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 节
作者:打倒一切      更新:2021-04-30 17:07      字数:5006
  贴之,频换,俟生肉珠时,方用生肌药。如元气弱者,
  须当大补,以培元气。
  方剂:生肌定痛散
  主治:此散治溃烂红热,肿痛有腐者;用此化腐、定痛;、生
  肌。
  组成:生石膏(为末,用甘草汤飞五、七次,一两)
  辰砂(三钱) 冰片(二分)
  硼砂(五钱)
  上四味,共为末,撒患处。
  【方歌】生肌定痛治溃烂,肿疼红热实相宜,石膏飞过辰砂用,
  共入冰硼细撒之。
  又方:轻乳生肌散
  主治:此散治溃烂红热,肿痛腐脱者,用此定痛生肌。
  组成:石膏(〔火段〕,一两) 血竭(五钱)
  乳香(五钱) 轻粉(五钱)
  冰片(一钱)
  上为末撒之,有水加龙骨、白芷各一钱,不收口加
  鸡内金(炙)一钱。
  【方歌】轻乳生肌治腐脱,石膏血竭乳轻冰,若然有水加龙芷,
  收口须添鸡内金。
  又方:姜矾散
  主治:此散治一切诸疮发痒者,用此撒之甚效。
  组成:枯矾 干姜
  上等分为末,先用细茶、食盐,煎汤洗之,后用此
  散撒之。冷疮不收口者,用干姜一味为末,撒患处,觉
  热如烘,生肌甚效。
  【方歌】姜矾最治诸疮痒,先用盐茶煎洗之,若是冷疮不收口,
  干姜一味撒生肌。
  又方:腐尽生肌散
  主治:此散治一切痈疽等毒,诸疮破烂不敛者,撒上即愈。
  组成:儿茶 乳香
  没药(各三钱) 冰片(一钱)
  麝香(二分) 血竭(三钱)
  旱三七(三钱)
  上为末撒之。
  有水加龙骨(〔火段〕)一钱。欲速收口加珍珠一
  两、蟹黄(法取团脐蟹,蒸熟取黄,晒干取用)二钱。
  或用猪脂油(去渣)半斤,加黄蜡一两,溶化倾碗
  内。稍温加前七味调成膏,摊贴痈疽破烂等证。若杖伤
  则旱三七倍之。
  一用鲜鹿腿骨,纸包灰内煨之,以黄脆为度。如黑
  焦色则无用矣。为细末撒之,生肌甚速。
  【方歌】腐尽生肌疮不敛,儿茶乳没冰麝香,血竭三七水加骨,
  收口珍珠共蟹黄。或用猪油溶黄蜡,调前七味贴之良,
  一用火煨鹿腿骨,为散生肌效甚长。
  又方:月白珍珠散
  主治:此散治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及汤火伤痛,并下疳
  腐痛等证。
  组成:青罐花(五分) 轻粉(一两)
  珍珠(一钱)
  上为末撒之,
  下疳腐烂,用猪脊髓调搽。
  一用鸡子清倾瓦上,晒干取清,为末撒之。
  【方歌】月白珍珠皮不长,并医汤火下疳疮。青缸轻粉珍珠共,
  猪髓调搽真妙方,一用鸡清倾瓦上,晒干为末撒之良。
  又方:五色灵药
  主治:此五色灵药,治痈疽诸疮已溃,余腐不尽,新肉不生,
  撒之最效。
  组成:食盐(五钱) 黑铅(六钱)
  枯白矾 枯皂矾
  水银 火硝(各二两)
  先将盐、铅溶化,入水银结成砂子,再入二矾、火
  硝同炒干,研细入铅、汞再研,以不见星为度。入罐内
  泥固济,封口打三炷香,不可太过不及。一宿取出视之
  ,其白如雪,约有二两,为火候得中之灵药。
  如要色紫者,加硫黄五钱。要色黄者,加明雄黄五
  钱。要红色者,用黑铅九钱、水银一两、枯白矾二两、
  火硝三两、辰砂四钱,明雄黄三钱。升炼火候,俱如前
  法。
  凡升打灵药,硝要炒燥,矾要〔火段〕枯。
  一方用烧酒煮干,炒燥,方研入罐。一法凡打出灵
  药,倍加石膏和匀,复入新罐内打一枝香,用之不痛。
  【方歌】五色灵药白用盐,黑铅硝汞皂枯矾,欲成紫色硫黄入,
  黄者雄黄加五钱,红去皂盐铅重用,朱砂飞尽必须添。
  又方:生肌玉红膏
  主治:此膏治痈疽发背,诸般溃烂,棒毒等疮,用在已溃流脓
  时。先用甘草汤,甚者用猪蹄汤淋洗患上,轻绢挹净,
  用抿〔木霸〕挑膏于掌中捺化,遍搽新肉上,外以太乙
  膏盖之,大疮洗换二次。内兼服大补气血之药,新肉即
  生,疮口自敛,此外科收敛药中之神药也。
  组成:当归(二两) 白芷(五钱)
  白蜡(二两) 轻粉(四钱)
  甘草(一两二钱) 紫草(二钱)
  瓜儿血竭(四钱) 麻油(一斤)
  上将当归、白芷、紫草、甘草四味,入油内浸三日
  ,大杓内慢火熬微枯色,细绢滤清;将油复入杓内煎滚
  ,入血竭化尽;次下白蜡,微火亦化。用茶钟四个,预
  放水中,将膏分作四处,倾入钟内,候片时方下研极细
  轻粉各投一钱,搅匀,候至一日、夜用之极效。
  【方歌】生肌玉红膏最善,溃烂诸疮搽即收,归芷蜡轻甘紫草,
  瓜儿血竭共麻油。
  又方:莹珠膏
  主治:此膏治溃疡,去腐、定痛、生肌,并杨梅疮、杖、〔月
  廉〕疮、下疳等证。
  组成:白蜡(三两) 猪脂油(十两)
  轻粉(末,一两五钱) 樟冰(末,一两五钱)
  先将白蜡脂油溶化,离火候温,入轻粉樟冰搅匀候
  稍凝;再入冰片末一钱,搅匀成膏,罐收听用。凡用先
  将甘草、苦参各三钱,水煎,洗净患处,贴膏。
  杖疮用荆川纸摊极薄贴之,热则易之,其疔瘀即散
  ,疼痛立止。杨梅疮加红粉二钱。顽疮、乳岩,加银朱
  一两。〔月廉〕疮加水龙骨三钱,或龙骨四钱。
  【方歌】莹珠膏用治溃疮,定痛生肌力效强,白蜡猪脂樟冰粉,
  杨顽乳杖并〔月廉〕疮。
  又方:吕祖一枝梅
  主治:此药治男、妇、大人、小儿新久诸病。生死难定之间,
  用芡实大一饼,贴印堂之中,点官香一枝,香尽去药。
  已后一时许,视贴药处有红斑晕色,肿起飞散,谓之红
  霞捧日,病虽危笃,其人不死;如贴药处,一时后,不
  肿不红,皮肉照旧不变,谓之白云漫野,病虽轻浅,终
  归冥路。小儿急、慢惊风,一切老幼痢疾,俱可贴之。
  凡病用之,皆可预知生死也。
  组成:雄黄(五钱) 巴豆仁(不去油,五钱)
  朱砂(三分) 五灵脂(三钱)
  银朱(一钱五分) 蓖麻仁(五分)
  麝香(三分)
  上各研细,于端午日净室中,午时共研,加油燕脂
  为膏,磁盒收藏,勿经妇人之手。临用豆大一圆捏饼贴
  印堂中,其功立见,用过饼送入河中。
  【方歌】吕祖一枝梅验病,定人生死印堂中,红斑肿起斯为吉,
  无肿无红命必终。药用五灵蓖麻子,砂银巴豆麝香雄。
  外科卷上头部
  百会疽
  属性:【方歌】百会疽在巅顶结,经属督脉百会穴,初如粟米渐如钱,
  甚似葡萄坚似铁。高肿热实清毒火,平塌阳虚温补怯,
  肿连耳项动痰声,七日不溃命必绝。
  【注】此百会疽,又名玉顶发,生在巅顶正中,属督脉经百会
  穴。由膏梁太过,火毒凝结而成。初起形如粟米,渐肿
  根大如钱,甚则形似葡萄,坚硬如铁,高尖红肿,煟取?br />
  疼痛,疮根收束,憎寒壮热,大渴随饮随干,口苦唇焦
  ,便秘烦躁,脉见洪数者,此属气实。宜服黄连消毒饮
  ,以清毒火,外敷冲和膏,若漫肿平塌,紫暗坚硬,〔
  兴月〕痛根散,恶寒便泻,脉见细数者,此属阳虚宜服
  十全大补汤,以温补之,外敷回阳玉龙膏。若面赤过烦
  ,口干不渴唇润者,此属阳虚浮泛,宜服桂附地黄丸,
  引火归源,更用生附子饼,置两足心涌泉穴,各灸五壮
  ,以泄其毒。初起贴琥珀膏,已溃参黄灵药,太乙膏盖
  贴;腐尽,再易生肌之药治之。若肿连耳项,痰如拽锯
  ,七日无脓不溃,神昏者命必绝矣。
  方剂:黄连消毒饮
  组成:苏木(二分) 甘草(三分)
  陈皮(二分) 桔梗(五分)
  黄芩(五分) 黄柏(五分)
  人参(三分) 〔高〕本(五分)
  防己(五分) 防风(四分)
  知母(四分) 羌活(一分)
  独活(四分) 连翘(四分)
  黄连(一钱) 生地黄(四分)
  黄耆(二钱) 泽泻(二分)
  当归尾(四分)
  水煎,食远温服。
  【方歌】黄连消毒清毒火,诸般火证服最良,苏木甘草陈皮桔,
  芩柏人参〔高〕二防,知母羌活独活等,连翘黄连生地
  黄,黄耆泽泻当归尾,服后最忌饮寒凉。
  又方:冲和膏回阳、玉龙膏(俱见肿疡门)
  生肌散、十全大补汤、黄灵药、太乙膏(俱见溃疡门)
  桂附地黄丸、附子饼(见前灸法)
  琥珀膏(见后发际疮)
  外科卷上头部
  透脑疽
  属性:【方歌】透脑疽生百会前,形如鸡子痛而坚,软漫脓稀虚塌陷,
  红硬脓稠实肿尖。
  【注】此证生于百会穴之前,囟门之际,亦由督脉经火毒而成
  。初如粟米,渐如鸡子,坚硬疼痛。疮顶塌陷,根脚漫
  肿,色暗者属虚;若色红肿硬、顶尖脓稠者属实。速溃
  者顺,迟溃透脑髓者逆。其肿溃内外治法,俱按百会疽
  。
  外科卷上头部
  侵脑疽
  属性:【方歌】侵脑疽生透脑旁,湿火攻发属太阳,穴名五处知其位,
  红顺紫逆要审详。
  【注】此疽生于透脑疽侧下,由太阳膀胱经湿火而成,穴名五
  处。红肿高起,煟忍弁矗绮岳撸羝闶怠?br />
  ,顺而易治;若紫陷无脓,根脚散大者,属气血两虚,
  逆而难治。初起宜服荆防败毒散汗之,次服内疏黄连汤
  下之,将溃服托里透脓汤,已溃服托里排脓汤外贴琥珀
  膏,围敷冲和膏,其余内外治法,俱按痈疽溃疡门。
  方剂:托里透脓汤
  组成:人参 白术(土炒)
  穿山甲(炒研) 白芷(各一钱)
  升麻 甘草节(各五分)
  当归(二钱) 生黄耆(三钱)
  皂角刺(一钱五分) 青皮(炒,五分)
  水三钟,煎一钟,病在上部,先饮煮酒一钟,后热
  服此药;病在下部,先服药后饮酒;疮在中部,药内兑
  酒半钟,热服。
  【方歌】托里透脓治痈疽,已成未溃服之宜,参术甲芷升麻草,
  当归黄耆刺青皮。
  又方:荆防败毒散(见项部脑疽)
  内疏黄连汤、冲和膏(俱见肿疡门)
  托里排脓汤(见项部鱼尾毒)
  琥珀膏(见发际疮内)
  外科卷上头部
  佛顶疽
  属性:【方歌】佛顶疽属督上星,阴阳不调毒热成,不论虚实皆险证,
  溃烂黑陷必然凶。
  【注】此证一名顶门疽。生于头顶硵门之前,属督脉经上星穴
  。由藏府阴阳不调,热毒上壅而成。色紫,坚硬肿痛,
  脉洪大而数者为实;脉微细而数者为虚,皆属险证。若
  溃烂黑陷,六脉散大,神昏谵语,二便闭结者为逆。首
  尾内外治法,俱按百会疽。
  外科卷上头部
  额疽
  属性:【方歌】额疽生额火毒成,左右膀胱正督经,顶陷焦紫无脓重,
  高耸根收红肿轻。
  【注】此证生前额正中者,属督脉经。或生左右额角者,属膀
  胱经。总由火毒而成。初起疮顶塌陷,干焦色紫,不生
  大脓者,其势重而属险也;若红肿高耸,疮根收束者,
  其势轻而属顺也。初服荆防败毒散汗之,次服仙方活命
  饮消之。将溃气虚者,宜服托里透脓汤;气实者,宜服
  透脓散,外敷冲和膏。已溃宜服托里排汤,外贴琥珀膏
  。其余内外治法,俱按痈疽溃疡门。
  方剂:荆防败毒散(见项部脑疽)
  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
  托里透脓汤(见前侵脑疽)
  透脓散、冲和膏(俱见肿疡门)
  托里排脓汤(见项部鱼尾毒)
  琥珀膏(见发际疮内)
  外科卷上头部
  勇疽
  属性:【方歌】勇疽眦后太阳穴,胆经怒火伏鼠形,七日不溃毒攻眼,
  黄脓为吉黑血凶。
  注解:此证一名勇疽,又名脑发疽。属足少阳胆经怒火而成,
  生于目小眦之后五分。生在太阳穴者,无论左右皆可以
  生。初起如粟,渐肿疼痛,形如伏鼠,面目浮肿,七日
  信脓不溃,火毒攻睛,腐烂损目。若十一日针出黄脓,
  毒从胆解为顺易治;若出紫黑色者,系气虚不能化毒为
  逆难治。初服仙方活命饮清解之,毒甚宜服内疏黄连汤
  ,外敷二味拔毒散。其将溃已溃,内外治法,俱按痈疽
  肿疡、溃疡门。溃后避风忌水。
  方剂:仙方活命饮、内疏黄连汤、二味拔毒散(俱见肿疡门)
  外科卷上头部
  鬓疽
  属性:【方歌】鬓疽三焦胆二经,证由欲怒火凝成,此经气多而血少、
  溃腐惟宜少见脓。
  【注】此证发于鬓角,属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二经,由于相
  火妄动,外受风热,更因性情急怒,欲念火生,凝结而
  成。此二经俱属气多血少,最难腐溃。更兼鬓角肌肉,
  浇薄不宜针灸,候其自溃。溃后不宜多见脓,脓多者过
  耗血液难敛。初起宜服柴胡清肝汤解之,脓成者宜托里
  消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