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      更新:2021-02-17 11:16      字数:5091
  。别让你的右手知道你的左手在做什么。不要要求科学家布兰森为杀人犯布兰森提供解释。
  作为最后的一招,这倒可能会是他的生路。他们不会处决被证明为患有躁狂症的人的。他们会把那些人永远关起来,关在精神病院里。
  生路?他还是死了的好!
  一个挺着大肚子的人站在一家低级服装店门口,看到他来来回回地走过六、七次后,就开口问他。
  “找人吗,陌生人?”
  这一次布兰森并没有犹豫不决。通过实践,不加思索的故事更容易脱口而出,而最近他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些经验。他有了先见之明,要使所说的话和他对那个出租汽车驾驶员说的话基本相同。小城镇上的群众在聊天时是很快就会发现他讲的话前后不一,而对他议论开来的。
  “有人要我选择一个建造工厂的地点。我一直在寻找它,可哪里也找不到。向我提供信息的人肯定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搞错了。”
  “在伯利斯顿吗?”大肚子问道。
  “不——在镇外。”
  “什么样的地点?要是你能给我描述一下,或许我能帮助你。”
  布兰森尽其所能地把情况说得一清二楚,然后加了一句:“他们告诉我那里有一棵树是给大水冲倒的。”他提出这一点是颇为大胆的。他紧张不安地等待着,几乎在等待对方大声叫起来,“嗨,那就是他们发现那个女孩子的骨头的地方!”
  但是对方只是咧开了嘴笑笑,然后说:“你准是在说半个多世纪前发生的事吧!”
  “这是什么意思?”
  “我在这里住了50年了。在这段时间里,这周围都没有发过大水。”
  “你肯定是这样?”
  “绝对肯定。”
  “或许是另一个伯利斯顿吧。”
  “我看不会。”大肚子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一个伯利斯顿。反正这一带没有。”
  布兰森耸了耸肩膀,试图装出一副漫不经心、满不在乎的样子。“那除了回去再核实一下外,没有别的事可做了。这一次出来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多倒霉啊!”对方同情地说,“为什么不去汉伯雷镇卡斯脱开设的房地产管理处问一问?那个家伙知道周围100英里内的每一块地。”
  “这倒是个好主意。谢谢。”
  他回到公共汽车终点站,心里感到困惑不解。
  在这么小的一个镇上,像谋杀案那样的大事——尽管是旧事重提——应该是到处谈论的话题。出租汽车驶过那个地点附近时,驾驶员是应该提到这一事件的。那个挺着大肚子的人在他提起那棵树倒下的故事时,应该也是有所反应的,因为有着那么些可怕的详情细节,说的都是有关树根拔起后所暴露的事情。但是两个人都没有作出反应。
  接着,他想起当地的报纸应该是能够提供情况的,而且无需他用可能引人注意的方式去诱使别人向他提供。他简直想踢自己一下,为什么早先没有想到。他把这种疏忽归诸于犯罪的外行性。尽管这些天来的逃避和躲闪,他还不是一个逃亡的老手。
  镇上发行的当期报纸上是不大会登载什么值得他注意的消息的,如果案件进展缓慢或是警方没有向新闻界发表任何声明则尤其如此。不过在前几个星期的某期报纸上或许会刊登,说不定还有某些暗示,表示正在如何进行破案。
  附近一条长凳上坐着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上了年纪的人。他问他:“当地的报社在哪里?”
  “我们这里没有报社,先生。我们看汉伯雷报。每星期五出版。”
  公共汽车来了。他登上车,坐下来往窗外张望着。街道对面,那个大肚子还是懒洋洋地坐在他的店门口,百无聊赖地看着公共汽车。布兰森肯定那个观察力敏锐的家伙是一定会记得他的。如果有人问他,他能相当正确地描述出他的模样,以及他到达和离去的时间。他看来是那种多嘴多舌、什么都不会错过的人;必要时,他还能提供该死的证据呢!
  啊,天哪,为什么别人的记忆力那么强,而他的记忆力却那么糟!
  如果追捕人员一旦追上了他,那么他这次来到伯利斯顿,看来也是值得注意的。他到这里来可能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或许他本来就不应该听从一个不正常的头脑或头脑中某一个坚持要来的部分的指挥。当提问开始时,这一次旅行可能对他极为不利。
  “好吧,算你没有罪。让我们同意这一点。让我们承认你不知道我们在说些什么。让我们承认你从来没有听到过阿琳·拉法奇。那么为什么你要远走高飞?为什么你要从家里溜出来,要跑得越远越好?”
  “我不是溜出来的,我没有什么要逃避的。我只是让自己离开工作一星期,我感到不舒服。需要休息一下。”
  “是不是你的医生告诉你的?”
  “不是。我没有去看医生。”
  “为什么不去?如果你的身体快要垮了,他是会开—张病假证明的,是不是?”
  “我的身体并不是快要垮了。我也没有这样说过。别硬说我说过这种话。”
  “我们不需要你的指示。你只要对问题作出直接的回答。你没有什么要隐瞒的,是不是?”
  “是的。”
  “那么好吧。你说你感到精疲力尽,想放松一段时间,是不是?”
  “是的。”
  “你替自己的病诊断,自己处方治疗?”
  “是的。这样做并不犯法。”
  “我们懂得法律那一套。现在回答这个问题:当我们找到你的踪迹的时候,你却需要跑到老远的荒地里来休息,这是不是一个奇妙的巧合?为什么你不能在家里休息,跟你妻子和孩子待在一起?”
  “这对我们彼此都没有好处。”
  “什么意思?”
  “我的精神状态使他们担心,而反过来那又使我担心。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它使情况更加恶化。
  我越是感到不好,他们就越使我感到不好。在我看来,唯一的解决办法在于离开家里几天,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去。”
  “譬如像伯利斯顿?”
  “如果我要离开的话,我总得到一个地方去,是不是?我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随便哪个地方都可以。”
  “你说对啦,先生!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上你到哪里去都可以。但你却不得不到伯利斯顿去。你对这个怎么解释?”
  “我没法解释。”
  或许在那个时候我会大声叫嚷起来,他们就会相互会意地使眼色,因为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叫嚷的人就是陷入困境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来到我去的那个地方。
  我的精神快要崩溃了,我的健康状况不容许我作合情合理的思考。我是漫无目的地离开的。我相信出外旅行会对我有好处。我来到伯利斯顿纯粹是碰巧。”
  “就这些,其他没有了?”
  “没有了。”
  “你到那里去是完全出于偶然?”
  “不错。”
  “你肯定是这样的吗?”
  “是的。”
  “你离家的时候跟你妻子说是去伯利斯顿。”
  接下来是恶狠狠地咧嘴一笑。
  “我说了吗?”
  他竭力想争取时间,拼命地思索着。
  “她说你是这样说的。”
  “她错了。”
  “你的两个孩子听到你对她说的。”
  默不作声。
  “他们也错了,嗯?”
  默不作声。
  “三个人都同样听错了,是不是?”
  “或许我确是跟她说了——但是我记不起跟她说过。肯定是头脑里的某一地方有着伯利斯顿这一地名,可以说我是不加思索地去那里的。”
  “所以你就去了一个连上帝也记不起来的破地方,是不是?这里的人多半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可你却知道。你刚说过,它肯定留在你头脑里的什么地方。它怎么会来到你头脑里的呢?是什么东西把它放进去的?”
  “我不知道。”
  “你的档案上写明你不是出生在伯利斯顿。你并没有在那里结婚。你的妻子不是那里的人。从表面上看,你和那个地方并没有一点儿个人的联系。
  你为什么要去那里?”
  “我已经跟你说过几十次了。我真的不知道。”
  “你为什么认为有必要对这次旅行说那么多假话?”
  “我没有说假话。我告诉我妻子我将去那里,那是你们自己提出的证据。”
  “别管我们的证据——你只需考虑你自己的问题。你对马卡姆说,你跟亲戚有麻烦,可你妻子对这一点也不知道。你跟你妻子说,你是因为公事才被派去伯利斯顿的,可你的上级断然否认了这一点。你告诉一个出租汽车驾驶员和一个店主,说你在寻找一个可建造工厂的地点,而事实上你根本不是在做那种事。”
  “我不想让马卡姆知道我感到很糟。”
  “为什么不?”
  “我不希望他认为我跟不上这节奏。给人家一个软弱无力的印象是没有好处的。”
  “是吗?嘿,你的解释是没有说服力的,不经一驳。雇员有病,自己说出来,然后让他休息,这是完全正常的。厂里的工作人员中,今年有百分之十的人在不同时期都曾由于这个原因而没有去上班。为什么你认为你的情况是特殊的呢?”
  默不作声。
  “你对你妻子说的那些谎话又怎么解释?一个人没有适当的动机是不会欺骗一位迷人的妇女的。”
  “她已经在深深地为我担心了。我不想再增加她的忧虑。”
  “好吧。所以你就去了伯利斯顿,并且要在那里寻找一个适宜于建造工厂的地点。我们有两个证人可以证明这一点。是不是你自己想在那里开展业务?你打算搞什么行业?伯利斯顿又没有铁路,为什么要把工厂建在那里?“是证人弄错了。”
  “两个人都错了?”
  “是的。”
  “哼!他们像你的妻子和孩子—祥,都患着妄想症,是吗?奇怪,每个人都误解了你的意思,是不是?”
  没有回答。
  “医生鉴定那个女孩子是被谋杀的。在可查到的所有嫌疑犯中,只有你才有机会,而且我们相信,有动机。这件罪行已经被搁置了20年,在这20年里,你让自己成为一个体贴的丈夫,出色的父亲和体面的公民。”
  默不作声。
  “然后,由于一种非常奇妙的巧合,就在那件谋杀案暴露后,你对这一切都感到了厌倦。更巧的是,你突然决定要休假了。在所有的地方中到哪里去休假呢?伯利斯顿!”
  默不作声。
  “别再让我们胡扯了——我们已经费了够多的时间了。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基本事实吧。那项消息使你紧张不安,因为你确实有理由要紧张不安。你不得不去核实一下。你不得不去查一查警方是否已经怀疑什么人了。要不然你晚上是睡不着的。”
  默不作声。
  “先生,你已经被团团围住了。这些材料足以使任何陪审团认为你有罪。坦白是你唯一的希望,至少会保住你的脑袋。”他停了一下,瞪了他一眼,然后轻蔑地把手一挥,“把他带走。在他的律师来到之前让他先考虑考虑吧。”
  布兰森不难想象出这整段可怕的谈话。在谈话中,他将被指定担任那个走投无路的坏蛋角色。到结局来临时,是不是真的会出现那种情况?想到这里,他脉搏就砰砰地多跳了几下。
  五、困 境
  当他到达汉伯雷的时候,这种忐忑不安的感觉已经烟消云散了。他说服自己摆脱了这种感觉,他的依据是:无根据的预测和最终的实现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未来是由上帝掌握着的,而并不存在于这份活跃的幻想深处。最糟的事情或许永远不会发生,万一发生了,那么当他落到那一地步时,他将面对着它。
  在离他居住的旅馆不远的地方,找到了汉伯雷报社。他走进去,对柜台后面一个瘦削的、脸色灰黄的年轻人说:“你有过期的报纸卖吗?”
  “你要的是多少期以前的?”
  “就从上一期开始。”
  “有的。你要多少?”
  布兰森思索了一下,然后说:“我要12份。”
  “你意思是说要12份上一期的报纸?”
  “不,我要最近12期的报纸各一份。”
  那人把报纸找出来交给他。布兰森付了钱。回到旅馆,他锁上房门,在靠窗口的桌子上把一捆报纸打开,开始检查起来。他花了一个多小时,逐页逐栏地仔细查阅了每份报纸,什么都不漏掉。
  这些报纸是从上星期起直至三个月之前。报上登载了镇上发生的一起火灾,两三次抢劫和几起汽车偷窃案,镇外的一起自杀案以及40英里外发生的一起惊人的枪杀事件。伯利斯顿和它的附近似乎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