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5 节
作者:理性的思索      更新:2021-04-06 04:04      字数:4764
  饩偷贾铝嘶跷锏娜狈Γ镆韵∥螅鄹褡匀环颜且徽遣豢桑鄹竦纳险牵餐贫松娜惹椋男┗跷镎橇耍鞯氐淖鞣患欣赏迹突岵欢系睦┐蠊婺#黾尤斯ぃ岣呱宰非蟾蟮睦蟆?br />
  事实上,这一年多来,大明的生产规模已经增大了许多,一年前,京师一地的丝绸生产是一万二千五百匹,可是到了现在,居然到达了恐怖的九万四千余匹之多,规模足足增加了近十倍,原先生产丝绸的女工只有两千余人,而现在则有一万七千人之多,这个规模其实还在增大,因为需求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原因无他,商贸的迅速膨胀,让这京师不知多少人一夜暴富,这些人暴富之后,丝绸就成了他们的必需品,再加上许多的工匠、女工被招募,工钱也随之增加,这些人,多少也会买一身丝绸衣衫,毕竟手里有了现银,自然免不了要消费一些的。
  如此一来,从前只有商贾和达官贵人所用的必需品,渐渐的也成为了寻常百姓人家奢侈品,虽然用的不多,可是这些人人口众多,消化的丝绸也是不少。事实上,京师本地产的丝绸已经供不应求了,供应京师的丝绸大多都是从江南来的,再加上聚宝商行也在大量囤积丝绸,将相当一部分丝绸出关至藩外去,因此丝绸的产量虽然增加了近十倍,市面上的丝绸反而需求更多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带动了不少新奇的行业,如成衣铺如染坊等等。
  柳乘风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物价的变动,其实柳乘风或许自己不知道,至少在这聚宝楼,所有的商贾都把柳乘风看作了晴雨表,若是柳乘风没有了动静,市场也不会掀起大浪,可是一旦升了官,这就说明他的圣眷不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聚宝楼能或多或少得到朝廷的一些支持,如此一来,未来的行情可以预期,大商贾们自然可以放心的囤积货物,或许扩充生产。
  不只是京师,在江南、南北通州和廉州等地,其实也是如此,各地的商贸活动开始井喷,而生产规模也是增加不少,从前制造瓷器的大多都是官窑,而现在,由于官窑的生产能力有限,大量的私窑也如遍地春笋一般冒出来,尤其是江西、福建二省,大大小小的私窑居然一年之内增加了上千之多,雇佣人工超过了十万。
  商贾们赚的腰缠万贯,只是柳乘风回到家里却是低眉顺眼了许多。见了娇妻,他心里自是欣喜万分,这几日反正闲来也是无事便都躲在家里,不过柳乘风始终不敢把宫中赐婚的事说出来,心里头有了鬼,人也乖了许多,居然再不像从前那样坐不住了,而是每日陪在温晨曦身边,温晨曦若是问起,他便大义凛然的道:“家里贤妻,岂能终日在外头闲逛?”
  每日说这句话的时候,柳乘风都觉得脸红。
  温晨曦却没往深里想,见他从宣府回来瘦了,便去寻了老太君问了一些滋补的方儿来,交仙儿去采买材料,叫厨房那边熬些膳食给柳乘风滋补身体。她越是如此,越是教柳乘风不安,心里很是后悔,甚至有时候自己骂自己,我是猪啊我,没事偏偏要去找事儿,竟怂恿着皇上赐婚,现在倒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宁王会不会吃亏不好说,到时候这消息若是传了出来,怎么面对温晨曦?
  当日夜里,外头冷风习习,仙儿端了一盆炭火来,又斟了茶,柳乘风和温晨曦在卧房里闲坐,沉默了良久,柳乘风看了一眼妻子,此时的温晨曦正合腿坐在椅上,绣着女红,炭火的光芒将她的脸颊映的绯红一片,柳乘风不禁看的有些痴了,小心翼翼的道:“晨曦……”
  “嗯……”温晨曦抬起那瓜子的下颌,一双眼眸水灵灵的看着柳乘风。
  柳乘风道:“若是外头传出我要娶妻的消息……”
  温晨曦的眼中先是狐疑,随即打断柳乘风的话道:“夫君有话要说?要说尽管说就是。”
  柳乘风这一下子想哭了,说白了,他还是没有彻底的融入这个社会,若没有前世的观念,一个大明朝土生土长的男子汉大丈夫,娇妻如云虽然未必敢去想,可是纳十个八个妾再配几个通房大丫头还不是跟玩一样。
  见到柳乘风的窘迫,温晨曦也猜测出了什么,眼中也掠过了一丝紧张,小心翼翼的问:“怎么?夫君难道在外头……”她的声音居然有些颤抖,虽然在这个时代,女人总要等到这么一天,可是真的来了,却难免有些失魂落魄。
  她勉强坐直了身体,放下刺绣,道:“夫君在外头已经……”
  柳乘风连忙道:“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宫里头皇上似乎有赐婚的意思,想将德兴郡主赐婚给为夫,哈哈……”柳乘风很心虚的大笑:“其实这种事八字还没一撇呢,再者说,为夫也不稀罕什么郡主,晨曦也知道,德兴郡主是宁王的女儿,这宁王与我势不两立,这么做,更多是公事上的考量,话又说回来,就算宫里赐婚,宁王那边也未必肯嫁,不过是宫中借此敲打宁王罢了。为夫只是先知会一下,等到时候宫里真来了旨意,你也不必心惊。”
  温晨曦蹙起眉:“这满京城文武都为皇上效力,夫君倒好,不但要效力,还要献身了。”
  柳乘风哑然,温晨曦说的或许只是无心之言,可是柳乘风听来,却好像有讽刺的意味,他讪讪一笑,道:“不是都说嘛,国朝养士百二十年,仗义死节都是士人的本份。你家夫君虽不是士人,可是深受皇恩,为朝廷……咳咳……”柳乘风差点想说捐精来着,不过很快改口道:“为朝廷献身,又算的了什么,晨曦放心,轻重我是晓得的,宁王与我势不两立,他的女儿,便是当真美若天仙,我也瞧不上。”
  温晨曦心中释然,虽然心中仍有紧迫感,可是忍不住笑道:“我能说什么?你们男人的事我又不懂,现在你是愈发的了得了,连父亲都说,现在你如今也成了佥事,将来前程远大着呢,我这做妻子的,自然不能拖了你的后腿。”
  柳乘风沉默了片刻,道:“晨若最近都在做什么?为何总是三天两头见不到人?”
  温晨曦不由莞尔笑道:“她?近日神秘兮兮的,连我做姐姐也是瞒着,也不知道到底又打了什么主意。”
  柳乘风颌首点头,烤了炭火,身子暖和了许多,喝了口茶,道:“早些睡吧,明日我要早起,得去刘大学士的府上走一趟,那个刘健,想到要去见他,我心里还真有些发虚。”
  温晨曦连忙起身,去收拾了床被,一面道:“你是锦衣卫的武官,他是内阁的大臣,互不同属,又有什么好怕的?是了,我有件事得和你商量着呢,我那叔父前几日要和我说,家里那个堂弟整日游手好闲,这样也不是办法,想托你给他寻个门路,我当时听了,不敢答应,只说先和你商量了再说,夫君,你怎么看?”
  温家枝繁叶茂,这温晨曦也确实有个族叔,不过至于那什么堂弟,柳乘风却从未见过,不过他们不去找温正,却是来寻柳乘风,多半是希望让这什么堂弟安插到柳乘风身边,毕竟柳乘风现在前程大的很,跟着柳乘风,显然比跟温正有前途,柳乘风听了,不禁笑道:“这种事,往后你也不必和我商量,别的不敢说,安插一个人到身边倒是小事一桩,既是你的亲戚,为夫自然不敢怠慢,否则岂不是教人背后戳脊梁骨,你让他过几日来给我瞧瞧。”
  温晨曦脸上露出笑意,连忙应下来。
  其实只是这三言两语,也代表了柳乘风的地位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别人托人办事,多半是去寻温正的门路,而现在,柳乘风在许多人的心里,已经远超那岳父了,只是有些时候,人情世故想撇开却是不成,柳乘风倒也不至于去学那海瑞,只是到时候先看看人,若是孺子可教,将来少不得给人家一个前程,可要是不太识趣,到时候再寻个机会打发就是。
  第三百一十七章:圣意
  第三百一十七章:圣意
  其实这几日来家里拜访的人还是不少,尤其是锦衣卫里头的,毕竟卫所里突然出了个佥事,庆贺一下也是人之常情,那张司吏父子二人,还有不少锦衣卫中的千户、百户都来了,其中有不少是柳乘风提拔出来的,倒也不生疏,直接让人请进后院的花厅里闲坐说话。
  锦衣卫毕竟是特务机构,耳目很广,这京师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在谈话之间让柳乘风大致有了个脉络。
  最近京师不太太平,尤其是内阁,据说内阁里头虽然表面上相安无事,可是为了一个宣府巡抚似乎暗斗得很厉害,李东阳倒也罢了,偏偏谢迁是认死理的人,至于新入阁的刘吉,似乎也想着新官上任三把火,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巡抚拿下,如此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不过这种事,柳乘风冷眼旁观就是了,柳乘风琢磨着,先奉旨去见了刘健之后,再带着妻子去迎春坊玩玩,这一次回到京师,迎春坊已经成了京师一景,据说无论是商贾还是赶考的士子,都喜欢到那儿走一遭,温晨曦一直想去,不过毕竟是女流,若无丈夫陪同也不方便。
  柳乘风便许诺下来,这一日一大清早起来,便带着高强两个护卫出了门直接往刘府里去。刘健的府邸倒也不远,规模对于达官贵人们来说只算中等,不过柳乘风才不相信刘健这家伙没捞银子,像他们这种官儿,十几年下来不知积攒了多少财富。不过柳乘风估摸着,像刘健这种人多半就是有银子,那也是回老家买地,要不怎么说叫封建社会呢?土地才是根本嘛。
  不过刘健捞不捞银子和柳乘风也没什么关系,他就是捞得再狠,也少不了一个名臣的待遇,历朝历代,除了海瑞这样食古不化的,哪个不上下其手?只是有的人没有职业道德,捞了之后还不做事,有的人在捞钱之余,还有点理想和抱负而已。
  刘健就是后者中的佼佼者,该享受的,他享受;该是他的,一文都别想少他;可是该做的事,他不但做了,往往还能超额完成任务,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大明官员的典范。
  柳乘风到了刘府外头,递了名刺,门子看到了名刺上的具名,不由多看了柳乘风一眼,显然想不到廉州侯居然会来拜访,不过他们也不敢怠慢,飞快地进府通报去了。
  柳乘风不知道在这刘府的书房里,谢迁正气得在拍桌子,而刘健则是苦笑,压低声音劝慰道:“于乔,有什么话慢慢地说。”
  谢迁恶狠狠地道:“慢慢地说?现在有什么好说的!那个刘吉当真是无耻之尤,一个兵部主事就敢提请为宣府巡抚,若不是负图在吏部压住,天知道会出什么事,就这,他居然还振振有词,说什么不拘一格降人才,啧啧,那姓庄的算是哪门子人才?不就是他的门生吗?老夫在内阁里反对他,他倒是好,现在又借故拿着江西救灾的事做文章了,想玩声东击西,故意在江西那边给我们使绊子,不就是想咱们在宣府的事上妥协。”
  刘健听了,大致也明白了怎么回事,其实刘吉这个人八面玲珑,见了谁都是笑脸相迎的,可是刚刚入阁,就在宣府的事上如此强硬,想必是借着宣府巡抚的任免,借此来显示他这新任大学士的重要。李东阳这个人,机谋有余,偏偏性格软弱一些,多半是想着维护内阁的稳定,和了稀泥,李东阳一示弱,谢迁自然就不满了,偏偏又不能和李东阳争执,便来寻他发牢骚了。
  刘健不禁苦笑道:“刘吉这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是什么性子,你还和他争?现在不知道多少人在看内阁的笑话,宾之想的也没有错,眼下当务之急还是不能因为内阁不和而引人笑话,不过话说回来,宣府巡抚之职干系重大,也不能由着他刘吉任用私人,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宾之也是有自己的苦衷,你也要多多体谅一些。”
  谢迁不禁坐了下去,叹了口气道:“若是刘公在,又哪里容得下那刘棉花?刘棉花在成化年间就声名狼藉,竟想不到这样的人还有起复的一日。”
  刘健就再没有说话了,宫里明着是让他回家养病,其实未免没有闭门思过的意思,现在的他又能说什么?他不禁吁了口气,一时无言。
  正在这个时候,外头有个门子过来道:“老爷,廉州侯求见。”
  “廉州侯……”刘健不由呆了一下,老眼中掠过一丝复杂,随即和谢迁对视一眼,谢迁也警觉起来,不由冷笑道:“怎么?他是来看笑话的?”
  刘健摇头,道:“见见无妨,且看看他怎么说。去,把廉州侯请进来。”
  过了一会儿,外头就传进脚步声,刘健起身出去,谢迁却是轻蔑一笑,仍是坐在书房里,刘健出了书房,就看到柳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