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作者:垃圾王      更新:2021-04-26 12:49      字数:4738
  在取经四人团成立后,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出场,有两个特色:一,首次使用强力道具红葫芦、羊脂瓶、幌金绳、芭蕉扇以及七星剑。二,金银二妖没有单打独斗,而是合纵连横,拉拢了压龙山的两只狐狸精协同作战。
  我一度怀疑这两个妖怪是太上老君故意派来找碴的,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小说后期,出现威力巨大的妖怪,搞得孙猴束手无策,只能上天求爷爷告奶奶搬救兵。但是在平顶山,当孙悟空倚靠自身能力,逐一消灭拥有五只宝贝的四只妖怪后,太上老君出来窃取革命胜利果实,轻描淡写地将金银二人带回天界,无罪释放。这一点和香港电影里面的飞虎队很相象,主角历经千辛万苦制服头号大反派,最后解决残局打扫卫生的正是“神勇快捷”的飞虎队。
  金银二妖特别象两个皮包公司企业家:他们从银行贷来不菲的原始资金,知道远交近攻的道理,在扫荡了平顶山附近的小竞争者之后,又和远方的压龙山两只狐狸精姐弟达成同盟关系强龙不压地头蛇。金银二妖相当具有创业的诚意,认狐狸姐姐为干娘,弟弟为干舅舅,可谓低声下气委曲求全。在捉了唐僧后,不惜委派两名得力下属巴山虎倚海龙去请干妈共同享受,而且是真心诚意的邀请,可见他们对合作伙伴的诚意是不容怀疑的。
  金银二妖自身能力还是不错的,都能和孙悟空斗个二三十回合不落下风,而且他们深谙“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不仅认了亲戚,而且将五宝中的幌金绳作为信物,交由压龙洞保管。
  对外,金银二妖很好地团结了同志。对内,两人之间的友谊也是牢不可破密不可分。两个人之间从来没有产生隔阂和误解,互相推逶扯皮的官场弊病也丝毫未见,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可谓是妖怪中的典范。
  对于下属,他们也算仁至义尽:精细鬼伶俐虫被孙悟空骗走了紫金红葫芦,也只不过是责骂两句,连处分都没有,这要搁了其他魔头,两名小妖估计人头不保。
  可见,如果平顶山是个公司的话,金角董事会和银角总经理算得上是合格的经理人才。前期的情报收集工作,中期的业务处理能力,后期的力挽狂澜手段,可谓惊心动魄。而且在和唯一的敌人孙悟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双方各施绝招,战局风云变幻,忽而二妖占了上风,忽而行者拔了头筹。孙悟空有头脑,有金棒,有天上神仙的帮忙;二妖有智慧,有法宝,有远方亲戚的援手,丝毫不落下风。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技术战术大比拼。
  这两个妖怪里面,银角大王尤其显得矫矫不群。在捉拿唐僧师徒的过程中,他起到了主导作用:捉拿猪八戒三人的,是他;变成道士撒谎的,是他;移山压猴的,是他;替小妖犯错误开脱的,是他;反夺幌金绳的,是他;葫芦装大圣的,还是他。可以说,银角大王在故事的前期种种出彩表现,完全压过老大金角大王的风头。
  但是银角大王趁机抢班夺权了么?没有。
  可见,在平顶山公司里面,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
  平顶山二妖的失败,第一在于自身能力略有缺失。如果他们象青牛精黄眉怪一样,具有和孙悟空不相上下的本领,想必合他们二人之力,胜算大大增加。其次,粗心大意,孙悟空三番五次变化成蜜蜂苍蝇等昆虫飞进山洞收集情报,并且屡屡得手顺利逃脱,这金银二妖竟然不吸取任何教训,导致战局一再翻盘。第三,没有找到好的帮手。压龙山的两只狐狸精是他们的盟友,但是这两个家伙的本领实在太差!女狐精被孙悟空一棍打死,男狐精被猪八戒一钯筑翻,从而失去了援军的意义。
  金银二妖最大的失策就是这第三点。汉献帝拜刘备为皇叔,那是看在刘玄德能够帮他出兵打架的份上,假如刘备没有军力支持,就凭他一个卖草鞋的小商贩,能和袁绍、曹操、孙坚等人齐身而坐?所以汉献帝别说叫“皇叔”了,哪怕是“皇爷爷”他也愿意。但是金银二妖识人不准,找了两个徒有其表的家伙,这一举动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滑铁卢,可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我很奇怪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一路妖怪不断,但是为什么相邻的妖怪不联合起来?譬如车迟国的虎力、鹿力、羊力三仙和通天河的灵感大王都在车迟国境内,但就是不协同作战,遂被孙悟空逐个击破。这大概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一面在作祟: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如果捉到唐僧,分赃不均将引起矛盾,这个问题存在的可能性相当大。
  但是金银二妖不是,他们是两个优秀的企业家,但由于能力一般,警惕性不高,加上战友徒有其表,所以他们还是在残酷的商战中被打败了。但是他们没有服输,在回到天庭以后,将失败的经验教训全部传授给了太上老君的司机青牛精,而青牛精,又选择了和他们完全不同的一条商战计划,并且成功得以实施,给取经团带来无尽的麻烦,我们后文详述。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故事告诉我们:
  1, 商战甚于战场,找到得力的合作伙伴,能够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小心行得万年船,多留心总没有坏处。
  六耳猕猴的故事,算是取经途中相当精彩的一部分。这只神通广大的猴子是从哪里来的?他的一身惊人武艺又是怎么学来的?书中未曾交代,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六耳猕猴的功力和孙悟空半斤八两,算是取经途中一个强力阻碍。
  唐僧四人过了女儿国一关,继续西行,于途中遇见一伙拦路抢劫的强盗,孙悟空一棍打死好几个,又被唐僧唠叨个没完,一气之下脱离团队自己发展去了。
  孙悟空这次不象打死白骨精一样,回到自己的大本营花果山,而是犹豫再三,去了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处散心。我一直以为,天界只有两个半人真正对孙悟空好,一个是观音,一个太白金星,还有半个是如来。观音对悟空的爱护,几乎就可以当作一种母爱,对于无父无母的孤儿来说,这种真挚的感情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太白金星对孙悟空,更多的是政治色彩比较浓重,当然,他本身的仁慈之心也占据了很大比重。而如来,似乎扮演了一个严父的角色,没有如来的教导,孙悟空最后会发展成什么状态?不好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便真的如孙悟空所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当了“皇帝”的孙猴子也绝对治理不好天界、人间、地府三大部门,可以想象,猴皇帝胡闹统治下的后果,比玉皇大帝政绩绝对要差上何止十倍!这一点颇有点象梁山的领导,宋江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合纵连横的手段着实高明,换了李逵行不行?绝对不行。
  我们看见,孙悟空在脱离了团队以后,他没有回到自己的老家,而是去了自己最亲密的长辈那里。实际上,在他内心,他还是很舍不得唐僧。最主要的原因,唐僧当年曾将他从两界山下救出来,这种恩德对于孙悟空来说,是恩重如山没齿难忘的,虽然说,那只是如来师徒的一出捉放曹好戏。
  其次,在战争岁月结下的深厚友谊。你不得不承认,取经四人团性格迥异,一身正气的唐僧,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幽默滑稽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僧,哪怕包括小龙马,也有不凡的表现,譬如独斗黄袍怪。孙悟空天天和他们在一起,这种快乐,尤其和猪八戒之间的斗嘴是什么代价也换不回来的,回到花果山,谁和他聊天解闷?
  第三,取经成功后的褒奖。这条理由,我虽然觉得有点委屈孙悟空,但也不可忽略,孙悟空是唐僧最得力的助手,劳苦功高,过了女儿国后,取经大计已经过了一半,如果半途而废,实在很可惜。取经成功将名载史册,但中途当了逃兵呢?不仅享受不到任何胜利的果实,在史书上也将留下不怎么光彩的一笔。
  所以说,在孙悟空内心,他不愿意走,只不过摊到那么一个糊涂的直属领导,当真令人无可奈何!
  很多人都觉得六耳猕猴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人物,我却不这么看!我认为:六耳猕猴其实只是孙悟空的一个心魔,一个幻觉,代表了刚刚大闹天宫的那只无法无天的自由斗士!
  且看:
  一般的男妖怪,多数是要吃唐僧肉延年益寿,少数贪图取经代表团的东西,譬如黑熊精黄狮怪;而一般的女妖怪,看中的只是唐僧的小白脸。但六耳猕猴不是,他首次出场,就是毕恭毕敬邀请口渴难忍的唐僧喝水,态度相当诚恳。但是唐僧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开口“泼猢猻”,闭口“滚远点”,试问谁能接受这种不公平的非人待遇?
  六耳猕猴人格受到侮辱,伤了自尊,一不作二不休,夺了唐僧的行李回到了花果山,并且召集了三名下属,准备以一己之力完成取经的大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他回到的家,正是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其次,此时此刻,他依旧想的是取经,一种朴实无华的信念始终支撑着他,试问天下又有哪只猴精一心以取经为己任,而且性格这么刚强?答案不言而喻。
  当我们看见真假美猴王见面的时候,与其说是两个人在打架,不如说是孙悟空内心两种思想在激烈地交锋。是继续保唐僧,还是自主择业?两人从天上打到地下,从南海打到天宫,又打到唐僧面前、阴曹地府。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分辨出他们孰真孰假…连紧箍咒也一模一样。由此可见孙悟空内心世界的斗争是何等激烈!
  有趣的是,地藏王菩萨有只神兽叫谛听,它能听出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但是却不敢说,只能将祸水东流,指引两人去找如来审判长解决纠纷。听谛兽这么做,自然有它的苦衷,因为它怕受害人事后的打击报复。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号称公平合理的地府,其实也是个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八字衙门!什么“阎王要你三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不就是在孙悟空的高压政策下破产了么?
  所以说,当时的天宫是腐败的,地府也是腐败的,更不消说人间和四海。普天之下,无有净土,大概也只有西天如来那里干净一点,但我不敢说有多干净,君不见如来身边的阿傩、伽叶两大尊者不也学会了伸手要好处费么?
  也许,这天下,也只有花果山水帘洞是真正干净的,六耳猕猴,或者说是孙悟空的幻觉,也许会象柳湘莲所说:“整个贾府,也只有这门口的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所以他要以一己之力,去改变那个腐败的现状,去还世界一个清明!
  然而,当孙悟空再次面对如来的时候,那种英雄气概顿时打了个折扣,他还是退缩了,回到了保唐僧的老路上来。六耳猕猴死了,死在孙悟空的棍下,实际上,宣告了孙悟空立场的彻底决定,再也不会起异心。此后的故事中,不论唐僧怎么喝骂冤枉,孙悟空学会了逆来顺受,学会了装聋作哑,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打破旧格局的齐天大圣,只有唯唯诺诺的孙行者。六耳猕猴的故事,如同梁山好汉全伙受招安,末路的英雄被腐朽的体制阉割了,再也不复当年英雄气概。千载之下读来,心中犹是不平。
  六耳猕猴实际上是孙悟空内心的一个挥之不去的“心魔”,一个崇尚自由民主的理想,孙悟空反映了吴承恩的精神寄托。吴承恩生活在明代中后期,吏治腐败、民生凋蔽,他希望改变格局一扫颓势,但自己无能为力,于是他借古讽今,效仿施耐庵写《水浒传》。但是他和施先生一样,最后为了保护自己、扩大书籍影响,孙悟空和梁山好汉都被统治阶级招安了。
  从六耳猕猴的故事以后,孙悟空老实了很多,再也不会去造反,以后遇见的强力妖怪,他学会了投机取巧,随时上天搬救兵。整本《西游记》,实际上也宣告了结束。世人皆把《西游记》当作四大名著中最一般的小说,认为很多情节相对重复,但实际上小说里隐藏的悲剧,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感同身受?
  关于六耳猕候的故事,我的朋友“醒着的和梦着的”认为,西天取经代表团五个成员,都是戴罪立功之身,所以他们都是上界指定的人选,但六耳猕猴不是,他只是自告奋勇,所以为那个时代的制度所不容许,最终也可怜地成为棍下亡魂。这个观点也讲的很独特,顺手列出供列位参考。
  六耳猕猴的故事告诉我们:
  1, 和腐朽的势力斗争是要付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