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节
作者:炒作      更新:2021-04-30 17:09      字数:5343
  471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354
  伤之后恢复缓慢。
  早期进行自我按摩治疗,有助于尽快康复。
  〔自觉症状与体征〕受伤的关节局部肿胀不适,指关节明显粗大,屈伸活动受限,常不能握拳等。
  〔动作要领〕①患者坐位,用健手施术。
  ②用拇指推摩患指关节20~30次。
  ③用拇指、食指搓捻患指1~2分钟后,用力拔伸受伤的指间关节,反复数次,以有弹响为佳。
  ④用健手帮助患指进行屈伸、环绕动作10~20次。
  ⑤用健手捏住患指进行上下抖动1分钟。
  〔注意事项〕①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一次。
  ②可配合热敷、理疗等方法治疗。
  12.腱 鞘 炎
  腱鞘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变,多因职业劳损和长期受寒凉刺激而引起。指、腕、踝、趾处均可发生。由于拇指和腕部活动量较大,固常以拇指和桡骨茎突腱鞘炎多见。
  〔自觉症状与体征〕①拇指腱鞘炎 患指疼痛,屈伸活动受限,屈患关节时可发生弹响。在掌指关节掌侧有局限性压痛,并常可摸到米粒大小的结节。
  ②桡骨茎突腱鞘炎 桡侧腕关节处疼痛明显,重者可感觉整个前臂及腕部不适,拇指活动时症状加重,腕部桡骨茎
  472
  454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突处有压痛,可见并可触及小结节。拇指及腕部活动受限。
  〔动作要领〕①患者坐位,健手施术。
  ②用拇指指揉患处1~2分钟。
  ③对整个腕部及拇指进行搓揉1~2分钟。
  ④在压痛点部位进行点按并指揉1~2分钟后,行弹拨手法1分钟。
  ⑤以健手带动患侧腕关节作背伸、掌屈、侧屈及腕部环绕动作10~20次。
  ⑥作拇指的屈伸、环绕动作10~20次。
  〔注意事项〕①避免寒凉刺激。
  ②配合药物外敷或局部封闭治疗。
  13.腹股沟处软组织捩伤
  本病是指腹股沟韧带、肌腱的扭伤和拉伤,常见于中年妇女,多因行走跌倒,蹬突踢物,大腿过度外展等原因引起。
  〔自觉症状与体征〕腹股沟部肿胀、疼痛牵及下肢不敢用力,下肢外展、外旋时疼痛加剧。局部可触及条索状的筋结,压痛明显。
  〔动作要领〕①患者坐于床上。
  ②用拇指按揉伤处20~30次,力量适宜,可由轻渐重地进行。
  ③用掌根进行腹股沟处的掌根揉法20~30次后,行掌擦
  473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554
  法,方向自上而下可沿腹股沟方向进行,以透热为度。
  ④用拇指在压痛部位施按压法1分钟,并弹拨痛点1分钟。
  ⑤捏拿大腿内侧肌肉5~10次。
  ⑥做髋关节的内旋、外旋及摇动各15~30次。
  〔注意事项〕①避免跑跳等不利于恢复的动作。
  ②适当卧床休息。
  14.股内收肌损伤
  股内收肌包括内收长肌、内收短肌、内收大肌、股薄肌等。其损伤多为单侧,以青年男性多见。
  〔自觉症状与体征〕患侧大腿前内侧疼痛,可同时伴有紧扯感,触之压痛明显,并有条索状感觉,每于大腿外展及快步行走时疼痛加剧。
  〔动作要领〕①患者坐位施术。
  ②沿患侧腹股沟向大腿的前内侧至膝关节掌揉1~2分钟。
  ③用拇指或食指在局部痛点指揉1~2分钟,并行弹拨手法1分钟。力量以耐受为度。
  ④用双手于患侧大腿搓揉1~2分钟。
  ⑤用掌擦法于患侧大腿1~2分钟,以透热为度。
  ⑥运用滚法1分钟后,捶叩患处1分钟。
  〔注意事项〕
  474
  654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①治疗期间,注意适当休息。
  ②于各种运动前,应先作好准备活动。
  15.髌骨软化
  髌骨软化又称髌骨劳损,是一种常见的劳损性疾病,多发生于运动员、舞蹈演员及长期从事半蹲位工作和膝关节反复做屈伸动作者。
  〔自觉症状与体征〕膝关节不适,酸胀无力,并出现疼痛,上楼梯时加重,有磨擦样疼痛。其疼痛特点是半蹲位痛,单腿支撑痛,运动初期痛,活动片刻疼痛缓解。髌骨下缘压痛明显,股四头肌萎缩,一般无活动障碍。
  〔动作要领〕①患者坐位,患肢伸直,肌肉放松。
  ②用拇指或食指按压患侧鹤顶穴、膝眼穴、足三里穴各1分钟。
  ③于膝关节处掌揉1~2分钟,力量可逐渐加重。
  ④双手于膝关节处捶叩1分钟。
  ⑤双手大拇指分别置于髌骨上、下端,往返推动髌骨数次。
  ⑥屈伸活动膝关节20~30次。
  〔注意事项〕①避免负重及下蹲动作。
  ②在季节变换时注意膝关节处保暖。
  475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754
  16.膝关节骨质增生
  膝关节骨质增生又称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是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的常见病。
  〔自觉症状与体征〕初期自觉膝关节疼痛、僵硬、酸沉无力,关节内有磨擦音伴麻木等关节不适感,逐渐感觉下肢屈伸不利、行走不便、下蹲困难等功能障碍,有的伴有关节局部肿胀,X线检查对于本病有突出的诊断价值。
  〔动作要领〕①患者坐位,患肢伸直。
  ②在膝关节的周围大面积掌揉2~5分钟,有热感为佳。
  ③用拇指拨揉关节周围的痛点处20~30次,并按压血海、梁丘、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各1分钟。
  ④推动髌骨向上、下、左、右方向各活动20~30次,力量以耐受为度。
  ⑤向膝关节上下两端掌推10~20次。
  ⑥双手搓揉整个膝关节1~2分钟。
  〔注意事项〕①平素坚持散步、慢跑动作,以屈伸膝关节。
  ②活动膝关节肘,用力应适当,不可粗暴。
  17.腓肠肌痉挛
  俗称腿肚子转筋。
  476
  854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自觉症状与体征〕多表现在睡眠当中,小腿肚突然抽筋样疼痛,局部隆起,下肢不敢伸直,多从睡眠中痛醒。
  〔动作要领〕①患者坐位,多在发作时自行施术。
  ②将踝关节背屈,同时用手向上用力扳动足趾,抽筋疼痛即可缓解。
  ③用手捏拿小腿后侧肌肉5~10次,并用手掌自腘窝向足跟方向做推法5~10次。
  ④用拇指或食指按揉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等穴位各1分钟。
  ⑤做踝关节的背屈、跖屈活动5~10次。
  〔注意事项〕①避免小腿部着凉。
  ②适当的锻炼身体,避免过度疲劳。
  18.疲 劳 足
  疲劳足,是指因过度疲劳而引起足部不适而言。自我按摩,可以加速症状消失。
  〔自觉症状与体征〕轻者足部酸困胀乏不适,重者可出现疼痛、胀麻等感觉。
  有人有充血、发水泡等现象。
  〔动作要领〕①对整个足底部进行轻缓掌摩2~3分钟。
  ②对疼痛明显处指揉1分钟。
  477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954
  ③对足底、足背分别掌推10余遍。
  ④施用握法,由近端到远端足趾顺序进行5~10遍。
  ⑤活动踝关节,做背屈、跖屈动作10~20次。
  ⑥双手搓揉足部1分钟。
  ⑦捶叩足底10余遍。
  〔注意事项〕①晚上睡前热水泡脚10分钟。
  ②行走时注意适当休息。
  19.足跟骨刺
  足跟骨刺为一种骨质的退行性改变。由于附着于足跟骨节上的肌腱受到长期的刺激而产生变性、钙化和跟骨的骨质增生,常可引起足跟痛。
  〔自发症状与体征〕足跟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困难,每以久坐或晨起时疼痛,活动后可缓解。足跟内侧有一明显的痛点,并有筋结样反应物。
  〔动作要领〕①以指揉或掌揉足跟部20~30次。
  ②微握拳,叩捶足跟20~30次。力量适宜,以能耐受为度。
  ③用拇指按揉足跟痛点1分钟。
  ④指揉并点按承山、三阴交、太溪、照海穴各1分钟。
  ⑤自动活动踝关节20~30次。
  〔注意事项〕
  478
  064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①配合脚踩圆木棍做前后的滚动。
  ②每晚热水泡脚并用醋熏洗足跟部。
  20.感  冒
  感冒俗称“伤风”
  ,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
  〔自觉症状与体征〕有头痛、发热、无汗、怕冷、四肢酸痛、鼻塞流涕或伴有咽喉疼痛、口干等表现。
  〔动作要领〕①用食指或中指指擦鼻翼两侧2~3分钟,以发热为度。
  ②用小鱼际擦两侧风池穴,以发热为度。
  ③用双手食、中、环指或掌根相对揉头部两侧太阳穴20~30次。
  ④用指指按压两侧太阳、迎香、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⑤用双手食指中节自内侧向外侧推擦眉弓20~30次。
  ⑥双手指间及掌指关节微屈呈爪状,以指端着力,由前发际向脑后枕部至后际叩捶2~5分钟。
  〔注意事项〕①避风寒刺激。
  ②配合使用治疗感冒的药物。
  479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164
  21.失  眠
  失眠是指入睡困难,或易醒、早醒等。对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失眠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非器质性失眠,早期采用自我按摩进行调节改善,有助于缓解病情。
  〔自觉症状与体征〕入睡困难,心烦意躁,即使入睡也睡不实,多梦,易醒;久之伴有头昏,头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动作要领〕①仰卧床上施术。
  ②双手掌指及指间关节微屈,以指端或指面着力,从前发际始向后至头顶部梳理20~30遍。
  ③双手十指散开,叩打头皮1~2分钟。
  ④闭目,以食指中节着力,由重而轻推擦眉弓,配合默念100次。
  ⑤点揉中腕、关元、气海各1分钟。
  ⑥用轻手法旋推腹部,配合呼吸并默念100次。
  以上手法反复操作3~5次。
  〔注意事项〕①睡觉以前用热水泡脚。
  ②默念时应伴随操作心中记数,切忌出声。
  ③睡前及醒时进行自我按摩操作。
  480
  264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22.牙  痛
  牙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以智齿冠周炎、牙周炎、龋齿而致牙痛为多见。
  〔自觉症状与体征〕牙痛难忍,可伴有牙龈红肿,影响正常咀嚼。对着镜子观察,牙周炎患者可以发现局部牙龈肿胀以及分泌物,龋齿患者可见病牙上有小孔洞并且口腔有异味感。
  〔动作要领〕①点按合谷穴(下牙痛)1分钟,力量由轻渐重。
  ②点按下关、颊车穴(上牙痛)1分钟,并配合指揉。
  ③按揉双侧太阳、颧髎穴各1分钟。
  ④做上下牙齿叩击100次,力量由轻渐重,以耐受为度。
  〔注意事项〕①勤用盐水漱口。
  ②少吃糖类食品。
  23.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又称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及舌面上的小溃疡。
  〔自觉症状与体征〕口腔粘膜或舌面疼痛不适,受热及受到摩擦后疼痛加剧。
  对着镜子观察,可见口腔粘膜或舌面上发生溃烂凹陷,溃疡面呈灰白色。重者影响说话、进食。
  481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364
  〔动作要领〕自我按摩不是用手直接按摩,而是借助牙刷进行。先用清水漱口后,用牙刷在溃疡处反复刷摩十数次,然后再用清水含漱干净。每日3~5次。第一次刷摩时疼痛较重,而后便可逐渐适应。
  〔注意事项〕①刷摩时,应轻柔,避免过重刺激。
  ②若溃疡伴有全身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4.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气管炎是由于病毒、细菌感染及烟尘化学性刺激气管粘膜而引起;慢性气管炎可由急性气管炎转化而成。
  〔自觉症状与体征〕①急性气管炎 喉痒、咳嗽有少量粘痰或稀薄痰并伴有废乏、头痛、背部酸痛等。
  ②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