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作者:炒作      更新:2021-04-30 17:09      字数:4949
  头痛。这些表现,又是由于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强的结果。人在忧愁、悲哀、焦虑、痛苦的时候,之所以饮食不香,胃部发胀,是由于胃肠机能受扰乱的表现。如果这些情绪过于强烈,或者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引起疾病。医学上把这些主要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或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的躯体疾病称为身心疾病。
  ①情绪与胃肠机能,胃肠机能对于情绪反应极为敏感。
  这个道理,古人早就知道。古人在谈到饮食不调,素体虚寒这些因素的同时,特别强调七情是引起胃病的主要因素,《医学正传》指出:“胃脘当心而痛”
  ,是“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明代另一位医学家张景岳也认为:只有“忧思不遂者,乃有此痛”。
  现代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也一再证明,情绪紧张确实可以引起胃肠溃疡的发生。
  有人用电击猴子的方法来作实验。每隔二十秒钟就向两只猴通电一次。心情特别紧张的猴,后来得了“胃溃疡病”。
  而另一只却安然无恙,原因是它听天由命,没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太平无事。在二次大战期间,伦敦居民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空前增多,因为正处于德国人向伦敦狂轰滥炸的时刻,人们经常处于惊恐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害
  168
  051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怕的时候,会引起胃痉挛,不止是胃的肌肉,甚至连供给胃壁营养的血管平滑肌也处于痉挛状态,使胃壁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胃液酸度增高,对胃壁起到了腐蚀作用,所以容易生溃疡病。
  ②情绪与高血压。祖国医学一般把高血压病归于眩晕症的范畴,在分析病因时,除了指出与过食肥甘厚味,嗜食烟酒辛辣等因素外,还特别强调思虑过度或经常郁闷烦恼最易引起本病。
  《内经》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郁于上,使人薄厥”。
  一时性的愤怒情绪,虽然扰乱了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步调,使血压升高,但只要愤怒情绪平息下来,血压也很快恢复正常。如果经常受到外界不良刺激,血压反复升高,就有可能引起高血压病。这也是战争时期高血压的发病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临床大量观察表明,经常处于矛盾心理状态的人,经常处于惊恐情绪和性格不稳定的人,也比较容易患高血压病。
  也有些人虽然并没有惊恐、焦虑、忧郁、痛苦、愤怒等不良情绪,也没有经常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但由于环境和职业的关系,思想上高度紧张,也比其他人容易得高血压病。此外,从事脑力劳动的患者比从事体力劳动的多。特别是那些不讲究用脑卫生的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又缺乏必要的体力劳动和锻炼,更容易患高血压病。
  这是因为,长期精神紧张,会引起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从而使血管的神经调节发生紊乱,全身细小动脉痉挛,管腔变小,血流通过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③情绪与冠心病。冠心病,中医称为真心痛。
  《内经》把
  169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151
  这种痛作了形象的描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和心绞痛的特点是相一致的。
  古代医学认为,经常忧思恼怒的人,最容易发生真心痛。
  现代医学也认为,人的脾气和性格对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中医也观察到,经常忧思恼怒的人,不但容易产生真心痛而且容易引起暴死。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出现心肌梗塞的人,他们的情绪比一般人更容易焦虑,忧郁,愤怒。美国心脏专家对117名心律紊乱和早搏患者的病因作了调查,结果发现,由急性情绪紊乱引起的占25名;由情绪低落或发怒引起的占17名;其他病人则表现为沮丧、忧愁、悲伤、焦虑或紧张。而病人之所以出现心跳不规则,脉搏不整,常是由于患有冠心病的缘故。环绕心脏顶端的冠状动脉硬化,是产生冠心病的直接原因,血中胆固醇增高又是造成冠状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而情绪紧张对胆固醇的增高有明显的影响。
  ④情绪与癌症。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
  祖国医学早已指出:忧思恼怒,情志紧张,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例如乳腺癌,古人就认为是“忧思郁结,所愿不遂,肝脾气逆,以致经络阻塞,结果成核”。当前,患癌症的因素不止是由内因情志,还有其它诸种外因的作用。目前,从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虽然还难以准确判断情绪与癌症发生的必然联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严重的精神创伤,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以及忧郁,失望等不良情绪,往往增加了人们患癌症的机会,所以说“情志失调易患癌”。
  《内经》指出:“百病生于气”
  ,这“气”
  ,就是指的七情
  170
  251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失调,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许多疾病都与七情不调密切相关,诸如精神病,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结肠炎,月经病,遗精症,各种癌症……。如果详细说来,与情绪有关的疾病还有很多种。
  糖尿病(古人称为“消渴”
  ,“消瘅”)与愤怒致使脏腑功能紊乱有关。现代医学也发现,战争时期由于精神紧张,忧郁焦虑,糖尿病人增加。糖尿病人在情绪不佳时,往往病情恶化。哮喘病也可以由于情绪诱发或加重发作。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一些皮肤病人,荨麻疹病人等,均与情绪波动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正气的强弱对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情绪的好坏对人体的正气强弱又有明显影响。现代医学认为,经常处于情绪不发的人,由此促使免疫机能的低下,从而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病。所以有人提出“精神免疫”这一新概念。当“精神免疫”不足时,就容易感染发病。
  上述种种事实说明,虽然不少疾病的主要病因并非全属精神因素,但与情志有关的疾病却相当多,涉及身体上下,表里。因此,无论预防疾病或治疗疾病,都应注意保持情绪的乐观。
  “欢乐胜似良药,悲伤耗人血肉。”
  171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351
  2常见心身疾病A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很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疾病缓等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血管过敏性鼻炎、抗草热等疾病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神经性太原厌食、神疾病经性哎吐、习惯性便秘、食管或贲门痉挛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肥胖症,心因性多饮,更年期综合疾病症泌尿系统阳痿、早汇、性欲减退或缺乏、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症、痛疾病经、神经性多尿症皮肤系统神经性皮炎、瘙痹症、慢性荨麻诊、过敏性皮炎、湿诊等疾病肌肉骨骼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紧张性头痛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疾病其它恶性肿瘤、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
  3.心理与常见病的关系
  ①冠心病与心肌梗塞的病人,在发病前多数具有异常的精神变化,曾有人把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心理因素分析,甲组是发病前精神高度紧张者,乙组是处于一般精神状态者。其结果甲组病人的心绞痛发生率是乙组的两倍。我们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也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凡中年以后出现妻子丧亡的男性病人,冠心病发病率高达40%以上。
  临床研究表明:心肌梗塞的病人在发病前六个月期间,多数有因为生活变故而
  172
  451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引起的精神刺激史。
  ②高血压症,虽然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但是心理因素对它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有人做过这样的分析,从事高度紧张工作的人员,其高血压发病率是一般工作人员的4倍。这一差异是非常显著的。
  ③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也是一种多病因性疾病,目前都以侵袭——防御体系学说来说明它的发病机理,但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看到,心理因素在溃疡病发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良的精神刺激能造成大脑皮层功能障碍,从而使皮层下中枢,植物神经,对胃的分泌、运动、消化、胃壁营养等调节紊乱,最后形成溃疡病。
  ④过敏性便秘或腹泄。
  精神紧张,使植物神经受到刺激,会引起肠道的神经末梢产生过度兴奋,使肠道的正常机能失调,而出现腹泄或便秘。
  ⑤癌症的发病,同样是和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有人曾对397例乳腺癌症病人进行分析以后发现,亲人丧亡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位英国医生对280例癌症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150人在发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表明:第一,工作和学习上长期的紧张;第二,工作和家庭中人们的关系不协调,第三,生活中的重大不幸事件是致癌的三方面心理因素。
  以上这些实例,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心理因素对人体机能有着重要影响。
  173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551
  (五)中年人的心理卫生
  关于中年期的起迄年龄,发展心理学是把14~15岁到24~25岁作为青年期,把25~26岁到60岁作为中年期,但按一般习惯,则把30~55岁或60岁划为中年期。无论按那种方法划分,中年期都是一个相当长的人生阶段。
  不难看出,一个26~30岁的人与55~60岁的人相比,无论身体或心理方面的差异都是很大的,然而他们都属于中年期。
  1.中年期的一般特征
  人到中年期,在生理上日趋成熟,心理上也日趋稳定,主要表现在认识事物的程度,适应环境的程度,控制自身的程度,承受压力的程度以及实现目标的程度上都较青年时期更为深入、稳定。从生理功能看,人体绝大多数组织器官已经定型;脑循环代谢储量比老年人高20%以上,因此,中年时期年富力强,充满活力。从心理发展来看,中年人思维发达,善于联想,分析综合与判断推理能力强,看问题比较全面、深刻,有自己独立见解;情绪稳定,自制力强,遇事一般能妥善处理,不再像青年人那样容易冲动;从个性心理特征来看,性格、气质更加鲜明。
  2.中年人的使命与意志
  一个人进入中年期,正是年富力强、血气方刚的时期,也
  174
  651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是人的一生中奠定事业基础,出成果、创奇绩的时期。但是,他们不仅工作任务繁重,而且肩负着家庭生活重担,不少人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教养儿女,因此,这个时期,又是人生最艰苦的时期。此时要想在事业上有更大的建树,非有顽强的意志不可。顽强意志,是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目标的保证。
  中年人若无顽强意志,工作稍有成绩,便会骄傲自满,停步不前;遇到挫折,就怨天忧人,心灰意懒。因此,坚强意志是中年人永葆心理上的青春,在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保证。
  国外心理学家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的人进行了40年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发明需要借助一些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坚强的意志则是中年人成功的必备条件。一些实验也证明,事业上有杰出成就的人与无所作为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意志品质不同。前者的进取心、自信心、不屈不挠的精神明显地高于后者。
  3.中年人的重担与疾病
  中年人由于事业的忙碌和家务负担,明显地改变着青年时期的生活习惯。他们起早睡晚,整天忙个不停,不但忽视了体育锻炼,就连文娱活动也很少参加。这一时期的中年人生理上变化大,心理上压力大,外界环境变化大,人的情绪波动大,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不平衡。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改变了中年人的性格、容貌和体态,也使其身体内部各器官开始衰退。因此,特别需要注意和加强中年的心理保健,这是顺利过渡到老年期的重要条件之一。
  175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751
  进入中年期的人,心理压力加重,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体质下降,疾病增多。如心脏的工作能力,从30岁便开始走下坡路。中年每过10年心脏的输血能力就下降6%~8%,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