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作者:辛苦      更新:2021-04-30 16:10      字数:4856
  目标个股极端炒作的主升浪中暴发出来。那时你才相信质量永远胜过数量的意义。
  4、“不计成本”的心理素质
  超级短线实战中,对于持仓成本的斤斤计较是短线投资者致命的弱点,为争一分钱套住一元钱的笑话在股市里屡见不鲜,专业短线高手从来不执迷于持仓成本的计算。莫以成败论英雄,该出手时就出手,机械地服从既定攻防方案,即使亏损依然有着成功的愉悦,个中滋味非等闲可知。心里只有对与错,脑中没有赢与亏。这就是专业高手必备的“不计成本”的心理素质。(网友 聚贤堂主)
  证券投资心理学应用研究
  引言:
  对于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和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乃至分析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运行,我们需要的研究的不仅仅是经济数据,更重要的是研究人的信心。
  写在前面的话
  对于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和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乃至分析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运行,我们需要的研究的不仅仅是经济数据,更重要的是研究人的信心。
  在金融市场中,期货交易和外汇现汇交易最能反映国际市场和政治动态。国外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在期货和外汇现汇交易中,MBA学历的交易员甚至不如心理学学士毕业的交易员业绩好。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在期货和外汇现汇交易员中,成绩最好的前十名均是学心理学专业的人。由此也可以看出,研究金融市场,大众心理因素远比经济指标更为可靠。这同时也证明了一个观点:经济学不仅仅是统计学,更是大众心理学。
  有关心理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国外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成功之处。本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尼曼(与弗农·史密斯分享),以表彰其在心理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丹尼尔·卡尼曼成功地把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了一起,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卡尼曼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人类的决策不确定性,即发现人类的决策常常与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做出的预测大相径庭。他与已故的阿莫斯·特维尔斯基合作,提出了一种可以更好地说明人类行为的预期理论。卡尼曼将源于心理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从而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卡尼曼的获奖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将心理学应用于金融市场研究的广阔前景。目前,国内时常可以看到有关的译著和论著,网络上偶尔也可以看到有关的研究成果。但是,总体来说,在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证券投资理论和实践这个方面,国内做得还远远不够。
  一般来说,心理学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体心理分析,旨在解决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帮助投资者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其二是群体心理分析(即大众心理分析),旨在解决投资者对市场中其他投资者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把握,解决投资者在研究市场过程中如何保证正确的观察角度的问题,帮助投资者认识市场和把握市场的动向。
  本文旨在介绍证券投资活动中比较成熟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最后,尝试就比较著名的数学模型进行讨论。本文拟按照以下内容逐一展开:
  1、大众心理学概述
  2、相反意见理论
  3、大众心理与市场趋势
  4、投资中的个体心理
  5、一个应用实例:韦伯定律
  6、卡尼曼及行为金融学
  注:本文写作中参考了以下著作,如非特别指出,不再一一说明。
  1、波涛:《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投资战略适用性分析》
  2、(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3、(美)汉弗莱。B。尼尔:《逆向思考的艺术》
  4、(瑞典)卡尔。基林兰:《股市大众心理解析》
  5、(英)托尼。普卢默:《大众心理与走势预测》
  6、(美)德里克。尼德曼:《投资的心理游戏股票投资心理探微》
  7、(美)埃德加。E。彼德斯:《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
  证券投资心理学应用研究(二)
  (专题一)大众心理学概述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
  群体心理学,一般称为“大众心理学”,系“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奠基人是19世纪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美国社会心理学大师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曾断言,“在社会心理学这个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当中,最有影响者,也许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
  本文以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为主介绍大众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有关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波涛先生所著《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投资战略适用性分析》一书中有系统简明的介绍,本文该部分内容主要参考波涛先生的阐述。
  一、群体与群体心理学
  从通常的含义上说,“群体”一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一词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重要含义。
  勒庞认为,“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姑且把它称为一个组织化的群体,或换个也许更为可取的说法,一个心理群体。”
  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人类的“客观群体”,而是人类的“心理群体”。人类的客观群体是指人群在某一时间和空间上的集合体,而人类的心理群体则是指具有相同心理活动特征的人群的集合体。对于人类的心理群体而言,他们具有心理活动特征上的一致性,但是不一定具有空间活动的一致性。
  在证券市场中,“心理群体”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停止国有股减持”这一“重大利好”的刺激下,不同背景、不同个性、来自不同地域的众多投资者立即形成了一个心理群体。与此同时,部分借利好大肆派货的机构投资者则形成了另外一个心理群体。
  二、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
  按照波涛先生的归纳,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中与证券投资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勒庞理论观点之一:心理群体的精神统一性定律。
  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这种精神统一性的倾向,造成了一些重要的后果,如教条主义、偏执、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以及责任意识的放弃。
  勒庞认为,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说,任何人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个性成分,即理性的个性(Conscious
  Personality)与非理性的个性(Unconscious
  Personality)。人的理性的个性成分是不可能被统一的,这是人的创造性的源泉。只有人的非理性的个性才可能达到相互统一。当人的非理性的个性被统一之后,心理群体所形成的合力将远远大于理性个人的力量之和。而且,这种合力主要带有破坏性的本质,而不是建设性的。
  用勒庞的心理群体理论来看待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很多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远的如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行为,中国的“大跃进”和“文革”;近的如1988年席卷全国的“抢购风”、八九年的“政治风波”、邓老太集资案、传销狂潮、***,等等。
  在历史和现实中,这些表面矛盾的现象只能用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来解释。按照群体心理学说,当人们由某种目标而统一,并由某种情绪而支配成一个心理群体时,人就完全丧失了理性个体,而只剩下非理性的个体。而这种非理性的个体就成为这一群体的共同个性,并降为人的最初的原始性。
  (二)勒庞理论观点之二:心理群体的整体智能低下定律。
  勒庞的群体的整体智能低下定律认为,当人群组成一个心理群体时,该群体总体在决策或行为时所表现出的智能水准,将远远低于该群体成员在作为个体决策或行为时所能表现出的智能水准。换句话说,心理群体的智能要远远低于组成心理群体成员的个体智能。
  勒庞认为,心理群体永远也无法完成需要高智能的任务。当人群构成心理群体时,由于理性个体的丧失,群体成员无法把由理性个性所支配的智能相叠加或组合;同时,由于非理性个性的加强,群体成员只能把由非理性个性所支配的愚笨相叠加或组合。
  勒庞这一定律所揭示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比如,1988年的“抢购风”,对于大多数参与者来说,他们并不是被外在地强迫,而是不由自主地投身于抢购狂潮。曾经有个笑话,说以前某地人爱排队购买紧俏商品或便宜货,只要看到排长队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排上再说。结果,有一回某大老爷们排了半天队才发现原来商家在处理女式内衣。
  勒庞这一定律对股票投资者也有着特别重要的警示作用。
  首先,投资者应当特别警觉由心理群体所形成的决策方向和行为方向。
  如果我们承认心理群体的群体智能要远远低于个体所能达到的智能水准,那么我们就应当预见到由心理群体所形成的决策或行为应当指向错误的方向。在股票市场的情绪极度兴奋或情绪极度压抑阶段,往往就是市场的重大转折阶段。这时的投资者往往被情绪所控制而形成了心理群体。这时该心理群体所达成的共识不可能是建立在理性判断基础之上,因此不可能是正确的决策。
  其次,投资者应该特别警觉“集体决策机制”。
  “集体决策”中的“集体”不一定就是心理群体,但是集体比个人更容易转变成心理群体。美国心理学家所做的多项心理实验表明,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集体决断非常容易导致更高的差错率。
  对于一般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集体决策”的典型表现就是“讨论行情”。无论是在交易场所还是在时下流行的证券论坛,由于心理因素使然,讨论行情的现象屡见不鲜。美国一些著名投资家都对“讨论行情”的行为深恶痛绝,认为其有百害而无一利。讨论行情的过程不但是一种集体决策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绪相互传染的过程。
  在证券论坛有一种常见的现象,众人喜欢“暴炒”某论坛名人的帖子,纷纷表示赞同帖主的观点。此即为“英雄所见略同”。话说回来,一个人可能是英雄(个人更容易冷静客观地分析、决策),两个人可能还是英雄,如果一下子冒出一大堆“英雄”算怎么回事?毕竟“金字塔型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位很聪慧的MM曾对我说过一句话:当很多人对你叫好时,你应该做的就是提高警惕。真是一针见血!谁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渴望他人的交流和认同是人类的天性。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的是,切莫将自己迷失在人群中。
  (三)勒庞理论观点之三:心理群体的形成机理。
  人群中的个体在形成心理群体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三个主要外因的刺激。这三个外部因素通常构成心理群体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外因是:1、情绪激发人群中的个体由某一情绪所激发并最终被该情绪所控制。2、情绪传递人群中的情绪由激发进而相互传递(相互感染)并最终控制了整个群体。3、建议接受当人群被某一情绪控制后,人群便极易受到外部建议的控制并受其指挥参与某一激烈的行动。
  在股票市场中,人群比在其他社会生活中更加容易形成心理群体。这是因为股票价格的信息传输网络非常容易地把广大投资者联系在一起。而股票价格的变动以及市场相关事件信息的迅速传播功能可以轻易地起到“情绪激发”和“情绪传递”的作用。
  从勒庞的心理群体的形成机制,我们可以发现,投资者的自我情绪(即心态)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避免成为任何一个投资心理群体中的一员,我们需要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