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2 节
作者:丢丢      更新:2021-02-17 11:01      字数:4958
  浦郏徒枵馊缫庀谢埃涯愕饺蔚氖虑榇鋈ィ灰露鹚强吹剑ň椭牢颐抢戳恕!?br />
  “这臭小子,倒是能混的很,这才刚到,就跟如意闲话的东家搭上了。”郑典没好气的嘀咕了句,随后又点头:“这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于是,就这么说定了,郑典把铁水叫来,如此这般的吩嘱了一顿,铁水那小子自是六哥怎么说怎么应,更何况,如此一来,一笔钱是少不掉了,因此这小子乐的两眼眯成一条线。得了令了,乐颤颤的走了,自是去跟如意书社的东家勾搭去了。
  且说这边高权回到家里,脸上却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高权妻子梁氏迎了出来,见高权这兴奋的样子。也是满脸欢喜的问道:“老爷,什么事这么高兴?”
  “你不晓得,今天在衙门大堂上,我看了一出戏呢。”高权说着,便进屋擦了把澡,换了一身汗湿的衣服。如今这天气,在外头走一糟,那一身就跟掉水里似的。
  “哦,大哥,什么大戏?也说给小七听听。也让我乐呵乐呵。”这时,一个年轻的后生一手一个捧了两个瓜进来。
  “哈,小七来了。快屋里坐。”那梁氏看到那年轻的后生,便高兴的招呼,又叫了一边的下人换凉茶,手里却接过那年轻后生手里的瓜,嘴上道:“小七太客气了,来便来呗,你大哥这里还能少得了你一份吃的,拿什么瓜?”
  “这瓜也是不要钱的。是王家坪的苏三儿送来的,说是孝敬大哥大嫂的。王家坪的瓜好,沙瓤。而且酥脆爽口,特甜,大嫂一会儿尝尝。准吃了还想吃。”那高七笑嘻嘻的道。
  一边高权却没好气的瞪着他:“一天倒晚就知道游手好闲,上次让你读的书读完了吗?”
  高七立刻塌了脸:“大哥,我就不是那读书的料。”
  “没出息的东西,你就跟着我混一辈子啊。”看到高七这样子,高权就来气。只是小七就这样,他这个大哥骂也骂过,打也打过,可他听不进去也没法子,不过,这小子跟苏家的人走的近,倒可借他传句话,卖苏家一个人情,毕竟苏老二死的惨哪。
  “对了,你有空给那苏老三带句话,就是这段时间让人多注间漕上的事情。”高权坐下来,边喝着凉茶边冲着小七道。
  “怎么,漕上有变故?”一听自家大哥这话,小七便来精神了,都是那糟了瘟了周东礼,带了一帮子过江龙来,依仗着周家的后台,硬生生的从苏家抢过了漕运坛口的勾当,如今苏老三他们正咬牙切齿的想着报仇呢,自家大哥这话,显然的,漕上有变故。
  “暂时倒没什么变故,不过,宣周案你知道吧?”高权眯着眼问。
  “当然瞧的,我又不是聋子,这案子,全县都传遍了。”高七回道,虽说如今临清改州,但大多临清人还喜欢称县,一时习惯改不过来。
  “新任知州上任了,而他的娘子正是宣周案里面李月娥的大姐,今天一早,周勋就拖着病体去衙门告状,督促大人严查此案,为民做主,他是怕大人对他周家下手,这是先下手为强啊,总之一句话,如今衙门的那位大人跟周家尿不到一个壶里去。”高权道。
  “真的啊,那我去跟苏三儿他们说。”高小七一听这话,便坐不住了,风风火火的往外闯。
  高权又是瞪眼:“这臭小子,毛毛燥燥的。”
  “等成了亲就会变了的。”一边梁氏打着圆场。
  高权点点头,又道“对了,夫人,你找个机会去王牙婆那里挑两个样貌可人,身家清白的丫头。”
  “怎么,老爷又要纳新?”梁氏一脸不乐意,那口气是满是不甘。
  “你想哪里去了,我是准备给知州大人送去,这位知州老爷可不比原先那位,怕是难侍侯,咱们送两个人过去,一来可以讨他欢心,二来也能有个眼线不是。”高权沉着脸道。
  梁氏一听这个,松了口气,随后却又皱着眉头:“这怕是不成,我今儿个在后衙遇到他们家那个何师爷的婆娘,跟她打听了一些夫人的事情,知州老爷和夫人都是柳洼人,柳洼出来的婆娘都惯称家主婆,最是管家理事的一把好手,但有一点,尤其善妒,再说了,那夫人虽比大人大三岁,但两人自小一起长大,尤其那夫人是郑家老太在世时为郑大人定下的,老太走的时候,郑大人正在为当今皇上当差,不能尽孝,是如今的郑夫人帮着尽的孝道,也因此,郑大人格外给郑夫人脸面,宁愿被人说怕老婆也从不拂家里夫人的意思,两夫妻感情十分的好,咱们若是冒然送人进去,郑大人那里不一定就能得脸,倒怕是要把郑夫人给得罪了,这枕边风吹起来,也是让人吃不消的。”梁氏道。
  “哦,竟是这样的情形。好,暂时就先不急,看看再说。”高权一听,想了想说,又道:“那郑夫人那边,就劳烦夫人多走动一下。”
  “这个不消说。是妾身应当做的。”梁氏道。
  而接下来几天,临清最大的新闻便是新任知州上任,这一期的如意闲话刊印了几次,都不够卖,也因此。如意闲话的东家这回是着实赚了一笔,连带着铁水那厮也得了一笔不小的入账,不过。大部份却被李月姐默收了,只留点零钱给他花消,实在是这小子才十四岁,不看着点不行啊。
  只是李月姐最近的心思总有些不宁,消息已经放出去了,宣周和月娥能不能看到,看到了怎么来找自己,如此种种的。
  “夫人。梁夫人来了。”这时青蝉来报。
  “快请。”李月姐道,不一会儿梁夫人就来了,手里还端了一个托盘。托盘里放着几碗冰镇豆腐脑儿。
  “夫人,我刚回衙,就在后衙的角门处发现一个卖冰镇豆腐脑儿的摊了。尝了一口,挺不错的,想着这些天闷热闷热的,便买了几碗于夫人尝尝。”那高梁氏一进门就道,作为衙门吏目,高权一家自也是住在后衙这一片屋子里,只是跟李月姐这边不是一个院子罢了。
  “我这正渴着呢,正好尝尝。”李月姐招呼着梁夫人坐下,便接过那豆腐脑,只是那豆腐脑儿一入眼,李月姐就猛的震惊了一下,这豆腐脑儿不管从配料还是色泽,跟自家当年在柳洼制了卖的冰镇豆腐脑儿一个模子,想着,便急忙的舀了一勺子进嘴里,细细的品尝着味道,果然是,真是一个样儿,这种配料外人是不知道的,在临清,应该只有月娥知道,是月娥,李月姐几乎可以肯定,是月娥来找她了。
  “嗯,这味道真不错,老爷最喜欢吃这种豆腐脑儿,青蝉,去把外面制豆腐脑儿的摊主找来,我要跟她定一下,让她这段时间每日里给家里送几碗豆腐脑儿。”李月姐边赞着边冲着青蝉。
  青蝉应了一声出去了。
  一边梁氏见这豆腐脑儿得了李月姐的欢喜,心中也是高兴万分。
  不一会儿,青蝉把那卖豆腐脑儿的摊主叫来了,却是一个十一二岁的丫头,见到李月姐却是颇带憨气的问:“你就是知州夫人?”
  一边人不由的乐了:“这丫头,哪有这样问话的,这不是知州夫人是哪一个,来,快给郑夫人磕头。”
  “哦。”确认了李月姐,那丫头才伶俐的跪下磕头。
  “你叫什么名字?”李月姐轻声的问那丫头。
  “我叫春丫。”那丫头道。
  “回去跟你家大人说,以后这样的豆腐脑儿,赶着最新鲜的时候,每日给我送几份来。”李月姐道。
  “豆腐脑儿最新鲜的时候是刚做起来的那会儿,只是那时候天还没完全亮呢,城门还没开,我进不了城。”春丫这小丫头倒是懂事的很。嘴溜的道。
  “你家不住城里啊?”李月姐问。
  “嗯,我家住在城外月子坪。”春丫回道。
  “那这样,早上我让人去城门口等你。”李月姐道。
  “那成。”春丫回道,随后便告辞,由着青蝉带了出去。
  “夫人可真是费心。”梁氏在一边感叹,吃个豆腐脑儿,还得赶那个大早。
  “没法子,大人他自小被宠着,脾气又霸道的很,嘴又刁,稍不如意,就能给人甩脸子,不费心些不行啊。”李月姐故作没奈何的道。
  “可不是,我家里那位更过份,全是大爷的性子,疏忽不得一点儿,有时还吃力不讨好。”那梁氏也抱怨开了,总之一句话,女人难为。
  ………………………………
  感谢homealone,ㄚ夢的平安符,谢谢支持!!!!么么。
  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见
  清晨,李月姐一早就守在衙门的角门边上,天还是灰蒙蒙的,早起的人们三三两两,收夜香的板车在青石街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就在这时,铁水跟狸猫似的从不远处窜了过来,看到李月姐在门边等着,便道:“来了。”
  果然的,没一会儿桂生和四喜就带着两个人从另一边的小巷子里转了过来,身后跟着一男一女,男的挑着大大的豆腐挑子,女的胳膊肘上挂着一只青工花小包裹。两人都戴着早上挡露水的竹斗笠。
  李月姐几步窜上前,那女的悄悄的抬起头来,正是失了音讯已久的李月娥。一边男子也抬起了脸,是宣周。直到这一刻,李月姐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她也知道这外面不是说话的时候,便故作一脸淡定的道:“快,把豆腐挑厨房里去。”李月姐说着,便当先在前面领路,几人在后面跟着便从衙门的后角门处进了后衙,知州住的正院子里。
  不一会儿就进了院子。
  “来,把豆腐挑子给我。”一边的铁水道。打算接过豆腐挑子直接放厨房里去。
  “等等。”宣周说着,放下豆腐挑子,掀了一边竹框盖,从里面抱出一个一岁多的小子,这小子憨实的很,这会儿还在呼呼的大睡。
  “这是巽儿?”李月姐一脸欢喜的问。
  “嗯。”月娥点点头。
  “我抱抱。”李月姐从宣周的手里接过那小子,那小子虎头虎脑的,这会儿呶呶嘴,侧个身继续睡。
  “这小子,虎虎的,够憨。”李月姐点了点那小不点的鼻尖子,一脸欢喜的道。
  “快。进屋吧,院子里不保险。”已等候多时的郑典提醒道。本来他打算去接宣周他们,不过,如人他毕竟是知州了,出去反而目标大,倒不如由几个小子去接更不惹人眼些,若真有人有疑问,昨天,李月姐已经打好了埋伏,送豆腐脑儿的。还有梁氏做证呢,谁也不会疑心倒别处去。
  “是啊,快进屋。青蝉在外面守着。”李月姐又冲着青蝉。
  “夫人放心,苍蝇都不叫它飞进屋。”青蝉知道事关重大,保证道。
  进得屋里,几人坐下,李月姐才迫不急待冲着自家三妹道:“周家的小少爷倒底怎么回事?还有那牢狱起火又是怎么回事?这里面倒底有什么别情?”李月姐噼里啪啦的一顿急问。然后又瞪着李月娥道:“还有三妹,三妹夫,如此重要的事情,怎么也不给我去封信,你们这是要担心死我呀?”
  “大姐,说来话长啊。其实这里面倒底怎么回事,我们也说不清,总之莫名其妙的。一桩祸事就临头了。”李月娥低着头,一惯的低声细语,只是口气中也有些莫可奈何。
  一边宣周才把事情娓娓道来,之前的事情不说,就单说周家小少爷的事情。那小少爷在家里被周大爷几个拘的太狠了,后来宣周过来。一来,周大爷看中他,二来宣周本身也有点学问,再加上医道和阴阳术更是不浅,周大爷便请宣周有暇时教导教导周家小少爷,因此,宣周可以算是周家小少爷的先生,也因此,周家小少爷跟宣周一家三口关系着实不错,平日里,周大爷拘着周家小少爷不让出门,但若是小少爷是去宣周家里,他们是从一不阻挡的,也因此,当日,说好,宣周要带周家小少爷回家玩的,只是还没有出周家,在院子里时,宣周突然肚子痛,要拉肚子,便先让周家小少爷等一下,他先去了茅房,等他再出来时,周家小少爷已经不在外面了,问了一边一个丫头,说是夫人叫去了,让宣周自回家,夫人一会儿再把小少爷送过去。
  这本是在周家,宣周也就没太在意了,自顾自的先回了家,然后,到了晚上,就传出周家小少爷失踪的事情,周家人找到他那里,他就把事情说了说,然后便跟那丫头对质,没成想,那丫头说过的话翻脸不认账了,宣周就知道要出事了,果然,因为那丫头指证,宣周原来解释的一翻话在周勋耳里更成了推托,于是带了衙差在宣周的家里一搜,没成想却搜出了周家小少爷当日穿的鞋子,鞋子上还有血迹,这一下子他是有嘴也说不清了。
  “这明显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