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作者:不落的滑翔翼      更新:2021-04-30 17:17      字数:5170
  胎前七、八个月,胎气不和∶
  归身 枳壳 川芎 黄芩 香附 陈皮 芍药 滑石 苏梗 熟地 大腹皮
  胎前八、九个月服达生散,以扶正气、散滞气,孕妇少虚者尤佳∶
  大腹皮 白术 芍药 当归(各一钱) 陈皮 人参 甘草 紫苏(各五分)
  煎服。春加川芎、防风;夏加黄芩,或黄连、五味;秋加泽泻;冬加缩砂、枳壳。胎动加苎
  根、金银 ∶上气加紫苏;性急加柴胡;多怒加黄芩;食少加缩砂、神曲∶渴加门冬、黄芩;能
  食加黄杨头;有痰加半夏、黄芩。
  胎前不时发晕∶
  陈皮 桔梗 归身 川芎 茯神 远志 芍药 香附 甘草 黄芩 枳壳 苏梗 柴胡 草果
  砂仁 腹皮
  胎前疟痰方∶
  紫苏 陈皮 枳壳 黄芩 青皮 草果 苍术 浓朴 柴胡 山楂 归身 川芎 白术
  乌梅(一个) 姜(三片) 砂仁(一钱一方用桔梗)
  胎前伤食感寒,发为疟疾∶
  橘红 茯苓 草果 良姜 白术 藿香叶 缩砂 枣姜 甘草
  胎前二、三个月,胎气凑上,寒热饱胀∶
  陈皮 半夏 茯苓 白术 黄芩 枳壳 苏梗 香附 腹皮 归身 川芎 甘草 芍药
  青皮 柴胡 姜(三片) 砂仁 萝卜子(各一钱)
  胎前漏胎,小腹不时作痛∶
  黄芩 地榆 陈皮 花粉 续断 枳壳 青皮 香附 芍药 苍术 艾 牡蛎 甘草
  归身 川芎 熟地 草果
  胎前六、七个月,小腹绞痛,口吐清水,胎气不和∶
  陈皮 黄芩 归身 茱萸 芍药 苏梗 腹皮 川芎 熟地 白芷 枳壳 甘草 半夏
  山楂 香附
  胎前胃虚气逆,呕吐不食,急服独胜散∶
  砂仁一味为末,姜汤调服不拘。
  胎九月须用滑胎散∶
  陈皮 乌药 归身 川芎 白芍 益母草 枳壳 苏梗 黄芩 腹皮 花粉 桔梗 熟地
  白术 滑石
  十月满足,腹痛。
  x催生散x 陈皮 乌药 枳壳 干姜 肉桂 木通 益母草 归尾 红花 三棱 莪术
  五灵脂 牛膝 香附 白芷 百草霜
  x临产易生散x(后易生药,用猪心血和汤下)∶
  归尾 川芎 芍药 枳壳 乳香 木香 甘草 发灰
  催经二月用∶
  干姜 肉桂 枳壳 红花 木通 杜牛膝 牡丹皮 生地 陈皮 香附 三棱 莪术 白芷
  桃仁 滑石
  x通经散x 红花 鬼箭羽 牛膝 桂枝 干漆 刘寄奴 干姜 白芷 归身 苏木 三棱
  三、四个月用堕胎散∶
  刘寄奴 丹皮 赤芍 生地 干姜 肉桂 三棱 莪术
  白芷梢(各一钱) 真寸香 甘草梢(各三分) 桃仁(二钱) 杜牛膝(一钱) 归尾 红花(各三钱)
  好酒一碗,好醋一碗,煎八分,入好锻石五分,热服。
  调理孕妇∶
  香附 陈皮 黄芩 大腹皮 枳壳 归身 芍药 川芎 熟地 甘草 山楂 花粉 桔梗 茯苓
  砂仁(一钱) 枣(一个)
  妊妇伤寒,大发热∶
  小柴胡 黄芩 枳壳 竹茹 陈皮 花粉 紫苏 干葛 甘草 归身 川芎 羌活 大腹皮 桔梗 香附
  有痰加竹沥、姜汁,前发热饱闷加枳壳、草果,总加姜三片、砂仁一钱。
  x束胎丸x(七、八个月恐胎气展大,以此扶助母气)。
  白术 陈皮(忌火,各二两) 白茯苓(七钱五分) 条芩(酒洗,夏天用一两,秋冬七钱五分)
  粥糊为丸,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白沸汤送下。
  胎前门主方加减活法
  属性:陈皮 桔梗 天花粉 当归 川芎 芍药 生地 枳壳 青皮 黄芩 苏梗 大腹皮 草果 山楂 甘草
  胎漏加艾叶、地榆、牡蛎(去血,赤白同治);腹痛加玄胡索、香附、砂仁;发热加柴胡;小便
  不通加泽泻、木通(名为胎压膀胱,用升麻末一撮,少顷即通);大便不通加郁李仁、槟榔、麻仁、
  枳壳;骨痛加羌活、独活;中湿加苍术;伤风加荆芥、防风、白芷、干葛;头痛加川芎、荆芥;
  中热加香薷、藿香;子肿加木通、萝卜、苍术、白术;恶心加半夏、草果、肉桂(少许);子虚加黄 、白
  术、茯苓;腰痛加杜仲;子胀加青皮、枳壳、苏梗、萝卜子;泄泻加木通、猪苓、泽泻、米仁、山
  药、苍术、浓朴;咳嗽有痰加半夏、杏仁、五味子、天冬;咳嗽无痰加款冬花、栝蒌仁、半夏、
  灯芯、葱、姜;红痢加黄芩、黄连(炒)、木香、青皮、槟榔、枳壳(三帖后不用枳壳、青皮、槟榔);
  白痢加肉桂、木香、槟榔、浓朴、山药、白术、苍术、木通、米仁、吴茱萸;腰痛阵作加陈皮、
  桔梗、乌药、山楂、枳壳、百草霜、干姜、肉桂、青皮、木通、归尾、川芎、茱萸、滑石、砂仁;疟疾
  加青皮、槟榔、草果、柴胡、半夏、茯苓、扁豆、苍术、浓朴、砂仁、甘草;中风加荆芥、防风、天
  麻、干葛。
  胎前方诀
  属性:胎前妙药橘甘陈,芍药川芎生地青,
  归腹二皮花粉壳,山楂苏梗果黄芩。
  胎漏地榆牡蛎艾,腹痛玄胡香附砂。
  去红去白如前药,发热柴胡急急加。
  小便不通泽泻木,若难大便郁槟麻。
  骨痛二活湿苍术,伤风干葛芷荆防。
  头痛川芎荆芥用,中热还须薷藿香。
  子肿木通苍白卜,恶心半夏桂草果。
  术茯苓治子虚,若还腰痛加添杜。
  子胀枳壳用青皮,苏梗再加莱菔子。
  泄泻木通猪苓泽,苍术浓朴山药米。
  咳嗽有痰半夏杏,天冬五味治此症。
  若无痰嗽用款冬,蒌半灯芯葱姜共。
  痢红痢白有良方,红者芩连青木香,
  枳壳槟榔加药内,三帖就去壳青榔。
  痢白肉桂木香米,朴通苍白药槟榔。
  腰痛阵阵有良方,楂壳青姜百草霜,
  茱萸归尾通川滑,陈桔乌砂肉桂汤。
  疟疾青果柴半茯,砂草苍朴豆槟榔。
  中风荆防天麻葛,此是胎前神效方。
  产后
  属性:凡产后血虚,宜补血,虽有他症,以末治之,追败养新为主,忌一切生冷、油腻、腥膻、
  炙、伤血等物。主方∶
  当归 川芎 熟地 肉桂 白芷 山楂 乌药 陈皮 桔梗 干姜 甘草 牛膝 灵脂
  水煎。如发热加柴胡;口渴加花粉,恶心加半夏,头疼加白芷、羌活;饱闷加草果;腹
  痛加玄胡、吴萸;血晕加童便一钟;骨节痛加羌活、荆芥穗,瘀血不下,加三棱、蓬术、红
  花;咳嗽加前胡。
  临盆腹痛,腰不甚痛者,未产也。其腰作阵痛者,宜服此方∶
  陈皮 桔梗 乌药 山楂 枳壳 青皮 干姜 肉桂 木通 吴萸 川芎 归尾 滑石
  砂仁(五分) 百草霜(一钱)
  水煎。
  产后血即上奔要死者,取童便一碗,饮之即愈。
  产后狂言,瘀血不行∶
  陈皮 归尾 桔梗 乌药 川芎 熟地 干姜 肉桂 红花 灵脂 三棱 莪术 白芷
  香附 山楂 草果 甘草 砂仁(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至八分,入童便一钟,热服。
  产后乳汁不通(如妇人乳多,无小儿吃,乳房胀痛,欲乳回上,用麦芽二两煎,服立效。故
  产后切不用麦芽,戒之)∶
  漏芦 猪蹄( ) 木通 肉桂 干姜 陈皮 乌药 白芷 山楂 益母 归尾 川芎 熟地
  桔梗 甘草
  水煎。
  产后二日之后,瘀血奔上发狂,言语颠乱,不省人事,即为中风发狂之症∶
  陈皮 桔梗 乌药 山楂 柴胡 枳壳 三棱 蓬术 归尾 干姜 官桂 吴茱萸 砂仁
  如奔下两腿如车轮之肿大者,不能展动,为恶血流滞入四肢之症∶
  陈皮 桔梗 山楂 柴胡 吴萸 白芷 干姜 木通 三棱 川牛膝 苏木 桂枝 归尾 桃仁
  先用炒热麸皮熨之。
  产后心腹绞痛,血迷心窍,不知人事,乃寻常瘀血、积血作痛,用失笑散∶
  五灵脂 朱砂(同炒) 蒲黄(炒)
  三味等分为末,温酒下。
  产后腹痛舒筋汤∶
  玄胡索 当归 桂心 杜仲 桃仁 牛膝 续断 水酒各半
  产后生肠不收,枳壳煎汤即收。
  产后玉门不闭∶
  硫黄(一两) 吴萸(七钱五分) 菟丝子(七钱五分) 蛇床子(五钱)
  水煎洗。
  产后血晕,漆器烧烟熏鼻即苏。
  产后子宫不收,痛不可忍∶
  淡竹叶煎汤,先熏后洗,后用五倍子末、白矾末,干掺效。
  产后劳动,阴脱不收∶
  硫黄 乌鲫鱼骨(各五钱) 五味子(二钱五分)
  共为末,掺阴处,即安也。
  产后抬出,因用力太过,阴中突出一物,如茄子之状∶
  用石醋炒赤色,煎汤洗之,次日即收。一方或用锻石,煎汤洗之妙。
  产后一、二日服此药,永无百病∶
  益母草(一把)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甘草(五分) 川芎(一钱五分) 山楂(三钱)
  用好酒一碗,童便(去头尾)一钟,入药内,同煎服。
  产后血虚须补血,虽有别病,以末治之,追败养心为主,切忌生冷之物,调理主方∶
  当归 川芎 熟地 肉桂 白芷 山楂 乌药 陈皮 桔梗 益母草 五灵脂 干姜 牛膝 甘草
  发寒热加柴胡,口渴加天花粉,饱胀加草果,头痛加白芷、羌活,腹痛加玄胡索、茱萸,血
  晕加童便,瘀血不下加红花、三棱、莪术,咳嗽加柴胡、门冬,骨节疼痛加荆芥,恶心加半夏。
  产后血虚,三朝空痛∶
  乌药 陈皮 桔梗 香附 白芷 干姜 肉桂 玄胡索 益母草 五灵脂 熟地 甘草 归尾
  川芎 牛膝 山楂 三棱 莪术
  产后儿枕作痛∶
  陈皮 乌药 桔梗 干姜 肉桂 五灵脂 熟地 甘草 归尾 川芎 牛膝 山楂 益母草
  白芷 香附
  产后十朝,瘀血太多,小腹刺痛∶
  陈皮 桔梗 乌药 干姜 肉桂 白芷 芍药 川芎 归尾 熟地 牛膝 茱萸 山楂
  香附 玄胡索
  产后内伤,丹田刺痛∶
  归尾(三钱) 白术 肉桂 姜 陈皮 桔梗 白芍 连□ 山楂(各一钱) 白芷(二钱)
  玄胡索 乳香(各五分) 胡桃肉(三个)
  产后伤风,头痛骨疼,发热∶
  陈皮 桔梗 干葛 柴胡 羌活 归尾 川芎 白芷 肉桂 防风 荆芥 甘草 半夏
  前胡 姜
  产后乳水不通∶
  漏芦 猪蹄 木通 陈皮 乌药 白芷 山楂 桔梗 川芎 归尾 熟地 甘草 益母草
  姜桂
  产后破伤风∶
  苏梗 归尾(各三钱) 防风 羌活 白芷 川芎 柴胡 干葛(各二钱) 陈皮 姜
  桂荆芥 前胡 木通(各一钱) 半夏(五分) 甘草(三分) 葱 姜
  产后气血两虚,不思饮食,小腹作痛∶
  归身(三钱) 熟地 白芍 香附(各二钱) 陈皮 桔梗 川芎 草果 乌药 干姜
  桂白芷 茯苓 砂仁(各一钱) 玄胡索(五分) 甘草(三分) 五灵脂(五分) 姜(三片)
  产后大补气血调理∶
  归身(三钱) 川芎 香附 白芷 山楂 熟地(各二钱) 陈皮 芍药 干姜 肉桂
  茯苓 桔梗 乌药(各一钱) 甘草(三分) 枣(一个)
  产后劳倦发热∶
  归身(三钱) 陈皮 花粉 熟地 骨皮 乌药(各二钱) 桔梗 香附 川芎 小柴胡 荆芥 砂仁(各一钱)
  白芷 干姜 肉桂(各五分) 甘草(三分) 姜(三片)
  产后食伤脾胃(名脾泻)∶
  陈皮 草果 苍术 浓朴 白芍 山茱 猪苓 茯苓 白术 桔梗 肉桂 干姜(各一钱) 米仁 山楂(各二钱)
  甘草(三分) 枳实(五分)
  产后十朝,瘀血不止,小腹急痛∶
  归尾(二钱) 陈皮 川芎 熟地 芍药 红花 干姜 肉桂 乌药 白芷 香附 三棱 莪术 草果 五灵脂(各
  一钱) 玄胡索(五分)
  产后中风不语∶
  石菖蒲 贝母(各二钱) 陈皮 防风 荆芥 苏梗 干葛 干姜 肉桂 牛膝 朱砂(各一钱) 白芷 乌药
  砂仁 姜(三片) 童便(一钟)(另方用香附)
  产后狂语,瘀血不行∶
  陈皮 归尾 桔梗 乌药 川芎 熟地 干姜 肉桂 红花 三棱 莪术 五灵脂 白芷 香附 山楂 草果
  甘草 姜(三片) 砂仁(一钱) 童便(一钟)
  热服。
  产后痢疾,腹痛后重∶
  木香 茯苓 陈皮 山茱 苡仁 白术 木通 苍术 浓朴 芍药 干姜 肉桂 玄胡 乌药 猪苓 泽泻 草
  果半夏 砂仁
  产后遍身疼痛,转侧不便,此恶血流滞四肢也,宜服此方∶
  归尾 红花 赤芍 荆芥 生地 川芎 防风 肉桂 干姜 牛膝 陈皮 乌药 苍术 木通 羌活 白芷 香
  附甘草
  外用炒麸皮通身熨转。
  产后伤风,咳嗽吐痰,潮热∶
  骨皮 花粉 前胡 干葛 桑皮 陈皮 桔梗 门冬 杏仁 茯苓 甘草 半夏 乌药 归身
  川芎 防风 小柴胡 姜(三片) 灯芯(三十段)
  产后过月,小腹有块,升上升下作痛,此气血积聚,只定痛为主∶
  陈皮 枳壳 山楂 白芷 玄胡索 乌药 归尾 肉桂 干姜 草果 甘草 芍药 木香 五灵脂
  萝卜子(各一钱) 姜(三片)
  产后月余,忽然瘀血流行,小腹作痛,紫血块者∶
  干姜 肉桂 白芷 芍药 枳壳 陈皮 乌药 香附 桔梗 山楂 玄胡 归尾 川芎 熟地
  产后月余,乍寒乍热,如疟疾状∶
  陈皮 归身 川芎 小柴胡 桔梗 花粉 生地 白芍 黄 茯苓 香附 羌活 乌药 山楂
  甘草 半夏
  产后疟疾∶
  甘草 防风 陈皮 桔梗 苍术 浓朴 熟地 茯苓 干姜(少) 肉桂(少) 花粉 砂仁(一钱)
  乌梅(一个) 生姜(三片)
  x绝疟饮x 常山 槟榔 草果 枳壳 青皮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半夏 乌梅(一个)
  白酒同水煎,露一宿,五更凉服。
  疟疾虚极,汗出不止∶
  归身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