,冲气上冲,更迫胃气不降也。为肝气郁结,是以左脉沉细,为冲气上冲,
  是以右脉弦长,冲脉上隶阳明,其气上冲不已,易致阳明胃气不下降。此证之呕吐呃逆,胃脘
  满闷,胸间烦热,皆冲胃之气相并冲逆之明征也。其胁下胀疼,肝气郁结之明征也。其大便燥结者,
  因胃气原宜息息下行,传送饮食下为二便,今其胃气既不下降,是以
  大便燥结也。拟治以舒肝降胃安冲之剂。
  x处方x 生赭石(一两轧细) 生怀山药(一两) 天冬(一两) 寸麦冬(六钱去心)
  清半夏(四钱水洗三次) 碎竹茹(三钱) 生麦芽(三钱) 茵陈(二钱)
  川续断(二钱) 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 甘草(钱半)
  煎汤一大盅,温服。
  x方解x 肝主左而宜升,胃主右而宜降,肝气不升则先天之气化不能由肝上达,胃气不降则后天之
  饮食不能由胃下输,此证之病根,正因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也。故方中以生麦芽、茵陈以升肝;生
  赭石、半夏、竹茹以降胃,即以安冲;用续断者,因其能补肝,可助肝气上升也;用生山药二冬者,取
  其能润胃补胃,可助胃气下降也,用鸡内金者,取其能化瘀止疼,以营运诸药之力也。
  x复诊x 上方随时加减,连服二十余剂,肝气已升,胃气已降,左
  右脉均已平安,诸病皆愈。惟肢体乏力,饮食不甚消化,拟再治以补气健胃之剂。
  x处方x 野台参(四钱) 生怀山药(一两) 生赭石(六钱轧细) 天冬(六钱)
  寸麦冬(六钱) 生鸡内金(三钱黄色的捣) 生麦芽(三钱) 甘草(钱半)
  煎汤一大盅,温服。
  x效果x 将药煎服三剂,饮食加多,体力渐复。于方中加枸杞五钱,白术三钱,俾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x帮助x 身之气化,原左升右降,若但知用赭石降胃,不知用麦芽升肝,久之,肝气将有郁遏之
  弊,况此证之肝气原郁结乎?此所以方中用赭石,即用麦芽,赭石生用而麦芽亦生用也。
  且诸家本草谓麦芽炒用者为丸散计也,若入汤剂何须炒用,盖用生者煮汁饮之,则消食之力愈大也。
  x或问x 升肝之药,柴胡最效,今方中不用柴胡而用生麦芽者,将毋别有所取乎?答曰∶柴胡升提
  肝气之力甚大,用之失宜,恒并将胃气之下行者提之上逆。曾有患阳明厥逆吐血者,初不甚剧。医者误
  用柴胡数钱即大吐不止,须臾盈一痰盂,有危在顷刻之惧,取药无及,适备有生赭石细末若干,俾急用
  温开水送下,约尽两半,其血始止,此柴胡并能提胃气上逆之明征也。况此证之胃气原不降乎?
  至生麦芽虽能升肝,实无妨胃气之下降,盖其萌芽发生之性,与肝木同气相求,能
  宣通肝气之郁结,使之开解而自然上升,非若柴胡之纯于升提也。
  五、医案(二)气病门
  9.胃气不降
  属性:掖县任××妻,年五旬,得胃气不降证。
  x原因x 举家人口众多,因其夫在外,家务皆自操劳,恒动肝火,遂得此证。
  x证候x 食后停滞胃中,艰于下行,且时觉有气挟火上冲,口苦舌胀,目眩耳鸣,恒有呃欲呕逆
  或恶心,胸膈烦闷,大便六七日始行一次,或至服通利药始通,小便亦不顺利。其脉左部
  弦硬,右部弦硬而长,一息搏近五至,受病四年,屡次服药无效。
  x诊断x 此肝火与肝气相并,冲激胃腑,致胃腑之气不能息息下行传送饮食,久之,胃气不但不能
  下行,且更转而上逆,是以有种种诸病也。宜治以降胃理冲之品,而以滋阴清火之药辅之。
  x处方x 生赭石(两半轧细) 生怀山药(一两) 生杭芍(六钱) 玄参(六钱)
  生麦芽(三钱) 茵陈(二钱) 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 甘草(钱半)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效果x 每日服药一剂,三日后大便日行一次,小便亦顺利。上焦诸病亦皆轻减,再诊其脉,颇
  见柔和。遂将赭石减去五钱,又加柏子仁五钱,连服数剂,霍然全愈。
  五、医案(三)血病门
  1.吐血证
  属性:天津张××,年三十五岁,得吐血证,年余不愈。
  x病因x 禀性褊急,劳心之余又兼有拂意之事,遂得斯证。
  x证候x 初次所吐甚多,屡经医治,所吐较少,然终不能除根。每日或一次或两次,觉心中有热
  上冲,即吐血一两口。因病久身羸弱,卧床不起,亦偶有扶起少坐之时,偶或微喘,幸食
  欲犹佳,大便微溏,日行两三次,其脉左部弦长,重按无力,右部大而芤,一息五至。
  x诊断x 凡吐血久不愈者,多系胃气不降,致胃壁破裂,出血之处不能长肉生肌也。再即此脉论
  之,其左脉之弦,右脉之大,原现有肝火浮动挟胃气上冲之象,是以其吐血时,觉有热上
  逆,至其脉之弦而无力者,病久而气化虚也。大而兼芤者,失血过多也。至其呼吸有时或喘,
  大便日行数次,亦皆气化虚而不摄之故。治此证者,当投以清肝、降胃、培养气血、固摄气化之剂。
  x处方x 赤石脂(两半) 生怀山药(一两) 净萸肉(八钱) 生龙骨(六钱捣碎)
  生牡蛎(六钱捣碎) 生杭芍(六钱) 大生地黄(四钱) 甘草(二钱) 广三七(二钱)
  药共九味,将前八味煎汤送服三七末。
  x方解x 降胃之药莫如赭石,此愚治吐衄恒用之药也。此方中独重用赤石脂者,因赭石为铁养化
  合其重坠之力甚大,用之虽善降胃,而其力达于下焦,又善通大便,此证大便不实,赭石
  似不宜用;赤石脂之性,重用之亦能使胃气下降,至行至下焦,其粘滞之力又能固涩大便,且
  其性能生肌,更可使肠壁破裂出血之处早愈,诚为此证最宜之药也。
  x效果x 将药煎服两剂,血即不吐,喘息已平,大便亦不若从前之勤,脉象亦较前和平,惟心
  中仍有觉热之时。遂即原方将生地黄改用一两,又加熟地黄一两,连服三剂,诸病皆愈。
  五、医案(三)血病门
  2.咳血兼吐血证
  属性:堂侄女××,适邻村王氏,年三十岁。于乙酉仲春,得吐血证。
  x病因x 因家务自理,劳心过度,且禀赋素弱,当此春阳发动之时,遂病吐血。
  x证候x 先则咳嗽痰中带血,继则大口吐血,其吐时觉心中有热上冲,一日夜吐两三次,
  剧时可吐半碗。两日之后,觉精神气力皆不能支持,遂急迎愚延医。自言心中摇摇似将上脱,两
  颧发红,面上发热,其脉左部浮而动,右部浮而濡,两尺无根,数逾五至。
  x诊断x 此肝肾虚极,阴分阳分不相维系,而有危在顷刻之势。遂急为出方取药以防虚脱。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生怀地黄(一两) 熟怀地黄(一两) 净萸肉(一两) 生赭石(一两轧细)
  急火煎药取汤两盅,分两次温服下。
  x效果x 将药甫煎成未服,又吐血一次,吐后忽停息闭目 然罔觉。诊其脉跳动仍旧,知能
  苏醒,约四分钟呼吸始续,两次将药服下,其血从此不吐。俾即原方再服一剂,至第三剂即原方加
  潞党参三钱、天冬四钱,连服数剂,身形亦渐撤消。继用生怀山药为细面,每用八钱煮作茶汤,少
  调以白糖,送服生
  赭石细末五分,作点心用之以善其后。
  五、医案(三)血病门
  3.吐血兼咳嗽
  属性:天津王××,年二十四岁,得咳嗽吐血证。
  x病因x 禀赋素弱,略有外感,即发咳嗽,偶因咳嗽未愈,继又劳心过度,心中发热,遂至吐血。
  x证候x 先时咳嗽犹轻,失血之后则嗽益加剧。初则痰中带血,继则大口吐血,心中发热,气息微
  喘,胁下作疼,大便干燥。其脉关前浮弦,两尺重按不实,左右皆然,数逾五至。
  x诊断x 此证乃肺金伤损,肝木横恣,又兼胃气不降,肾气不摄也。为其肺金受伤,是以咳嗽痰中
  带血;为胃气不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