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理性的思索      更新:2021-04-13 23:34      字数:4903
  Author :
  Issue : 总第 33期
  Provenance :《科苑》
  Date :1983。6
  Nation :
  Translator :李京北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空间范围圈里,这个空间范围圈就是他感到必须与他人保持的间隔。当你逐渐靠近别人到了某一地步的时候,对方就会厌烦或不自觉地步履后移。摄影机可以摄下当这个空间范围圈被突破的那一瞬间,人的身体颤动和眼睛细微跳动的情况。
  由于民族文化不同,人们对待自己空间范围圈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譬如,对两个素不相识的北美成年男子来说,最舒适的谈话距离是2英尺左右,而南美人则喜欢靠得近些。因而,南美人与北美人相遇很容易引起误会。有人曾经观察过一个南美人和一个北美人谈话的情况。谈话开始时,他们是在一个40英尺长的大厅的一端,而谈话结束时,他们竟在大厅的另一端。原来,谈话过程中,北美人几乎是连续碎步后退,而南美人却不断碎步进逼。北美人和阿拉伯人在这方面的习惯更是格格不入。后者与人交谈时,紧紧靠着对方,抓着人家的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人家的眼睛,一口口热气直喷到别人的脸上。
  人们交往时相距间隔的大小,最能精确地表示他们会面的性质。拿美国来说,18英寸之内的间隔适于爱抚,或者密谈,在这样的距离里甚至议论一下天气,也会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这个范围内,人们的交际不仅局限于言谈话语,而且还包括身体接触,气味相闻,体温相知,甚至连呼吸的快慢,脸色及皮肤肌理的变化,对方也一清二楚。1英尺半至2英尺半,是私人近距离接触时应保持的间隔。妻子站在丈夫这个空间范围圈里,感到舒适自然,但如果另一妇女站在其中,她就会为此而感到焦燥不安。2英尺半至4英尺,是私人远距离接触时保持的间隔。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乃是一臂之隔,它适于商量个人私事。4至7英尺,是社交中人们近距离接触时保持的距离。同事之间在办公室站着谈话,一般相隔这样远。当一个人离他的秘书4至7英尺远站着,并且俯首看他,就会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7至12英尺,是社交中人们远距离接触时保持的间隔,它适用于正式谈话,大人物的办公桌通常大得足以使来访者与他相隔这么远。超过12英尺,便成为人们在公共场合应保持的间隔范围,它适用于作报告或发表正式讲话。选择适当间隔,有时是至关重要的。有一个年轻姑娘很喜欢一个小伙子,但她却在一时盛怒之下当场拒绝了他的求婚。其原因就在于他竟然坐在离她8英尺远的地方向她求爱。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相距间隔的大小,不仅由民族文化和特定关系决定,而且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在宾客众多的鸡尾酒会上,人们必然要靠得很近以便交谈。像在公园里、大街上这些公共场所,人们在一起时也往往靠得较近,他们在这里竭力强调“在一起”这个事实,以便有权要求他们应占的空间范围。心理学家证实:人们和他们所喜欢的人要比和他们不喜欢的人靠得近;朋友比熟人靠得近;熟人又比陌生者靠得近。在与人密切交往中,性格内向者要比性格外向者保持稍大距离;在交谈时,两个妇女则比两个男人靠得近。此外,拥挤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而且对男女的影响大不相同。挤在小房间里的男人,变得多疑和好斗;而女的,在同样情况下却变得更为友好和亲密。妇女在小房间比在大房间里,往往彼此更加喜爱,并且感到相聚的整个过程更为美好愉快。在一个拥挤不堪的小房子里,男陪审团会作出较为严厉的裁决,而女陪审和的裁决却是较为宽大的。
  在一个图书馆的阅览室里所做的实验说明,当周围到处都是空座位,而你不去坐,却偏要紧靠一个人坐下,那么后者不是局促不安地移动身体,就是悄悄走开。尽管人们强烈要求在公共场合应保持适当间隔,但这种情感很少用言语表达出来。
  在美国,当两个以上的人在公共场所谈话时,他们就认为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共有“领地”,他人不得侵占。如果有人不得不从他们旁边走过,那就要很明显地低下头来。如果他们把路堵塞,行人又不得不经过那里,那么除了低头,还要说几句赔礼道歉的话。对阿拉伯人来说,公共场所就是公共场所。如果一个阿拉伯人在旅馆门廊里等候朋友,而另一个人站的地方更易看到人,这个阿拉伯人就会走过去紧靠他站着。这一招常常能成功地使别人恼火而又默然地走开,假若这一招不奏效,那么后者肯定也是个阿拉伯人。
  有时候人们以他们所在地点为依据,明确要求占有一片公共地方。在不太拥挤的图书馆里,那些想独占一处的人,就会坐在长方桌一头的椅子上;而那些竭力不让他人和他并坐的人,就会占据桌子两侧中间的座位。在公园里,如果先来的人坐在长凳一端,后来者就会坐在另一端。此后,行人对是否要坐在中间位置上,往往犹豫不决。假若是短凳,先来者又坐在中间,他就能独占一时。
  
  Number : 4728
  Title :改造金星
  Author :
  Issue : 总第 33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赵崇正
  人口爆炸问题就像恶梦般纠缠着人类。今日的地球就好像上下班时候的公共汽车一样拥挤不堪。载乘我们的这辆车子都快要被压散架了,而乘客却仍在以每四十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人类快要变得“无立锥之地”了。
  为什么不向宇宙移民呢?茫茫的宇宙有无数的行星,要是我们向每一个星球都派驻一名“大使”的话,那么把目前地球上全部人口,无论男女老少统统都派出去还不足此数的千万分之一。
  可是,要实现这些幻想又谈何容易。就拿我们的邻居——金星来说,它表面的压力高达100个大气压,相当于深海一公里处的压力。温室效应又使其温度保持在摄氏400多度。要是宇航员在这样的条件下拜访它的话,就得穿上像潜水艇的钢外壳那样坚固的抗压外衣,外面再衬上一层航天飞机的防热瓦,否则难免变成电锅炉里的烧鸡。
  难!真是上天无路。
  那么,人类就束手无策了吗?
  几十年前,科学家就曾指出,人类终有一天能够重新安排宇宙——从改变行星上大气的成份到改变整个星球的质量,甚至移动它们的轨道,比方说,让金星和火星换个位置,就像你把家里的长沙发和短沙发调一调一样。
  近些时候,科学家们讨论了改变金星大气的可能性。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做到这点。在讨论金星上的温室效应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萨根教授说:“怎样才能破坏这个‘温室’呢?如果我们不能把门打开把热放出去,我们可以抛出几块‘砖头’,把‘窗户’砸碎,让厚厚的云层下面的热散发出来并消散掉。”
  有趣的是,这些威力强大,能改变整个金星大气的“砖头”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震撼山河的氢弹或者是当今科学之尖端的超高能激光束。我们将要发射出去的“砖头炮弹”竟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某些藻类。在我们地球的孩提时代,这些微不足道的有机植物曾经参与过分解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了滋养着地球上无数生命的氧气。某些藻类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能经受极端的环境,还能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利用阳光,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繁殖。人们曾在喷气式飞机的油箱里找到过它们,在那里,它们依靠煤油生长得蓬勃兴旺。严寒对它们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地球南北极地,甚至是与世隔绝的上公里厚的冰层下面是它们的乐园。还有一种藻类,竟在原子反应堆的冷却水中安家落户。
  有人设想用航天飞机把数十亿蓝藻撒到整个金星周围较冷的大气高层,这样它们就能繁殖起来,就好像三十亿年前它们在地球上干的那样。如果金星大气里含有4‰的水蒸汽,光合作用就能开始,并发生下面的反应:二氧化碳+水+阳光→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碳水化合物能给金星带来植物。氧气在金星大气中取代二氧化碳的同时,温室效应就开始减弱,空气要变凉,水在云里凝结,化作阵阵甘霖洒向大地,几十亿年来干旱的金星土地第一次受到水的滋润。与此同时,大气高层的光合作用不断加速进行,产生越来越多的氧,一个天上人间就会产生。
  不过,实现这个宏伟计划需要多长时间呢?在“地球演义”这本“书”里,大气变化这一章“写”了好几亿年。今天,“写”“金星演义”这枝笔掌握在我们人类手里,我们当然不能让它也“写”上几亿年。萨根说,重建金星大气需要多长时间,他还没有仔细计算过,但是如果这一工程能在短于几个世纪的时间内完成的话,将会令他惊叹不已。
  从萨根提出这一设想到现在,好几年又过去了。几年来,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是以往几百年都难以与之媲美的。今天这篇文章的青年读者们,很可能将来的某一天,当你下班回来,你对你的妻子说:“我对这个地球真是腻透了,让我们上天吧。”真的,第二天,你们就搬到天上去住了。
  这究竟是神话?是幻想?还是理想?只有让青年人去决定吧。
  
  Number : 4729
  Title :书籍种种
  Author :
  Issue : 总第 33期
  Provenance :《科学与生活》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易小明
  在巴黎国立图书馆里,珍藏着一卷纸莎草纸的手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的书,出于公元前3350年,是从希腊提佛市的一座古墓中发现的。还有一些古代书稿,篇幅很长,如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里收藏的一卷纸莎草纸手卷,就长约45米。
  在古代阿西利亚地方,出过一种粘土制的书。其每页大小为32厘米x32厘米,厚2。5厘米,完全像一块扁平的砖。这种粘土制的书,一本少则有十几页、几十页,多则有几百页,其重量和体积可想而知。
  与现代的书较为相似的古书约出现于公元一世纪。这些书是木制的:在当书页用的薄木板上浇上溶腊,趁腊未干时将其刮平,待腊凝固后,用尖棒在腊上写字,然后用绳子把数块写好字的木板串接在一起,就成了书。
  用羊皮纸制书始于公元前二世纪。当时是在小亚细亚的佩尔加梅城,人们把小牛皮或羊皮在石灰水中洗净、晾干,绷在框架上用浮石打磨平整,再涂上蜜,就制成了羊皮纸。然后,经过缮写员和装订工整整几个月的忙碌,才能制出一本书。如果要制一本厚书,就需要屠宰整整一群小牛或羊。有时,用过的羊皮纸经过处理还可再用:用牛奶把原先写上的文字洗掉或用刀刮净,就又可写上新的内容。但是这样一来,也就毁掉了许多古老的、颇有价值的古籍。
  体积最大的古书之一要数用亚美尼亚语写的《木希修道院教义》。这本用羊皮纸制的巨书原先至少重32公斤。1204年,塞尔柱人盗走了这部手稿。为了将它赎回,亚美尼亚各村镇的居民曾筹集赎金白银600两(合18。6公斤)。后来,这部书在土耳其的木希城里存放了七个世纪,直到1915年亚美尼亚人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后,这部稀世之作才物归原主。经过多年的漂泊流浪后,这部书现藏于亚美尼亚的玛特纳达兰书库。
  被誉为世界第三大书的1664年版《大地图册》,长204厘米,宽166厘米,重120公斤,现收藏在民主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图书馆。
  还有一本大书,是1832年在伦敦出版的《英国名人录》,当时印数为100册。这本书长7。3152米(8码),宽3。6576米(4码),书中字母的大小超过了15厘米。
  十五世纪末,著名的威尼斯出版商阿里德·玛努齐开始出版小开本的书。到了十七世纪,荷兰印刷工艾尔泽维尔兄弟印出了更小的书,他们出的是一本65x45毫米开本的诗集。后来,又出现了微型书。美国伍斯贝尔城印刷厂印制的最小的书长6。3毫米,宽4。5毫米,全书34页,加上硬皮装帧,仅重0。064克。俄国出的第一本小书是1788年版的《使谈话妙趣横生的艺术》,开本为67x75毫米。1855年版的《克雷洛夫寓言集》只有邮票那么大。苏联的第一本微型书是1921年在基涅什玛出版的《俄罗斯联邦宪法》,开本为35x50毫米。
  目前世界上最贵的书是1455年版的《圣经》,它在1926年就价值35万美元。现在这本圣经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
  世界上还有一本书名最长的书,是1633年在伦敦出版的。这本书的书名有45行字。
  在书籍出版方面还有许许多多的趣事。其中最怪的要数十七世纪出现的一种制书法。这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