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节
作者:理性的思索      更新:2021-04-06 03:59      字数:4810
  来,继续走下去。
  第一百零五章:天家有情
  朱佑樘龙颜大怒起来也不是闹着玩的。
  宁王父子虽然无礼在先,可是无礼归无礼,在那朝议的大殿上,这一对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居然敢如此放肆。
  现在事情这么一搅和,原本朱佑樘是要召藩王们入京,显示朝廷对藩王们宽厚的计划已是全盘落空。不只是如此,太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与上高王厮打,只怕不用一天,这件事就会传遍天下,到了那时,天家的颜面就算丧失尽了。
  另一方面,宁王父子被打成这个样子,其他的藩王们见了,难道不会寒心?宗室,宗室,虽然先祖留下来的这些藩王尾大不掉,甚至已渐渐露出了弊端,可是朱佑樘明白,哪一个藩王都不是省油的灯,这样做,等于是将他们逼到与朝廷离心离德的地步。
  可是偏偏,动手的却是自己的独子。朱佑樘头痛了,旋即看了柳乘风一眼,对柳乘风,他的态度也很是矛盾,这个人是个人才,方才的表现也足见他对太子的忠心,可是这唯恐天下不乱,把事态扩大的办法,也让朱佑樘很是头痛。
  “朕非要处置他们不可,教他们长一次记性。”
  朱佑樘这样想着,虽然不至于给他们降罪,毕竟情理上朱佑樘说不过去,比如说这柳乘风,人家为太子出头,若是处置的重了,岂不是叫忠臣们寒心?到时候再太子再出现事故,还有谁肯奋勇向前?
  只是,该如何处置呢?
  朱佑樘慢慢的在正心殿里来回踱着步,很是苦恼。
  而柳乘风和朱厚照则是站在一边,等待天家的雷霆之怒。柳乘风其实心里也明白,皇帝不会重惩,这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谁也算不清楚。
  朱佑樘深吸了口气,才慢慢坐回竹榻,淡淡道:“茶……”
  边上的一名两鬓斑斑的老太监,笑吟吟的端了茶来,朱佑樘接过,饮了一口,随即道:“你们知错了吗?”
  朱厚照缩了缩脖子,刚要敷衍句儿臣知错了。谁知身边的柳乘风却是道:“臣不知道错在哪里?”
  敢跟皇帝顶牛,尤其是在朱佑樘盛怒之下,这一次只怕连朱厚照都佩服柳乘风的胆量了。
  其实柳乘风也是冷暖自知,这件事绝对不能认错,认了错这殴打宗室的罪就算坐实了,这东西加罪起来可大可小,太子倒也罢了,可是他只是一个锦衣卫百户,到时候把他的官职一撸到底,让他重新回去做个小校尉却是不肯接受的。
  朱佑樘一时膛目结舌,吹胡子瞪眼道:“好,你说你不知错在哪里,好的很……”他冷冷一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话才好。
  柳乘风肃然道:“太子是储君,上高王是藩臣,原本藩臣要和储君比试文章,这本就有大逆不道之嫌。好在太子殿下聪慧,总算胜他一筹,身为臣子的,就算不能弹冠相庆,也该服气才是。可是上高王不服,甚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侮辱太子是草包。陛下,臣要问,臣子难道可以如此羞辱君上的吗?微臣从前也是读书人,圣人的言传身教早已耳熟能详,微臣以为,上高王大逆不道,纵然是宗室,可是他说出这番话,在微臣的眼里就与乱臣无异了。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纵然是宗室,可是君臣有别,臣还是臣,微臣无所畏惧,打了便打了,又何错之有。”
  柳乘风一番话侃侃而谈,朱佑樘这时候又踟躇了,他平素倒还算是果断的人,可是今日这件事太棘手,而且柳乘风说的也没有错,敢骂自己的儿子是草包,这上高王当真是胆大包天,君臣有别、臣就是臣,这句话也深得他的赞同,在他看来宁王父子无状,便是以为自己是宗室,高人一等,才敢如此目无君上,若是那宁王父子但凡抱着柳乘风一半的心思,君臣相谐也是轻易的事。
  朱佑樘沉默了片刻,随即顾左右而言其他的道:“来人,将厚照与上高王的文章拿来给朕看看。”
  朱佑樘总算有了计较,这个柳乘风到底要不要加罪,且看他将太子调教的如何,若是文章真的写得好,今日的事就此作罢,可要当真如那上高王所说,是谢迁偏袒太子,到时候治柳乘风一个玩忽职守之罪,也可以给宁王父子一个交代。
  文章只半柱香功夫就已经送到了朱佑樘的手上,朱佑樘先看了上高王的文章,一时也觉得这上高王虽然大逆不道,可是文章却写的不错,花团锦簇,引经据典又是恰到好处,行文流畅,这个良字,倒是恰如其分。
  随即,朱佑樘将朱宸濠的文章抛到一边,又认真去看朱厚照的文章,刚刚开始看时,朱佑樘不禁皱起了眉,与那朱宸濠的文章相比,朱厚照的文章乍看之下,只有一个淡字,平庸而淡淡无奇,没有任何出彩之处,虽然用词没有出现大的差错,可是许多地方都还值得推敲。
  “难道连谢迁都有失公允了吗?”朱佑樘抬头看了朱厚照一眼,心里不由叹了口气,眼眸中掠过一丝失望。
  他打起精神,继续看下去,却不由咦了一声,再往下看时,已经渐渐被这文章吸引。以至于他看的很是费力,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咀嚼。
  很快,朱佑樘的双目竟是有些模糊了,一滴清泪滴在纸上,这文章里所写的,是他对朱厚照的舔犊之情,是朱厚照对他这个父皇的父子之情,虽然用词仍稍显平淡,可是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直击朱佑樘的心扉。
  朱佑樘是个很有感情的人,否则也不会独宠皇后,不纳嫔妃,而朱厚照对他来说,更是他唯一的继承人,是他血脉的延续,他们流着同样的血,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他这做父亲的苦心,原以为朱厚照不懂。可是今日看了这文章,朱佑樘却知道,太子已经懂了。
  “厚照长大了……”朱佑樘既是欣慰,又带着几分激动。他不由看了朱厚照一眼。朱厚照很没心没肺的样子站着,或许是因为脚脖子酸,所以身体不断的扭捏着换站姿。
  朱佑樘将文章放下,模糊的眼角在众人不经意间擦拭干净,他沉默了一下,慢吞吞的道:“厚照,你文章是你写的?”
  朱厚照生气了,文章当然是他写的,父皇未免也太小看人了吧,他立即道:“除了儿臣,还能有谁能写得出?”
  是了!朱佑樘心里想:“这样的文章,除了是太子,又有谁能体会朕对他的爱护。”朱佑樘微微一笑,那如冰山一样的冷冽瞬间融化了。他欣慰的道:“好,很好,谢迁很公允,这文章不错,比那上高王所写的文章虽然少了奢华,却很是动人。”
  朱厚照不好意思的道:“父皇言重了,其实也没有这么好。”
  朱佑樘早将方才的阴霾一扫而空,痛快的道:“朕看了,甚是欣慰,不枉朕这般爱护你一场。”说罢向柳乘风道:“柳爱卿,这几日也辛苦了你,朕没有看错人,太子自从师从了你之后,读书已经长进了不少,人也懂事了许多,这都是你的功劳。朕不是个刻薄寡恩之人,你的赏赐,朕不会忘。”
  柳乘风这时候反而有点糊涂了,按理说皇帝看到朱厚照有了长进高兴是应该高兴,只是现在表现出来的态度,未免反应也太大了一些。
  柳乘风厚着脸皮道:“陛下,太子殿下的文章,能不能让微臣看看。”
  柳乘风的性子就是这样,别人不敢做的事,他偏偏敢说,偏偏敢做,不管在谁面前,都觉得理直气壮。
  朱佑樘莞尔一笑,道:“你这做太子先生的,也该来看看。来人,先给太子和柳爱卿赐坐,上茶。”说着,又叫人将文章送到柳乘风的手上。
  柳乘风看了文章,终于明白了,这篇文章,不只代表着朱厚照学习的进步,更隐含着感人肺腑的父子之情,也难怪皇上龙颜大悦,刚刚揍了那上高王一顿,连赐坐的待遇都来了。
  这时候,一个念头电光火石一般划过柳乘风的脑海,柳乘风心里打了个突突,不由的想:“这一下,想不发财都不成了。”
  他瞧瞧看了朱佑樘一眼,随即笑呵呵的道:“都说天家无情,可是微臣今日见了这文章,才知道父子之爱是天性,陛下对太子的舔犊之情,太子对陛下的纯孝,都跃然在这洋洋洒洒的文章里,让人感怀万千。”
  朱佑樘呵呵一笑,道:“太子能体会朕的心思,朕也很高兴。”
  柳乘风继续道:“陛下,微臣有个不情之请。”
  朱佑樘道:“爱卿但说无妨。”
  柳乘风正色道:“那上高王竟说谢大学士有失偏颇,袒护太子,这件事只怕早晚要传遍京城上下,只怕对皇上,对太子殿下,以至于对谢大学士都不是什么好事。天下人听信了那些诋毁之词,多半都是同情上高王,而对太子生恶。依微臣看,太子的文章,远在上高王之上,倒不如这样……”
  柳乘风在这里,顿了一下,含笑继续道:“倒不如将上高王和太子的文章都传诸天下,让读书人自己看看,到底哪一篇意境深远,又到底是谁更高明。也省的别人说皇上和谢学士有失公允,袒护太子。同时,也可以让天下人知道,太子不学无术的事,都是子虚乌有。”
  老虎求月票
  老虎求月票
  上架三天,拜众多书友所赐,终于有了一百多票,距离新书月票榜又近了一步。不过与新书月票榜相比,仍然相差甚远。老虎有些感激,又有些失落。
  虽然上架,可是老虎不能像大多数作者一样在新书上架期爆发,可是想必大家都知道,老虎不是爆发力最强的作者,却是更新最稳定的作者。
  依稀记得,写娇妻如云的时候,全镇停电一天检修,老虎六点爬起来,驱车五十公里到市里网吧去码字。也记得,电脑坏了,厚颜无耻跑到朋友家里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随时都有状况发生,感冒发烧、小车祸、停电,都是未知的因素。
  可是老虎仍然坚持过来,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为的,只是一个承诺,因为老虎承诺了,所以更新不需要任何理由,不会有病假,因为有电脑坏假,也不会有停电假,甚至连大年三十,老虎在一家人看春晚的时候,仍然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噼里啪啦的更新。
  这一次新书月票一年只有一次,老虎从来没有上过这个榜单,更惨的是,老虎是在八号上架,比起诸多大神,起步迟了足足八天。这八天时间里,是许多书友将老虎顶上去,已经和新书月票榜无限接近,可是……强差人意,还是差一点,差那么一点点。
  老虎要说,这本书三百万字以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更新不断,每一个字,每一段对话,老虎都会用心去写,如果大家相信老虎的承诺,那么就给两张月票吧,老虎在此,万分感谢。
  另外,书友建了两个群:普通群:读者群:230955524
  (现在才知道,原来新书求月票要开单章,汗,又落后一步。)
  第一百零六章:母子情深
  朱佑樘沉默了一下,觉得太子这篇文章公诸天下倒也没有什么大碍。毕竟太子不学无术的事在大明已有不少人耳闻,甚至有言官痛心疾首地上书,现在将这文章发出去,也让大家看看太子并非是不学无术。
  此外,这篇文章所书的是天家父子之间的亲情,今日宗室里闹出这种事,正好可以用这文章来弥补一二。
  朱佑樘不由莞尔笑了,对柳乘风道:“柳爱卿说得不错,那就将这文章传诸天下吧。”
  柳乘风继续道:“陛下,微臣倒是还有个不情之请,能否将这文章刊载在微臣和太子殿下合办的报刊上?”
  柳乘风刻意地加重了太子两个字,这意思很明显,学而报不是他柳乘风一个人的,你儿子也有份,大家一起发财而已。
  既然已经决心散布出去,朱佑樘倒是不介意用什么方式,道:“朕准了。”
  柳乘风心里大喜,今日殿上的殴斗,想必不出一个时辰就会传遍整个北京城,毕竟这种事是百年一遇,再加上涉及到了太子和上高王,士林、市井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这种话题。
  而产生殴斗的直接原因,就是文章上,上高王认为谢迁偏袒太子,而太子不服,才将这导火线引燃。
  所以对所有人来说,要梳理出事情的原委,看看这谢迁到底是不是阿谀迎上,看这上高王是不是胡搅蛮缠,看太子是不是当真不学无术,最紧要的就是这两篇文章。只要看过了文章,一切都能了然了。
  既涉及到了宫闱、又有宗室,还牵扯到了内阁大学士的品德问题,可以想象,若是在学而报上将这文章刊载出来,会引发何等大的反响;学而报的销量,正好可以趁着东厂的捣乱狠狠刺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