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节
作者:炒作      更新:2021-04-30 17:09      字数:5091
  双盘坐,有两种坐法。一降魔坐:先以右足压于左大腿之上,再以左足压于右大腿之上,足心朝天,右手压左手,掌心向上放在盘交的小腿上。二吉祥坐:先以左足压于右大腿上,再以右足压于左大腿上,左手压右手,掌心向上放于盘交的小腿上。这两种坐法都是全趺跏的坐法。
  所谓趺跏坐法又称盘膝坐、结趺跏。
  趺即跗,指足背;跏即加。趺跏就是指双足背加于双侧大腿之上的坐法,俗称盘膝大坐。
  平坐式:臀部的后13或后12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坐B B稳后,两足平行分开,两膝与肩同宽或相距两拳的距离。腰正直,腹松弛。两手自然轻松地平放于大腿之上,手指不过膝。头正直,松肩含胸,口眼轻闭。这种平坐式最常用,除极度虚弱者外,一般人均可采用。
  靠坐式:将臀的全部及大腿的后半部坐于椅子上,后背轻轻靠于椅背,两足略向前伸,其它姿势同于平坐式。这种坐式适合于老年人及体弱的病人。
  跪坐式:是将两膝着地,脚心朝上,身体自然坐于脚掌之上,双手相握,置于腹前,其它姿势同于平坐式。这种姿
  322
  40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势日本练功者多采用。
  平坐式利于气血的流通,盘坐、跪坐不利于气血向下肢流通,靠坐式不利于气通督脉。
  卧式分为仰卧、侧卧、半卧三种。
  仰卧式:全身仰面平卧于床,头正,枕高适度,以有利于呼吸为度。双手分别放于身旁或叠放于腹部,下肢自然伸直,与肩同宽。此种姿势适用于体弱病人及练睡功者。但此种姿势容易引起昏睡,枕后麻木,影响气通督脉。
  侧卧式:侧卧于床,以右侧卧为最好。腰微曲,形成向腹面弯曲的弓形。头略向胸部收拢,平稳地放于枕上。右手掌心朝天,自然伸开,置于枕上。右腿微曲(近于伸直)。左掌心向下,自然放于胯部,左腿弯曲放于右腿上。此种姿势适宜于体弱、不习惯仰卧的练功者。
  此姿势要求腹肌放松,以利于腹式呼吸的形成。
  半卧式:半仰卧于床,后背及头部垫以被褥或枕头之类的物品,所垫高度以利于呼吸顺畅、身体舒适为宜。膝下可垫物。其它要求同于仰卧。此姿势适用于心脏病人、哮喘病患者以及极度虚弱者。
  站式:又称站桩,是最常用的一种姿势。其优点在于符合人体日常生活的生理状态,耗能少,易放松,有助于上盘轻灵、下盘稳固以及内能的激发。
  站式的基本要领: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共同承担身体的重力。头悬虚顶,百会朝天,犹如头上悬一绳索,轻轻吊起头颅一般。闭目宁神,轻闭口唇,舌舐上腭,双肩松垂,含胸拔背,虚腋垂肘,身体中直,松腰解胯,收腹敛臀,
  323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503
  尾正裆圆,屈膝平站。
  由于上肢的姿势和放的位置不同分为三圆式、下按式、无极式等。
  三圆式:两臂抬起,双手置于与脐相平的位置,掌心向内,如抱球状,虎口张开相对,距离约20公分。由于裆圆、臂圆、腿膝圆故称三圆式(一说三圆式是直臂圆、虎口圆、裆圆)。
  下按:两臂下垂,双手置于胯侧,手指自然伸直向前,掌心向下,如向地面按压一般,故称下按式。
  无极式:手、脚、膝的姿势基本与三圆式相同,只是要点在于百会、会阴、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三点相对成一垂直于地面的垂线。
  姿势的分类大体如上,但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姿势,或者采取一种,或者几种相互配合,交替采用。每个功法在叙述具体练法之前,对所取姿势均有说明,读者可参阅之。
  2.调  息
  调息,是指对呼吸方法的锻炼,古人称为吐纳,是气功中练“气”的第一步。
  调息的方法分为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
  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法是气功锻炼的最低要求的呼吸法,也是初学气功者必须遵守的基础呼吸法,又称筑基呼吸法。
  自然呼吸法分自然胸式、自然腹式、自然混合式三种:自然胸式呼吸法:胸廓随自然呼吸而起伏。
  324
  60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自然腹式呼吸法:腹肌随自然呼吸而起伏。
  自然混合式呼吸法:胸廓、腹部随自然呼吸而起伏。起伏的程度较为明显,此种呼吸法又称全呼吸法。
  一般情况下,男子易出现自然腹式呼吸,女子多采用自然胸式呼吸。体育运动员、练武术者、演员、歌唱家有的采用自然腹式呼吸,但更多的是采用自然混合式呼吸。
  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是指呼气时轻轻用意使腹肌收缩,吸气时使腹肌放松,他人看起来呼气时腹缩,吸气时腹部隆起。
  腹式呼吸法分为顺腹式呼吸法、逆腹式呼吸法、潜呼吸、脐呼吸等几种类型。
  顺腹式呼吸法:即一般的腹式呼吸法,呼气时腹部收缩,吸气时腹部隆起。
  逆腹式呼吸法:又称逆呼吸。即吸气时腹部收缩,呼气时腹部隆起。
  潜呼吸:是一种在呼吸高度柔和的状况下出现的呼吸方式,随着呼吸的进行,小腹部微微起伏。
  脐呼吸:比潜呼吸更为柔和,是一种腹部几乎不动而只是想象脐部在呼吸的方示,古人称为“胎息”。
  此外,还有鼻吸鼻呼、鼻吸口呼、口吸口呼等呼吸法。
  呼吸锻炼的表现古人把呼吸锻炼的表现分为风、喘、气、息四相。
  风相:呼吸比较急促,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喘相:呼吸时虽听不到自己的呼吸声,但呼吸出入结滞不畅。
  325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703
  气相:呼吸虽然无声,也不结滞,但出入不够细匀。
  息相:在极度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变得深、长、细、匀。
  气功的呼吸锻炼就是逐步从风、喘、气三相转变成息相的过程。
  呼吸锻炼的要求在“调姿”的基础上,待情绪安定后,再进行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的顺序是先从自然呼吸开始,既有顺其自然的一面,又不完全听其自然。顺其自然是指循序渐进,自然形成;不完全听其自然是指主动调整,也就是说既不忘记主动调整呼吸,也不勉强对呼吸提出某种要求,强行助之。
  呼吸锻炼,除锻炼本身外还要加上静养。也就说当练功达到一定火候时,暂时放弃有意地调整而静养一个阶段,以便意念进入更高的安静状态。
  深、长、细、匀的呼吸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并非主观上硬求出来的。人们通过锻炼,使呼吸由浅短、次数多逐渐变成深长、次数少。正常人的呼吸为16~20次分,而深长的B呼吸则可达到3~4次分,甚至1~2分,而不感到胸闷气B B短。这一点在短期之内是做不到的。如果强求,就会引起呼吸急迫短促,或胸廓、腹肌受伤等不良反应。
  3.调  心
  调心又称调意、练意。
  调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集中,二是用意。
  集中,即是“意守”
  ,又称“凝神”。也就是将意念集中于身体内的某一特定部位,或集中于自然界的某一物体。
  326
  80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体内可供意念集中的特定部位有丹田、涌泉、足三里等,术语上称为“意守丹田”
  、“意守足三里”等等。
  意守丹田丹田是一具体部位,不是穴位。
  它既不是点也不是面,而是体内的一个空间位置,是道家所说的“炼内丹”之处。
  关于丹田的所在部位众说纷纭,一般地分为上、中、下三处。上丹田指的是两眉之间(又称眉心)
  ;中丹田指的是膻中(两乳之间)
  ;下丹田指的是气海(脐下一寸五分)。此外,还有前丹田(脐部)
  ,后丹田(命门,位于第四、五腰椎之间)。由于各门派功法不同,丹田的位置和名称也随之不一,有把两眉之间的鼻骨凹陷处称为祖窍、上丹田的;也有把膻中称作上丹田的;还有人把气海、脐部称作中丹田的;也有人认为下丹田应该是指会阴部(前阴、后阴之间)。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看待丹田的部位问题呢?
  近来,一些科学工作者对各派所说的“丹田”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其中对下丹田更是测出了一些数据,并提出了一种理论。他们认为下丹田是脐中深入腹腔内一寸五分处的部位,它不是穴位而是空间位置。在这个空间内有大量植物神经和血管分布。意念集中于这个地方,极容易产生“内气”
  ,并向全身各处扩散。这个测试证实了古人提出的关于人在胚胎时期依赖脐与母体相系,并从母体中获得营养发育成人。
  意守于此,可以使体内的生理活动恢复胚胎的状态,极易使人获得先天本能的理论。
  练功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精神素质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部位。然后,不论如何选择,最好则脱离脐及脐下阴
  327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903
  交、气海、关元等穴位深处与之水平相等的腹腔内部,并将这一部位视为立体空间而不视为点和面。
  脐及脐下的阴交、气海、关元等处的丹田是人体元气贮藏之所。
  《医学源流论》认为此处是“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于此,无火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皆赖此也。”元代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一书中说“盖婴儿之在母胎也,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口鼻既闭,而以脐达,故脐者生之根,气之蒂也”。
  《东医宝鉴》:“脐者,齐也,言其上下齐身之半,正谓之脐也。”
  可见这个部位与人体性命、元气关系密切,意守于此,可增强人体的元气,有利于调节人体上下间的不平衡现象。
  意守涌泉涌泉在足心凹陷处(足五趾向掌心弯曲时足心凹陷处即为此穴)。
  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是肾经之经气行于体表经脉的源泉。
  肾,被祖国医学视作人体贮藏先天之精(真精、真阴)
  、涵寄元阳之所,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活活动的消长。意守涌泉,可以滋补先天之精,壮益元阳,增强人体生命的活力。
  意守涌泉时,应将该处想象为一个大小和乒乓球的气丘,其效果较好。
  意守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嵴外侧的两筋之间,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
  胃,被祖国医学视作后天之本,水谷气血之海,有受纳水谷腐熟水谷,转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人体出生后能够维持
  328
  01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生命活动全赖于此。针灸学认为“合治其腑”。意守于此,可以促进胃的蠕动,从而使运化、消化功能增强。
  意守自然界的某一物体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等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意守这些物体可以帮助难以意守体内某一部位的练功者集中意念。
  用意,即用意念调整姿势,调整呼吸,督领真气等。
  调整姿势:指用意指挥身体四肢等在摆好姿势后,使身体各部位肌肉放松,并使身体保持平稳,舒适自然。
  调整呼吸:是指用意念指挥呼吸。即在松静自然的基础上,使思想安静,精神集中,数息随息,引导呼吸,进而使呼吸逐渐转入深、长、细、匀。此外,为了锻炼特定的呼吸法,常用一些特定的“字”引导呼吸。例如六字诀呼吸法。
  督领真气:指在丹田气充实后,用意念引导真气沿一定的经脉运行,这种引导即意通督任的小周天功法。
  调心的注意事项意守时不可强守,也不可不守,强守会引起偏差,不守不利于真气的汇集和充实。
  意守时应不断地排除杂念。杂念的产生是必然的,要一步步地锻炼排除。排除时应顺其自然,允许杂念停留一段时间,然后逐步排除,转入意守。强行排除,也易出现偏差。
  意守应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可有过于强烈的噪音,否则难以做到。
  意守时应当是似睡非睡,似睡时是指闻惊雷无动于衷,非睡是指外界任何细小的声音都可以听见。
  意守时常出现惊功现象,那突然的声响或外人的干扰,引
  329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113
  起气血紊乱,心慌气短。此时一不可慌乱,二不要急于收功,三要慢慢引导,使意守某处再次形成,然后再慢慢收功。
  (二)练功应注意的问题
  1.练功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