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节
作者:红色风帆      更新:2021-04-06 03:26      字数:4714
  吴襄说道:“不瞒老哥,我和我儿三桂书信往来也在商讨此事,却懸而未决,我儿三桂手握重兵,李自成也曾派人前去说降,答应给我儿将军职衔和侯爺的爵位,但是据三桂称,李自成对待明廷的降将一向不予器重,一旦降了,恐被剥了兵权,身陷不测之地,故此犹豫不决。他打算拥兵观望,同李自成談談条件再说,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言降。”
  “咳!三桂真是,都這个节骨眼儿了,还观望什麽呀!李自成手中雄兵百万,三桂手中不过数万人马,如何能是李自成的对手?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吗!” 周奎急道。
  “唉!我也是這麽说,可三桂不听我劝,一心要李自成给够了条件才肯降,我做不了他的主意呀。他同李自成一旦交手,胜败不说,我吴家满门恐要受到牵累,遭了闯匪的毒手啊。” 吴襄眉头紧皱,一脸悲戚。
  周奎叹道:“唉!三桂這孩子怎能致家小于不顾呢?对了,难道他连我那幹女儿圆圆也不救了吗?”
  吴襄忽然一脸恼恨的说道:“咳,别提那个丧门星了。不怕您老哥见怪,自从她进了我吴家门,我们就没得了安生。新婚當日,就被赵强那小太监穿着孝服给搅了婚宴,要多丧气有多丧气。這以后,三桂几次请旨回京,都被皇上驳了,也不知是怎麽回事,他们成亲三年,连房都没圆,你说這叫怎麽一回事呀!她在府里,整天连门都不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天就会舞弄着琴弦弹唱些陈词滥调,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我看這女子肯定是狐狸精托生的,只会迷人,跟谁给谁招灾,真是红颜祸水呀!我本想把她打发出府,去了這灾星,可我家三桂硬是不同意,不过他倒是答应不将此女作为正室夫人一般对待。”
  周奎當初将陈圆圆以自己的幹女儿的名义嫁给了吴三桂,为的是拉拢吴氏父子,他对陈圆圆并无亲情,所以现在听吴襄如此说圆圆并不恼怒,反觉有些不好意思。他想了想说道:“老弟,话既然说到這里,哥哥我這儿有些话不知當讲不當讲。”
  吴襄说道:“我一时情急,口不择言,老哥勿怪,有什麽不妥的您尽管说来。”
  周奎捋着胡須微笑说道:“呵呵,既然三桂游移不定,你老哥还是该想办法自保才是。据我所知,這闯匪百万之众,粮饷开支浩大,他们提出均田免赋,虽然得了民心,但粮饷却没了出处,全靠勒索官绅地主支撑开支。所以一般的明廷官员只要肯缴纳足够的赎金,就可以免罪,如果能有珍奇献上或者立功的表现,更是可以弄个官做,你老弟不妨也如此办理吧。”
  吴襄说道:“這条我也想到了,我已经预备好了赎金以图保命,可说到珍奇让我哪里去寻呀?”
  “嘿嘿!”周奎奸笑一声,低声冲吴襄说道:“我听你刚才之言对那陈圆圆甚是厌憎,你家三桂对她也并不十分爱见,不如将這女子献给那李自成,我想那闯贼整日戎马倥偬之中,肯定不曾见过如此媚艳的女子,定然爱不释手,引为珍奇,這样一来,你老弟岂不官运亨通,扶摇直上了吗?”
  吴襄沉思着點头,说道:“言之有理,她虽同我儿拜堂,但婚礼未成,又碰了丧事,自然不能算是明媒正娶的夫人,顶多算个偏房小星,再说她本烟花出身的女子,身份下贱,原也配不上我儿,把她送了闯贼也没什麽大碍,正好把我這灾星去了。此事待我同三桂支应一声,再行办理。如果能成,你我都能留住官位,接着过我们的太平日子,岂不快哉!”
  “哈哈哈哈”兩人一阵得意的大笑。
  ~第六十五章 破 城~
  大顺军的进展很快,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连克大同、宣化等十余个州府,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的大军开过居庸关,直抵北京城。如今的北京城在李自成的眼里已是一座唾手可下的孤城,密探已经将北京的防御情况打探的清清楚楚,城内守军将领和朝中的大臣有一多半儿已经暗中递了降表,答应作为内应,城郊各路官军或降或逃也基本扫平,只通州特区守军还在坚守岗位,不过李自成也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他现在急于做的是攻入北京,杀了崇祯,正式在大殿之上面南背北昭告天下,实现他多年的夙愿——当皇帝。
  大顺军兵临城下,北京城城破在即,在特区的赵强也已经做好了应变的准备,各类物资已经提前运走,人员也已经疏散了。尚大勇按照赵强的指示率领民团在城东八里桥布防,护住京城到通州的官道。赵强则带领一队亲兵进入城里,准备接应三皇子并相机营救丽妃,他的卫队亲兵是从军校学员和民团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勇武和忠诚之士,由炎家三兄弟统领,小山子也随同赵强一起进城。
  三月十八日正午,李自成一声号令,数万大顺军在震天的呐喊声中从西、北两个方向开始了对北京城的总攻,守卫西北城的是京师三大营的兵马,这些老爷兵一直在京城驻扎,平日里趾高气扬,养尊处优,只会欺压百姓,根本没有见过什么阵仗,如何抵的住身经百战的大顺军呀,只两轮连续的攻击,西城即告失守,北城的官军也无心恋战,指挥官逃走后,士兵们打开城门投降,北京的外城只一个时辰就陷落了。
  起义军在大将军刘宗敏的指挥下,发起了对内城的攻击。守卫内城的是樊虎率领的锦衣卫和京师神机营的部队,这些部队平时受崇祯信任,赏赐也多,对朝廷尚有一丝忠诚,而且火器犀利,战斗力很强,卢象升也在这一线亲自督战。起义军和守城官军在西直门、德胜门展开激战,大顺军虽然英勇,但明军借助高大的城墙和犀利的火器拼命抵抗,一时杀的旗鼓相当,大顺军损失也是不小。
  入夜以后,战事稍息,刘宗敏见攻打内城受阻,命令暂时停止进攻,他命人连夜将在外城城墙上缴获的明军的大炮运到内城来,对准了城门,又调集精锐的几个营埋伏在城外,准备天亮以后立即发起总攻。
  十九日清晨,刘宗敏一声令下,数十门大炮一起怒吼,内城的城墙很快被大顺军的炮火轰塌了,大顺军的步骑兵潮水一般从城墙的缺口攻入内城,卢象升指挥官军疯狂反击,两军在城门附近反复争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却说崇祯皇帝,这天早晨,他象往常一样梳洗打扮得一丝不苟,照例按时去上朝。宫里已经乱成了一团,太监宫女们抱着随身的细软四处逃窜,见了崇祯也不再行礼闪避。大顺军冲锋的呐喊声夹杂着攻城的炮声已清晰可闻,内城眼看就要陷落了,不过崇祯对这一切都充耳不闻,他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恐惧、愤懑、失落的情绪,迈着镇定的步子走向太和殿,他要保持自己沉稳的帝王风范,要像个英雄那样去面对死亡!他对这一天早有准备,甚至盼着这一刻早一点到来。
  文华殿里空无一人,只有大殿的总管太监孤零零的站在门口迎接崇祯,崇祯沉声问道:“大臣们都到哪里去了,今日怎么无人上朝啊?”
  总管太监早已吓的双腿打软,偷眼看着崇祯,心道:“皇上是得了失心疯还是怎么了,这还用问吗?”他小心翼翼的答道:“回皇上,现在闯贼正在攻城,这些大臣估计是被堵在半道儿了吧。”
  崇祯微叹一口气说道:“闯贼攻城难道就不用上朝了吗?昏聩!去,敲景阳钟,召集百官上朝议事。”
  “这,奴才遵旨。” 总管太监无奈的到了殿前,用力的敲响了大钟,“当、当、当、当”钟声浑厚悦耳,声音压过了炮声和士兵们的喊杀声,立即传遍了北京城。崇祯独自走进大殿,神态自若的坐在御座上,象往常那样开始批阅奏折。半个时辰过去了,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而且从几个方向传来,而大殿里依旧是寂然无声,竟无一人应召。崇祯绝望了,他内心里并不指望谁能赶来把他救走,他只是希望有人能看到自己在最后时刻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难道连这点小小的愿望都不让我满足吗?那些平日里对自己歌功颂德、俯首帖耳的朝臣们都哪里去了!崇祯突然感到一阵彻骨的寒冷,我披肝沥胆,夙夜辛劳,为了江山社稷呕心沥血,为什么会落得如此的下场,上天为何对我如此的不公!
  崇祯决定自行了断,他默默的援笔,写下自己的遗嘱:“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文武可杀,但勿劫掠帝陵,勿伤百姓一人。” 写完,他扔下毛笔,颓丧的抱着头,趴在御案上。
  墨迹未干,只听殿外一片嘈杂,一队士兵到了殿前,领头一人,身着软甲,神采奕奕,手中拿着一把扇子,正是赵强。
  原来,赵强在大顺军攻入内城以后,就带领卫队趁乱赶到了紫禁城,他曾经做过大内总管,守卫紫禁城的侍卫大都认识他,以为他是进宫救驾来的,所以很顺利的将他们放了进去。宫内已经大乱,内宫宫门被锁死,叫了半天无人应答开门,赵强听到景阳钟响,知道宫中出了紧急的事情,只好命士兵砸开宫门,这才进去。赵强领兵直奔钟粹宫,那里丽妃和珠儿已经收拾好了细软心爱之物,一行人接了她们从东门退走,在路过文华殿时,赵强突然好奇心起,他想看一看现在的崇祯是怎样一番情形,他命令众人护送丽妃到城东去和三皇子会齐,自己带着一队亲兵掉头来到文华殿。
  赵强迈步进殿,走到御案近前,和崇祯四目相对。两年多没见,如今的崇祯一副苍老疲惫的面容,目光呆滞,眼睛里满是失落和绝望,看着崇祯,赵强觉得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涌上心头,里面有恼恨、快意,但更多的是怜悯,赵强迟疑了一下,跪倒在地给崇祯行礼,口中说道:“赵强拜见皇上。”
  崇祯呆呆的望着赵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临死之前前来救驾的居然是那个一直“昏迷不醒”的赵强,自己几次三番的猜疑他,到头来对自己最忠心的竟是此人。崇祯口中喃喃叫着:“赵强,小多子!真的是你,真的是你,我果然没有看错,满朝文武就你一个对朕忠心,有你前来送我,吾愿足矣,死亦瞑目了。”他激动的从御座上跑下来,双手扶着赵强的双肩仔细打量着。
  赵强望着崇祯也是百感交集,一个抚有四海的皇帝竟落到如此的地步,想想也确实让人寒心。
  崇祯抚摩着赵强的脸温声说道:“小多子,你不是昏迷着吗?什么时候醒的?我们有三年没见了吧?要是你在,朕的江山不会如此破败。你”崇祯说话间摸到了赵强的下巴,有些扎手,定睛一看,赵强下颌上居然有一层短短的胡须。原来赵强自从公开复出以后,已经不必再刻意隐藏自己假太监身份了,胡子刮的不勤,这几天忙,就更是顾不过来了。
  崇祯踉跄着退后两步,惊怒的指着赵强问道:“你、你怎么长了胡须!你难道不是太监!”
  赵强见行藏漏了,也不再掩饰,他直视着崇祯说道:“不错,我赵强一直就是个伟男子,大丈夫!”
  崇祯听了如五雷轰顶一般,瞪大眼睛看着赵强,猛然想到那个顽皮胡闹的皇三子和赵强竟是如此的相象,接着想到赵强刚调入内宫不久,丽妃就生了儿子,第二次调回宫里当大总管不久,皇后就有了孩子,难道都是这小子干的吗?他喃喃的问道:“那你?我的儿子,难道也是你的?”
  赵强看到崇祯这副神情,觉得有点不忍,但他觉得应该给崇祯一个交代,于是沉声说道:“不错!”
  “你!”崇祯手指着赵强,顿觉天旋地转,上天不仅将他的江山社稷夺了,还要让自己断子绝孙,这是为什么呀!他内心中涌起一股仇恨,这仇恨不是对赵强,而是对皇后以及所有后宫的嫔妃们,他觉得这些女人都欺骗了他,侮辱了他。他转身抄起御案边上的一把宝剑,疯狂的叫着:“贱人!无耻!我杀了你们!” 边叫边疯了似的跑了出去。
  赵强用怜悯的目光目送崇祯离去,然后轻叹一声也转身出了大殿。在殿门口,赵强看到一个女子倒在血泊之中,正是崇祯的女儿长平公主。原来,崇祯提剑冲出大殿,迎面正碰上长平公主,此时在他眼里,宫里所有的女人都是淫贱无耻的,他想也不想就将女儿砍倒在地。
  赵强觉得公主可怜,见她还活着,遂命人将公主救起,带了一起出宫。
  此时,内城已破,大顺军已经攻了过来,赵强身边只有十几名亲兵护卫,他不想跟大顺军作战,遂带领众人穿小巷往城东去同大队会合。
  大顺军攻入内城,明军四散奔逃,大将军刘宗敏知道北京城已入囊中,放心下来,他命令各营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