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节
作者:希望之舟      更新:2021-04-26 12:45      字数:4924
  是一家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的大公司。
  因而不少小商小贩纷纷加入其麾下,为其大力推销SB 咖喱粉。SB 公司
  咖喱粉一时间成了畅销货。
  以守待攻 堤义明“死”忍十年保西武
  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企业实力若暂处较弱的地位和不利的形势,经营
  者应采取守势,休养生息,稳扎稳打,待羽翼丰满,实力大增时,方转守为
  攻,伺机取胜。
  日本著名企业家堤义明,在他29 岁时继承父业。他谨守父亲遗训,退让
  守业10 年。在这10 年里,他巧妙地平息家族内部权财之争,又避过了日本
  几次经济灾难,致使自己的企业实力大增,然后他才抓住机遇,转人进攻。
  在20 多年的时间里,使自己成为世界首富之一。
  1969 年4 月26 日,日本商界和政界的一代枭雄堤康次郎溘然闭上了他
  的双眼,将一个庞大的“帝国”——西武企业集团留给其三子堤义明。
  获得继承权之后堤义明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在他的耳畔又响起父亲那深
  沉而又庄重的声音:10 年死忍!
  10 年,对他来说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岁月。
  要知道,对于一个血气方刚,鸿图待展的年轻人在突然得到权力和金钱
  的时候,却不能运用手中的权财去大显身手,那将是一种多么痛苦的压抑。
  然而,堤义明始终牢记父亲的遗训,强压着心中的欲念,在“西武帝国”
  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稳扎稳打。
  他巧妙地解除了家族中的诸多不利因素,使后院平静下来。接着又向给
  家族作出过贡献的八大功臣,实行“分封”计划。
  这八大功臣在堤义明初掌堤家产业时,曾帮助他把守住百十种大小生
  意,为其日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堤义明花了很长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家庭内部和企业之中的各种利益争
  端,平息了可能导致众叛亲离的不安定的风波。
  这就是堤康次郎要他死忍10 年的一个目标,堤义明的确彻底领悟了父亲
  遗训的真意,并且完全按照遗训去做了。
  守业10 年,他死守父亲的遗训,不作新的投资。不过他在守业的时候仍
  然担负起家族发展的决策。
  就在堤义明接管家业的第2 年,就遇上了一场非常难以处理的棘手问
  题。当时,日本正进入工业旺盛时期,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因此
  几乎所有的人都肯定地认为,当时进行土地投资一定能赚大钱,而且是一本
  万利的生意。
  然而,堤义明这时却作出一项与众不同的决策:
  “西武集团,迅速退出地产买卖界。”
  这突如其来的决定,今日本的所有企业都为之哗然。因为在60 年代中
  期,谁都很清楚,炒地皮就是等于自己印钞票,比投资其他任何事业的利润
  都大。
  堤义明在地皮行情最好的时刻,却居然放弃对地皮的投资,绝对不是因
  为他已经握有大量土地的缘故,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他有个特别突出的优点,就是不论做任何事情,他都要小心谨慎地搜集
  足够的情报。
  他已经观测到,土地的投资好景已经过去了,当时已经是供过于求,只
  有及时收手才不致于大灾难到来的时候被烧得遍体鳞伤。
  接任企业集团总裁还不到1 年的堤义明,要公司从十分有利的地产投资
  市场上撤退,这在公司里外的确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满情绪和各种各样的猜
  疑。
  但事实证明,堤义明的判断和决策完全正确,在过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
  里,土地买卖行情风云突变,急转直下,不少土地投资商都在炒卖的旋涡里
  受尽折磨,陷入困境,有的甚至倾家荡产。
  在另外一件事上,也能充分证明堤义明有深远的洞察力和以守为攻的才
  能。
  60 年代中期,玩保龄球成为日本国风靡一时的运动玩意儿。面对如此强
  劲的风潮,许多大型企业纷纷拨出巨款,收购昂贵的土地,建设大型豪华的
  郊外保龄球场。
  当时的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日本1 亿多人口之中,有超过3000 万的人
  喜欢打保龄球,有这么多的消费者,多开几个保龄球馆,一定是桩只赚不赔
  的安全投资。
  西武集团利用它占有土地的优势,当然也在各地开设了不少保龄球馆,
  它属于西武企业的娱乐事业,当时的生意也很兴旺,利润也相当可观。因此,
  西武企业的智囊们都建议堤义明在保龄球馆方面要继续扩大投资,以期获取
  更多更大的利润。
  堤义明却偏偏再一次唱反调,并且公开宣布:
  “我决定收手,不再做保龄球生意了。”
  果然,又不出堤义明所料,保龄球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兴趣玩意儿,到了
  70 年代中期,玩保龄球的人口急剧减少了6 成以上,不少球客放下了保龄球,
  又去追求其他的新潮活动。
  这一剧变不啻于8 级大地震,造成了8O%以上的保龄馆因生意不景气而
  倒闭。直至今天,人们坐车经过日本东京郊区时、仍能看到倒闭了的保龄馆
  的残墙断壁。人们称这些东西为“保龄球死尸”。
  堤义明的先见之明,又一次使西武集团避过了保龄球馆倒闭的大灾难。
  守业整整10 年之后,堤义明分析国内市场,开始构画以发展旅游饭店业
  为主的长远事业。
  1975 年开始,堤义明的西武企业在轻井泽旅游区兴建了轻井泽王子大饭
  店,共有674 个房间。与此同时,在饭店的南边又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轻井
  泽高尔夫球场及另外两个球场,以后又陆续增建高尔夫球场一共有8 个。另
  外还有网球场,冬天还有滑雪场,各项设备都相当周全,而且都做到了配套
  成龙。轻井泽这个过去被人认为没有发展潜力的“死市”,在堤义明的眼中,
  正是他要大显身手的一个好地方。
  他在轻井泽的开发赢得了广大的游客,收到了比预想还要好的效果。而
  且把这个“死市”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大市场,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欢迎
  和称颂。接着,他又一连开发了数个高山滑雪场,建立了全日本第一流的王
  子饭店、创办了西武狮王棒球队??
  这一连串的进击,堤义明屡战屡胜,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就连日本最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也对他赞不绝口:
  “堤义明决不是一个守业者,他的才华已使他成为日本当代了不起的企
  业家。”
  无中生有NTT 推出电话卡
  “学百样不如精一行。”多元化经营虽不失为经营一良法,许多企业也
  尝到它的甜头,但“世事无绝对”,单一经营“精一行”,有时也胜于“学
  百样”。
  单一经营自有无穷魅力,问题在于经营者能否发掘出来,无中生有能为
  单一经营这样狭小的经营空间创造出一个广阔的天地。
  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IT 就是专攻电话业一行,为自己制造了一条滔滔不
  绝的财源。它为了方便顾客打电话,无中生有设计出一种“电话卡”,可以
  替代硬币打电话,然后又无中生有为电话卡收藏热,在这个热浪中,NTT 又
  生出专门介绍电话卡的专业杂志,使电话卡热不断加温。 NTT 终于使电话
  卡十几年来保持畅销,销售量不断创新高。这种业绩在商界中是不多见的。
  “电话卡”从无到有,完全是NTT 善觅财源的结果。 60 年代至70 年
  代间,日本的电话业迅猛发展,各大小城市,甚至乡村的街道、公路两旁和
  各种公众场所都纷纷设置了电话亭或电话间,人们只要投入一定的硬币,即
  可拨通市内外,乃至全世界各主要城市的电话,这为日本大众提供了非常方
  便的服务,电话公司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70 年代末,NTT 突然发现一种反常现象,近年的电话费收入增长速度突
  然比往年放慢了许多,升幅只在l%~2%之间。而据他们的统计调查,近年
  人们使用电话的需求量却以5%~6%的增长速度提升。如此高涨的电话需求
  量,而NTT 的收入却增长缓慢,两者相比,显得有些矛盾。
  “不对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NTT 的纲谷总裁暗自思量。于是他发动手下人、深入调查。
  很快,问题找到了,NTT 的收入增长速度放慢的原因主要是出自自动电
  话机,其收入不但不增长,反而负增加。
  于是NTT 又见缝插针安置多达数万门的自动电话,可收入依旧像老牛拉
  车快不了。
  再一调查,症结终于找出来了,原来是硬币制约了要打电话的人们。虽
  然日本的电话亭随处可见,排队打电话的情形并不多见,但是想打电话的人
  常常因为手头上突然没有硬币,或者一时也难于兑硬币。只好作罢。谁都不
  想整天在口袋里装一大把沉甸甸的走起路来哗哗响的硬币。
  症结找到了,却找不到对症下药的良方。
  有什么办法解决不用硬币就可打自动电话呢?
  这个问题在80 年代初一直缠绕着纲谷。
  他找来了几个电信设备的工程师和专家,向他们讨计,能不能生产一种
  什么小的、方便携带的东西代替一大堆硬币?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这个想法的可能性,但用什么材料才能既难于被
  人仿造又方便顾客呢?
  有人从录音机的磁带上得到启发:做一块小小的“磁卡”,把有关信息
  贮存在里面,又在电话机旁装一个识别器,只要磁卡放进识别器里,电话就
  开始工作。
  纲谷一听喜出望外,当即吩咐众人立即着手设计这种“磁卡”。
  不久,一种在卡面上打孔的“磁卡”终于被验收通过,“电话卡”诞生
  了。
  第一年NTT 推出这种如名片大小的“电话卡”,500 日元一个,结果大
  受欢迎,旋即风行全日本。第二年NTT 的“电话卡”,销售量达900 万张。
  这种非常方便携带和使用的“电话卡”既增加了NTT 的电话费收入,又开拓
  了NTT 的一条滔滔财源。
  正当“电话卡”在日本成为热门货时,很有超前意识的纲谷就开始居安
  思危了。
  一般来说,畅销商品都有一个“青春期”,这个“青春期”最长不超过
  4~5 年。如果“电话卡”发行量达到一定程度,市场趋于饱和。电话卡就会
  很快消逝。
  纲谷从邮票中得到启示,其实邮票与电话卡的性质很相似,邮票的票面
  价值一般很小,小的几日元,大的也不超过几百日元,然而实际上,在邮票
  市场上,几百万一枚甚至几千万一枚的邮票屡见不鲜,这就是所谓的“收藏
  价值”,而这种“收藏价值”的源头就是邮票的设计者赋予邮票一定的艺术。
  邮票已不是简单的代表邮资,它己具有双重功能,既代表一定邮资,又代表
  一种文化,所以它有更高的附加值。
  电话卡也完全可以被赋予一种文化,使之也具有双重功能,令之也有更
  多的附加值,纲谷仔细分析后得出这个结论。
  他重金聘请了几名日本著名的设计专家,专为电话卡设计图案。很快,
  第一批系列电话卡设计出来了,其中设计家野幸山设计的一套“喜、乐、音、
  诗”四种电话卡,风格尤为独特。
  纲谷把这一举动透露给许多报社记者,他们纷纷撰稿,报道这种新兴的
  文化现象,并专门在报刊上大作广告。
  眼光敏锐的收藏家或收藏爱好者们,洞察到电话卡不久也将成为热门的
  收藏品,于是一窝蜂涌向NTT 的门口。电话卡还没问世,他们就排队抢购了。
  第一批别出心裁设计的电话卡一面市即被抢购一空。虽然每张比普通的
  价格高出几倍或几十倍,但购买者依然如潮。
  紧接着,NTT 又推出一批电话纪念卡,消息一捅出去,又在全国范围内
  引起一阵骚动。在众多的收藏爱好者的推波助澜下,这批电话卡被反复炒作,
  一度哄抬至近10 万元一张。
  收集电话卡热瞬间传遍全国,1988 年,NTT 又适时推出一种介绍电话卡
  的专业杂志,为电话卡收藏热鼓噪。
  目前,据统计,日本现有50 多家“电话卡爱好者协会”,有数处电话卡
  交易市场,有关论述电话卡图案设计的论文和报告层出不穷。
  作为这场新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