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
作者:打死也不说      更新:2021-05-03 16:30      字数:4738
  如今就给你们藏起来了!”
  宫氏几乎跳了起来:“这不可能!我婆婆怎会在折子里写这样的话?!”她连忙扑到旁边的栏杆上,对着隔邻牢房的沈氏道:“大嫂子,那折子是你亲笔写的,你说,里面有没有这样的话?!”
  小宫氏眼中一亮,忙盯紧了沈氏。
  沈氏睁开了双眼,淡淡地道:“没有。你若不信,可以问三丫头,她当时也在场。”
  宫氏转向明鸾,明鸾摇摇头:“祖母口述的内容里完全没有提这件事,而且还亲自检查过折子。”无论如何,小宫氏是敌人那边的,她不能把沈氏供出来。
  小宫氏有些失望,只是还不死心:“既如此,那奉到御前的折子又是怎么回事?”
  沈氏仍旧淡淡地:“方才二弟妹也说过了,是有心人调换了折子,虽然不知道是谁换的,也不知其用意为何,但我们章家确实不知太孙的下落。冯四奶奶请想,若我家婆婆知道太孙的消息,既已到了御前,怎会不禀告圣上?若是禀告了圣上,便是大功,圣上又怎会发怒呢?我虽不知道冯四奶奶是从哪里听说的谣言,但你一定是被人误导了。”
  小宫氏的脸色有些阴沉:“这是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怎么可能会有错?就是因为折子上有太孙的消息,可折子的内容却叫人抄录了传出去,圣上才会龙颜大怒,质疑章夫人行事不慎,走漏消息,他一时心急病发,皇后便向章夫人逼问圣上病发的原因,章夫人自知有罪,才会在御前自尽的。”
  “我家婆婆不是为了这个自尽的。”沈氏平静地道,“她是因为被人陷害,触怒圣上,生怕会牵连家人,才会以死谢罪。冯四奶奶,你一定是误会了。”
  小宫氏已经完全沉下了脸:“章少夫人,我是真心想帮你们章家的。姐姐好歹与我是亲姐妹,我总不能看着她去死。如今冯家一心要找到太孙,知道你们章李沈三家知道太孙下落,是绝不会轻易放过的,若是惹恼了他们,一个谋逆的罪名压下来,你们全家都别想逃过!”接着又换了悲伤的表情,擦着泪对宫氏道:“姐姐,我是打听过,知道冯家已经决心要给你们一个教训,才赶来相劝的。你想想,若是谋逆大罪,按例是要诛九族的,到时候咱们宫家可不就在妻族里么?可怜父亲母亲这么大年纪了,无辜受连累,家里还有哥哥嫂子和侄儿们,你就忍心叫他们遭此无妄之灾?”
  宫氏脸色苍白得象纸一样,颤抖着看向沈氏:“大嫂子,如果你知道……”
  “我不知道。”沈氏面无表情地回答。
  明鸾眉梢一挑。
  小宫氏沉了一会儿脸,忽然笑了:“章少夫人,你也不必再瞒着我了。我们夫妻可是早就打听过的,当初随章启一同出入东华门的那几个人,也不是没人知道。冯兆南已经带人去搜过他们家了,其中那个叫章忠的,他妻子娘家新买的庄子里前些天来过一对主仆,说是上京寻亲的,年岁形容都对得上,只可惜几天前失踪了。冯兆南拿了章忠去审问,虽还未能撬开他的嘴,但看样子也坚持不到几天了。到时候太孙一样会落到冯家人手中,可章家却已经没有戴罪立功的机会了!”
  她转向宫氏:“姐姐,你试想想,太子已经死了,太孙年岁还小,便是回到朝中,又能顶什么用?妹妹大着胆子说句犯忌的话,皇上如今病得这样,还能支撑几日?若皇上有个好歹,朝中少不得要另立新君,即便不是越王,也是越王同母的兄弟,不管是哪一位,结果都是一样的。到时候章家怎么办?新君会轻易饶过章家么?何必为了个太孙便把全家人的性命都搭上了?”
  宫氏早就已经心动了,可她哪里知道太孙的下落?便是心里千肯万肯,也说不出个准信来。
  小宫氏趁势打铁:“姐姐不知道,先前我打发人去看文骥,哎哟哟,可怜见的,都瘦得脱形了!那边牢房又潮又冷,他身子弱,感染了风寒,整天咳得厉害,若再不看大夫吃药,就怕会变成痨病啊!”
  这句话成了压倒宫氏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忍不住哭求沈氏:“大嫂子,你说句话吧!便是我平日得罪了你,好歹看在孩子们的份上,救救他们!”又叫陈氏:“三弟妹,你也帮着劝劝啊!”
  陈氏为难地看着沈氏,欲言又止。沈氏仍旧老神在在地坐着,明鸾忽然觉得有些恼火。
  小宫氏见沈氏油盐不进,冷笑道:“章少夫人是仗着章大爷在辽东打仗,以为朝廷不会动他吧?别自以为是了,章家若是犯了谋逆大罪,他也是逃不过去的,不但是他,连你那两个潜逃的儿女,也是死路一条!冯兆东已经派人去追了。”
  沈氏脸色一白,深吸一口气,咬牙道:“我不知道!”
  小宫氏怒了:“好!既然你要自己找死,我也不必多管闲事了,你好自为之吧!”甩袖就要走。
  宫氏连忙叫住她:“好妹妹,你别走,你别听她胡说……”
  小宫氏轻蔑地睨着她笑笑:“好姐姐,要是想活命,就叫她说实话,不是我不顾念姐妹之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也要为自己、为宫家着想啊!”说罢便转身走了。
  宫氏叫了她好几声,见她仍旧一去不回,生气地啐了一口:“小娘养的贱货,装什么高贵样儿,不过是冯家的一条狗!”骂完了,又忍不住担心起儿子,哭着对沈氏道:“大嫂子,我知道太孙是你亲外甥,可你又不只有这一个外甥,还有许多侄儿侄女呢,就算不为了他们,你也想想自己的亲骨肉啊!咱们全家人的性命都在你手上了!”
  沈氏动了动嘴唇,声音低沉了几分:“我真不知道!”
  宫氏闻言,真是恨得咬牙切齿:“好,好!真不愧是太子妃的亲姐姐,一样的狠毒无情!”她转身扑倒在石床上大哭,玉翟、青雀、文虎与周姨娘早已怕得不行,暗暗低泣。
  明鸾站起身,陈氏忙拉住她的手,但她却甩开了,径自走到沈氏身边,凑过去耳语:“大伯娘,就算你真不愿意说,难道就不能想个别的法子?你这样硬帮帮地回绝了她,就不怕冯家对我们下手吗?!”
  沈氏看了她一眼:“冯家是乱臣贼子,怎能因为害怕便向他们屈服?”
  明鸾冷笑:“你要做忠臣,你不怕死,怎的也不先问问我们愿不愿意?”
  沈氏睁大了眼,皱起眉头:“三丫头,这话可不能说。”
  明鸾盯着她道:“好,你不愿意向越王和冯家泄露太孙下落,那皇上这边呢?刑部里一定有皇上的亲信吧?叫他过来,把你知道的都说给他,叫他告诉皇上。皇上把太孙接回去了,就没咱们家什么事了吧?到时候咱们赶紧离了京城,找个地方隐居,等局势安全了再回来,不也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跟冯家硬碰硬?你就不怕他们真的杀了我们全家报复?还是你觉得大伯父大哥哥大姐姐都在外面,不会有事,所以就不在乎我们的性命了?”
  沈氏惊讶地看着明鸾,良久不能成言。明鸾等得不耐烦了:“怎么样?给个准话吧!”
  沈氏想了想,笑道:“不怕,皇上有心要保我们呢,我们家不会有事的。”
  明鸾忍住气:“现在皇上活着是没事,他死了呢?”
  陈氏在背后听见,惊得立刻扑过来捂住她的嘴。明鸾再次挣脱她的手,两眼只是盯着沈氏。
  沈氏平静地道:“如今储位未定,显然皇上是有意立衡王了,衡王与越王虽是同母兄弟,但越王费了这么大功夫,岂能甘心继续做个藩王?用不了多久,朝中就会再有一番纷乱。他们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功夫搭理我们呢?”
  明鸾目光转冷:“你以为我们能等到那一天?”
  “等不到也要等。”沈氏面上的讶色渐渐淡去,重归平静,“如果真的等不到,那也是我们的命。三丫头,不是我无情,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明鸾冷笑,压根儿就不相信沈氏的话,她转身回到角落里坐下,心中满是愤怒与不甘,好不容易压了下去,她不得不开始思考起自救方法。
  求人不如求己,光依靠别人是成不了事的!
  就在明鸾冥思苦想之际,外界的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皇帝开始示意礼部准备立储大典,虽未下明旨,但众人皆知新储君十有八九便是衡王了。衡王在宫中开始以太子自居,还与皇后商量了新东宫的选址。而越王自从失踪后,至今不曾露过面,这两日却有消息称他曾经在京城北面的覆舟山附近出现过,那里离安庆长公主府并不远。不久之后,安庆长公主请求入宫面圣,却被皇帝拒绝了。次日皇帝便以参加立储大典为由下旨,命召各地藩王进京。
  就在局势急剧变化的同时,章启悄无声息地走上了充军辽东的道路,而章、沈、李三家的案子也终于有了定局。皇帝判了三家不同的罪名,却是相同的刑罚,成年男丁一律发配太原,女眷全部革除诰命,遣返回乡。
  第二十章 娘舅
  更新时间2012…3…20 22:18:29  字数:5375
  刑部的命令下达到牢中时,明鸾整个人都松快下来,心头大石总算放下了。
  这几天她在牢里冥思苦想,又没人再带新消息来,她不清楚外面的情况,都快急死了。还好她想起了以前看过的小说,知道古代的刑罚是有讲究的,如果是什么谋逆大罪,要诛九族或是全家抄斩的,她逃不过去就算了,但章家的罪名似乎并不算太严重,她一个七岁小孩子,能活命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就是有可能会被贬为官奴,或是没入教坊。做官奴就是做奴婢,日子当然不会好过,但未必没有逃出生天的机会,若是入了教坊,她年纪还小呢,也还有回旋的余地。这么想可能有些对不住陈氏她们,但此时此刻,她能想的也就只有自救的法子而已。
  她甚至都想好了如果做了官奴或是入了教坊,要用什么法子低调行事掩人耳目,寻机出逃,甚至向陈氏打听了自家都有哪些亲戚是信得过的。那些人家虽然未必靠得住,但兴许会心软愿意帮忙呢?先打听好了,以备万一也好。
  不过她盘算了那么多,圣旨一下,就全都派不上用场了。当然现在的结果更好,虽然男人们都要流放,但那地方是太原,是大城市,应该不会过得太辛苦。女人小孩全都无罪释放,回了老家,可能会过得艰难些,毕竟哪里都少不了捧高踩低的势利小人,章家没有男人支撑门户,女人们自然要委屈些的。但是二房的文骥已经是少年了,过得几年也能出面办事,还有长房的文龙呢,有他们在,也就是熬上几年而已。
  明鸾又开始浮想联翩,等回了老家,尽量争取多买些田地,如果能分家就更好了,常氏已死,沈氏便是当家主母,她可没兴趣受这女人的辖制。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分了家……
  她看了谢姨娘一眼,后者忍不住打了个冷战,畏畏缩缩地抱着儿子拼命往后躲。
  至于吗?又不是要吃了你!
  明鸾瞥瞥嘴,她不是本尊,更不是闲着没事爱折腾人的,这小妾庶子再厉害再有心计,没了渣爹撑腰,那也是白搭!陈氏是个心慈手软的,她会帮着陈氏塑造好大方仁慈的正房形象,只要谢姨娘母子老实,她才没空去搭理他们呢!
  明鸾心情很欢快,但别人的心情却未必有这么好,沈氏、陈氏以及两个姨娘都在伤心男人们要流放的事,宫氏索性就哭嚎上了:“二爷啊!你怎么这般命苦?又不干你的事,怎的就连累了你?!”哭完了就骂沈氏:“沈绰,都是你害的!若不是你擅作主张,我们章家又怎会遭此大祸?!”如果不是身处不同的牢房,她都恨不得扑过去撕人了。
  沈氏很淡定地对她道:“二弟妹,如今你心情不好,我也不与你计较,只是有些话你也要想清楚了才能说。皇上此遭分明是有意庇护我们家,得蒙圣恩,我们原该感恩戴德才是,你还要作此怨望之语,若叫人报上去了,只怕祸患更大呢!”
  宫氏顿时被窒住了,立时便转头去看狱卒,见她们交头接耳,对着自己指指点点,便再也不敢说半句话了,只是恶狠狠地瞪着沈氏。
  沈氏没理她,径自走前两步,扬声问狱卒们:“判决既下,不知我们几时可以离开?”
  那满脸横肉的狱卒与同僚们小声商议两句,便回答说:“一会儿上头会有公文下来,到时候你们就可以走了。”
  公文下来得很快,前来送公文的是个长着大众脸的低品官员,瞧服色不过是个从六品。他将文书递给了狱卒,命后者去开锁放人,等沈氏带着妯娌们上前行礼时,摆了摆手,轻声道:“几位尽快离京吧,不必担心老侯爷与几位少爷的安危,太原那边都安排好了,皇上已经知会过燕王。”说完了,转身就走,完全没有给沈氏等人反应的时间。
  明鸾心里有些糊涂,便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