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6 节
作者:理性的思索      更新:2021-04-06 04:07      字数:4791
  啃睦镆沧躺瞬宦梢钦飧鍪焙颍谡馐郎衔ㄒ坏难龀鱿衷谒牟孔謇铮只崛绾文兀俊?br />
  ……………………………………………………………………………………
  今天更得比较早点,第三章送到。
  第五百九十四章:我也有良心
  柳乘风的设想实在胆大到了极点,顿时让朱佑樘的思绪开朗起来。
  这个李若凡确实是个很有用的棋子,她的父兄尽皆为瓦刺汗所杀,而此时,赛刊王刚死,至少在赛刊王的部族之中多有对汗庭心怀不满,也会有不少怀念赛刊王之人,将李若凡送回去,只要李若凡肯振臂一呼,那瓦刺汗想要吞并掉赛刊王所部只怕就不太容易了。若是李若凡能够成功继承其父的遗产,那在瓦刺内部必将分裂。李若凡是绝无可能与瓦刺汗媾和的,必定率领自己的族人与瓦刺汗庭决裂,并且伺机报复。
  可是话说回来,一个女人只身回到自己的部族取得大权,甚至直面瓦刺汗庭,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对朱佑樘来说,柳乘风的意图确实是直接干涉瓦刺内部事务的一个很好契机,可是真要去做,却又是另一回事。
  他扬了扬眉,慢悠悠地道:“此计可行吗?”
  这句话当然是问柳乘风的,而柳乘风既然提出了这个计划,当然会有自己的想法,他毫不犹豫地道:“陛下,微臣以为可以。”
  朱佑樘的眼中带着一丝狐疑,继续慢悠悠地道:“你说下去。”
  柳乘风正色道:“微臣之所以有把握,有两个考量,其一:这个李若凡很有心机,允文允武,虽为女子,却能做到临危不惧。”
  柳乘风说到这里的时候,刘健颌首点头。补充道:“老臣以为,此人心机之深,冠绝天下,比起男人更加细腻几分。柳佥事说的没有错,老臣附议。”
  柳乘风继续道:“这其二,便是瓦刺汗擅杀部族首领,在瓦刺各部之间定会引起相当程度的不满。毕竟今日汗庭可以擅杀赛刊王,明日说不准就可以灭了其他人的全族,兔死狐悲之下。各部岂会轻易束手就缚?只要李若凡出现,势必会让各部对其或多或少有所支持。而赛罕王新死,且又是含冤而死。本部之中定会有不少人滋生不服之心,李若凡的出现也能激起这些不愿服从者的愤怒,当年楚怀王受邀入秦,也如这赛刊王一般,最后被囚禁杀死,便是大秦定鼎天下之后,太史公仍谓之人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这楚国若是在战场之上名正言顺为秦军击败,楚人或许还不会滋生太多怨恨,偏偏这秦国用的是下三滥的手段,这和赛刊王被杀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微臣断言,李若凡若是出现,势必会在瓦刺内部掀起惊涛骇浪。”
  “所以微臣以为,只要我大明将李若凡送回到大漠,同时派出使节以吊念赛刊王的名义沿途护送。随这李若凡一同抵达赛刊王所部,帮助李若凡收拢其父旧部,再与瓦刺各部联络,至此之后,瓦刺必定土崩瓦解。”
  朱佑樘顿时深吸一口气,一拍案牍:“朕听卿言。也是以为除了这个法子,朝廷再无计可施,照你这么说,此事也有几分把握,你说的不错,朕亦有此意,不过……”朱佑樘皱眉,慢悠悠地道:“何人可以陪同李若凡出使?”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问题的最大关键在于,谁能担当这个重任,这个使节绝不可能只是前去吊念这么简单,而是协助李若凡,控制住本部的局势,甚至需要挑拨离间,在瓦刺内部造成分裂。此人首先需要有一个不错的体魄,至少能承受得住出关的颠簸同时还能保证拥有绝佳的体力。此人还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因为此去,确实是凶多吉少。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必须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一旦进入了漠北,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每时每刻都处在极度的危险之中,若是没有过人的胆识和智慧,绝不可能应对如此复杂的情况。
  这事儿若是做成了,瓦刺在数十年之内都不可能对大明朝产生任何威胁,于国于民都有极大的好处,可要是不成,大明就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所以出使陪同李若凡之人是个关键,朱佑樘输不起,大明朝也输不起。
  刘吉眯着眼,此时肚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此次出关,定是凶多吉少,朝廷里的衮衮诸公,担当有余而胆识、精力却是不足。这也是皇上犹豫不定的原因,可是有一个人,却是最合适的人选。
  想到这里,刘吉的眼角瞥了柳乘风一眼,这个人,柳乘风最为合适,更重要的是,若是他能一去不回,这就再好不过了。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刘吉当然不能错过,刘吉正色道:“陛下,微臣有个人选,还请陛下定夺。此事事关重大,不容疏忽,非要有个有胆有识之人出使不可,微臣以为,指挥使佥事柳乘风最为合适……”
  谢迁这时候忍不住了,柳乘风的计划确实很好,可是刘吉未免也太无耻了一些,此去是九死一生,这家伙居然把柳乘风往火坑里推,固然谢迁对柳乘风不喜欢,可是这时候还是不免为他争辩几句:“哼,柳乘风是指挥使佥事,职责重大,岂可轻易离京?”
  刘吉冷笑道:“职责再重大,比得过瓦刺的威胁吗?若是此事没有做成,你可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谢迁据理力争,出言相讥:“刘学士既然如此关系家国大事,为何不主动请缨?”
  刘吉脸皮厚得很,淡然道:“老夫年迈,虽有心,奈何力不足矣。”
  一直没有吭声的李东阳突然淡淡地道:“刘大学士以不惑之年起复入阁,一向健朗,何来有心无力?”
  这李东阳也是够狠的,也可见刘吉和这些人的矛盾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一句话讽刺的意味十足,就差直接骂刘吉这老不死的家伙尸位素餐了。
  刘吉眼中掠过一丝怒色,终究还是忍住了,舔舔嘴,呵呵一笑不再发言,其实他心里清楚,人家这是对人不对事,这些人早就瞧自己不满了,借着这个机会找自己麻烦而已,刘棉花什么场面没见过,岂会上他们的当?
  朱佑樘见阁臣们相互攻讦,脸色越来越不好,本来就在为这事儿心烦意乱,此时脸色已经拉了下来。不过在本心上,朱佑樘还是很认同刘吉的话的,这刘吉说的也没有错,最适合的人选就是柳乘风,不过此行实在太过凶险,而朱佑樘素来倚重柳乘风,心里也不认可刘吉的推举。
  不过这内阁大臣们争吵不休,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大家喜欢拌嘴,只是这时候,谁也提不出更好的人选来。
  柳乘风坐在椅上,他和别人不同,别人都是欠身坐下,在这君前显得很是谨慎。可是柳乘风却是大剌剌的,其实他原本也没有想到自己会砸自己的脚,这个主意是他提出的,他当然更加清楚这里头的危险,不过此时,他所考虑的却是另一件事。
  那个李若凡实在太狡猾了,换了其他人,或许早已被她玩弄于鼓掌之中,若是派出的人选一个不好,朝廷极有可能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不是大明朝利用李若凡,最后就算是成功为李若凡稳固了地位,反倒是被这李若凡利用。
  而最熟知李若凡心性之人也唯有自己,其实刘吉说的没有错,自己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只是……去还是不去?
  柳乘风自认自己不是什么高尚的人,他也有私心,会畏惧死亡,不愿意去承担太多的责任,可是当他摇头的时候,心里却不由紧了一下。
  他清楚记得,那一份锦衣卫内部递上来的奏报,瓦刺人奇袭平远堡,杀人盈野,一夜之间,屠戮数千军民,血流成河,令人发指。
  柳乘风几乎可以想到一个画面,那如野兽一般喋喋的狞笑,那惨呼,那黑夜浓雾之下掩藏的哀鸣。
  去……还是不去?
  必须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良心……
  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柳乘风回头去看,自己一路爬上来,何来良心之说,有的只是尔虞尔诈,只是相互利用。甚至在他的人生信条之中,所谓良心不过是偶尔心血来潮时的施舍而已。
  他太不高尚了,甚至在许多人眼里,他比毒蛇更加阴毒,可是现在,他居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来到这里……我已经死过了一次,我曾落魄过,也曾有过良心,现在,我何不如去做一件事,做一件真正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这个念头掠过,竟是让他有了一股子冲动。
  “陛下……”柳乘风咬咬牙,随即站了起来:“我去,朝野内外,除了微臣之外,再没有更合适的人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微臣深受国恩无以为报,愿肝脑涂地,为陛下排忧解难。”
  ………………………………………………………………
  第一章送到,嗯,更新还算及时,一如既往的继续求月票。
  第五百九十五章:美人如蛇蝎
  诏狱。
  柳乘风负着手步入进去,到现在,他脑子里还掠过了一丝刘吉得逞的阴笑,他清楚记得,自己自动请缨的时候所有人的表情。
  刘吉对柳乘风表现出来的愚蠢,显得尤为高兴,就差忍不住击节叫好了,柳乘风至今还记得那脸上掠过去的一丝欢喜,可是对刘吉的反应,柳乘风其实不必去看也能想到。
  倒是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的表情很古怪,其实柳乘风的内心里又何尝不知道,这曾经的内阁三驾马车在内心之中又何尝不希望自己出马,理由很简单,这种事柳乘风最在行,只要柳乘风出马,这事儿就多了几成胜算,可是话又说回来,他们之所以在君前奏对的时候表示反对,其实也知道,这种九死一生的事,没必要搭上一个柳乘风,至少在他们看来,柳乘风确实算是半个政敌,这个年轻人野心勃勃,而且从不妥协,如今又渐渐掌握锦衣卫的大权,迟早会向内阁的权利提出挑战。可是三人也有他们的共识,至少他们心里清楚,这个对手是朝廷不可或缺的人物,如今的内阁,需要此人缔造的财源,所以这个人可以容忍他的存在,但是必须加以提防。既不能让他出什么意外,但是也必须将他的权柄控制在亲军之内。
  这就是刘健等人的意图,这也是为什么内阁与柳乘风渐渐暧昧不清的原因,毕竟这个家伙的存在,确实让内阁受益太多,从前的时候。内阁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处都是伸手要钱,偏偏这内阁子儿都没几个,而如今,内库与国库俱都丰盈起来,连朝廷的用度也变得大方起来,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再让他们回到几年前那几百两银子还要计较的时候。他们可不愿意。
  所以,他们能一定程度去放纵甚至是保护柳乘风,但是同时,内阁也有内阁的底线,那就是无论如何,柳乘风不得触动到内阁的核心利益,锦衣卫他们可以不管,亲军他们可以不管。可是谁想把手伸进内阁,这就要翻脸了。
  而现在的柳乘风,显然还没有余力把手伸的这么长,所以对柳乘风的主动请缨,这从前的内阁三驾马车在期许之余,心里还是有些反对的,为了几成胜算,没有必要搭上柳乘风。
  当然,当时在殿中真正做主的是皇帝,皇上也是被柳乘风的请缨吓了一跳。可是不知怎的,他居然点了头,而且脸色异常的激动,柳乘风心里知道,这多愁善感的皇上是感动了,国家危难之时,总得有人挺身而出,这是古籍中经常出现的典故,朱佑樘熟知经史,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而柳乘风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只要这一次事情能做成,不只是能给予大明数十年的安宁,而他凯旋回朝的那一日,必定会步入一个新的高峰。
  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呢?
  柳乘风不徐不慢的在这诏狱的牢房中穿梭,眼中终于掠过了一丝寒芒,接下来。就是除掉刘吉,此人一日不除,柳乘风就一刻也不安宁。只要这一次能活着回来,柳乘风自信自己就拥有了与刘吉打擂台的资本。
  一步步走入诏狱的深处,在一处密不透风的牢房前柳乘风驻足,前头引路的刑官一面取钥匙开门,一面道:“按着大人的吩咐,这里最是清静,也无人打扰,一应的用度,也都尽量给予了方便。大人,是不是让人陪着你进去,若是这细作行……”
  柳乘风微微一笑,道:“我在你眼里就这般没用,连个女细作也得带着人进去才成?”
  刑官顿时吓得出了一声冷汗,虽说这柳乘风是轻松的口气,可还是吓了他一跳,他不敢再说什么,将开了锁的门儿推开,柳乘风道:“你就在外头静候着吧,若是里头真有危险,到时给你制止细作行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