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辣椒王      更新:2021-04-17 18:04      字数:4936
  **  类别:中国当代文学
  **  作品:李宗仁回忆录
  **  作者:李宗仁、唐德刚
  **  【文本书库】提供免费下载
  **  下载站点:CnTxt
  **********************************
  文章从这儿开始
  =
  目 录
  再版说明……001
  第一编:少年时期
  第一章:时代、故乡、家世……002
  第二章:父母之教与童年生活……003
  第二编:陆军教育时期
  第三章:陆军小学的教育……004
  第四章:广西青年与辛亥革命……005
  第五章:从陆军速成学堂到将校讲习所……006
  第三编:初期军中生活
  第六章:护国军中的青年军官……007
  第七章:讨龙之役与初次负伤……008
  第八章:护法战争……009
  第九章:护法归来……010
  第十章:第一次粤桂战争……011
  第十一章:中山援桂之战……012
  第十二章:六万大山去来……013
  第四编:统一广西
  第十三章:孙陈失和与自治军成立的经过……014
  第十四章:两广革命武力之初步合作……015
  第十五章:定桂讨贼军之成立与陆荣廷政权之覆灭……016
  第十六章:拒唐和讨沈……017
  第十七章:讨唐两大战役—昆仑关和沙埔之战……018
  第十八章:统一后之广西……019
  第五编:从镇南关到山海关—北伐回忆
  第十九章:两广统一与湖南之内哄……020
  第二十章:亲赴广州,促成北伐……021
  第二十一章:北伐前夕的革命阵容……022
  第二十二章:向长沙前进——北伐的序幕战……023
  第二十三章:长沙会议……024
  第二十四章:汩罗河、汀泗桥、贺胜桥的攻击战……025
  第二十五章:武昌之围……026
  第二十六章:进军江西……027
  第二十七章:箬溪、德安、王家铺之血战……028
  第二十八章:肃清江西……029
  第二十九章:胜利声中的政治暗礁……030
  第三十章:中央北迁问题与反蒋运动……031
  第三十一章:顺流而下,底定东南……032
  第三十二章:清党与宁汉分裂……033
  第三十三章:两路北伐会师陇海路……034
  第三十四章:徐州班师始末……035
  第三十五章:总司令下野,宁汉息兵……036
  第三十六章:龙潭之战……037
  第三十七章:宁汉复合的困难与特委会的风波……038
  第三十八章:唐生智、张发奎之异动……039
  第三十九章:重建中枢、绥靖两湖……040
  第四十章:完成北伐……041
  第四十一章:善后会议与东北易帜……042
  第四十二章:编遣会议的纠纷……043
  第六编:十年国难与内战
  第四十三章:所谓“武汉事变”之因果……044
  第四十四章:护党救国军之缘起……045
  第四十五章:扩大会议与北上护党……046
  第四十六章:苦撑桂局与西南开府……047
  第四十七章:沈阳事变后广西之新面貌……048
  第四十八章:福州人民政府与广州“六一运动”……049
  第七编:八年抗战
  第四十九章:暴风雨的前夕……050
  第五十章:“七·七”事变与上海、南京保卫战……051
  第五十一章:第五战区初期防御战……052
  第五十二章:台儿庄之战……053
  第五十三章:徐州会战……054
  第五十四章:武汉保卫战……055
  第五十五章:武汉弃守后之新形势与随枣会战……056
  第五十六章:欧战爆发后之宜、枣及豫南、鄂北诸战役……057
  第五十七章:珍珠港事变后之五战区……058
  第五十八章:汉中行营期中对战后局势的预测……059
  第五十九章:八年抗战敌我优劣之检讨……060
  第八编:从全盘胜利到彻底溃败
  第六十章:胜利接收铸成大错……061
  第六十一章: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北平行辕……062
  第六十二章:竞选副总统的动机与筹备经过……063
  第六十三章:民主的高潮与逆流——当选副总统始末……064
  第六十四章:急转直下的内战……065
  第六十五章:从副总统到代总统……066
  第六十六章:收拾不了的烂摊子……067
  第六十七章:不堪回首的江南战役……068
  第六十八章:江南开门揖盗,广州望梅止渴……069
  第六十九章:自我毁灭的西南保卫战……070
  第七十章:在粤之最后努力,对蒋之沉痛教训……071
  第七十一章:国府最后播迁,大陆全部沦陷……072
  第七十二章:纽约就医和华府作客……073
  结 论……074
  附 录:李宗仁声明……075
  后 记: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076
  再版说明
  《李宗仁回忆录》是李宗仁先生寄居美国期间,与唐德刚博士合作,由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而成。本书在国外已有英文版问世。
  李宗仁先生作为国民党桂系领袖,他在回忆录中记述了桂系形成、发展和覆亡的过程,披露了桂系与蒋介石集团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阐述了桂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主张和特点。这些史料,对我们研究解放前的广西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宗仁先生同时又是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的重要成员,参预国民党的军政大事多年,在祖国大陆解放前夕,曾位居国民党政府的代总统。他的回忆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至祖国大陆解放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又是我们研究民国史的一份重要参考史料。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李宗仁先生在其回忆录中,必定要站在他自己的政治立场,宣扬他的政治观点。历史已经证明,他过去的某些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是错误的。书稿中对某些历史事实的叙述也有不确切的地方。我们在编辑过程中,除了个别地方给予必要的附注,并对一些错别字和标点作了校正外,一概未作改动,以保持原着的本来面目。
  李宗仁先生从政三十余年,宦海浮沉,饱经沧桑,垂暮之年,寄居异国,退思补过,于一九六五年响应我们党关于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号召,毅然回到社会主义祖国怀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博得全国人民的好评。李宗仁先生回国后表示:“深冀我留台国民党军政同志凛于民族大义,也与我采取同一步伐,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作出有用的贡献。”李宗仁先生虽然已经逝世,但是他的爱国热情尚存。现在,我们正式出版《李宗仁回忆录》,既是表达我们对李宗仁先生爱国热忱的赞赏,也是反映我们对台湾回归祖国的热望。
  最近,唐德刚博士为此书的中文版写了一篇内容丰富的后记《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此书再版,增加了这篇后记。
  广西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二月
  第一编:少年时期
  第一章:时代、故乡、家世
  (一)
  近百年来的中国,实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惨烈悲壮的一段。而逊清末叶内忧外患的情形,在这段史实中,比之其他时期,则尤为沉痛。
  自满人入主中原以后,经过两百年的专横统治,到嘉庆、道光时代,国势日衰。就在这衰势初起时期,新兴的外族遂乘机侵入。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鸦片战争实开其端。由那时起,清朝的弱点全部暴露。外族嚣张,烟毒横流;国日贫,民日弱,遂至于不可收拾。
  正当这外患日趋严重的时候,国内由于长期腐化统治的结果,官逼民反,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爆发了洪杨革命。时历十余年,蔓延十余省,伏尸千余万,这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大事件。从此,国家元气大伤,外祸乃益发猖獗。其后,不特西方列强纷起谋我,即新兴的日本也接踵效尤。同治、光绪时,我国四周藩篱尽撤,中华本土也早晚有被瓜分的危险。数千年锦绣河山,至是竟沦为列强共有的殖民地。我华族只是苟延国脉于列强均势之下而已。
  国是危险万分了,而清廷的昏聩反有增无已。朝廷中竟有“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荒谬言论;而地方官吏更是贿赂公行,横征暴敛,以致饥民遍野,盗匪如毛。加以外货倾销,国民经济彻底崩溃,人民的贫困,举世罕有其匹。因而有远见的士大夫和富于民族思想的秘密会党,遂纷起图谋挽救。有主张变法维新的;有主张伸张王权、扶清灭洋的;而图谋揭竿起义,实行民族革命的,更遍地皆是。
  广西地邻边陲,对外族侵凌本有切肤之痛。又是洪杨革命的策源地,一般人民的民族思想极为浓厚,对专制、腐化统治所发生的反抗情绪,尤为炽烈。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出生和成长的血性男子,极易受革命风气及抗暴精神的感召,而发为慷慨悲歌的言行!
  先祖如玺公、先父春荣公都生活在这国脉民命不绝如缕的时代。对外族的横蛮侵凌,清吏的贪婪苛虐,都曾亲身体验,耳熟能详。平时抑郁之余,也每以叹息悲愤的语调,和家人亲友痛论时事。因此,我家的孩子还未启蒙,便有机会在众人中,旁听乡国沉沦的各种惨痛故事,油然而生革命抗暴的心理。我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中,于清朝光绪十七年辛卯阴历七月初九(1891年8月13日)出生于广西省临桂县西乡的。
  (二)
  广西当年的政治区划分为十一府和若干直属州、厅。桂林府原居十一府之首,而临桂县则是桂林府的首县。所以临桂县治便是桂林府的府城,同时也是广西省的省会,为清代广西巡抚驻节的地方。
  桂林府位于广西的东北境,和湖南毗邻。府内共包括七个县、两个州和一个厅。全境是一片山环水绕、川谷交错的区域。地当南岭干脉的南边,五岭中有名的越城岭居其北,都庞岭在其东,五岭支脉却盘旋境内。桂林的山多系砂岩和石灰岩所构成,久经风雨侵蚀,峰峦耸峭,岩穴深邃。所以在一片原野中,往往平地风波,异峰突起,秀丽无匹。而岩石下边,石灰质为地下水所浸,也往往蚀成奇穴,深不可测,钟乳倒悬,蔚为奇观。如桂林城东门外的七星岩、月牙山,北门内的风洞山、叠彩山,丽泽门外的老君洞,城中心的独秀峰,南门外的象鼻山,都是名闻海内的名胜。
  就在这山野间,自北而南,穿桂林府全境蜿蜒而过的,便是西江支流、桂江上游的漓水。溯漓水而上,到兴安县城的东侧,可通湖南的湘江。这便是我国地理上有名的“湘漓同源”。据史书所载,湘、漓原不相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便利漕运,曾遣史禄入桂林郡掘陡河以沟通二水。自此两水相通,而水流则背道而下,同源相离,可能便是湘、漓二水得名的由来。在这湘、漓分流处,河床和两岸俱系用重数吨的方块大石砌成,经两千年未尝稍损,工程的浩大,实可称为奇迹,足与四川的都江堰媲美。
  由漓水上游顺流而下(桂林以下曰桂江),至苍梧与西江汇合处,又名鸳鸯江(因两水一清一浊得名),东向直达广东。溯漓水而上转入湘水,再顺流而下,可经长沙入洞庭而通长江。所以在我国古代,桂林可说是四达之区,蔚为中国西南部军事、政治的重心。
  这湘、漓二水都蜿蜒于奇峰原野间,平时江水碧清见底,游鱼可数。有时水流缓慢,山光水影,一平如镜,显得秀美绝伦。偶逢峰回江转,顷刻间又波翻湍啸,水陟滩高——自桂林到梧州号称三百六十五滩——却又显得雄峻险绝。木船通行其中,两岸猿啼,江山如绘,真使人如置身画图中,所以就风景来说,桂林府的全境都可说是山明水秀,而省会所在地的桂林城区,更是自古就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而闻名海内。
  以前游桂林的人更有许多特别欣赏阳朔县的风景的,因而又有“阳朔山水甲桂林”的佳话。其实桂林城郊和阳朔的风景远较我乡为逊色。因为阳朔山水固称奇特美丽,可是峰峦过于密集,而乏阡陌桑田及纵横河流的陪衬,正如一个少女生得五官毕聚,纵然明眸皓齿,也难免美中不足。所以就风景优美而论,桂林、阳朔均不如临桂县西乡的秾纤适度,只可惜该处地非要津,旅客少到,不为外人所知,所以就不如桂林、阳朔那么享盛名了。
  在临桂县的西乡,离桂林城约六十里处,有一小镇曰两江墟。墟内约有数百户居民。再由此小镇向西行七里便是我们李姓聚居的(l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