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节
作者:辛苦      更新:2021-04-30 16:59      字数:4861
  女博士说:“刘大夫,国外有喝牛蹄筋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我说:“国外怎么说的。”
  女博士说:“刘大夫,我以为喝牛蹄筋汤是偏方呐,结果上网站一查,结果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英国皇家医学科学院都有这方面的报道,而且说这是中医古代的伟大发现。”
  我说:“别提伟大发现,为什么外国人说好,你才相信呢?别看你是个博士,也别说你久病成良医,你对于自己的病一无所知。”
  女博士说:“刘大夫,我看了许多资料。”
  我说:“好,我问你,什么叫关节?”
  女博士说:“关节就是两块骨头中间能活动的地方。”
  我说:“不完全对。关节就是指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根据活动性,可以分成三类关节:一是活动关节,又称滑膜关节;是关节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它是骨与骨之间的间接连接,如膝关节。这类关节相对的两骨面之间互相分离,有一层滑膜并含有滑液,仅借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接,因而具有较大的活动性。二是微动关节,主要是软骨之间的结合,此类关节有轻微的运动,其代表为肋软骨关节、椎间盘、耻骨联合和骶髂关节下1/3的部分。三是不动关节,主要指颅骨缝等一类关节,两骨之间以骨组织连接,常由纤维连接或透明软骨骨化而成。由于两骨之间相互紧密交锁,不允许有可见的运动。”
  女博士说:“刘大夫,那什么叫关节炎呢?”
  我说:“关节炎一般分为八类: 一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干燥综合征关节炎等。二是与脊柱炎有关的关节炎,如强直性脊柱炎、瑞特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等。三是退行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四是感染性关节炎,如细菌性关节炎、病毒性关节炎、莱拇病关节炎等。五是代谢与内分泌因素引起的关节炎,如痛风关节炎。六是肿瘤导致的关节炎,如滑膜瘤、滑膜肉瘤、白血病关节炎等。七是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关节炎,如神经病变性关节炎。八是其他如外伤性关节炎等。”
  女博士说:“刘大夫,什么叫类风湿性关节炎呢?”
  我说:“按照美国风湿病联合会的命名,将风湿病分为10大类,包括100多种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是指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以心脏和关节受累最为显著,常遗留显著的心瓣膜病变,形成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类风湿的提法意在区别于风湿。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对于关节炎的认识很模糊,通称之为风湿。随着人们对它的观察越来越仔细,发现大部分风湿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大关节炎,关节的炎症不是固定于某一关节,而是能从一个关节向另一个游走性;除此之外,往往不对心脏瓣膜损害。这些表现与前面所提的风湿性关节炎明显不同,故将此病从风湿中分出,称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肺炎、周围神经炎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未明的,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腱,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所以,病人除了有以上关节炎的表现外,还可有其他全身性表现,如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周围神经病变、眼病变、动脉炎等。由此可知,所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只是关节发生了炎症病变,也是全身性的广泛性病变;只是不损害心脏瓣膜。”
  女博士说:“刘大夫,我怎么会得类风湿性关节炎呢?”
  我说:“嗨嗨,是我考你呀,还是你考我呀?”
  女博士说:“我哪懂啊?”
  我说:“不是你说的吗,你久病成良医啦。”
  女博士说:“刘大夫,我瞎说的。”
  我说:“许多人都说自己是久病成良医,其实是一知半解。”
  女博士说:“刘大夫,您说我怎么会得上类风湿呢?”
  我说:“虽然在一百多年以前,西医已经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病名,而且此后世界各国对本病的病因,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可惜直到如今,西医仍无定论。
  “西医发现许多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女性,在怀孕期间关节炎的症状常减轻,而且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本病等,因此他们又怀疑内分泌因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关系。但是根据研究,病人的肾上腺结构及其他内分泌功能是正常的。另外,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于是有些西医就认为可能与遗传有关。
  “近年来,许多西医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主张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提出自身免疫学说。”
  女博士说:“刘大夫,什么叫自身免疫啊?”
  我说:“就是抗病能力太强了。”
  女博士说:“刘大夫,抗病能力强是好事啊。”
  我说:“哎,西医说不是好事。他们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起病,是先有细菌、病毒、支原体侵入关节腔,以病原体作为抗原,刺激滑膜或淋巴结中的浆细胞,产生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以后,抗体即转变为异体,再刺激浆细胞就会产生新的抗体,这就是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结合成免疫复合物,这种物质能激活身体内的补体系统,释放出炎症介质如组织胺,引起关节滑膜和关节腔内炎症,从而促发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滑膜细胞的吞噬作用。这些吞噬免疫复合物的细胞称为类风湿细胞。为了消除这种免疫复合物,类风湿细胞自我破裂,释放出大量的酶,这些酶叫做溶酶体酶,其中就包括多种酸性水解酶,它们专门破坏滑膜、关节囊、软骨和骨基质,造成关节的局部破坏。”
  女博士说:“刘大夫,这种理论正确吗?”
  我说:“这是自圆其说。如果确实是酸性水解酶惹的祸,那么使用对抗物质就可以了;但是西医使用酸性水解酶的对抗物质,如抑肽酶、糜蛋白酶、尿激酶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无效的。”
  女博士说:“刘大夫,那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是什么?”
  我说:“中医把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痹证。起先认为与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外伤等因素有关;到了明朝才发现痹证与营养不良有关。”
  女博士说:“刘大夫,又是缺牛蹄筋?”
  我说:“是啊。”
  女博士说:“刘大夫,怎么什么病都是缺牛蹄筋汤啊?”
  我说:“许多病都是缺牛蹄筋汤,不是我说的。即便是西医也认为人体的组织,是由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的,就好像盖房子用的砖头和水泥一样。如果缺乏胶原纤维,那么人体细胞就要随便生长,这就是癌症、境界瘤、息肉、结节、囊肿、乳腺增生;那么人体韧带就要松弛,这就是内脏下垂、憩室、疝气;那么人体骨骼就疏松,这就是关节炎、骨坏死。另外,许多慢性鼻炎、顽固性口腔溃疡、内外痔疮也与此有关。因此有意识地多喝牛蹄筋汤是非常重要的。再说,你上网站查了,发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英国皇家医学科学院都有这方面的报道,而且还说这是中医古代的伟大发现。”
  女博士说:“刘大夫,这么说,牛蹄筋汤就像水一样,是人体必需的。”
  我说:“是啊,我们家族从出生以后三个月,就开始喝牛蹄筋汤,一直喝到死;因此几百年来,我们家族不得乱七八糟的病。”
  女博士说:“刘大夫,如果我从小就喝牛蹄筋汤,就不会得类风湿性关节炎?”
  我说:“你说呢。”
  女博士说:“刘大夫,那医院的治疗方法都无效啦?”
  我说:“当然。”
  女博士说:“啊?刘大夫,您也太自信啦。”
  我说:医院的治疗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他们像古代小说《隋唐演义》里的大将程咬金一样,使用三把斧子哄弄人。
  第一把斧子就是使用非激素性抗炎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消炎、止痛作用。但是这类药物虽然能减轻症状,却对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反应不发生根本影响,因此不能控制病情发展,只能改善症状。
  ①消炎痛:开始剂量为每日75mg,分3次饭后口服,其后逐渐增至每日100—150mg。孕妇、溃疡病、精神病人禁用。
  ②阿司匹林:每日3mg—4mg口服,4至6小时1次。
  ③炎痛喜康:每次20mg口服,每日1次,饭后服。
  ④布洛芬:每日1g—18g,分3—4次口服。副作用较少。
  ⑤萘普生:每次250mg口服,日2次。副作用较少。
  ⑥氟灭酸:每次02mg—04mg口服。日3次。
  第二把斧子就是使用缓解性药物:其共同特点是作用慢,可影响疾病的免疫反应病理过程。
  ①金盐:可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减少骨质的侵蚀、破坏,抑制滑膜炎症。每周25mg的金盐制剂,静注疗效较好。包括硫代苹果酸金钠和醋硫葡金。口服醋硫葡金6mg,每日1次。持续1 5年,类风湿因子可有37%转阴。
  ②青霉胺:可使巨球蛋白的二硫键断裂,而发生解聚,降低RF水平。剂量为250mg—1800mg /日,病情好转后改为250mg/日维持。服药后1。5—2个月起效。副作用有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等。
  ③氯喹及其衍生物:氯喹开始剂量为每日250mg—500mg,平均每日6mg/kg。有心肌病,角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者慎用。为减少副作用,每年只用10个月。
  ④左旋咪唑:作用类似青霉胺。可中度改善类风湿症状,能增强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与一线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用法:25—50mg,口服,日3次,每周单日用,双日停,12周为1疗程。
  第三把斧子就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强的松,以及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柳氮磺胺吡啶、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喋呤等,还有分子免疫制剂干扰素、特异性抗体;最近有推出巯甲丙脯酸、锌制剂等。
  女博士说:“刘大夫,那使用三把斧子不行呢?”
  我说:“程咬金使用三把斧子哄弄人,不灵就拨回马头跑了,因此人家说他是福将。但是西医是不灵也不跑,人家坐在医院里等着你呐。”
  女博士说:“刘大夫,等着我干什么?”
  我说:“等着给你开刀。”
  女博士说:“嘿,够坏的。”
  女博士说:“刘大夫,您把西医说得如此可笑,难道西医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
  我说:不是的,西医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要比中医深刻得多,在这一方面,中医远远不如西医。
  首先是西医观察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许多临床表现。刚开始往往是关节局部比较轻微的酸痛和僵硬,病情交替地缓解与复发,逐渐加重,常伴有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发热、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①晨僵现象与关节僵硬:所有类风湿病人都有这种表现,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其特点是于早晨或睡醒后出现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严重时可有全身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即觉缓解或消失。晨僵现象表明类风湿病变在活动,晨僵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变严重程度是一致的。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趾发冷和麻木感。晨僵可分为三度:轻度晨僵是起床活动之后,在一小时内晨僵缓解或消失;中度晨僵是起床后活动在一小时以上至六小时之内晨僵缓解或消失;重度晨僵:在起床后六小时以上,晨僵缓解或消失,或终日晨僵。
  ②关节肿胀或疼痛。这是几乎所有的类风湿病人的必备症状,绝大多数病人是以关节肿胀开始发病的。肿胀是由关节腔内渗出液增多,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而致,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手指近端指关节的梭形肿胀,是类风湿病人的典型症状之一。关节疼痛的轻重通常与其肿胀的程度相平行,关节肿胀愈明显,疼痛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