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
作者:梦幻天书      更新:2021-04-26 12:48      字数:4870
  歌舞弹唱伴随着盛大的宴会,人们高擎酒杯,开怀畅饮。弦歌是“鼓弦而歌”的简称,弦字的古写应该是纟 旁,弓字旁的弦是弓弦,于丝竹之声的丝弦乐是完全不同的。
  此处的“弦歌”是引经,引用《论语》里孔子的话。《论语?阳货篇》里有:“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孔子的学生子游在武城理政,孔子到了那里,听到有弦歌之声。孔子笑着说:这个子游,用高级的礼乐文化教育普通百姓,是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了!
  古代的酒具分承酒器和饮酒器,尊觥壶是承酒器,杯觞爵则是饮酒的器具。杯是战国以后才有的,最初是木质的,椭圆形两侧有耳,又称耳杯、羽觞。觞是兽角雕刻的,爵则是古代饮酒具的通称,作为专用名称的爵是三条腿的青铜器,下面可以点火,用来温酒、热酒。
  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人们手舞足蹈,快乐安康。矫是高举的样子,举手、抬头都可以用。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有“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顿足是随着音乐的节拍跺脚,悦是喜悦,豫是心里面舒适、安乐,康是身心康泰、康乐。
  “矫手顿足”形容体健,“悦豫且康”形容心悦,身心二者都快乐康泰,才是悦豫且康。两句话联起来的意思,就是:
  歌舞升平,盛排筵宴。
  人们接杯举觞,开怀畅饮。
  随着音乐的旋律手舞足蹈,
  身心既快乐又康泰。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
  妻所生之子为嫡,妾所生之子为庶,庶是众多的意思。先秦礼制,嫡子只有一人,是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位之权。嫡庶之争,无论在皇家或士族,历来都是家族动乱的根源。直到现代社会,培养和任用自己的嫡系,也是当权者上台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后是能够承祖之宗的后代,宗的本义为宗庙、祖庙,后世多指血缘关系。嗣是子嗣,也就是后代子孙的意思,其本义是诸侯传位给嫡长子叫嗣。续是继承、接续的意思。
  祭祀是以食物祭奠天、地、祖先的一种大礼。祭天称为祭,祭地叫做祀,祭祖叫做享。古代有五祭:祭天、祭地、祭祖、祭神、祭灶。祭祀时要杀牲,把牲肉放在祭台上;根据祭祀的等级有三牲祭(羊豕犬),有五牲祭(马牛羊豕犬)。
  烝尝是礿禘尝烝,四时之祭祀的简称。《礼记?王制》规定:“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这是夏商两朝的祭祀,在一年中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正时的祭祀。周则春曰祠,夏曰礿。这里仅用“烝尝”两个字,代指四时祭祀。
  这句话为引经,语出《诗经?小雅?天宝》“礿祀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普通人家是初一、十五给祖先上供,古人认为阴间和阳间隔界也隔时,就是时间和空间不一样。阴间的一天是我们阳间的一个月,初一、十五给祖先上供,就相当于供养祖先一个早餐、一个午餐。秦以前,古人一日两餐,日出以后一食,日落以前一食。那个时候人的生活不富裕,吃得很少,但身体健康,寿命也长。日本人还是这个规矩,吃得少,但也不是两餐。我们现代人吃宵夜,加之上午茶、下午茶、点心,一天吃七顿,身体反而越来越糟糕,看来还是撑死的比饿死的人多。
  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稽颡是屈膝下跪,以额触地的一种跪拜礼。稽是停留、到达的意思,颡是额头,额头触地停留一会叫稽颡。拜在古代是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的一种礼节,后世发展为两手着地的大礼。
  “稽颡再拜”一句出自《礼记?射义》,其中有“再拜稽首”。再是第二次,古文里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法。一次又一次的行跪拜礼,叫做“稽颡再拜”。拜多少次是个标准呢?按古制,一拜是三叩首,最多是三拜共九次叩首,故此三拜九扣是大礼,是最高的礼节。
  “悚惧恐惶”描述敬畏、畏惧、战战兢兢的心理,是一个人诚敬到极点时的心理反应。我们要注意这里描写不同心里层次的四个用词,程度一层比一层严重。
  悚是浑身一抖,汗毛乍起,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如毛骨悚然。惧是轻微的害怕,内心有一点揣揣不安。惧为心之志,在人体脏腑中对应的是人的心脏。恐是严重的害怕,为肾之志,对应的是肾脏。人害怕厉害了会大小便失禁的,因为恐伤肾,所谓吓得人屁滚尿流。惧和恐一个伤的是心,一个伤的是肾,且轻重程度有所不同。现代汉语里恐惧连用了,但在古文里要区别开。惶是惊慌失措,指人的心里七上八下、坐卧不安、烦躁,如有“惶惶不可终日”的说法。
  在祭拜祖先的时候,诚敬恭谨、严肃矜庄,这很好理解。为什么这里说会悚惧恐惶,甚至吓得屁滚尿流,大小便失禁呢?
  我们在祭祀天地、祖先的时候,在慎终追远的时候,在先人神灵面前要反省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恶劣的想法、龌龊的心理等一切见不得天地、对不起祖先、给祖宗蒙羞的地方,每想到这一些就会悚惧恐惶。犯小错的人毛骨悚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再厉害一点的人,心中揣揣不安。真正行为有失检点,让祖先蒙羞的就会吓得大小便失禁,屁滚尿流。更有甚者则惶惶不可终日,吃饭吃不下,睡觉也睡不着。
  这样的人虽然犯了错误,但是还有救,因为他(她)还有羞耻之心。孟子说:“无羞耻之心者非人也”。做了错事,连悚惧恐惶之心也没有,厚颜无耻,没皮没脸,这是“非人”,就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所以古代的祭祀是大典,庄严异常,目的之一就是借天地祖先的力量,净化参与者自己的心灵。如果你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诚敬之心,这样的典礼最好不要参加,去了有过无功,何苦呢!
  这四句话的整体意思就是:
  子孙一代一代传续,
  四时祭祀不能懈怠。
  又磕头,又下拜,
  虔诚恭敬,自我反省。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
  笺牒是书信的代称,笺是信纸,如便笺、手笺等。牒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简,小的曰牒;大的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笺牒两个字联用代表了书信。
  “笺牒简要”的意思是说:写给他人的书信要简明扼要,不要罗嗦。有些人写信就喜欢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真正想说的东西反而被淡化了。你看这样的信都着急,好像吃包子三口下去还没吃到馅。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怀念起当年的小伙伴,想请他们到皇宫来玩玩,就让手下的学士们给写一封信。信写完了,有好几大篇纸。朱元璋一看之乎者也的就火了,说:哪里用得着说这么多废话,他们也看不懂啊!就两行字,我想你们了,来看看我吧!不就完了嘛!
  顾是回顾,答是复答。“顾答审详”的意思是:回答别人的问题要审慎周详。相反地,我们回答被人的问题要审慎、要详尽。清宫皇史宬里面保留有全部的清宫档案,我们看到无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批复大臣的奏章,朱砂御笔的批字比原奏章的字数还要多上好几倍,尤其是雍正动辄批上数百字,真是苦口婆心,反复叮嘱。可有的批复就三个字“知道了”,显然是嫌他们罗嗦。可见,即使是帝王也一样,既要“笺牒简要”也得“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骸是骨骼,人体有骨有骸,大的骨头叫骨,小的叫骸。现代解剖学证明,人身有骸骨205块,女人比男人多两块,207块。《圣经》上不是说女人取了男人身上的两根肋骨吗?所以女人比男人多两块骨头。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胶质,碳酸钙是大自然固化的二氧化碳,与山石的碳酸钙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人体骨骼的胶质不足,特别是老年人骨胶质流失过多,就容易发生粉碎性骨折,与山石自然风化的道理一样。所以补钙并不重要,补充骨胶质才是最重要的。
  古人辞官不做,称“乞骸骨”,意思是请皇帝将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吧。这里的骸是“四肢百骸”的缩略语,代指人的整个身体。
  “执热愿凉”是说,人捧着热东西就希望它快点凉,常常有人端着杯热茶不停地吹气,希望它快点凉。这都是人之常情,是人的共同心理。
  两句话连起来,意思是:
  身上脏了就想洗个澡,
  捧着热东西就希望它快点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
  小牛为犊,父牛为特,“驴骡犊特”就泛指家中的大小牲畜。骇是惊骇,受到惊吓;跃是跳起来了;超是一个跳到另一个前面去。骧是腾跃不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家中的驴子、骡子,大小牲口,惊奔欢跃,东奔西跑。但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要我们居家谨慎小心,要注意安全。
  每每自然灾害发生以前,人的反应远远不及动物灵敏。如果家中的动物忽然骇跃超骧,象受到惊吓一般,蹦跳不已,你就要小心了,是不是有火山、地震之类的灾害要发生。总之,要你小心、谨慎,注意安全。
  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要严厉惩罚盗贼,要追捕叛乱分子和亡命之徒。
  秦汉以前,贼指叛国作乱、危害人民的人,如有乱臣贼子,故有讨贼一称。盗是窃货曰盗,偷人家东西的叫盗。盗字的甲骨文字形是:看着别人的器皿流口水;存心不善。秦汉前,把偷窃者叫盗,抢劫财物的叫贼。“偷”字在古文里的意思是苟且、没皮没脸。比如成语“苟且偷生”,不是偷偷地活着,而是该死没死,凑合活着的意思。另外做人不厚道,刻薄也叫偷,如《论语?泰伯》一篇中“故旧不遗,则民不偷”的话。
  诛字的本义是声讨、谴责,所以字形从言,所谓“口诛笔伐”是也。引伸义为诛灭、剪除,但偏于诛心(揭露、指责人的用心),让你自己窝囊死,古人说:“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斩是切开晾着,在六书里属于会意字,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是斧子,是斩首或腰斩的代言辞,所以诛斩二字要分清,一个诛心、一个杀身是完全不一样的。历史上的商鞅被车裂、李斯被腰斩、韩非被毒死、谭嗣同被斩首,法家人物虽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但身后之事如此惨烈,真是发人深省啊!
  有人说,为什么你总是提到秦汉以前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准确一点说,指的是先秦的文化,就是秦汉以前的文化。那时候人心纯朴、民风淳朴、文风也淳朴。我们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著述,无不感到其文字之精纯像百年佳酿一样,入口绵软,回味无穷。汉以后人为的自我复杂,特别是两晋以后,文辞越来越华美,内容越来越空洞,所以才有初唐韩愈等推崇古文的运动。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既然是寻根溯祖,就要直接汲取菁华。上古时代文字少,书写工具和刻印条件都差,不是好东西、没有价值,绝对不会费那么大劲刻在竹简上,这个常识我们要有。
  “叛亡”在这里主要指的是自己家里的奴仆,古代大宅门家里都有很多下人,院工仆妇、厨子老妈、门房马夫一大堆,都是有契约关系的非自由人。一旦犯了错误、受了处罚,对主人不满、叛亡而去了,就非同小可。这些人因为没有自由身,在外面很难活下去,所以不是跑到官府去诬告主人,就是跑去做强盗,勾结匪类来捣乱破坏。古典小说里这种仆害主的故事太多了,所以说要“捕获叛亡”,要追捕叛乱分子和亡命之徒。国家的叛亡分子自然由国家负责,我们读古文,一定不能脱离当时的那个时间与空间。
  布射僚丸,嵇琴阮啸。
  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这里用四句话,介绍了古代的八个人,他们的技艺或解人纠纷,或方便百姓、造福社会,成为人们学习和效法的榜样。
  第一位是吕布,“布射”是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三国时期的刘备与袁术不和,袁术就派了大将纪灵领兵三万来伐刘备,刘备不敌,只好求助于吕布。本来陶公祖三让徐州给刘备,但吕布硬是占了徐州,欠了刘备的人情。这一次刘备来求,他不能不管,于是就将纪灵请到营中,对他说:刘备是我兄弟,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