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节
作者:上访不如上网      更新:2021-04-26 12:50      字数:4753
  柑炀妥槌闪耸蛉说亩游椤Q钚邢蜃约旱母缑嵌蠲苎收铰裕蠲芑卮穑骸跋衷谘罟愠稣鳎对诹伤猓胗闹莼褂星Ю镏!T墩骶嫌写蠛#庇泻郑挥幸惶豕槁罚绻愠で比爰怀牵掀涔槁罚呃龃雍蠹谢鳎怀鍪欤罟愕拇缶厝涣妇±Iⅲ馐巧喜摺9刂兴姆接刑煜湛删荩旄D懵手谥比」刂校赝静焕砘崞渌鞘校还淖髌ハ鲁ぐ玻欣亢澜埽哺О傩眨词寡罟慊毓刂幸丫闼校憔涂梢晕飨蚧和继煜拢馐侵胁摺H绻馔纪幌悸逖簦帕钏姆剑逖粼缇妥龊昧俗急福唐谀岩怨ハ拢偃漳谌绻荒芷瞥牵鞯卦坏剑谕饧泄ィ愕拇尘突岷懿幻盍耍饩允窍虏摺!崩飞铣3鱿终庵智榭觯耗笔刻岢錾现邢氯撸怨┭≡瘢墒敲看尉霾哒叨佳∮孟虏撸獯我膊焕狻Q钚刑死蠲艿幕昂蠊恍Γ担骸澳愕纳喜哒窍虏撸缃癯⑽奈浒俟俚募沂舳荚诼逖簦绻颐悄芤痪俟ハ拢阋远⊙罟愕恼龌怠6揖浅囟还ィ跄苷穹苁科俊庇谑欠窬隽死蠲艿募颇保岫ú灰频刂葱辛怂约旱摹吧喜摺保蚵逖艚M局校钚蟹衲谑飞崛宋じK茫云湮母梗么笫虏辉僮ü槔蠲芨涸稹NじK檬钦桨鼙环坏靡讯樱看蜗准贫寄@饬娇伞@蠲芸闯鑫じK糜卸模愣匝钚兴担骸案K貌皇俏颐堑耐耍幕彻弁狻D愠跗鸫笫拢戳艏槿嗽诓啵匚渌蟆G胝读怂!毖钚腥此担骸懊坏秸飧龅夭桨桑 崩蠲芗约旱囊饧槐徊赡桑愣陨肀叩娜怂担骸把钚性旆慈床幌牖竦檬だ趺窗欤课颐强隙ㄒ龇擦耍 焙罄囱钚形鹘保じK霉惶幼摺?br />
  这时刑部尚书卫玄率领数万兵马,从关中赶来增援洛阳。政府军先派出二万余人进攻,杨玄感采用设伏诈败的方法,全歼政府军前锋。几天后,卫玄率大军赶到,和杨玄感交战,杨玄感在阵前派人大喊:“捉住杨玄感了!”政府军稍稍懈怠,杨玄感乘机率数千骑突击,大破卫玄军,卫玄只带着八千残兵败将逃走(奇怪的计谋,好像一般都是喊出来打击对方士气的,想不到可以这样用)。杨玄感勇猛力大,世人多以项羽比之。他每战都身先士卒,持长矛突阵,而且善抚士卒,士卒都乐于为他效死,所以军队战斗力极强。卫玄聚集败兵再战,在北邙一日十余战,杨玄感军颇占优势,但因其弟杨玄挺中流箭阵亡而稍稍退却。
  李子雄因罪降于杨玄感,劝其称帝。杨玄感又问计于李密,李密说:“以前陈胜想自立为王,曹操想求九锡,张耳、荀彧劝阻止,都遭到疏远。我现在想劝你,却怕重蹈二人的覆辙。顺着你的意思阿谀奉承,又不是我的本意。起兵以来,虽然屡战屡胜,可是郡县多有不从的,洛阳仍然守御森严,各地的救兵即将赶到,你应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怎能急着自立为帝!”杨玄感听后笑而纳之。
  卫玄虽然屡败,可是却拖住了杨玄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远在辽东的杨广已率隋军主力回师,命陈棱进攻据守黎阳的元务本,宇文述、屈突通驰援东都。在东莱的来护儿也停止进攻高丽,还师西进,对包围洛阳的杨玄感形成反包围态势。叛军处于四面受敌的不利局面,杨玄感又问计于李密,李密说:“元弘嗣统强兵于陇右,现在可扬言说他造反,遣使迎接你,乘势入关中。”。七月二十日,杨玄感接受了李密、李子雄的人建议,解除了对东都的包围,率军西进,准备夺取关中,但此计被弘谷太守杨智积识破。叛军行至弘农宫时,杨智积登上城陴大骂杨玄感。杨玄感果然被激怒,加上百姓们都说弘农宫防守薄弱,而且有大量存粮,应该攻取,于是他下令围攻弘农宫。李密劝阻道:“我军凭借谣言入关中,兵贵神速,况且追兵将至,怎能停留!若前不得占据关口,退无所守,大军一旦溃散,怎能自保?”杨玄感不从,结果三天都不能攻下,这才引军西进,但叛军已丧失了最为宝贵的三天时间。当叛军到达阌乡时,被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等各路隋军追上,杨玄感且战且退,一日内三败。八月初一,杨玄感在董杜原列阵与隋军决战,大败,仅率10余骑逃走。杨玄感自知大势已去,乃命其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杨积善自杀未遂,被活捉送往洛阳处死,杨玄感的尸体被肢解后示众三天,然后烧毁,杨玄感的兄弟们全部战死或被擒杀。杨广认为叛贼不配和帝王同姓,于是改杨玄感的姓为“枭”。李子雄被擒杀,李密从乱军中逃走,后来成为推翻隋朝的主要势力瓦岗起义军的领袖。
  杨玄感像一头公牛一样闯进了大隋盛世的瓷器店,他的起事虽然失败了,可是却沉重打击了杨广的统治。杨玄感死后,反隋势力像烈火燎原一样发展了起来,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杨广的帝位得于杨素,要说失于杨素之子,也不能说完全错误。
  第六篇、终结盛世的猪和蛇:安禄山、史思明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755年十一月十日,当了42年太平皇帝、已经年过古稀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和贵妃杨玉环同游华清宫时突然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号称20万的叛军势如破竹,河北道诸州县望风而降,空前的世界大帝国正面临着它建立以来最大的危机。本文的主角就是这次危机的制造者:安禄山和史思明。
  要谈这次著名的叛乱,首先要谈它的起因。唐帝国在经过开元、天宝年间的盛世后,天下户口由唐初的38万余户,发展到891万余户。在农业社会,户口就代表着生产力的高低和国力的强弱,唐此时经济实力达到了顶峰。帝国的版图和势力范围则随着国势强弱不断变化。唐高宗李治时达到最大,国境东尽日本海、西至咸海、南抵越南、北越贝加尔湖,幅员纵横皆过万里。国家统治的中心中原地带是农耕经济区,边疆地区则是游牧经济区,所以在行政制度上也必须区别对待。唐在内地实行州县制,边疆地区则实行在都督府和都护府统领下的羁縻府州制。羁縻府州制是为了安置归顺的游牧部落而设,开元末年,羁縻府州数量已达到内地府州的两倍半多。羁縻府州制不改变归顺部落的组织和风俗习惯,由唐廷册封各部落酋长担任都督、刺史,并准许世袭,各部落不需呈报人口,进贡土特产代替赋税,并可以保留原部落的兵士,自治权相当大,但这些部落对唐朝都必须承担军事征发的义务,每有战事,酋长们都要率领本部兵马,换上唐军旗号出征,由于这些归顺的部族多为游牧民族,擅长骑射,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制度和罗马帝国利用高卢人、色雷斯人等蛮族作为雇佣军颇有相似之处。但是这种形式的统治并不稳固,这些游牧民族大多不愿充任唐廷的炮灰,在670年、678年唐军在大非川和青海两败于吐蕃后,诸蕃部落开始叛乱不断:后突厥复兴、吐蕃逐渐壮大、奚和契丹叛乱,边警不断。这些叛乱使得唐朝一方面失去了大量无需开支的骑兵部队,一方面又必须不停征发兵力来应付不停顿的战事。兵源不足和财政困难成为了唐廷的两大难题,其中兵源的不足最终导致府兵制的废止,中央的军事力量也由此大大削弱了,到742年时中央和内地兵力仅有8万余人。
  同时,唐廷不得不实行新的防御政策,在敌可能入侵的要冲地区设置重兵,任命大将就近指挥。其实在唐初期,为应付大规模边境战争,已经开始设置临时战区,其统帅即所谓某某道行军大总管。这种临时战区制度到李治统治后期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已经趋于固定,后来行军道又演变成了边防军区,行军大总管演变成了节度使,开元后期,边疆地区已经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包括:平卢道节度使,治所营州(辽宁朝阳),镇抚室韦、靺鞨,防御契丹,统兵约3。75万,战马5500;范阳道节度使,治所幽州(北京西南),控制奚、契丹,统兵约9。1万,战马6500;朔方道节度使,统兵6。47万,战马1。43万;河东道节度使,治所太原府,统兵5。5万,战马1。4万,与朔方道节度使共同防御漠北的突厥等族;陇右道节度使,治所鄯州(青海乐都),防御吐蕃,统兵7。5万,战马1。6万;河西道节度使,治所凉州(甘肃武威),阻断吐蕃和突厥,统兵7。3万,战马1。94万;安西道节度使,治所龟兹(新疆库车),镇抚西域诸国,统兵2。4万,战马2700;北庭道节度使,治所庭州(新疆吉木萨尔),防御突施骑等部落,统兵2万,战马5000;剑南道节度使,治所益州(四川成都),防御吐蕃,镇抚蛮、獠,统兵3。09万,战马2000;岭南道五府经略使,治所广州,镇抚南方,统兵1。54万。
  唐玄宗李隆基追慕李世民,怀有征服四夷的雄心,在节度使的任用上也和以往有了较大变化:第一,节度使任期过长,多年不予调换,如本文主角安禄山就担任了14年平卢道节度使;第二,节度使常一人兼统多镇,兵权开始集中,王忠嗣曾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统兵26。7万余人,安禄山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统兵18。3万余人;第三,重用蕃将,747年时,诸道节度使中,有安禄山(康国人)、安思顺(安国人)、高仙芝(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四个蕃将,此前唐廷对于蕃将虽然百般笼络,但极少让他们担任方面大员;第四,节度使权威过大,除了独掌兵权外,还握有地方财政和民政大权,助长了对中央的离心力。751年,高力士曾经向李隆基表示了自己对边将拥兵过重的忧虑,李隆基没有太在意,而实际上此时哥舒翰和安禄山两人就已经一共拥兵33。15万人,战马5。6万,分别占边疆地区十镇兵、马的67%和70%,而且离都城长安距离都很近,大唐盛世就像一个大火药桶,问题只是谁去引爆它。
  引爆火药桶的人,就是安禄山。安禄山(703~757),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相传她因多年不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703年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安禄山之父早亡,他从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安孝节,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
  安禄山长大以后,身高体胖,性情残忍,狡诈多智,善于揣度人意,开始任互市牙郎(翻译兼经纪人),是个语言天才,史称他懂得九族语言。他在此时结识了同样任互市牙郎的史思明,史思明比安禄山早出生一天,两人结成了铁哥们。史思明原名窣于,“思明”是后来李隆基赐的名字。他是宁夷州突厥人,史称他“姿癯露,鸢肩伛背,偾目侧鼻,寡须发,躁健谲狡”。也懂得六族语言。
  732年,曾在与吐蕃、突厥、契丹的战斗中立下赫赫功勋的名将张守珪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因盗羊被捕,张守珪下令将他乱棒打死。安禄山大喊道:“大人不想灭奚和契丹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张守珪见其言貌不凡,于是释放他,令其为捉生将。史思明由于有勇有谋,立了不少功劳,也被张守珪封为捉生将。安禄山骁勇过人,又熟谙山川形势和奚和契丹的内情,故每次出击,都能以少胜多,擒获不少契丹人,一次甚至只带几名骑兵就擒获了数十名契丹人,令张守珪大为赞赏,很快就积功升为偏将,又被张守珪收为养子,不到三年就升任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从三品)。史思明由于在安禄山进攻契丹战败时曾经帮助过他,深受安禄山的信任。
  736年,安禄山在讨伐契丹时轻敌冒进,导致惨败,依法应当处斩。张守珪爱惜他的勇猛,不忍自己下手,于是将他送到洛阳请朝廷处置。此前安禄山入朝奏事,宰相张九龄对侍中裴光庭说:“搅乱幽州的人,一定是这个鬼子。”这次他上奏说:“司马穰苴出兵,为了严正军纪斩了庄贾;孙武为了严正军纪,也斩了宫女。张守珪军令已下,不应该免安禄山的罪。”李隆基见到安禄山后,也爱惜他体形雄壮、相貌威猛,决定赦免他。张九龄坚持军令如山,又说安禄山有反相。李隆基不高兴,说:“你难道要像晋的王衍见石勒那样,仅仅因为他的样子就断定他难以控制吗(一个极为不吉利的比喻,难道他忘了王衍的判断最后是正确的吗)?”于是只是撤了安禄山的官职,命他以“白衣将领”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