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节
作者:绝对601      更新:2021-04-30 16:25      字数:4909
  x前胡汤x 治脾劳身热,内有白虫在脾为病,令人好呕而胸中咳,呕而不出。
  前胡 白术 赤茯苓 细辛 杏仁(去皮尖,另研) 草龙胆 常山(各二钱) 枳实 松萝(各七分) 旋复花
  (五分) 竹叶(七片)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如腹中热满闷,加芒硝五分,栀子、黄芩、苦参各五分,加水
  煎,忌桃、李、雀肉、醋、生葱、菜等物。
  x茱萸根汤x(外台) 治脾劳热,内有白虫食脾为病,与前证同。
  吴茱萸根(东引者,一钱) 火麻子(八钱) 陈皮(一两半)
  上三味,细切,水煎服,或下虫或下黄汁。……此方治虫甚验。
  x五膈下气丸x(外台) 治肺劳热瘦损,内有肺虫在肺为病,令人咳逆气喘,或谓忧忿气膈寒热,皆从劳之所生,
  名曰膏肓疾,针灸不着。
  麦门冬(五两,去心) 蜀椒(炒出汗,一两) 远志肉 附子 干生姜 甘草炙(各五钱) 人参(七钱半) 桂
  心(二钱半) 百部 白术 黄 (各七钱半) 细辛(五钱) 杏仁(去皮尖及双仁者,二十四粒)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徐徐噙化咽汁,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葱、桃李、雀肉等物。
  x千金散x(外台)疗肾劳热,四肢肿急,蛲虫生于肾中为病。
  贯众(三两,炒) 干漆(二两,炒烟尽) 芜荑 胡粉 槐白皮(各一两) 吴茱萸(五十粒) 杏仁(四十五
  粒,去皮尖,炒)
  上为细末,平旦以井花水调服方寸匕,渐增之,以病瘥止。
  x三圣饮子x(外台) 治劳热生虫,在肺为病。
  吴茱萸根(东引者,五两) 野狼牙子(三两) 桑白皮(东引者,一升)
  上三味细切,以酒七升,煮取一升半,平旦服尽。
  x五凤丸x(外台) 治肝劳热生长虫在肝为病,令人恐畏不安,眼中赤壅。
  乌鸡卵(五枚,去黄) 黄蜡(三两) 干漆(四两,炒烟尽) 粳米粉(半升) 东引吴茱萸根(切三升)
  上五味,以茱萸根、干漆杵为细末,和入铜铫中,火炼可丸如小豆大,隔宿勿食,清晨以米饮下一百二十丸,小儿
  五十丸,虫即烂尽。
  x雷公丸x(外台) 治心劳发热,心里有长虫名曰蛊虫,长一尺许,贯心即死。
  雷丸(炒,五枚) 陈皮(一两二钱半) 贯众 芜荑 青葙子 干漆(炒烟尽,各一两) 僵蚕(十四枚炒) 乱
  发(如鸡子大块,瓶内烧存性) 桃仁(去皮尖,另研,一两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空心温酒送下二十丸,日三服。(自前胡汤以下七方,治五脏劳虫方也,当与前劳极方
  互用。)
  x广济疗蛔虫方x(外台)
  槟榔(十枚,细切) 酸石榴根(东引者,切,二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以粳米煮稀粥,平旦空腹食之,少间虫并死,快利神效。
  x又治蛔虫方x(外台)
  用苦楝根生子东引不出土者,刮去外粗皮,取内白皮二两。
  上以水三碗,煮取一碗半,去渣,用晚粳米三合煮糜粥,空心先以炒肉一、二片吃,引虫向上,然后进药粥一、二
  口、少顷又吃一、二口、渐渐加至一碗或二碗,其虫尽下而愈。
  (祖传方)
  x槟榔丸x 治小儿疳病,积气块痛,腹大有虫等证。
  三棱(细切,醋炒,五钱) 莪术(细切,醋炒,五钱) 槟榔(一两) 枳实(去穣,麸炒黄色) 陈皮(去白,
  各五钱) 芜荑(二钱半) 雷丸(五钱) 鹤虱(三钱,略炒) 干漆(五钱,炒无烟) 木香(三钱,不见火) 良
  姜(二钱,陈壁土炒) 砂仁(一钱,去壳) 麦 面(五钱,炒) 胡黄连(三钱,炒) 甘草(炙,三钱) 神曲
  (五钱,炒黄色)
  上为细末,醋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淡姜汤下。今加使君子肉五钱,尤妙。
  x又方x 治妇人阴蚀疮,阴户中有细虫,其痒不可忍,食入脏腑即死,令人发寒热,与劳证相似。
  先用蛇床子煎汤,洗净挹干,敷后药∶
  梓树皮(不拘多少)
  上焙干为末,入枯矾四分之一,麝香少许,敷之立效。
  (医案)
  予曾治一妇人,因采桑,见桑有金虫如蚕者,被其毒,谓之金蚕毒,腹中 痛欲死,召予治。予以樟木屑浓煎汤与
  之,大吐,吐出有金丝如乱发者一块,腹痛减十分之七、八,又与甘草汤,连进二、三盏而安。
  卷之五
  麻木
  属性:x论x
  《内经》曰∶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故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河间曰∶留着不去,
  四肢麻木拘挛也。经又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
  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夫所谓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
  丹溪曰∶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然则曰麻曰木者,以不仁中而分为二也。虽然,亦有气血俱虚,但麻而不木者。亦
  有虚而感湿,麻木兼作者。又有因虚而风寒湿三气乘之,故周身掣痛兼麻木并作者,古方谓之周痹,治法宜光汗而后补
  也。医者宜各以类推而治之,不可执一见也。
  x脉法x
  脉浮而濡属气虚。关前得之,麻在上体;关后得之,麻在下体也。
  脉浮而缓,属湿,为麻痹。脉紧而浮,属寒,为痛痹。脉涩而芤,属死血,为木,不知痛痒。
  x方法x
  丹溪曰∶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湿痰死血,宜二陈汤加苍术、白术、桃仁、红花,少加附子行经。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条)
  x人参益气汤x(东垣) 治两手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卧,热伤元气也。
  黄 (二钱) 炙甘草 升麻(各五分)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六分) 生甘草 人参(各一钱二分半) 白
  芍药(七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
  x导气汤x(东垣) 治两腿麻木沉重。
  黄 (二钱) 甘草(一钱五分) 青皮(一钱) 升麻 柴胡 当归梢 泽泻(各五分) 陈皮(二分半) 红
  花(少许) 五味子(三十粒)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x天麻黄 汤x(东垣) 治素有风证,因连日醉饮,其证复来,右口角并眼牵引侧视,及左手脚腿麻木疼痛。
  天麻 芍药 神曲(炒) 羌活(如肢节不痛不用) 茯苓(各三分) 人参 黄连(各四分) 川归(五分) 黄
  甘草 升麻 葛根 黄柏 苍术(各六分) 泽泻(七分) 柴胡(九分) 或加猪苓(六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x补气升阳和中汤x(东垣)一妇人病,诊得六脉俱中得弦洪缓相合,按之无力,弦在上是风热下陷入阴中,阳道
  不行。其证闭目则浑身麻木,昼减而夜甚,觉而升目则麻木渐退,久则绝止,常开目则此证不作,是以不敢合眼,致不
  得卧,身体皆重,时有痰嗽,觉胸中不利,烦躁气短喘促,肌肤充盛,饮食不减,大小便如常。此非风邪,乃气不行也,
  治宜补益肺气自愈。如经脉中阴火乘其阳分,火动为麻木者,当兼去其阴火则安矣。
  生甘草(去肾热) 黄柏(酒炒,除湿热) 白茯苓(除湿导水) 泽泻(除湿导水) 升麻(行阳助经) 柴胡
  (以上各二分) 苍术(除湿补中,三分) 陈皮 当归身 白术(各四分) 人参 白芍药(各六分) 佛耳草 炙
  甘草(各八分) 黄 (一钱) 草豆蔻(益阳辟外寒,三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远服。
  x麻黄桂枝升麻汤x(东垣) 治妇人先患浑身麻木,睡觉则少减,开目则已。其证愈后,又因心中烦恼,遍身骨
  节痛,身体沉重,饮食减少,腹中气不转运。
  木香 生姜(各二分) 桂枝 半夏 陈皮 草豆蔻 浓朴(姜汁制) 黑附子(炮去皮脐) 黄柏(各三分) 炙
  甘草 升麻 白术 茯苓 泽泻(各四分) 黄 麻黄(不去节) 人参(各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远服。
  x神效黄 汤x(东垣) 治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手足 背腿脚麻木,并皆治之,及两目羞明畏日,隐涩难开,
  视物昏花,睛痛,亦皆治之。
  蔓荆子(二分) 陈皮(五分) 人参(八分) 炙甘草(一钱) 白芍药(一钱) 黄 (二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临卧稍热服。如麻木不仁,虽有热,不加黄柏,只加黄 一钱,通三钱。
  如麻木甚者,加芍药一钱,通二钱。如小便淋涩,加泽泻五分,一服去则止。如有大热证,加酒洗黄柏三分。
  x补气汤x 治皮肤麻木,神效。
  黄 陈皮 甘草(各一钱二分) 泽泻(六分) 芍药(八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x冲和补气汤x 治合眼则麻木,开则不麻,四肢无力,痿厥醋心,目昏头眩,神效。
  羌活(七分) 独活 川归 黄柏(各三分) 柴胡 神曲 木香 草豆蔻(各二分) 人参 白术 泽泻 猎苓
  (各一钱) 甘草 升麻(各五分) 芍药(一钱) 黄 (二钱) 苍术 陈皮(各一钱) 黄连(二分) 麻黄(不
  去节,二分)
  上细切,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祖传方)
  x三妙丸x 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
  黄柏(四两,切片,酒拌略炒) 苍术(六两,米泔浸一、二宿,细切焙干) 川牛膝(去芦,二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姜、盐汤下,忌鱼腥、荞麦、热面、煎炒等物。
  卷之五
  耳病
  属性:x论x
  《内经》曰∶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又曰∶耳为肾之外候。一曰∶肾通窍于耳。一曰∶心通窍于耳。夫肾之为
  脏,水脏也,天一生水,故有生之初,先生二肾而一阴藏焉,而又有相火存乎命门之中也,每挟君火之势而侮所不胜,
  经所谓一水不能胜二火是矣。其或嗜欲无节,劳役过度,或中年之后,大病之余,肾水枯涸,阴火上炎,故耳痒耳鸣,
  无日而不作也。或如蝉噪之声,或如钟鼓之响,甚为可恶,早而不治,渐而至于龙钟,良可叹哉!治法宜泻南方之
  火,补北方之水,无有不安者焉。钱仲阳曰∶肾有补而无泻。厥有旨哉。
  x脉法x
  两寸脉浮洪上鱼为溢,两尺脉短而微,或大而数,皆属阴虚,法当补阴抑阳。
  左寸洪数,心火上炎,两尺脉洪或数者,相火上炎,其人必遗精,梦与鬼交,两耳蝉鸣或聋。
  x方法x
  丹溪曰∶大病后耳聋,及阴虚火动而聋者,宜补阴降火,四物汤加黄柏主之。
  耳鸣,宜当归龙荟丸;多饮酒人,宜木香槟榔丸。
  耳聋,以茱萸、乌头尖、大黄三味为末,津调贴涌泉穴,以引火下行。
  x又方x 治耳痛,以白矾枯吹入耳中,及青矾烧灰吹之,皆效。
  x又方x 治耳痛及 耳,用桑螵蛸炙黄为末,加麝少许,吹入耳中,极效。或用胭脂胚子、蛀竹末,加麝香少许,
  吹入妙。
  x又方x 治诸虫入耳,用香油滴入耳中,其虫即出,或死于耳内。或用驴牛乳或鸡冠血滴入皆好。
  x又方x 治诸虫入耳,用桃叶卷作角子,切齐其头,纳入耳中,其虫从角中走出。
  x大补丸x 治耳鸣欲聋。
  用黄柏一味,不拘多少,细切盐酒拌,新瓦上炒褐色,为细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如气虚,以四君
  子煎汤下;血虚,以四物汤下。
  凡耳鸣耳聋,皆是阴虚火动,或补肾丸,或虎潜丸,或滋阴大补丸皆好。
  (以上丹溪方法凡九条)
  x滋肾丸x(东垣) 治耳鸣耳聋。
  黄柏(盐酒炒,一两) 知母(去毛,酒浸,一两) 肉桂(五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盐汤下。
  x柴胡聪耳汤x(东垣) 治耳中干结,耳鸣而聋。
  连翘(四钱) 柴胡(三钱) 炙甘草(少许) 当归身 人参(各一钱) 水蛭(五分炒另研) 虻虫(三个,
  去翅足炒,另研) 麝香(少许,另研)
  上除后三味别研外,其余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加三味末子,再煎一、二沸,食远服。
  x蔓荆子散x(东垣) 治上焦热,耳鸣而聋,及出脓汁。
  炙甘草 升麻 木通 赤芍药 桑白皮(蜜制) 麦门冬 生地黄 前胡 甘菊花 赤茯苓 蔓荆子(各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服。
  x鼠粘子汤x 治耳痛生疮。
  昆布 苏木 生甘草 蒲黄 草龙胆(各二分) 鼠粘子 连翘 生地黄 当归梢 黄芩 炙甘草 黄连(各三分)
  柴胡 黄 (各四分) 桔梗(一钱五分) 桃仁(三个,去皮尖,另研) 红花(少许)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