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作者:西门在线      更新:2021-04-26 12:43      字数:4873
  郑大芬止住笑,看了林老婆子半天,心想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呀!你他妈的至少也是丢了六十往七十上数的人了,也干杀人放火的事,这真是个笑话。其实她并不想把林老婆子怎么样,老东西那把干骨头也禁不住折腾,万一弄出点事来,就会偷鸡不得,倒蚀一把米。再说自己刚刚取得干部的信任。但这老婆子也太可笑了。
  郑大芬想到这里便叫林老婆子站起来。林老婆子连滚带爬地站起来,抖着身子往墙边靠。她想,不管怎么样这墙至少也能挡点事。郑大芬郑重其事地坐到了床上。
  郑大芬说:“这里面不允许有带子这类东西,干部也是对你宽大,就不怕你上吊?”
  有人上前去解了林老婆子的裤带,林老婆子只好用手紧紧地抓住裤子。
  “你是先放火?还是先杀人?”
  “先……杀人。”
  “为什么杀人?”
  “他借我两角钱不还。”
  号房里一下安静了。两角钱算什么?你却杀了人?害了别人性命不说,你也没得个好,六七十岁了不在家安度天年,反倒要往这牢里钻。真他妈该千刀万剐的贱骨头。
  “借钱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连两角钱都不还?”
  赶集市他借钱吃碗凉粉,后来他一直不还我,见了我还跑。
  “借你钱的到底是什么人?”
  “是……是……个八岁的男孩。”
  林老婆子的话音未落她就感到了巴掌雨点样落在脸上。
  有人拿来两条凳子,倒放着四条腿朝天,叫林老婆子蹲上去。林老婆子颤颤抖抖地往凳腿上站,凳子一歪,她便摔了下来。摔下来后林老婆子便死赖在地上不肯起来。
  号房里的人轮流在她耳边呼风唤雨,学狗叫学狼嚎学马啸。最令林老婆子受不了的是,有人把声音拖长,对着她的耳朵说:
  “你要死了,你这个死鬼。”
  “明天就把你拖上山了。”
  “一颗子弹穿过你的脑袋,从前面穿到后面,你的脑袋就飞天了,东一点西一点,狗抢狼咽。”
  郑大芬说这些话时,觉得非常解恨,心里舒坦得要命,就像看见了吴菲被拖出去一样,枪声回荡在山谷,空旷辽远,令她感到振奋。而这些话却像一根根利箭,穿过吴菲的心脏,更加坚定了她逃出去的想法,让她感到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迟疑。是死是活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于是她决定,立即就开始行动。
  第20章 如果你能活着
  眼见这一年就要结束了。结束不仅仅是个时间上的问题,对接到一审判决死刑的犯人来说,结束意味着结束一切。
  奇怪的是远处林子里的乌鸦并没有如往常那样,在特定的时间和阴雨连绵的天气里飞过树林和天空,让四处弥漫着它们的声音。这个重要的准确无误的死亡信号,也许被突然的反常的阳光天气迷惑了。阳光灿烂的天气不仅迷惑了报丧的乌鸦,也迷惑了所有惧怕死亡等待死亡的人。
  这个像春天一样美好的日子,是不是已经真正越过了严寒,将自己带进了时间的另一个起点他们坐在天井里仰望着天空,他们重温着生活的美好,他们懂得了远离罪恶才是人生的最大幸事。
  吆喝打饭的声音如期从时间的另一头摇晃而来,混在低沉的歌唱里,通道因此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窄了。歌声是从一个男号房进入另一个男号房,然后才传出来。传出来的声音已经超出了歌声的实际意义。歌声幽婉地回荡在通道里,像春天流动在岩石上的水那样清澈。众人拥坐在天井里不完全是因为阳光灿烂,歌声将灿烂的阳光笼罩上了一层谁也无法表达清楚的颜色。他们坐在那样的颜色里也就有了些流动的感受。
  吆喝打饭的人站在每一个窗口都要把那句显得跟废话一样的话,重复上好几遍,里面的人才懒懒将饭碗递过去。打饭的人一边嘟囔嘟囔地骂着令他感到厌倦的话,一边将比平日丰富的菜饭倒进令他同样厌倦的碗里。
  里面的人接了饭菜,他们的目光就停在了上面。这时通道里的歌声消失了,只剩下送饭的车轮哐啷哐啷地朝前摇动着,像留在破败不堪的某个墙上或别的什么地方的一道永久的痕迹那样让人难受。
  现在大家都开始认真地吃饭。先吃掉那些令人不安的饭菜,似乎看不见了这些由来已久的使大家心照不宣的死亡信号,就看不见了死亡本身。就像听不见林子里的乌鸦鸣叫就没有听见死亡的声音那样,使人产生无数的对生的幻想。
  这时通道里什么声音也没有了,女人们仍然坐在天井里晒太阳。吴菲仍然握着刚才打饭时接到的一张纸条。她紧握着那张纸条,像紧握着一个人的命脉那样令她不安和恐惧。她僵直地坐在那里,她的手冰冷地落在脚镣上。她看着天空,她的脑子里飞过了几只鸟。然后她打开纸条,上面皱巴巴地写着:
  吴菲:
  提前祝你元旦快乐。我先走一步,也许就在明天。如果你能活着,别忘了清明给我烧把纸。虽然我从没见过你,却得到过你太多的爱。今生不能报答你,来世定将变牛做马回报。
  你亲亲的小天
  虽然一切都在吴菲的料想当中,她还是经受了那五雷轰顶样的震动。她抬起头来,她试图再去看那天空,但她就那样发出了一声哀号。所有的声音在这声哀号里寂静下来,吴菲在自己带来的寂静中倒在了地上。
  郑大芬走过去拾起地上的纸条,认认真真地看了几遍。她被纸条的内容打动了,心里涌起一阵难过。这时她认识到自己对吴菲太狠了点。何必对一个要死的人这么狠呢?万一这个死鬼阴魂不散,岂不整天难得安宁?看她近日来披毛散发汗毛倒立青眉肿眼,骨子里透出一股阴风惨惨的寒气,岂能是个善罢甘休的阴魂?说不定明天她就要上路了。郑大芬感到脊背凉飕飕的。
  晚上熄灯之后,死囚号里(专门关押判了死刑、案情特殊的男犯)传出来一阵歌声。女人们都放下手中的活儿,不约而同地走到天井里,静静地听着。歌声越唱越清晰,越唱越哀婉(注明:以下囚歌都来自牢中,几乎没有改动)
  秋风凉
  秋风凉
  秋风阵阵无限凄凉
  秋爽落叶
  树叶发黄
  告别了故乡
  离开了爹和娘
  秋风凉
  秋风凉
  秋风阵阵伴我上刑场
  满山遍野的人
  惟独看不见我的心上人
  还有我的爹和娘
  爸爸呀
  妈妈呀
  当儿的不孝
  一失足成千古恨
  这世上千百种药
  惟独少了
  后悔药
  如今儿跪在地上
  求一声妈妈原谅
  儿到了阴曹地府
  定将修身养德作为首要
  待你们百年后
  儿再来孝敬爹和娘
  自从我和你分别后
  大雁排人字南飞回故乡
  失去了自由的人
  心中是多么悲凉
  有脚无路
  难回故乡
  不知我的心上人
  如今在何方
  歌声低缓,像隐蔽在绿阴中的一潭死水。
  女人们仰望着夜空。
  等待。
  沉寂。
  远处的松树林里传来几只鸟的怪叫声,像是夜鸹,又像是猫头鹰。那是绝望和绝望在夜晚的重叠,是生命挣脱黑暗后的停歇。半个小时过去了,整个夜晚不再有任何声音。然而女人们却依旧站在天井里。又过了很久,歌声又起:
  那一天雨儿不停地下
  离开了家又离开了妈妈
  狂风暴雨淋湿了我
  我却不知该去向何处
  犯了罪的儿不能再回家
  崖之上我叫声妈
  长大的孩子失去了家
  多想跪在妈妈的脚下
  求妈妈把我领回家
  ……
  歌声停住,夜在黑暗中颤抖。
  天井里的人慢慢走回号房。上了铺,却睁着眼没有睡意,心里都沉甸甸的。偏在这时,他们又听见唱歌的人发出一声凄厉的叫喊:妈……妈……
  第21章 反正你难逃一死
  这是一个无法平静的夜晚。
  半夜里何清芳醒来,仿佛听见老鼠打洞的声音。她迷迷糊糊地想,这该死的老鼠也会找时间干自己的事。接着翻了个身又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快天亮时,何清芳第二次醒来,这声音还在继续,声音比开始还大。何清芳认真地听了一会儿,睡意消失了。她有一种奇特的感觉,这绝不是老鼠弄出来的声音,而是什么人在抠墙。
  想到这里何清芳不禁有些紧张,她定了定神,悄悄地撑起身子朝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由于是刚睁开眼,对屋里的光线很不适应,她看到的是一片漆黑。看了大半天之后,她看见了几个模糊的影子。她定定地看着在墙边晃动的人。她们抠墙干什么?她们想干什么?
  一个可怕的何清芳从不敢想的念头,突然闪进她的脑中,使她手脚发抖心慌意乱。“越狱”真是个异想天开,自取灭亡的打算。然而此时竟然有人胆敢这样做了。这样做意味着什么?一定是灭亡吗?何清芳的头上透出了汗水,两只手潮乎乎地冰冷。她在被角抹了几下,然后紧紧地攥着,好像这抠墙的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她不敢想像这墙一旦被掘出个可以通过人的口子来,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何清芳有点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脑子里乱糟糟的。一个接一个的幻觉在脑中重叠出现。它像一条粗壮的草绳横在江面,摇曳在风中,让何清芳看见了一个她不敢想像的希望,她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就像在危难中突然抓住了一根可以延续生命的东西,何清芳紧紧抓住这个跟稻草一样脆弱的东西不放。她想,看守所背靠山,虽有高高的围墙,只要出了这屋子,未必逃不过武警的眼睛。更何况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谁知道岗楼上的战士,会不会悄悄地闭上眼睡上一会儿呢。只要离开这堵高墙,钻进茂密的树林里,天亮之前不被发现,就会是吉多凶少了。
  自由在想像中变得轻而易举,这突然而来的关于自由的感受,更加令何清芳不能平静。她的身体在被子下面微微地发抖,面颊赤热,气管也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难受。她知道,只要那堵墙露出一道口子,哪怕只有一块砖头松动,那么就意味着自由只有一步之遥了。这一步是万丈深渊,跨过去就生,坠下去就死,死也是粉身碎骨不堪设想的死。
  何清芳哆嗦了一下,她感到头昏,耳朵里发出一阵轰轰的鸣叫声。她用手捂住脸,情不自禁地朝墙边看去。这时她已经能模糊认出,一直趴在地上的三个人。吴菲、乔萍萍、陈艺。何清芳感到心脏跳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看来这墙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抠开的。何清芳觉得十分疲倦,就闭上眼睛。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那个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老头子,已经不可能等到自己出狱,就会死掉。何清芳有点伤心,眼泪打湿了枕头。
  她跟丈夫之间没有什么爱情可言,那是一桩与千千万万人一样,没有经过思考和选择就走到一起的婚姻。日子长了彼此便只是一种相互的依靠,就像一只猫和狗,本来不仅是异类,而且是天敌,在特定的环境里却都能相安无事,做伴而依,生死难分。何况她和丈夫还生了个儿子。对于儿子何清芳也没有一点内疚。虽然案子牵扯到了儿子,但为了将所有的罪揽到自己身上,她已经做出了努力,甚至敢冒赴死的危险。
  案发后何清芳在苦思冥想中,终于想出了一个能够知道儿子情况的妙计,每次提审她,要使她开口讲话,没有别的办法,就是首先要让儿子接见她。哪怕不能够说一句话,只要她相信儿子没有被捕,她就踏实平静了,她才会回答提案人员的话,才会交待另一些比较棘手,又与之有牵连的案子。
  现在儿子安然无恙了。自己的案子虽有了些眉目,但仍是生死难卜。何清芳深知自己的行为令众人难以想像,侵吞的款目一公开,就会像一个炸弹一样,使得群情暴怒。不送她上断头台,众人就难善罢甘休。一想到死,何清芳就会浑身痉挛,汗毛倒立。反过来,就算保住了性命就凭自己这把年纪判个死缓、无期,最终还得死在监狱里。
  莫大的悲凉涌进何清芳的心头,她感到了深深的悲哀和懊恼,早知今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