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9 节
作者:      更新:2021-04-30 16:02      字数:4851
  啵谡庖坏闵希直惹俺眯鹇氩换崾芄诺钠约憾谰右淮Φ奔易髦鳎质鞘兰渑酉硎懿坏降母7至恕?br />
  既然规矩如此,那么也就没有晒嫁妆这一条了,事实上这也不算是正统意义上的嫁妆,毕竟公主出嫁了,也依然被视为是天家的一份子,不算夫家的人,应该说算是宫里对于公主开府的下赐罢了。
  仙师在十年前就为阿黄攒了一份家私,之前章皇帝也说过,阿黄是长女,嫁妆要加厚。反正这一代就三个女孩子,内库也有钱,并不会置办不起。不论是太皇太后还是太后,都没有发话削薄阿黄的嫁妆,而是照旧按之前的许诺给准备着。这份嫁妆有多丰厚,也是可以想见的。西苑库房里,单单为阿黄的嫁妆就开了三个大屋子,就这样还觉得挤挤挨挨的装不下。再加上那本嫁妆册子,历经十年删删改改,实在也是复杂得很,一般人只怕理不清楚。今日要将这些箱笼运往公主府安放时,连徐循都是亲自出马,不如此,也实在很难做到帐实合一。
  “杂色宝石一匣,中有米粒大小红蓝散宝石三十余枚,金刚石十余枚。”刘尚宫捧着册子读了一行,底下人奉了个盒子上来,徐循便打开看了,她眉头一皱:盒子里的宝石,大约只余了有三成了。
  今日她把阿黄带来,眼下小姑娘就坐在一边,望着满院子的箱笼,眼中也有几分新鲜。见首饰仿佛是出了纰漏,便好奇地望着徐循,似在等着看她的反应。徐循想了想,有点线索了。“三四年前打嫁妆的时候,是不是把这盒子里的宝石都取出去,给她做了一套头面?”
  阿黄的嫁妆册子是厚厚实实的一大本,还夹带了无数手令回函,韩女史翻了半日,“是有这一条,九年冬取红蓝宝石合计十七枚,金刚石八枚,造头箍六条,凤钗两枚。”
  众人便在首饰匣子里果然寻出了这些物事来,徐循还点了点宝石数目,“哟,居然还刚好呢,总以为要敲坏一枚两枚的。”
  “娘娘真是会说笑。”众人都笑了,“这对得上账目的,哪敢侵吞,吞没了一枚,全家都得赔进去,可不划算呢。”
  徐循也笑了,又往下清点,多数都能和账簿上记载相对,偶有对不上的,阿黄就主动说,“这都要找,可不知找到何时去。想来也是支取去做了别的事了,念到后来自然出来。”
  阿黄不发话,徐循就是要细细地计较,阿黄发了话,她也乐得轻松些,却仍不敢太大意了:这孩子心细,她是早知道的,若是为此事让她记下一笔,误会她监守自盗,拿了些不该拿的东西,那倒是白忙这一场了。若不然,也不必双方都亲自出面,各自派个心腹,倒也就完了此事了。
  她这里核对过一遍,便装起一箱来,搬到一边,从早上开始,忙到了中午,才清出了十多箱,还有许多等着清点。阿黄虽然面有倦色,但仍不提去字,徐循也得陪着她在这点。不过到了下午,她便累了,只让韩女史念,花儿和刘尚宫核对清点,她和阿黄坐在交椅上看着便是。
  不一会便到了下午,徐循昏昏欲睡,阿黄年纪轻,倒还精神奕奕,仿似十分好奇,盯着箱笼直瞧。院里众人被她看得都是不敢怠慢,纷纷强打精神,小心点算。徐循自己坐在椅上吹着春日暖风,不一会,头便一点一点的,差些没栽到地上去。
  就这么沉闷而机械地走着流程,外头是不少宫女内侍,蚂蚁搬家般将锁好的箱子一点点搬到大车上,预备着一会先送到公主府去。里里外外都是一片宁静,只有韩女史、刘尚宫和花儿三人有条不紊的念诵声,响在寂静的小院上方。
  也因为里外这么近,一旦有点异动,也就十分提神,徐循本来还沉浸在朦胧的睡意之中呢,猛然听见一连串脚步急急地往院子里过来,便一下来了精神,直起身子望着穿堂——这么着急,肯定是有要事发生了。
  果然,来的是蓝儿,花儿不在,清安宫就该是她揽总,她都亲自出来传信了,可见这问题并不在小。徐循扬起眉毛,只让花儿行了半礼,便问道,“出了什么事?”
  蓝儿上前几步,附在徐循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娘娘,乾清宫里闹起来了!这会儿太后娘娘已经过去,还派人来问您在哪儿,奴婢这就赶着过来寻您了。”
  “闹起来了?”徐循吃惊地重复了一遍,“你且仔细说说,究竟怎么回事。”
  “奴婢也不都明白,只隐约听说是老娘娘、娘娘打发人去呵斥王振,当场就要拿住打杀了。”蓝儿的眉头也是皱得紧紧的,“可出了什么事要让太后娘娘亲自过去,奴婢就不知道了。”
  这……虽说皇帝出言不逊的事情,徐循也是知情,并且也建议严肃处理,但她也没想到太后会和太皇太后商量出个直接打杀的办法,这和迁居乾清宫比,根本都不是一个层次的应对办法了。后者已经足够严厉,她还怕这么处理,会将皇帝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没想到太皇太后、太后还更肃杀,因为一句话说错,就要把皇帝的大伴给打杀了。
  虽然王振为人,她亦不是太喜欢,但那毕竟是皇帝的大伴,纵有劣迹,也还不显,一句话就要打杀,即使大臣们知道了会尽力夸奖两位娘娘的贤德,但对皇帝来说,此举会否也太过分了点?既然太后要亲自过去乾清宫,应该便是闹起来了吧……
  思绪纷纷中,徐循也顾不得这一茬了,吩咐韩女史,让她好生清点嫁妆,又特地对阿黄道,“你勿担心,若有出入,且都先记着,我明日再来解释给你听。”
  阿黄至此,面上终于有些讪然,“娘娘又何必如此,难道您还能贪了我什么不成?您既然要回去,我也不留了,只让姆姆留下便是了吧。”
  其实徐循也不是不能理解她的心情,章皇帝去了,太皇太后老了,阿黄和她关系也只是平平,仙师这几年虽然不错,但手里终究不宽松,谁知道皇帝对姐妹们如何?虽说出嫁时也有庄田赐下,宗人府也会供给日常花销,但在宫中无靠,想要多攒一点也很正常。她若没个心腹,不是自己来看,难道还让财产流落给旁人掌管不成?因此只是摇头,“不必,你好生看着,其中有些疏漏,只怕是真疏漏了也未必的。”
  匆匆丢下一句,又略略整顿了衣冠,她便随着蓝儿出去,上了轿,让他们直接往乾清宫抬去。——不过西苑本来距离乾清宫就有一段路,几人这又是在西苑深处了,虽然心中着急,但一时半会,却也到不了地头。
  才方走到一半,轿子忽然一顿,蓝儿在轿身轻轻地道,“娘娘……太后娘娘的轿子回来了。”
  徐循这会还去什么乾清宫?在路上也没法说什么,只好跟着太后一道,回身去清宁宫了。到屋前她先下了轿子,却见太后那儿半天也没有动静,便到轿前疑惑道,“姐姐,您没事吧?”
  太后过了一时,方才鼻音浓重地回答,“无事的。”
  说着,便掀帘子出来,果然是双目红肿,一看便知道,刚在轿子里必定是哭了。
  徐循见此,哪还不知乾清宫中必然有一番争执,而且太后看来还是被气着的那一方。她也不说话,等进了里间大家坐定了,方才问道,“这王振,是死了没有呢?”
  太后一听王振两字,浑身一震,眼泪便是夺眶而出,她捂着脸低了好一会头,方才哑声道,“周嬷嬷……你来和她说吧!”
  周嬷嬷亦是神色沉肃、心事重重,见太后如此,眼圈儿也跟着红了,便跪在徐循跟前,低声将乾清宫里的事情,娓娓道了出来。
  原来太后派出打杀王振的,正是周嬷嬷,可她到了乾清宫里,方才呵斥了王振几声,皇帝便把她给喝住了,仿佛早知她的来意一般,竟是不许周嬷嬷带走王振,双方只能是僵持在了那里。周嬷嬷仗着是太后身边近人,还劝谏了皇帝几句,皇帝反而恼了起来,反要打杀了周嬷嬷。事情闹到这般田地,只能是惊动太后,待到太后赶到时,亦是又惊又怒,呵斥了皇帝几句,皇帝便发了脾气,只说自己横竖不是太后亲生,同他有半点好的人,太后都要夺去。先夺了罗妃去还不足够,今又要夺了王振,还说什么他日亲政以后,必定要废了太后之位,究她阴夺人子之事,追封生母为皇太后云云。
  徐循听得话也不会说了,她虽然猜过栓儿也许对自己身世有些疑心,但却也全没有想到他居然什么都知道了,且还知道得这样清楚,如今这么一嚷出来,明显是压根都不在乎和太后的所谓母子情分,要把脸面撕破了。——也难怪太后会如此失魂落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如今再想到前事,大抵因为恩怨已经过去许久,余下的感情也不浓烈,徐循没有多少幸灾乐祸之意,反而也有些淡淡惆怅,太后这一生,亦可谓是在命运的洪流中不断地翻滚挣扎,她曾风光过、低沉过,也曾不顾一切地放手一搏,虽说这一次出手,为她博来了如今的荣华富贵,但苦楚辛酸之处,又很难令人羡慕她的命运。都走到这一步了,还要为自身的后位担心,也不知她这一辈子,真正开心幸福的日子,又有几天。
  “真是胡说八道。”她先喝了一声——不这么安慰太后,只怕她连正经谈话的镇定都不能具备,“皇后是章皇帝立的,栓儿也是大哥首肯,方才记在娘娘名下,由她教养的。至于罗妃去世,虽然值得惋惜,但也的确是因为时疫,前后治疗都是尽心尽力,又何来夺去一说?皇帝不懂事胡说八道,你们就该教他道理,如何反由得他胡乱发火,还气着了太后娘娘?”
  这番话在情在理,却未能抚平太后的情绪,她依然双手掩面,伏在案上不言不动,徐循见不奏效,声音便也低落了下去,她同周嬷嬷交换了一个眼色,见周嬷嬷也是满面忧急,便上前去轻轻地推了推太后,低声道,“娘娘,娘娘?”
  这一推不要紧,太后身子一歪,就被徐循推着倒了下去,徐循不由大骇,忙要去扶,仓皇间自己也跌了一跤,一群人乱了好一会儿,这才将太后扶了起来,先探鼻息——倒还有,只若有若无。再一看,只见太后面若金纸、唇歪了一边,怎么呼喊都没个回话,她心中一凉,忙喊道,“快请太医——都先别动,放平了!——娘娘卒中了!”
  作者有话要说:太皇太后的风格又一次玩脱了……
  262、母爱
  卒中是很常见的病;大鱼大肉的吃着,没事也不干活的富贵人家时常就出现这样的疾病,就是宫里;也颇有些六尚女官年老了后;就是因为这病再起不来身的,因此宫人对这病名也不算太陌生,听到是卒中,稍微也就减了慌乱——卒中虽然可能造成太后起不得身;但毕竟还不会立刻就死。昔日章皇帝暴卒;和昭皇帝一样,当时在屋里服侍的宫女宦官;除了大有脸面的那几个;余下多有被殉葬的。这屋里也没人想着活得好好的忽然去死不是?
  不过;太后年纪毕竟还轻,谁也没想到她忽然卒中,众人顿时是乱成了一团,就连徐循,除了知道要把太后放平以外,对余下的急救措施也是一无所知,恍惚听见谁喊了一声放血,也是灵机一动,忙奔上前去,拔下银钗在太后十个指头上都扎了洞,此时又有机灵宫女,早就奔向内安乐堂,把在那里值守的太医给叫来了。至于太医署,因为隔得远,所以过去的人还没回来。
  这里有了医生施救,就不必徐循添乱了,她也听说,这卒中的人要是面目歪斜得厉害,救回来的可能性就小,太后的面目倒是还好,未曾歪斜过甚,看来性命应该是无忧的,至于人能否站起来,能否视事……现在也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徐循站在宫中,手叉着腰茫然了一会,才忽然间惊慌发觉——现如今,宫里居然只能指望她来做主了。
  太后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指望其在短时间内视事已无可能。太皇太后年老多病,不然也不会交权,这些日子以来衰老了多少,自己也是有眼看见的,再加上打杀王振明显是她的主意——太后第一步根本不会走得这么绝,她就不是这么个性子,也唯有老娘娘才会如此咄咄逼人,不留余地——眼看因为这主意,把皇帝和太后闹翻脸了,太后被气中风了……徐循真怕自己把这事一告诉过去,太皇太后也跟着气中风了。
  太皇太后和太后都不管事,仙师又身份尴尬,皇帝刚说过太后阴夺人子,要废她后位,那么往前一步推论,因为太后要上位而被黑的仙师,也有可能被复位尊为母后,再给罗妃追封一个太后……这么一搞,仙师也被牵扯进漩涡里了,这会儿让她出来管事,那就更乱了,所以也不能找。这宫里寥寥几个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