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节
作者:      更新:2021-04-30 16:01      字数:4789
  徐循忽然间不知道自己进宫究竟是为了什么,在进宫之前她设想过很多生活,独独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变成这样,过着这样的日子,成为这样的人。
  她图什么呢?就图娘家的荣华富贵,图她自己的万贯身家?
  怎么会这样?徐循想,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还是我吗?
  她觉得她有点捉不住她自己了,她不知道自己现在还在渴望什么。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即使生了儿子,即使免于殉葬那又能如何?这样活着真的有趣吗?
  “娘娘?”柳知恩略带疑惑的呼声,唤醒了徐循。她摇了摇头,忽然感到了片刻的晕眩。
  不论如何,先把眼下的难关度过去再说了。孙贵妃也好、胡皇后也罢,难道这件事真的就只是巧合?
  即使很想相信,为了肚子里这个可能的孩子,徐循也不能相信这就是巧合。
  “最近,宫里的饭食,是清宁宫小厨房做的,还是——”她问柳知恩。
  闻弦歌而知雅意,柳知恩交代起了太后的安排。“是清宁宫小厨房现做,每日里由太后娘娘的膳食中随意给您指出若干味送来的。”
  看来,除了自己以外,也不是没有人在乎她的安危。太后不但考虑到了她的嫌疑,也考虑到了她的安全……
  “你看了我的天癸记录没有?”徐循又问,“上次天癸记上去了么?”
  这一问,就又把徐循的怀疑给暴露了出来,柳知恩双眸一眯,像是没想到徐循居然会如此敏锐,他犹豫了一下,便低声道,“尚寝局说,因人手不够,这几个月的月事全都没记。”
  到底是真没记还是假没记?
  ——局面乱得简直就像一锅粥了!
  徐循烦得直接就把一杯茶推到地上去了,清脆的茶杯落地声,倒是唤回了她的神智——她还把自己吓了一跳,忙阻止了柳知恩,“你别动了,一会儿让她们收拾。”
  她缓了缓,想要说什么,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禁不住就对柳知恩露出了一个极为难看,极为勉强的笑,才要说什么,忽而又觉得下。身一暖……
  徐循也顾不得柳知恩了,跳起来就往净房跑。
  然后……然后她就看到了亵裤上那熟悉的一点粉色。
  她的天癸来得总是很矜持,见粉以后数日,才会正式到来。不过,不论如何,这该死的天癸,总是来了。
  她混乱的情绪和波动的心情,似乎也有了解释——天癸之前,徐循的心情总是会低落一点,也往往会比平时更容易胡思乱想。这一次因为局面的特殊,反应更大,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徐循就像是分裂成了两个人,一个能够很正常地推理着来龙去脉,无喜无悲地分析着各种原委,还有一个却是只想把自己的头塞到水桶里去,就这样把自己溺死。
  就像是文皇帝去世后那几个月一样,她觉得自己没法再这样生活下去了,她觉得她看不到一点点光了。
  然而,文皇帝去世后的那段低潮,是出于徐循对死亡的恐惧。她依然热爱生活,她还很年轻,她不想就这样死去。
  而这一次,徐循却是失去了对生活的爱,她在她的生活里找不到一点能让她支撑下去的东西。
  皇帝的宠爱不能,她不可能去依靠一个可以理直气壮地从她身上索取而不必有任何回馈的男人,该给她的一切,皇帝已经通过赐予她家族的荣华富贵给与了。徐循不能再要求什么,她没这个身份。
  她不能去依靠孩子,她没有孩子,很有可能她一辈子都不会有孩子了。
  她不能去依靠她的‘姐妹’,她现在已经学不会去信任她们……徐循已经没有办法去相信了。
  她该依靠谁?这样活着是为了什么?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走出净房,怎么样坐到椅子上的,当徐循回过神的时候,柳知恩甚至是已经僭越地握住了她的肩头,正弯下腰轻轻地摇晃着她。
  “娘娘、娘娘。”他轻唤道,脸上罕见地有了一丝惊慌。“娘娘!”
  徐循勉强地挣开了他,“我……我……”
  她想说她没事,可这话却说不出口,两人四目相对时,徐循忽然感到了一股锥心的痛楚,她茫茫然地说,“柳知恩,我月事来了。”
  柳知恩明显一窒,他面上闪过了极其明显的失望,一时间,居然也是连话都插不上了。只是后退了几步,茫然地坐在了炕边。
  室内顿时就陷入了极为压抑、极为低沉的寂静之中。
  “柳知恩……”不知过了多久,徐循低弱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奴婢在。”柳知恩轻声回答。
  “你义父……给你算过命吗?”
  柳知恩颇有些莫名,他如实回答,“奴婢义父虽说文武全才,可命数之道却没有涉猎。”
  徐娘娘很明显地打了个磕巴,虽然未能眼见,但给柳知恩的感觉,是她非常的错愕。
  才要抬首看去,她却已经举手掩面,大笑了起来。
  她笑得柳知恩浑身发凉——这么好听的声音,笑出来的声音却像是老鸹在叫……可还没来得及打岔,徐娘娘又突兀地停止了笑声。
  屋子里就又寂静了好一会儿。
  “柳知恩?”很单调、很机械的声音。
  “奴婢在。”柳知恩努力稳着回答。
  “你……你是为了什么净身入宫的。”徐娘娘的声音里听不出一点情绪,就像是在闲话家常。
  柳知恩便望向了徐循。
  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女人。
  她正当盛年,虽然有几分清减憔悴,穿着也很朴素,可毕竟是盛开的年纪,即使如此,也别有一番动人。平时的徐娘娘,就像是一朵很雅致的花,在轻言浅笑之中,她的美丽就这样不经意的沾染到了衣间,仿佛花香袅袅,缠绵难去。
  可现在,这朵花失了魂,徐娘娘的双眼里已经失去了神采,她望着自己,就像是望着一片空白。虽然她的姿态是如此的娴雅,可柳知恩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她的心情有多绝望。
  而柳知恩虽然不知道她的心路究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却很清楚徐娘娘现在最需要什么。
  他叹了口气,勉强振作起心情,重新跪倒在徐循身边。
  “奴婢的伯父,曾是广西桂州知府,”他低声说,“因维护建庶人,支持方逆,论罪满门抄斩。事发时奴婢还在襁褓之中,因而免死,与母亲一道,被没入官中为奴。后来十岁时,宫中缺人使唤,便把奴婢净身入了宫。”
  徐娘娘动弹了一下,她低声说,“啊……”
  过了一会,她又问,“那你当时……净身后……难受吗?”
  “难受。”柳知恩低沉地说,“我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这辈子都再也不会好了,当时,我恨不能死在床;上,再别下来。每一天闭眼,我都希望再也不用睁开眼睛。每一次睁眼,我都对老天爷很失望,老天没眼,我竟还没有死。”
  徐娘娘看了他一会,忽然间,她哭了。
  她扑到了自己的膝盖上,无声地抽搐了起来,淡青色的襦裙很快就濡湿了一片,变做了深色。
  “柳知恩,”她的话不断被抽鼻声打断,徐娘娘断断续续地说,“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想出去,我……我有时候觉得,这宫里……这宫里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让你去死,而是让你觉得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我真的很想出去,上一次求大哥,我是真心的,我是真心的……”
  柳知恩举起手,他犹豫了很久,才慢慢地拍了拍徐循的肩膀。
  “娘娘。”他沉声说,“请听我一句话。”
  徐庄妃便慢慢地止住了哭泣,缓缓地抬起头来。
  这是一张极为失魂落魄的面容,虽然生得很好,却一点也不迷人,她面上的表情,实在是太过凄惨,惨得让人甚至无法目睹,只能转过头去。
  “这世上有些事,是容不得咱们自己作主的。”柳知恩便望着徐循,很稳定、很稳定地说。“就像是奴婢的阳根一样,丢了就是丢了,怎么都回不来。只要还活在世上,就只能去面对这个事实。若是娘娘命中没有子嗣,那就是没有子嗣,殉葬也好,不殉葬也罢,走到最后一刻,您也终归是要面对这一天。当您惧怕着殉葬的时候,活着就变成很没有意思的事情,您一直在怕、一直在算,一直在担忧……可若您接受了殉葬的事实,接受了这一天的话,左右不过是一死,您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徐循茫然地望着柳知恩。她的小口轻轻地张开,变成了一个疑问的椭圆。
  “啊?”她轻轻地说。
  “命是天给的,可日子是人过的。净身入宫,是奴婢的命。”柳知恩继续说,“只要还要活下去,就要接受,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奴婢认了命了,不去想断肢重生的事,所以看开了这一点后,每一天都过得很满足。株连之罪,可以夺走我的肢体,却夺不走我的平静和幸福,娘娘,你明白这个道理吗。有些东西,只要您自己不愿意,那便是谁也拿不走的。”
  徐娘娘面上闪过一丝惊容,她慢慢地止住了泪水,仿佛在深思着柳知恩的话。而柳知恩却不期然有了几分后悔——今日,他实在是说得太多了。
  “您先好好休息。”他又改了口,“子嗣的事,来日方长,又何必急于一时?奴婢……改日再来探您!”
  说罢,便站起身子,踩着碎瓷片,匆匆地退出了屋子。
  ——走了许久,方才觉得脚底有微微的疼。柳知恩回头一看,这才发觉,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踏出了一路带血的脚印。
  125、双元
  皇帝一路回京心情都不错。
  轻轻松松;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汉王和乐安;使得他消除了梗塞心头多年的大患。——这些年来,汉王、赵王就像是浑身长刺的热炭团;窝在哪一任皇帝怀里,都令他们眉头大皱;寝食不安。
  昭皇帝还当太子的时候;对几个弟弟是仁至义尽,汉王几次有异动,保了。赵王要造反;捏了个荒谬的借口,文皇帝似乎是有新的意思了;昭皇帝忙出面说话;又保了。可这保,究竟是必须保还是真心保,虽然父子两人没谈这个话题,但皇帝自认心里是有数的。
  几次要造反,反的都是昭皇帝啊……再浓厚的兄弟亲情,能撑得过几次折腾?
  都是不得已为之,皇帝面上对两个叔叔是有求必应,心里可还记着自己上京继位时的那点事呢。当日在乐安驻跸时,有人提议顺便把同谋赵王也给灭了——汉王府里是已经搜出了两个藩王之间书信往来的证据,说实话,皇帝都是很想听从的。
  要不是内阁吵嚷不休,无法形成统一意见,而且也顾虑到一下杀灭了两个亲叔叔,影响实在不好,赵王也躲不过这一劫——不过,朱高燧志大才疏、心热胆小,看到了朱高煦的下场,怕也不会再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了。
  御驾亲征,于国家的负担是很大的,虽然难得出京,有意再多逗留一会,但皇帝也知道国库现在的情况,才出征半个月,他便拔营回京,一路慢慢地走,边走便处理政务,除了多带了一干罪人,在乐安杀了那么几个人以外。一路根本是风平浪静,一点都不像是打过仗的样子——除了路上因摔下马死了一人以外,连减员都基本为零。
  虽然是不战而胜,但此战也的确安定了人心,把皇帝的声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在征伐汉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足智多谋、料敌机先,为他在臣子们中间博取了好些溢美之词,皇帝虽然也不会当真,但人没有不爱听好话的。所以,他回到行在的时候,心情还是很愉快的。
  得胜回京,自然有一番礼仪要行,监国的两王在城外郊迎,几兄弟一个月不见,自然有好些话要说。两个弟弟也是迫不及待地和皇帝打听起了战争的细节——虽然他们是不能当皇帝,但从前还是皇孙的时候,也没少受汉王的气。现在这藩王的好日子,若是汉王上位可不能有,所以兄弟间还是非常同仇敌忾的。
  几兄弟大说大笑的,皇帝越发是意兴飞扬,回宫以后,自然是梳洗梳洗,和留守宫里的亲信闲话闲话,准备去清宁宫给太后请安——
  然后他的好心情基本也就到此为止了。
  皇后这一胎怀得反应很大,他走的时候她就已经有反应了,也不知是不是受惊又搬迁的缘故,这个月更是孕吐得一塌糊涂,他回来了都不能起身出来相见。皇帝进去慰问了她一下,才没说几句,皇后捂着嘴又要作呕了。南医婆慌忙便请皇帝回避,皇帝也就只好又出了屋子,回正殿找太后说话。
  “再过几个月就好了。”太后自己有经验,宽慰皇帝道,“吐得厉害,定是个闹腾的小子,才会这样折腾他娘呢。”
  妇人妊娠,有哪个不受苦的,当年孙玉女怀胎的时候也是一样,甚至比皇后还要厉害。皇帝虽然挂心,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