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2 节
作者:打死也不说      更新:2021-05-03 16:31      字数:4777
  明鸾又是一番感叹,沈氏倒会生孩子,一儿一女都长得好,而且也长得妙,小时候没发觉·如今长大了,文龙是越来越象其父章敬,元凤是越来越象过世的祖母常氏,搞得在场的众人见了他们,都没因为沈氏而产生恶感,瞧得出来,章敬对这个嫡长子十分满意,而章寂特地多打量了大孙女儿一会儿,神态间就露出了说不出的慈爱,大概是想起了亡妻。就连陈氏·也对元凤很是亲切。
  不过元凤的性子还象当年一般,不讨人厌。她见了亲人长辈们,先是哭了一场,又笑着说了许多吉祥话,哄得章寂章敬十分开心,待二房、三房众人也是亲切有加,待陈氏很有礼貌,还亲亲热热地拉起明鸾与玉翟的手,问她们这几年过得如何,进京后又过得如何·还说她们要是有什么难处尽可以找她,一家子姐妹间不应外道。
  若是换了别人说这番话,明鸾可能会觉得不高兴·继而猜疑她这话里是不是有别的意思,或是瞧不起自己,但因为是元凤说的,她心里便无法产生恶感,只觉得这是元凤的真心话。她在心下嘀咕,不知元凤是真心待人诚恳,还是演技出众,但看对方的年纪·又不象是有这等心计的·便暗暗纠结。
  玉翟比她更纠结。当年章家还未出事时,她与元凤同是南乡侯的孙女·同是嫡出,年纪只差了两岁·又都长得美貌,她甚至认为自家母亲的家世比元凤的母家还要显赫些,方方面面都不比对方差,但祖父母却更宠爱元凤,外头的人也都夸奖元凤更多,她心中不平衡,总是爱与对方比较,一点点小事都要计较。可如今几年未见,再次重逢时,她发现自己和对方仿佛成了山鸡与凤凰,元凤全身上下是说不出的贵气,哪怕只穿着素雅的青莲夹袄、深紫马面裙,头上仅点缀两样银饰,都能把她比成了乡下丫头,越发显得她又土气,又缩手缩脚。玉翟又羞又恼,见元凤看着自己笑,就觉得她在嘲笑自己,见明鸾与元凤相谈甚欢,又觉得明鸾被元凤几句好话就拉拢了过去,不再跟自己亲近了,当场跺了跺脚,跟章寂说声自己觉得不舒服,扭头就走了。
  章寂倒没怪她什么,因为这时候婆子正好前来报说夫人到了,他只当这个孙女儿是厌恶沈氏,也无意责她失礼。不但他是这么想的,连章敬、陈氏与文龙元凤都有了这个念头,元凤脸上还红了一红,看向明鸾的目光中也带了几分愧色。
  明鸾忍不住想:莫非他们兄妹对自家母亲做的事早有所闻,也觉得不堪?如果是这样,那就证明他们还有良心,跟他们父母不是一路人。
  文龙元凤见了沈氏,母子女三人抱成一团,哭了一场。沈氏哭得声嘶力竭,差一点就当场晕了过去,慌得元凤手忙脚乱地将她扶到椅边坐下,又亲手给她倒了茶来,文龙则向祖父与父亲请求为母亲请大夫。
  章寂不置可否,章敬则直接道:“不碍事,她只是一时激动罢了,大夫昨儿才来瞧过,说她并无大碍,今天一天她精神都好着呢。”文龙面露诧异,有些迟疑,但这时沈氏慢慢醒转,他瞧着母亲似乎真的没什么事,也就放下心来,只在心中暗暗决定,等大夫下次再来家中为沈氏看诊时,一定要向大夫打听清楚母亲的病情轻重。
  沈氏紧紧拽着一双儿女的手,不停地说着这几年对他们有多想念,想得都快死了,也是因为太想他们,才会落得这一身的病,云云。文龙低头应着,元凤脸上微微红了红,才细声回应道:“哥哥与我也十分想念祖父和母亲。听说祖父与母亲回京了,就恨不得立刻飞过来见你们呢。”
  沈氏微微有些遗憾,但也因为女儿这话,记起了自己到前堂来的目的,便左右扫视屋中:“怎么只有你们在?不是说你们父亲的妾室也跟着来了么?”
  元凤笑道:“二娘还在后头呢,因喜姑娘有了身子,她怕路上颠簸,胎儿不稳·就让马车放慢了速度。哥哥与我因想念祖父、父亲与母亲,便先行一步。”
  沈氏愣了愣,瞪大了眼:“谁有了身子?喜姑娘?那是谁?!”章敬也在旁诧异地道:“可是喜儿?她几时有了身子?”
  文龙微笑着回答道:“我们随二娘去北平时,将喜姑娘接过来一并住着,初时不觉有什么,因全家人都因为父亲出征在外而担忧,见她脸色不好,只当她也是一样的。不想后来大军胜利进入京师的消息传来后,家中人人欢喜·她居然晕了过去。二娘怕她有什么不好,特地禀告了燕王妃,请了王府中供奉的大夫来瞧,才知道喜姑娘原来已经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算来正好是过年前后,父亲从军中返回北平办事时怀上的。恭喜父亲,家里又要添丁了。”
  元凤又补充道:“二娘知道这个喜讯后,原打算立刻就给您送信的,但王府的大夫说,喜姑娘怀相不好·需得小心静养。二娘怕她这一胎有狎么好歹,您知道了心里难过,才打算等进京后再跟您提。多亏二娘请了大夫和有经验的婆子沿路照料,又亲自为喜姑娘安排饮食,如今喜姑娘的身子有四个月了,胎相已经稳固,只要再等半年,女儿就要多一个弟弟或妹妹了!”
  “这真是······”章敬叹了叹,正要说些什么,婆子便来报说·袁氏到了。
  沈氏眼见着一双儿女齐齐露出喜色,元凤甚至还亲自走到门口迎接,心里说不出的恼怒。这是她的儿女·亲生的骨肉!那袁氏何德何能,竟能收服了他们的心,甚至连另一个小妾有了身孕,也能心生喜悦?!
  明鸾也觉得十分好奇。她亲眼看见文龙元凤成长得这般出色,又早听说章敬长年在外征战,无力顾及家中,才会娶了袁氏,也就意味着堂兄堂姐的教养生活都是由这袁氏一手包办的她居然能把他们养成今天这个样子·那可真不简单。只瞧文龙元凤的气色、皮肤,还有举手抬足间的气度·就知道她花了不少心思,而且并没有把人养废了。这袁氏难道真是个好人吗?
  门外走进来两个女子。走在前头那个·长相秀雅端庄,虽然只是中上之姿,却有一种书香大家的气度。她穿着一身赭色的万字底竹叶纹对襟长褙子,下系牙色马面裙,一头乌发简单地团了个圆髻,上头只插了两支镶有小块翠玉的银簪子,单玉珠耳坠,油青的玉镯,整个人仿佛老了五六岁。明鸾记得,她嫁给章敬时,好象只有二十岁左右,今年顶多是二十三四,但她这么一打扮,简直比陈氏都要老。加上她低眉顺眼的,态度又谦卑,见过章寂、章敬后,主动上前向沈氏行妾礼,一举一动无不依礼而行,屋中众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沈氏的脸色慢慢了缓和下来。
  沈氏只打量了这女子几眼,便将视线投向她身后的另一个女子。那女子瞧着不过是十七八的年纪,相貌俏丽动人,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简直要把男人的魂都勾走了,皮肤又白得象雪一般。她只当这才是那勾走了丈夫真心的袁氏,却听得前头那女子向自己下拜,口中自称是“妾袁氏”,才知道后面这一个就是那怀了孕的喜姑娘,马上看向她的腹部,果然看到了微微的隆起。
  袁氏向沈氏敬了茶,但沈氏却只是盯着袁姑娘的肚子,浑身微微发抖。袁氏不过是中上之姿,比她年轻时还不如,压根儿就不是想象中的狐媚子,容易对付得很,难不成真正的狐狸精是这个喜儿?她的儿女才刚长成呢,居然就跑出了庶子,叫她如何能忍?!可见袁氏是个无能之辈,居然能叫这贱婢得了脸面!
  袁氏没有吭声,一直举着那杯茶,时间一长,双手就开始抖动。元凤瞧着不忍,忙上前劝了沈氏,沈氏才不甘不愿地喝了茶,盯了袁氏一眼,便要开口教训,却听得章寂轻咳一声,道:“我累了,既然人都到齐了,路上辛苦,各自回屋里歇息去吧。”又对长子说:“你屋里这丫头既然有了身子,就抬了姨娘吧,将来生了儿女,出身也体面些。”章敬面露喜意,恭敬地应了,又让袁氏带着喜姑娘上前给章寂磕头,磕完了,又对袁氏道:“喜儿这一胎你好生看顾着,等生下来了,你就抱到你屋里养活吧。”
  袁氏柔顺地应了,沈氏立刻转头去看喜儿,心中不怀好意地偷笑,但见到喜儿不忧反喜,还对章敬千恩万谢的,不由得更加吃惊了,只觉得这喜儿是个傻子,袁氏又不是正室,把儿女交给她养,既不能得那嫡妻教养的好处,又要与亲骨肉分离,喜儿怎么还一脸高兴呢?再看自家儿女,也是一片欢欣,元凤甚至还上前撒娇,说袁氏有了自己的孩子,可不能把她抛在一边了。
  沈氏又是诧异,又是妒忌,却不知道在一旁的陈氏与明鸾看得更加惊奇,不由得对视了一眼。待众人各自散去,陈氏母女回了自个儿的院子,明鸾才道:“好奇怪,大伯父这个二房,其实是个厉害人吧?她居然把所有人都收服了,上到祖父他老人家,下到那个叫喜儿的小妾,无人对她有所不满,那喜儿甚至愿意把儿女交给她抚养。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陈氏叹道:“无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不是好糊弄的。也罢,我也不等明日了,今晚就过去找她,把家务交接了吧。”
  明鸾吃了一惊:“您这是做什么?这一向不是管得好好的吗?就算她要接过管家大权,也要等祖父或是大伯父发了话吧?再说,大伯娘会乖乖看着大权旁落到侧室手里?”
  “不管你大伯娘怎么想,这里终究是安国侯府。”陈氏道,“我们是三房的人,名不正言不顺的,先前无人管事,我代掌些时日也就罢了,如今这位袁氏姨奶奶已经到了,我自然该将大权交出。若是绻恋权位,未免显得太不识相了。”
  明鸾噘嘴道:“谁绻恋权位了?我只是担心,一旦您手里没了权利,连这院里侍候的丫头都会给我们脸色瞧了。
  这府里就更加没人把我们放在眼里!”
  陈氏淡淡一笑:“这个不必担心,只看那袁氏行事为人,就知道她管家必然有一手,绝不会落下这个话柄。我们只会过得更好,不会更糟的,至于是否舒心,那又是另说了。”
  明鸾心下一想,觉得也有些道理,便道:“算了,就象您说的,这里是安国侯府,无论大伯娘跟袁氏妻妾之间怎么个斗法,都跟我们没关系,没必要为了这个管家权,被搅和进去。”接着笑呵呵地揽住母亲的手说:“皇上赐了我这么多好东西,母亲,咱们什么时候去瞧瞧那宅子,还有那田地?您说,要是咱们在这里住得不开心,不如索性搬到那宅子住得了。反正是御赐的嘛,不住就显得太不恭敬了!”
  陈氏嗔她一眼:“胡说些什么?你祖父在这里呢,咱们怎能搬出去?”
  明鸾不以为然:“南乡侯府都回来了,南乡侯还能不住回自家府里吗?祖父要享儿孙福,搬过来住着也没什么,但我们是南乡侯府的子孙,为祖父看家也是尽孝道。”她压低了声音:“母亲,我方才想过了,再这样下去不行。我们得想法子说服祖父,请他为我们二、三、四房的人想想!”
  第十九章 巡视
  面对女儿的提议,陈氏不置可否,待明鸾逼问急了,才道:“老太爷好不容易才与儿孙一家团圆,如今正是该安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你别惹他老人家不高兴。他一向疼你,一点小事,能忍就忍了吧,若是闹起来,害得老太爷身子有什么不好,那就太不孝了。”
  明鸾气急,她哪里是想气祖父?也没打算跟大房闹,只不过是要为自己争取权益而已。现在是大房步步紧逼在先,如果袁氏当家后,她们二、三、四房的处境果然有所改善,也就算了,但如果还是事事不得顺心,那这日子还怎么过?当初她在德庆,那么艰难清苦的日子都能熬过来,没得为了点锦衣玉食,就让自己受气!
  不过她也知道,陈氏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以柔顺为主的,好不容易因娘家的根本利益有了些长进,那也不过是一点长进而已,不可能真的变得厉害起来。于是明鸾决心要自己单干,当然,在行动之前,要先做好准备工作。
  当晚陈氏便去找袁氏交接了府中事务,袁氏本来还要推托的,先说自己只是个二房,不是正室,名不正言不顺的,没有资格管家。此时刚好在里间小书房小歇的章敬便主动走出来说,正室病重,管家之事理当由她代劳,如果担心压不住场,就让元凤给她打下手,算是给她正了名,从此再不会有人拿她的资格说事。
  接着袁氏又说自己初来乍到,又不曾在京城里生活过,不了解京城的情形,就算要接过家务,也要等过些时候再说。这回则是陈氏主动提出,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可以找自己,而且元凤在京城长到十二岁,小时候也跟着祖母、母亲学过些管家之道。一定会成为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