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节
作者:连过十一人      更新:2021-05-04 17:20      字数:4921
  六钱) 生鸡内金(钱半黄色的捣) 净萸肉(四钱) 天花粉(四钱) 天冬(三钱) 牛蒡子(三钱
  捣碎) 射干(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方解x 参之性补而微升,惟与赭石并用,其补益之力直达涌泉。况咳喘之剧者,其冲胃之气恒
  因之上逆,赭石实又为降胃镇冲之要药也。至方中用鸡内金者,因其含有稀盐酸,原善化肺管
  中之瘀滞以开其闭塞,又兼能运化人参之补力不使作满闷也。
  x三诊x 将药连服五剂,咳喘皆愈,惟其脉仍逾五至,行动时犹觉气息微喘,此乃下焦阴分犹
  未充足,不能与阳分相维系也。此当峻补其真阴,俾阴分充足自能维系其阳分,气息自不上奔矣。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大甘枸杞(一两) 熟怀地黄(一两) 净萸肉(四钱)
  玄参(四钱) 生远志(钱半) 北沙参(四钱) 怀牛膝(三钱)
  大云苓片(二钱) 苏子(二钱炒捣) 牛蒡子(二钱捣碎) 生鸡内金(钱半)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效果x 将药连服八剂,行走动作皆不作喘,其脉至数已复常。从此停服汤药,俾日用生怀山
  药细末,水调煮作茶汤,少调以生梨自然汁,当点心用之以善其后。
  五、医案(一)虚劳喘嗽门
  7.肺劳痰喘
  属性:天津徐××,年三十四岁,得肺劳痰喘证。
  x病因x 因弱冠时游戏竞走,努力过度伤肺,致有喘病,入冬以来又兼咳嗽。
  x证候x 平素虽有喘证,然安养时则不犯,入冬以来,寒风陡至,出外为风所袭,忽发咳嗽。咳
  嗽不已,喘病亦发,咳喘相助为虐,屡次延医,服药不愈,夜不能卧。其脉左部弦细而
  硬,右部濡而兼沉,至数如常。
  x诊断x 此乃气血两亏,并有停饮之证,是以其左脉弦细者,气虚也。弦细兼硬者,肝血虚津液
  短也。其右脉濡者,湿痰留饮也。濡而兼沉者,中焦气化亦有所不足也。其所以喘而且嗽
  者,亦痰饮上溢之所迫致也。拟用小青龙汤,再加滋补之药治之。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当归身(四钱) 天冬(四钱) 寸麦冬(四钱)
  生杭芍(三钱) 清半夏(三钱) 桂枝尖(二钱五分) 五味子(二钱捣碎)
  杏仁(二钱去皮) 干姜(钱半) 细辛(一钱) 甘草(钱半) 生姜(三片)
  共煎一大盅温饮下。
  x方解x 凡用小青龙汤,喘者去麻黄加杏仁,此定例也。若有外感之热者,更宜加生石膏,此
  证无外感之热,故但加二冬以解姜桂诸药之热。
  x复诊x 将药煎服一剂,其喘即愈,又继服两剂,咳嗽亦愈强半,右脉已不沉,似稍有力,左脉
  仍近弦硬,拟再以健胃养肺滋生血脉之品。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生百合(五钱) 大枸杞子(五钱) 天冬(五钱) 当归
  身(三钱) 苏子(钱半炒捣) 川贝母(三钱) 白术(三钱炒) 生薏米(三钱捣碎) 生远志
  (二钱) 生鸡内金(钱半黄色的捣) 甘草(钱半)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效果x 将药连服四剂,咳嗽全愈,脉亦调和如常矣。
  五、医案(一)虚劳喘嗽门
  8.肺劳喘咳
  属性:天津罗××,年三十四岁,得肺劳喘嗽病。
  x病因x 数年之前,曾受肺风发咳嗽,治失其宜,病虽暂愈,风邪锢闭肺中未去,致成肺劳喘嗽证。
  x证候x 其病在暖燠之时甚轻,偶发喘嗽一半日即愈,至冬令则喘嗽连连,必至天气暖和时
  始渐愈。其脉左部弦硬,右部濡滑,两尺皆重按无根。
  x诊断x 此风邪锢闭肺中,久而伤肺,致肺中气管滞塞,暖时肌肉松缓,气管亦随之松缓,其呼
  吸犹可自如;冷时肌肉紧缩,气管亦随之紧缩,遂至吸难呼易而喘作,更因痰涎壅滞而嗽作
  矣。其脉左部弦硬者,肝肾之阴液不足也。右部濡滑者,肺胃中痰涎充溢也。两尺不任重按
  者,下焦气化虚损,不能固摄,则上焦之喘嗽益甚也。欲治此证,当先宣通其肺,俾气管之
  郁者皆开后,再投以滋阴培气,肺肾双补之剂以祓除其病根。
  x处方x 麻黄(钱半) 天冬(三钱) 天花粉(三钱) 牛蒡子(三钱捣碎) 杏仁(二钱去皮
  捣碎) 甘草(钱半) 苏子(二钱炒捣) 生远志(二钱去心)
  生麦芽(二钱) 生杭芍(二钱) 细辛(一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复诊x 将药煎服两剂,喘嗽皆愈,而劳动时仍微喘。其脉左部仍似弦硬,右部仍濡,不若
  从前之滑,两尺犹虚,此病已去而正未复也。宜再为谋根本之治法,而投以培养之剂。
  x处方x 野台参(三钱) 生赭石(八钱轧细) 生怀山药(一两) 熟怀地黄(一两)
  生怀地黄(一两) 大云苓片(二钱) 大甘枸杞(六钱) 天冬(六钱) 净萸肉(五钱)
  苏子(三钱炒捣) 牛蒡子(三钱捣碎)
  共煎一大盅温服。
  x方解x 人参为补气主药,实兼具上升之力。喻嘉言谓。“气虚欲上脱者专用之转气高不返。”
  是以凡喘逆之证,皆不可轻用人参,惟重用赭石以引之下行,转能纳气归肾,而下焦之气
  化,遂因之壮旺而固摄。此方中人参、赭石并用,不但欲导引肺气归肾,实又因其两
  尺脉虚,即借以培补下焦之气化也。
  x效果x 将药连服十余剂,虽劳动亦不作喘。再诊其脉,左右皆调和无病,两尺重按
  不虚,遂将赭石减去二钱,俾多服以善其后。
  五、医案(一)虚劳喘嗽门
  9.肺劳喘嗽兼不寐证
  属性:天津于姓媪,年近五旬,咳嗽有痰微喘,且苦不寐。
  x病因x 夜间因不能寐,心中常觉发热,久之,则肺脏受伤,咳嗽多痰,且微作喘。
  x证候x 素本夜间不寐,至黎明时始能少睡。后因咳嗽不止,痰涎壅盛,且复作喘,不能安卧,
  恒至黎明亦不能睡。因之心中发热益甚,懒于饮食,大便干燥,四五日一行,两旬之间大形
  困顿,屡次服药无效。其脉左部弦而无力,右部滑而无力,数逾五至。
  x诊断x 此真阴亏损,心肾不能相济,是以不眠。久则心血耗散,心火更易妄动以上铄肺金,是
  以咳嗽有痰作喘。治此证者,当以大滋真阴为主,真阴足则心肾自然相交,以水济火而火不妄
  动;真阴足则自能纳气归根,气息下达,而呼吸自顺。且肺肾为子母之脏,原相连属,子虚有损于母,子
  实即有益于母,果能使真阴充足,则肺金既不受心火之铄耗,更可得肾阴之津润,自能复其清肃
  下行之常,其痰涎咳嗽不治自愈也。若更辅以清火润肺化痰宁嗽之品,则奏效当更捷矣。
  x处方x 沙参(一两) 大枸杞(一两) 玄参(六钱) 天冬(六钱)
  生赭石(五钱轧细) 甘草(二钱) 生杭芍(三钱) 川贝母(三钱) 牛蒡子(一钱捣碎)
  生麦芽(三钱) 枣仁(三钱炒捣) 射干(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复诊x 将药连服六剂,咳喘痰涎愈十分之八,心中已不发热,食欲已振,夜能睡数时,大便亦
  不甚燥。诊其脉至数复常,惟六部重按仍皆欠实,左脉仍有弦意。拟再峻补其真阴以除病
  根,所谓上病取诸下也。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大枸杞(一两) 辽沙参(八钱) 生怀地黄(六钱)
  熟怀地黄(六钱) 甘草(二钱) 生赭石(六钱轧细) 净萸肉(四钱)
  生杭芍(三钱) 生麦芽(三钱) 生鸡内金(针半黄色的捣)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效果x 将药连服二剂,诸病皆愈,俾用珠玉二宝粥常常当点心服之,以善其后。
  x或问x 两方中所用之药,若滋阴、润肺、清火、理痰、止嗽诸品,原为人所共知,而两方
  之中皆用赭石、麦芽,且又皆生用者其义何居?答曰∶胃居中焦,原以传送饮食为专职,是
  以胃中之气,以息息下行为顺,果其气能息息下行,则冲气可阻其上冲,胆火可因之下降,大便
  亦可按时下通,至于痰涎之壅滞,咳嗽喘逆诸证,亦可因之降序,而降胃之药,固莫赭石若也。至于
  麦芽,炒用之善于消食,生用之则善于升达肝气。人身之气化原左升右降,若但知用赭石降胃,其重坠
  下行之力或有碍于肝气之上升,是以方中用赭石降胃,即用麦芽升肝,此所以顺气化之自然,而还
  其左升右降之常也。
  五、医案(一)虚劳喘嗽门
  10.肺病咳嗽吐血
  属性:天津张××,年二十六岁,得肺病咳嗽吐血。
  x病因x 经商劳心,又兼新婚,失于调摄,遂患劳嗽。继延推拿者为
  推拿两日,咳嗽分毫未减,转添吐血之证。
  x证候x 连声咳嗽不已,即继以吐血。或痰中带血,或纯血无痰,或有咳嗽兼喘。夜不能卧,心
  中发热,懒食,大便干燥,小便赤涩。脉搏五至强,其左部弦而无力,右部浮取似有力,
  而尺部重按豁然。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大潞参(三钱) 生赭石(六钱轧细) 生怀地黄(六钱)
  玄参(六钱) 天冬(五钱) 净萸肉(五钱) 生杭芍(四钱) 射干(二钱) 甘草(二钱)
  广三七(二钱轧细)
  药共十一味,将前十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重服时,再送服其余一半。
  x复诊x 此药服两剂后,血已不吐,又服两剂,咳嗽亦大见愈,大小便已顺利,脉已有根,不若
  从前之浮弦。遂即原方略为加减,俾再服之。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大潞参(三钱) 生赭石(六钱轧细) 生怀地黄(六钱)
  大甘枸杞(六钱) 甘草(二钱) 净萸肉(五钱) 沙参(五钱)
  生杭芍(二钱) 射干(二钱) 广三七(钱半轧细)
  药共十一味,将前十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重服时,再送其余一半。
  x效果x 将药连服五剂,诸病皆愈,脉已复常,而尺部重按仍欠实。遂于方中加熟怀地黄五钱,
  俾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五、医案(一)虚劳喘嗽门
  11.肺病咳吐脓血
  属性:天津叶××,年三十二岁,得肺病咳吐脓血。
  x病因x 其未病之前数月,心中时常发热,由此浸成肺病。
  x证候x 初觉发热时,屡服凉药,热不减退,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后则渐生咳嗽,继则痰中
  带血,继则痰血相杂,又继则脓血相杂。诊其脉左部弦长,右部洪长,皆重按颇实。
  x疹断x 此乃伏气化热,窜入阳明之腑。医者不知病因,见其心中发热,而多用甘寒滞腻之品,
  稽留其热,俾无出路。久之,上熏肺部,至肺中结核因生咳嗽,溃烂遂吐脓血,斯必先清其胃腑之
  热,使不复上升熏肺而后肺病可愈。特是,此热为伏气之热所化,原非轻剂所能消除,当先投以
  治外感实热之剂。
  x处方x 生石膏(两半捣细) 大潞参(三钱) 生怀山药(六钱) 天花粉(六钱) 金银花(
  四钱) 鲜芦根(四钱) 川贝母(三钱) 连翘(二钱) 甘草(二钱) 广三七(二钱轧细)
  药共十味,将前九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钱,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余一钱。
  x方解x 此方实仿白虎加人参汤之义而为之变通也。方中以天花粉代知母,以生山药代粳米,仍与
  白虎加人参汤无异,故用之以清胃腑积久之实热。而又加金银花、三七以解毒,芦根、
  连翘以引之上行,此肺胃双理之剂也。
  x复诊x 将药连服三剂,脓血已不复吐,咳嗽少愈,大便之干燥,小便之短赤亦见愈。惟心中仍
  觉发热,脉象仍然有力,拟再投以清肺泻热之剂。
  x处方x 天花粉(八钱) 北沙参(五钱) 玄参(五钱) 鲜芦根(四钱) 川贝母(
  三钱) 牛蒡子(三钱捣碎) 五味子(二钱捣细) 射干(三钱) 甘草(二钱轧细)
  药共九味,将前八味煎汤一大盅,送服甘草末一钱,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余一钱。方中五味子,
  必须捣碎入煎,不然则服之恒多发闷;方中甘草,无论红者黄者,皆可用至轧之不细时,切忌锅炮,
  若炮则其性即变,非此方中用甘草之意矣。用此药者,宜自监视轧之,或但罗取其头次所轧之末亦可。
  x效果x 将药连服五剂,诸病皆愈,惟心中犹间有发热之时,脉象较常脉似仍有力。为善后计,
  俾用生怀山药轧细,每用七八钱或两许,煮作茶汤,送服离中丹钱许或至钱半(多少宜自酌),
  当点心用之。后此方服阅两月,脉始复常,心中亦不复发热矣。离中丹为愚自制之方,即益元
  散方以生石膏代滑石也。盖滑石宜于湿热,石膏宜于燥热,北方多热而兼燥者,故将
  其方变通之,凡上焦有实热者,用之皆有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