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冬儿      更新:2021-04-24 09:47      字数:4768
  局突变,成了身无分文脚无立锥之地的难民。一天,很多难民涌入三圳校园内,正赶上学校食堂的开饭时间,忍饥挨饿数日的难民看到有饭的地方,立即纷纷挤进食堂。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难民们虽已饿的快不行了,可也不敢争抢学生们桌上的饭,只好围着饭桌旁装剩饭剩菜的桶伸手去抓,也顾不上抓在手里的是什么东西,急急慌慌地往嘴里送。
  食堂里的学生被此情景怔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法刚咬了咬牙,站了起来,大声喊道:“同学们,放下你们的碗筷,停止吃饭!他们都是我中华同胞,因日寇侵略而沦落于此;既是同胞,就应同舟共济,我们应该把所有的饭菜都送给同胞们吃!”
  法刚的话像破晓的曙光,既照亮了难民的心,也点醒了三圳学生的情结。于是大家都将饭菜送到难民手里,犹如在传递一种前进的力量。难民们用颤抖的手捧着学生们递过来的饭,满腹的辛酸化作夺眶而出的泪水,百感交集之下,难民们纷纷跪了下来,泣诉道:“同学们,我们过去也有家有业,如今家破人亡,今天你们能帮我们,这情义比金子都贵重啊。”
  事后,三圳的老师抚着法刚的肩膀,当着众多同学,意味深长地说道:“法刚,你终于又一次犯了‘食不言寝不语’的规定,但是这一次你犯得太好啊,你表现了一个青年人扶困助危大义凛然的精神品德,我们大家都得向你学习啊!”
  其实在法刚很小的时候,就确立了一个人生信念: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并用全部的努力去战胜环境。这种强有力的人生信念让法刚在成长和求学道路上,总能表现出奋进的铮铮傲骨,并且随之培养出一种忧患意识和博爱胸怀。
  6
  生于广东蕉岭的抗战名将谢晋元,是一位为中国人永远怀念的名垂史册的英雄人物。
  一九三七年,时年三十三岁的谢晋元,担任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中校团副,在大部队撤走时,奉命率团死守闸北。当时谢晋元虽只有四百人左右兵力,但为了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他吿以八百人。于是当时报纸就有了“八百壮士”之说,并流传至今。在谢将军的率领下,“八百壮士”人人抱定必死的信念,争先杀敌,死守四号仓库。他们奋不顾身的爱国精神极大地感染和鼓舞了民众。
  因谢晋元将军是蕉岭三圳人,为纪念谢将军,三圳公学后改制为晋元中学,原三圳公学的同学则直升晋元初级中学。
  古语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少年法刚为了求知,所经历的“八千里路八千山”,至今讲起来仍然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
  法刚从徐溪乡去三圳,都要经过一个八邻渡(现改为晋元大桥),那里有条河叫十曲河,河上有一个异常简陋的独木桥。十曲河波急浪大,独木桥随风而动,远看倒像一根晃悠悠的拐杖。法刚那时本来就因营养缺乏,人很单薄瘦弱,再者每次离家去三圳上学时,都会背一个藤制书箱,里边装着书和阿姆给带的一些生活用品。法刚担心过桥时身子晃动藤箱掉进河里,就干脆用绳子把藤箱绑在自己背上,以便腾出双手应付不测。他想人掉进河里似乎也没大关系,书却不能掉进去河里,因为书是阿姆用钱买的,一旦掉进去,还得阿姆再花钱买,钱是阿姆用辛苦赚来的,能省下就要尽量省下来。
  不测还是会有的。有好几次,法刚过桥时,看着湍急的水流,禁不住有头晕目眩之感,甚至觉得桥也在随着水流而走,就这样晃晃悠悠走几步,一失足,法刚人就从桥上跌落,好在他早有预感且反应机警,每次都能幸运地抱住独木桥。当法刚细弱的胳膊抱着木桥时,脚下奔腾的河流如兽嘴般呼啸而过,法刚却先看的是自己的书箱。当看到绑书箱的绳子还没有断,书箱还完好无损地在自己背上,法刚就会长舒口气。
  第18节:风雨兼程求知路三圳公学写诗篇(7)
  每当法刚发生不测的时候,法刚就会大喊:“快来人啊——救命啊——”。他知道这里有一个摆渡的船夫。那船夫人倒也好,常常是法刚一叫,他就过来搭救。一次两次倒也好说,三次四次船夫都不免埋怨起来:“你这个小子,常常掉下去就是你,你搞什么鬼呀?你怎么老是找我的麻烦?你老是喊啊喊,我不救你吧,我又有责任,救你吧,我不是成了专门救你的人了?”惊魂未定的法刚搂着自己的书箱,听着船夫絮絮叨叨的抱怨,看着身后潺潺的河水,心想自己总有一天要战胜这个艰难的环境,让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有一次下大雨,一直下了两三天,十曲河也因山洪而河水陡涨,独木桥自然早没有了。当时法刚和同村的三位同窗,正从三圳往徐溪乡赶。等他们坐船过了河时,才发现洪水将路冲没了。几个少年不由得相望生愁,暗想卤莽船夫为何不早告之没路,如今进则无路,退则是深河,该如何是好。
  “法刚,你说怎么办啊。”法刚在学校一直很有威信,因此几位同窗都看着他,期待从他那里得到果决的计划。
  “眼前这山后头就是我们徐溪乡,我们爬山吧。”法刚坚毅的声音让大家心里隐约有了底。
  “可天也黑了,山又这么高,法刚,你爬过吗?”有人表示疑虑。
  “路是走出来的,大家别怕,我们爬着试一试吧。”法刚说。
  于是四人就手牵手开始爬山,顺着大方向找路的痕迹,亦步亦趋地艰难前行。这时暗夜已吞没了天边最后一丝光亮,杂草丛林中的旁生的斜枝不时划在少年们的脸上,顿时会有阵热辣辣的痛;夜间山上湿潮之气渐渐浓烈,脚下的泥泞让少年们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而更令人恐惧得是,或近或远处不时传来一些怪异的声音,不知是蛇还是别的什么动物,真可谓是声声入耳,听得人胆战心惊,就连步子都不由自主地慌乱起来。
  当爬山爬到一半时,大家发现前方彻底没有路了,一个同学失声问道:
  “法刚,现在怎么办?”
  法刚也觉得情况很艰险,方才还能勉强看到路的痕迹,如今可是彻底见不到半点路的影子了。法刚一时也很感害怕,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他想,事到如今,退回去太不可思议,且河面上早已没有任何船只,只有继续爬下去,才有出路,才能回家。
  法刚对大家说:
  “古人云,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现在回头路是绝路,所以我们一定要爬下去,爬下去才有出路,别怕,跟我走。”
  在关键时刻,法刚总能做出引领前进方向的决定。在他的带领下,大家用树枝把身边的草慢慢拔开往前走,此时怪异之声愈来愈清晰,感觉仿佛咫尺之遥,法刚其实也不是很胆大,但在这时候,他尤其不能说害怕,不然大家就会垮掉。
  有人胆怯地说:
  “法刚,你听,这好像是鸡公蛇的声响。”
  法刚生平最怕鸡公蛇,或者说他也早就听出可能是鸡公蛇了,但在这时,他只能故作镇定地说:
  “不要怕,大家注意一点,离那声音远一点,不管它。”
  就这样,从前一天下午四点一直爬到第二天上午九点,从夕阳西下一直到朝阳蓬勃,四个少年看到路就走路,没路就顺着大方向爬,终于翻越了很大的一座山。大家虽然早已疲惫不堪,但心里都有了几分战胜困难的兴奋感。
  可是,忽然,一条大河又横在了大家面前。大家谁也没走过这条路,当然不知道这里还有一条河。一眼望去,茫茫一片,别说桥,人都看不见一个。大家不由又沮丧起来。
  “这恐怕又是石崛河。”
  “肯定是石崛河。”
  “这石崛河是故意同我们过不去的啊。”
  这时,法刚说:“大家别嚷嚷了,我们一起喊人吧。我喊一二三,大家一起喊。”
  法刚先喊:
  “一,二,三……”
  大家一起喊:
  “救人哪——”
  他再喊:
  “一,二,三……”
  大家喊:
  “救人哪——”
  第19节:风雨兼程求知路三圳公学写诗篇(8)
  连续喊了半天,却没见一丝回应。大家连续行走了十七个小时,滴水未进,现在又这么大声喊,累且别说,嗓子都快冒烟了。
  一个说:
  “嗓子快干破了,喊不出来了。”
  其余立刻附和说是这样,嗓子干得不能喊了。
  法刚说:
  “咱们喝两口河水润一下嗓子吧。”
  众人说:
  “那是洪水,里边都是泥,那怎么能喝啊。”
  法刚说:
  “不能喝也得喝啊。”
  法刚说着自己先蹲下,把嘴凑到河边,闭住眼睛猛喝了两口。站起身鼓励大家说:
  “闭上眼骗骗自己,都喝两口吧,没关系的。”
  众人也蹲下身,把头伸下去,但又都抬起来。
  “法刚,这真是不能喝呀。”
  “法刚,这水太脏了。”
  法刚说:
  “大家艰苦一下吧,你不喝水,怎么喊得人来救命啊?如果水再涨,我们岂不更危险?弟兄们,坚持就是胜利,闭上眼喝两口吧。”
  大家想来也是没办法,就再弯下腰,闭着眼喝了几口。果然感觉浑身有了力量。
  大家继续喊。
  “一,二,三——救人哪——”
  “一,二,三——救人哪——”
  很久之后,终于在远处有人应声了:
  “你们在哪里啊——?”
  大家一听有人回应,就又是挥手又呼喊。
  “一,二,三——在这里啊——”
  “一,二,三——在这里啊——”
  一个陌生人,划着一个小舢板朝这边荡过来,四人跳上去。
  听完四少年居然是在山洪过后,爬了一夜大山,才到这里时,陌生人感叹道:
  “你们四个小鬼呀,真是非常非常的野蛮,下这么大的雨,到处都是洪水,你们怎么搞的啊!会没命的,你们知不知道啊。”
  此时方觉后怕的少年们忙应声道:
  “对对对,我们错了,下次不能这样了,命都会没有的啊。”
  “是谁的主意?”在问责的同时,船夫不禁想知道是谁有这样的胆色起这个头的。
  大家都说是钟法刚的主意。
  船夫摇摇头,瞪着法刚说:
  “是你主意啊,你的点子太多了啊,法刚。”
  法刚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一定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所以在遇到任何危急情况,总有一种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找到克服难关的办法,相信自己能通过种种的波折苦难锤炼出自己异于常人的品质。
  7
  每逢开学,来三圳中学求学的学子们总是分别由家人肩挑行李护送进校,此后大约每隔两周返家一次,由家里预做些咸菜、罗卜干、红糟等菜,在校蒸热后食用。
  当时家境较好的学生尚可吃到鱼和肉,而像法刚则无时无刻不是处于困顿之中。由于日军南侵,法刚远在新加坡的父母的济助中断,法刚觉得能有咸菜、罗卜干、红糟等菜吃就已经不错了。好在阿姆也常常会托人带些芥菜、白菜、大蒜等青菜给法刚换换口味。当时因家穷,阿姆一年才卖一头猪,可是别人家的猪又肥又大,阿姆的猪却因为没有好东西喂,长得瘦小毛长,卖不上个好价钱,很吃亏。不过,阿姆的猪临出售两个月时,法刚的生活就开始大不相同了,阿姆会找到三圳圩的屠商,要求屠商给法刚赊买十两八两猪肉补充营养,等猪卖来时,再从总肉量上扣除被法刚赊欠走的那部分猪肉。
  法刚每当赊买到猪肉时,心情就很沉重。他一方面感念阿姆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忧患国难当头之际物力之艰。
  每到礼拜天,法刚研习完选修课程后,会与同学们结伴到学校附近的田里捡田螺。水田只要有人走过,水会变混浊,去得迟的人就捡得少,法刚和同学们就尽量赶早来到田里。当看到田螺在水田里伸出触脚慢慢地蠕动,大家都兴奋无比,张牙舞爪要比试看谁捡得最多,真是其乐无穷。
  白天大家去捡田螺,而到了夜晚,法刚则还有一个项目,就是到池塘里放钓。他在鱼钩上挂上鱼饵,用钓鱼竿放钓,伴随着鱼饵划破水面,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随着月亮在湖面升起,涟漪化作银光粼粼。法刚还自己摸索出放钓的经验:静水之处,必无鱼踪,相反有浪花的水面,或水中时冒水泡者,其中必有鱼儿在游动觅食。只有掌握了规律,放钓才会有收获。
  第20节:风雨兼程求知路三圳公学写诗篇(9)
  从水田里捡拾回田螺后,法刚先养两三天,然后就会溜到厨房里,用自己精心编排的“甜言蜜语”对大厨讲:
  “阿伯,我要炒田螺要用你厨房里的佐料,等我炒好了,你也一起来吃吧。”
  大厨听得心里很舒坦,爽快地说:
  “好,你拿去吧,你有请我吃的心就好了,我不吃,你们自己吃吧。”
  法刚想到自己“计谋”得逞,不由得心中暗笑,拿了油、盐、酱、醋等佐料,兴奋地一溜烟小跑着给自己开小灶了。
  田螺一炒算加菜,闻香就下饭。
  苦中作乐只是短暂的,艰苦的日子则依然漫长持久。
  阿姆每周会给法刚带一饭盒咸菜。饭盒是锡制的,外面还有带花的瓷。大家蒸饭则是用一个草编的饭煲。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