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节
作者:打死也不说      更新:2021-04-26 12:57      字数:4954
  的彭德怀大军会合。这是后话。
  1928年秋末,吉鸿昌在甘南大破马仲英,凯旋而归,入兰州。他在各地的所
  作所为早就传到刘郁芬耳里,西北军许多高级将领也不满吉鸿昌的做法。吉鸿昌
  浑然不觉。这员大将还有用场,刘郁芬劝大家忍一忍。不久有消息传来,一匹神
  马带着马仲英的残部往青海流窜。刘郁芬问吉鸿昌怎么回事。吉鸿昌说:“马仲
  英又活了。”
  “他不是跳河了吗?连马都淹死了,他能活着,洮河是不是倒流?”
  “这个人非同寻常,刘司令,赶快向青海发命令,让各县组织起来,防匪自
  卫。”
  “这史无前例呀,你吉大胆胆子也太大了。”
  “实话给你说吧,河州和甘南就用这办法,马仲英为什么专扑青海呢,他在
  河州甘南站不住脚啊。”
  刘郁芬不再理吉鸿昌,给孙连仲安树德这些西北军老将下命令:“马仲英已
  成强弩之末,一定要在青海彻底消灭他们。”
  尕司令一直被河水冲到下游,河州无法立足,他沿途召集残部钻进南山。那
  匹神奇的大灰马在主人上岸的时候就感应到什么,从黄河上游孟达峡一路狂奔,
  一天一夜后终于找到主人。孟达峡谷地汇聚着好几千人马,尕司令抓住马耳朵,
  往马嘴里塞一把豌豆,“马呀马,你的兵比我的还多呀,你就当副司令吧。”大
  灰马兴奋得刨蹄子。尕司令大声说:“我不是开玩笑,它已经当两回副司令了,
  你们以后要听它指挥。”
  大军一直在荒山野岭流窜,大家议论纷纷。尕司令的姐夫马虎山能征惯战,
  打起仗跟豹子一样,那些绿林出身的骑手就给马虎山点火,“这么下去不行,尕
  司令想当唐僧,咱就一辈子跟他吃素?”“挨毬的黄正清给他使了啥法术?把他
  给迷惑住了。”“咱得想个办法。”马虎山咳嗽一声,“你们说的啥我可没听见。”
  马虎山骑上马,踢咵踢咵走开。“他不会告咱去吧?”“他也是馋人,嘴上不说
  心里咚咚哩,我听见啦,心在胸腔里跟马蹄子一样,夏河县那么多金子银子,可
  惜了。”“尕司令迟早要改造咱,咱先改造改造他。”
  1929年春天,大军开到湟源,百姓死难三千,湟源变成瓦渣滩。
  大军开到永登,百姓死难三千,永登变成瓦渣滩。
  大军开到民勤,百姓死难四千,民勤变成瓦渣滩。
  尕司令和他的执法队枪毙好几十人,大军跟潮水决堤一样拦不住,就跟国民
  军硬拚,一拚就倒下去一大片,狗日的一伙土匪,爷爷叫你们喂子弹。尕司令眼
  睛都红了。尕司令跑进塔尔寺,向大活佛请罪。大活佛说大地要淌血,谁也没办
  法,我知道你为何而来,光有恨没有爱不是真正的伊斯兰。
  大灰马在寺外嘶鸣,马鞍上的战刀在铜鞘里发出沉闷的吼声。
  骑手进来报告,国民军孙连仲的部队开过来了。尕司令向活佛施礼,“在佛
  祖圣地大开杀戒,活佛不见怪吧?”活佛说:“苦海无边,你去泅渡吧。”
  尕司令出去时,骑手们跟国民军接上火。那一仗,骑手们解决了国民军一个
  团。
  孙连仲从西宁亲自带大部队来攻,骑手们消失在巴丹吉林沙漠里,孙连仲望
  着拔地而起的黄尘发呆。参谋长说:“这小子就像一股风,来去无定,旋起旋仆。”
  孙连仲说:“命令部队坚守城池,不要进沙漠。通报上讲马仲英死了三次,一个
  人死三次你能相信他死了吗?”参谋长说:“马步芳对我讲过,只要马仲英不占
  地盘,他就成不了气候,他就会当一辈子流寇。”
  4
  那年冬天,盛世才离开六朝古都南京,回到老家辽东。蒋总司令手下的作战
  科长,在乡亲们眼里是非常荣耀的。盛世才一点也不荣耀,他淡淡地说:“作战
  科长是坐冷板凳的。”老同学说:“蒋介石留学日本军校,你也留学日本军校,
  蒋介石早先做孙大总统参谋部作战科长,你也做蒋总裁的作战科长,可见这是一
  条成功之路。”“一条路上只走一个人,我不想步别人的后尘,我不干科长了,
  我准备去新疆找出路。”
  亲友们为之一震。盛世才告别故乡,骑着大马走了。他得走八十里地去县城
  搭汽车。亲友们送了一程又一程,盛世才打马前行,头也不回,那情景有点像浪
  迹天涯的江湖义士,一身的慷慨悲凉。
  在沈阳,他朝拜前清皇陵,努尔哈赤就躺在这里,面南背北,遥望中原。关
  东大地王气很足,辽金清曾崛起于白山黑水,驰骋于大江南北,以至中亚腹地。
  辽被金取代后,辽国大将耶律大石率辽国遗民西迁中亚,在巴尔喀什湖周围建立
  西辽,长达八十余年。盛世才要去的新疆曾经是西辽的一部分。他必须乘火车穿
  越西伯利亚,从塔城进入新疆。这条路线是耶律大石当年走过的。耶律大石是带
  着亡国之痛离开辽东,漂泊万里去开创契丹人的基业。他盛世才东渡日本学来一
  身本领投奔蒋介石,科长这条冷板凳击碎了他的金陵春梦。他内心的痛楚不下于
  耶律大石。盛世才在东陵站了很久,故国的无数英雄豪杰就这样从眼前飞驰而过,
  他们消失在祖国的历史长河中。
  他正扼腕叹息,有人在他身后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人生之多艰,汉高
  祖之嗟叹乎,楚霸王之嗟叹?”那人是他的日本同学崛城雄。崛城雄倾慕中国古
  典文化,毕业后被军部派到中国东北关东军司令部任职。崛城雄说:“你不是给
  蒋总司令当作战科长嘛,回东北干什么,有特殊使命?”
  “真有特殊使命也轮不上我。”
  “所以就站在帝王的陵前养浩然之气。”
  “崛城君真会开玩笑,我有什么浩然之气,一肚子鸟气罢了。”盛世才说,
  “南京的差事我不干了。”
  “那是一份好差事啊,在总司令身边工作,对我们日本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
  好机会。”
  “日本有武道,中国只有帝王术。中国宋朝有个王安石,宁可去边地小县当
  县令,也不愿在京城当侍郎。我准备去新疆。”
  “好多同学等着中国开战跟你对阵呢,你跑到新疆不是叫大家失望吗?当年
  你可是军校的高材生啊。”
  “中日两国真要打起来,我不会沉默的。”
  “在遥远的新疆跟我们交战?”
  “日本军部一直把辽东视为帝国的生命线,辽东曾是辽国的故地,辽国灭亡
  以后,辽国的大将耶律大石率部西征,在中亚腹地建立西辽,新疆也是辽国的故
  地。”
  “我明白了,盛君凭吊的不是努尔哈赤是耶律大石,盛君去新疆是为了卷土
  重来,东山再起,盛君会成功的。咱们聚一聚为你饯行。”
  崛城雄把盛世才请到一家日本餐馆,吃生鱼片喝清酒。崛城雄说:“盛君在
  首脑机关工作,中原大战给中国带来难以消除的后遗症,这情况盛君不会不知道
  吧?”
  “内战的结局便是中国北方防务空虚,关东军可以趁机在东北动手。”
  “张学良有五十万军队,关东军只有两万多人。”
  “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军队是冯玉祥的西北军,而西北军在这场内战中瓦解了,
  五十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固然庞大,可他们的统帅张学良是个狗肉包子,他的军
  事才能不足以指挥这支大军。这些情况关东军司令部肯定考虑到了。”
  “军部的情况一点也瞒不了盛君啊。”
  盛世才冷笑。
  崛城雄说:“蒋介石也是日本留学生,军部的意图同样瞒不过他。”
  盛世才说:“日本是个统一的国家,天皇有无上的权威,中国四分五裂,蒋
  介石既要扫平军阀完成国家统一,又要填补帝制灭亡后的权威,还要应付帝国主
  义,辽东这颗棋子他鞭长莫及。面对日本进攻,他会收缩兵力,避其锋芒,在中
  原与日本交手。所以,关东军很快会在东北动手的,我估计关东军已经开始制定
  这项计划了,到时候只要找个小借口就可以向北大营开火。”
  “关东军确实有这个计划。盛君如此坦率,就不怕关东军暗算你吗?”
  “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我去告诉张学良,张学良会把我当疯子,关东军杀
  我有什么用呢?再说有你崛城君在,我不会出事的。”
  “为什么?”
  “崛城君首先是个武士,其次才是军人。”
  “承蒙盛君如此看待我,说来惭愧呀。武士与军人本来是一体的,自从西洋
  新式武器传入日本,象征军魂的日本刀,日见式微,军界上层与财界金融界沆瀣
  一气,日本固有的武士精神首先从首脑机关受到侵蚀。日清战争,日本军队凭着
  武士道打败中国,日俄战争,武士道精神发展到顶峰,参加过那场大战的老兵至
  今怀念东乡元帅和乃木希典大将。在旅顺口203 高地上,倒下了八万日本军人,
  乃木的两个儿子也死在那里,战争结束后,天皇向乃木询问战争情况,天皇丝毫
  没有责怪他,给他颁发了勋章。那场大战以后,武士道精神逐渐失去它的意义,
  仅仅剩下一种形式。今天,在军部很难找到东乡和乃木那样的统帅了,武道与军
  道相分离,这是日本军人的悲哀。日本已经很难恢复纯粹的武土道精神。除非来
  一次惨败,失败有时候也是一条拯救之道啊。盛君刚才诉说耶律大石复国的壮举,
  确实令人感动。希望盛君在中亚腹地重振武道,盛君成功了,这也是我们日本的
  骄傲。”
  “我在日本求过学,原田先生对我的教诲令人难以忘怀。”
  “原田先生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
  “是吗?”
  “东汉末年,曹操篡权,汉献帝的族人为了躲避战祸,远渡日本,天皇陛下
  赐给他们封地和贵族的爵位,改刘姓为原田氏。原田家族在日本势力不小呢。所
  以原田先生对中国留学生有特殊的感情。”
  “他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军人。”
  “加今的日本跟中国一个样,不学会投机是很难找到进身之道的。”
  “我明白崛城君为什么来辽东了,你是被排挤出来的,对吧?唔,我原以为
  受冷落的就我一个人呢。我跟着蒋介石在南京坐了几年冷板凳,英雄无用武之地,
  我远走新疆实在是迫不得已。”
  “新疆自古就是英雄豪杰驰骋的地方,盛君一定能成功。”
  崛城雄从腰间取下盒子枪赠给盛世才。
  “龟在我们日本是神物,这把手枪是日本的新产品,叫王八盒子,盛君佩带
  它做个吉祥物吧。”
  盛世才在崛盛雄手上打一下,把手枪收起来。
  “有神物保佑,我一定能成功。”
  这年冬天,盛世才从满洲里乘上国际列车,进入西伯利亚。在漫长的铁路线
  上,盛世才第一次对妻子诉说自己早年的宏愿,白山黑水,大平原,剽悍与血性
  之美,古代的关外英雄,辽金蒙元和满洲八旗。对于一个知识女性来说,最迷人
  的时刻莫过于倾听一个野心勃勃的男人滔滔不绝地谈自己的心里话。这个男人不
  是别的什么人,是自己挚爱着的丈夫,是在缓缓行驶的列车上,北方,大地之北
  的泰加森林带,白雪,贝加尔湖的巨浪,苏武牧羊的传说。读过许多书的邱毓芳
  一句话都不说,她手托下巴,披着华贵的大披巾默默地看着丈夫。丈夫情绪高涨,
  在许许多多的关东豪杰中,丈夫最终选择耶律大石,丈夫觉得自己就是当年的耶
  律大石。“耶律大石手下只有二百壮士,就能横扫西域,大败阿拉伯大军,在遥
  远的海押立和撒马尔罕建立西辽帝国,在伊斯兰教最兴盛的时候,把中原文化揳
  进中亚腹地,后来的伊斯兰学者和历史学家总想躲开西辽帝国,那个庞大的帝国
  千百年来压得阿拉伯学者们喘不过气。这太痛快了!这才是英雄所为!”
  “我想我的前世一定是个契丹少女。”
  盛世才差点说出叔叔的战地笔记,不知为什么,他的舌头顶不起那个秘密,
  那一定是个很可怕的秘密。他离开故乡,投军之前,把那本战地笔记烧了。
  他相信它的每一页每一个字都牢牢地刻在他脑子里了。他将去投军,对一个
  十七八岁的青年来说,这是一个大胆而诱人的举动,他还未动身就感觉到自己是
  个真正的军人了。他就像个了不起的军人一样,一把火烧掉自己的秘密和誓言。
  他觉得叔叔的战地笔记是一种誓言。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的誓言。辽东,夹在两个
  帝国主义之间的沃野,一个野心勃勃的少年把梦想与誓言投进大火。他就不再是
  少年了。他奔向北大荒。
  一个契丹少女的梦想肯定是耶律大石。
  他始终没有对妻子说出那本战地日记。
  等我们老了坐在火炉边一起回忆西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