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节
作者:丢丢      更新:2021-02-17 10:58      字数:4735
  不过,他这回来也有一件关于墨易的事情,想来会比河工总甲更令这位李家大姐满意,于是道:“我这里亦有一件关于墨易的事情要跟李姑娘商谈。”
  “哦,什么事?你说。”李月姐这一下倒是好奇了,难不成,这个于子期对于墨易还有另外安排不成。
  “这次贿举案得你相助,我们江淮士子逃脱危局,此前,小生来柳洼之时,申大人曾有言让小生转告。”说到这里,于子期停了下来,看了李月姐一眼。
  “继续说,什么话?”李月姐沉思着。
  “他让我问你,有没有意思让墨易从仕,如果有,墨易从读书到以后的前程就一切由他来安排,他必会让墨易给李家光耀门楣。”于子期道,说完嘴巴也有些发干哪,这样的事情谁能拒绝,这等于就是活生生的要把一个平民陪养成官员,而且不讲资质,换句话说,就算是墨易是个傻子,江淮的这些大人们也要将他拉进到士子的圈子里去做摆设,江淮士林这次下的本钱不小啊。
  当然,这一切在于子期来看,那都是应当了,毕竟正是人家的无意之举给了江淮仕林一条脱困的路,等于就是救了整个江淮仕林,如果江淮仕林没点表示,那要被天下士人耻笑了。
  李月姐这下是真傻眼了呀,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天下会砸下这么一个大馅饼。头有些晕,跟这个比起来,河工总甲那就小指甲米啊。
  “此话当真?”李月姐确认,还摇摇头,好似要摆脱一个梦境似的。
  “当真。”于子期也叫李月姐那样子给逗乐了,脸上露出笑意。
  “大姐,我能把这个机会让给墨风吗?”这时,一边的墨易出然说话了,声音还有些紧张,脸上的表情是木讷的。
  李月姐这才一拍额头,她叫这个大馅饼砸晕了,这可是关系着墨易的,得问他的想法,只是,把这个机会让给墨风,墨易清楚他在做什么吗?
  “你确定?”李月姐看着墨易:“你要想清楚,有了这个机会,你以后将前程似锦。”
  “我确定,大姐,我不要前程似锦,我也不会做官儿,我只要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将这个家撑起来,而不是要大姐为我去承担这些。”李墨易一字一顿的道。
  “好小子,好样的。”一边的杨东城突然兴奋的道,他太欣赏这个木讷的小子了。
  “你这小子……”李月姐只觉得鼻尖有些酸,墨易这话触到了她心底的最深处。让她即高兴又心酸哪,随后她又望着于子期,期待他的回答。
  “当然是可以的,只要是你李家的人,是你李月姐答应的人。”于子期道。
  随后李月姐招手上墨风过来,于子期又考较他一翻功课,还不错,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功底不算太差。这点当然也得益于墨风这段时间的艰苦功读。
  “这样。墨风现在年岁还小,再加上身体有些弱,申大人岁数不小了,怕是精力不足,我现在在柳洼,就先让墨风跟着我读几年。打打基础。到时候我再把他引荐给申大人。”于子期道。
  一个举人,虽未中进士的准进士,教一个九岁的娃儿,那自然是绰绰有余的。李月姐没有任何的异意。墨风若真能出息了。那她就对得住泉下的父母了。
  “那墨易呢?”李月姐这时又问。
  于子期正在喝茶,叫李月姐这一问,差点呛道。敢情着,墨易的问题还没解决。
  李月姐看到他一幅吓着的样子,也知道自己这会儿有些得陇望蜀。于是悻悻的道:“我不是一定要让墨易顶阿爹的河工总甲之职,而是让他跟着你们,做个小跑腿,总之别去河道上做苦力就行了。”
  “这样吧,让墨易跟着我,我管着物料一块儿,正需要一个记账和跑腿的。墨易能胜任。”这时一边的杨东城道,他欣赏墨易这小子。实在。
  “嗯,这个成,杨兄那边确实需要一个帮手,墨易跟着他还能边做边学习。”于子期点点头。
  “杨兄管物料?”李月姐这时的思维又开始转移了,两眼闪闪的,明显是在打什么主意。
  “是啊,说说,又有什么想法了?”杨东城一脸笑意,明显的这姑娘又有什么鬼主意了,他期待的很,而于子期真有些晕了。
  李月姐直觉得自己的脸皮也有些发烫啊,她这会不会有点顺杆爬的感觉啊。不过,李月想回来,这次她打的主意跟之前墨易的事情可不一样,这次是互惠互利的。于是便道:“我能弄到打桩的木桩。”
  李相公做了河工总甲十来年,李月姐耳濡目染的,对于河工物料的一些道道多少知道个一二,河道上的工程物料,无外乎石料,木桩,沙石等,其中石料和木桩是最有赚头的,石料李月姐没有路子,可木桩有啊。
  李月姐的阿娘是青山坳的人,而青山坳是伐木工组成的村子,这种村子往往都在深山里,这些伐木工就是专门的砍伐队,护林队,由山把子做领头,颇有那占山为王的架式,只不过占山为王的土匪是靠打劫生活,而这些砍伐队却是靠山里的树木生活。
  而李月姐的外祖父就是伐木工人,虽然已经过世了,但家里还有个舅舅同样是伐木工人,跟山把子关系很好,她完全可以通过舅舅的关系低价进些木桩,然后按市价卖给河工所,这其中差价,数目不小的。
  那杨东城一听李月姐能弄到打桩的木桩,兴趣就来,河工里两块最赚钱的物料,条石和木桩,其中条石利益太大,别说他,就是二爷七爷两个也得好好斟酌,现在上面正为条石的事情扯皮了,这他本就插不得手,而木桩,二爷七爷已经说好了这一块由他自己去张罗,这里面自然是有利益所在的,只是杨东城和于子期是江淮人,在柳洼这里是人生地不熟啊,这不怕被人欺做了冤大头,没想到李月姐居然能弄到木桩,那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墨易,拿纸和笔。”杨东城朝墨易一招手。
  墨易便颠颠的跑回屋里拿了纸笔来。于是,杨东城和李月姐两个就在纸上你来我往的商量了起来,随后又侃起了价格。甚至还列出了一个初步的协议。看那样子,两人似乎还要深谈下去。
  “行了,货都还没影儿呢,现在谈这些还太早了,还是等货落实了再谈吧。”于子期插嘴道。
  杨东城和李月姐一听这话,才哑然失笑,两人这谈的也确实太急了点,连货源都没去谈,这边倒瓜分好了似的。
  那杨东城这时喝了一大口茶水道:“行,这物料的事今天就谈到这里,你先跟你舅确定好再说,要快,我这边压力挺大呀。”
  “没问题,我一会儿就托马车行给我舅送信让他来一趟,不过我阿舅他们常年在山里,估计怎么着也得等个十来天。”李月姐回道,心里却是止不住的兴奋啊,这一笔生意能谈下,她就算只拿中间一个抽头,那也不会低于二百两的收入。能不兴奋吗?
  这时杨东城又道:“十来天没事,我这边手头上的事多,还有别的物料要谈,等谈完了也得十来天了。”说完,杨东城哈哈一笑:“李姑娘是福将,什么事碰上你就能找着道儿,我倒是忘了,你爹倒底是十多年的河工总甲了,这些物料应该都有门道的,我这些天是白发愁了。”
  听杨东城这么一说,李月姐却是眼神一暗,自家阿爹自然懂这些门道,只是他一身清贫,从不在这里面捞一分银子,要不然也不至于最后连看病的钱也没有。
  当年,阿舅就曾因为木桩的事情跟阿爹闹过矛盾,后来阿娘走了后,再加上阿舅他们都是呆在深山老林子里,几年也不出山一趟,两家就没什么往来了,阿爹过世的事情阿舅还不知道呢。
  一切问题谈妥,于子期和杨东城告辞。
  第四十四章 计打贾五郎
  送走了于杨两位管事,李月姐转回屋里,拿了纸笔给自家阿舅写了封信,然后揣着信去了镇上车马行,月娇儿是个闲不住的主儿,也颠颠的跟着,直嚷着要做大姐的小跟班。
  “你呀,就是偷懒,家里活儿一点也不做,以后瞧哪家家主婆愿意讨你做媳妇。”李月姐敲打着。
  “大姐,你又不是不知咱们镇上,那些个家主婆啊,一个个那眼都往那铜钱眼里钻的,我家务事虽做的不怎么样,但我会赚钱,大姐,这阵子我帮郑家找猪可挣了好几钱的银子呢,只要能赚钱,那家主婆们一个两个都稀罕呢。”月娇儿昂着脑袋,骄傲的跟刚小母鸡似的。
  “那银子呢?”李月姐侧了脸问,月娇儿平日里老跟郑家那帮小子一起混,郑家的杀猪行当做的很大,不光是镇上的,还要送京里,而这十里八乡的,杀猪的可不止郑家一家,于是猪源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月娇儿平日喜欢东家窜西家逛的,再加上她年龄小,人又活泼,跟镇里一些人家的丫头处的都不错,往人家家里一钻,只当是小姐妹往来,大人们多半不会阻止,一来二去的,镇上哪家有猪,哪家的猪快出栏了,她一清二楚的,所以,镇上有一部份的猪源就掌握在这丫头的手上。
  郑屠娘子也是个精道人物,便把月娇儿拢了去,月娇儿向郑家提供一只快出栏的猪便能收一份例钱,把这丫头喜翻了心,平日里除了早上在家里卖豆腐外,多余的时间便一门心思的找猪,这段时间下来。但积少成多的,如今也有了七八钱银子,以月娇儿这般岁数,算是一笔不小的银子了。
  “我存在郑家四婶子那里,郑四婶子说了,给我三分利钱。等到一年满。我就能拿回一两银子了。”月娇儿得意的道。
  李月姐听月娇儿这么一说,便皱了眉头,郑家四婶子这个事情前世她知道,当时。周家许多丫头便把省下来的一些银子存她那里的,起时获利相当不错,不过。这事风险相当大,后来郑四婶子前头的链条脱勾了,好些人到郑家去闹。也闹不出个结果,损失大了去了。
  于是道:“那今年把钱拿回头就不要存她那里了,你自己赚的钱自己收着,你如今也十二岁了,订亲的事情也就在眼前了,打点首饰,这些东西。女儿家都少不掉的。”
  “大姐,你都没订。我急什么……”饶是月娇儿一向大咧,平日也多开这种玩笑,但李月姐这会说的正经,月娇儿便也忸怩了起来。随后却又八卦的道:“大姐,我看那于管事和杨管事两个都不错的,大姐不若在里面选一个。”
  李月姐叫自家四妹这话给说乐了,没好气的点了点她额头:“你道你大姐是万家求啊,还选一个呢,再说了,他们两个外乡人,咱们又不知根不知底,保不齐人家家里都有娘子呢,你可别瞎搅和啊。”
  “知道了……”月娇儿嘟着嘴拖着长长的音道,在她看来,自家大姐那绝对是天底下最好的,便是上回来的钦差也没有什么不配的,当然,她也知道这是异想天开。
  说话间,两人便到了车马行。
  车马行就在码头边上,跟李家的竹篾坊相邻,李月姐将信托了车马行的驿卒,正好明天就有一趟进山的,李月姐心里高兴,估模着这样的话,那有个两三天自家阿舅就能得信儿,比之间估计的时间短多了。
  付了寄信钱,出得门却看一男一女在竹篾坊门口拉拉扯扯的。李月姐仔细一看,甚是惊讶,居然是她小姑母李素娥和小姑父贾五郎。
  “小姑母,你什么时候来的?”李月姐惊讶的问道,至于贾五郎,想着前世自家小姑母的下场,李月姐理也没理会,倒是一边月娇儿姑父姑母的叫了一通,这丫头一身本事就全在一张嘴上了。
  贾家住在十里埠,平日里贾五郎常往柳洼这边来看他姐贾氏,却鲜少见自家小姑母跟着一起回来。
  “昨天到的,就住在大嫂家,我们这正要去看你阿爷阿奶。”李素娥细声细气的。
  “哦。”李月姐点点头。
  “月姐儿啊,几年不见,都这般娇俏了。”这时那贾五郎已经凑了上前,带着点色眯眯的盯着李月姐看。
  李月姐这下更火,冷哼了一声,拉着月娇儿绕到另一边,挽着自家小姑母说着体已话儿。李月姐还记得小时候,阿爷阿奶和二叔他们都不亲近自己,也只有这个当时还是十岁出头的姑母,每日里背着自己到处玩,所以,前世,知道姑母自杀后,李月姐一个人闷在被窝里差点哭断了气,既哭姑母,其实也是哭她自己。
  李素娥也细细的问了些李月姐姐妹几个平日的生活,又抹着泪儿说大哥大嫂去的太早,苦了李月姐这帮姐妹。
  “撒什么猫尿,月姐儿她们平日里生活舒坦的很,你没听说她家那白玉豆腐已经远近闻名了吗?就说你爹娘偏心,老大有个豆腐手艺,老二有个竹篾作坊,偏你这女儿有个啥?赚钱的本事没有不说,连蛋也不会下,我娶你回家做什么,不如休了了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