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生在秋天      更新:2021-03-27 21:26      字数:4710
  ,我们可以看出年青人没有思想的问题,并且也反应了现在年青人太过现买。
  不久前,我们那里成立了一个「七管会」,由七个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的同学所组成,专门研究企管方面的事情,每个礼拜天都要我给他们上课。
  我说所有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企业管理史,也即是一部人事管理史。许多事情都是人事出了问题,青年出了问题,别以为人事问题和青年问题不同,都是同一个东西,换个名称而已。
  目前的企业管理,一切资讯情报,都得靠统计。但是,统计的结果就没得思想了,说是科学,其实大有疑问。而且统计,现在已借助电脑,电脑不会有错。但是据我所知,电脑会作假,连我这个不学电脑科学的人都知道,用怎样的办法可使它不准确。这还能说万无一失吗?
  军事化的企业管理
  於是,我跟「七管会」的同学举了一个相关的例子,也同青年问题有连带关系。我们的邻居日本,尽管在许多事情上,有□多的不是,但是她在二次大战投降以後,很聪明地把所有退伍军人,转到工商业的岗位上去。管理工商界的办法,完全是部队军事训练的方式,这个研究企业管理的都知道。如此,整个日本由上而下,把工商界的精神与效率部队化,以这种严密团结的组织,又配合已有的东方文化思想,终於使得工商发展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直至今天,新的一代起来,也同样继续沿用这一套军事化的管理运作,并且再加上一些其他新的因素。
  现在,差不多经理级以上,除了上午一定要做早操运动外,下午还要空出一段时间打坐。只要一升上经理阶级的职位,就得学静坐。等於日本过去的军人,上尉晋升少佐,先要到寺庙学叁个月静坐。这不是叫你出家学佛,而是要你先修养人性的宁静与定力,如诸葛亮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以便日後当一个单位的主管时,能够有效而正确地领导。日本把这套方法用之於工商界,成果斐然。所以,当年我应邀到日本,公开对一百多个大学教授、校长发表讲演时,我曾告诉他们,你们将来一定会重新恢复军备。他们说,不会不会,我说,你们记着我的预言,你们很快会恢复的。日本一旦恢复军备,一夜之间马上全民皆兵。因为平常社会上的观念和作法,还有工商科技的进步,很容易接上军事用途。像这一类的做法,比什麽都厉害,不可轻视。
  以上是随便谈谈日本企管方面的大略情况,其中也反应了日本青年努力进取的一面。但是,当年我在日本,也正好赶上西洋的嬉皮风袭卷全日本,各大城市到处都是嬉皮幌来幌去。到了东京皇宫前面一看,草坪上东倒西歪,躺的都是男女嬉皮。我前後左右转了一下,那天木来安排要晋见日本天皇,但我不喜欢这种事。於是,我在皇宫大门口一站,感慨很深,也觉得很有趣,门口内外不同的景象,产生强烈矛盾的对比。里面是庭卫森严,不可侵犯;外面则是奇装异服、怪里怪气的嬉皮,左一个右一个,叁叁两两在那里鬼混。
  千万别逼我剪头发
  那时你走在街上,很难得看不到这些时髦人物。到了火车站地下道一看,哎呀,躺的站的,路都走不过去,全是嬉皮。一个日本的老教授跟我谈得很投机,我们用汉文在簿本上笔谈。他说,我的独子也变成嬉皮了,我叁番两次□告他把头发剪短,都不听。後来,我气极了,乾脆拿一把武士刀摆在那里,然後拿一把剪刀要帮他剪,今天你非剪短不可,不然就宰掉你。结果我的儿子跪下来痛哭,他说,你叫我死都可以,但千万别逼我剪头发。老教授间他为什麽?他说,你总要让我做人,剪了头发不好做人。这是什麽怪理由?他说请爸爸到街上看看,凡是日本女孩都剪短头发,男孩都留长头发,你把我头发剪短了,我出去不男不女,怎麽做人呢?这个老教授最後在纸上跟我写了四个字:「废然而叹」
  。因他一听,明白了,只好放弃原来的计划,叹一口气苦笑。他说我错了,落伍了。
  这个时代的整个趋势就是这个样子,这是时代普遍的现象,不足为奇。现在嬉皮的风气又过去了,你要留也留不住。由这里,我们再来谈现在青年的另一些情况。目前大专青年在社会上做事的很多很多,但是工商界任何公私机构,大概都会发现,很难好好用一个大专或者研究所毕业的人。为什麽?
  第一、不安於位,录取进来做不了两个月叁个月,就有变动。譬如到贸易公司做事,做上半年,觉得自己摸得差不多了,也要另外到外面开个贸易公司。
  这种情形太多了。第二一般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不能吃苦耐劳。都认为自己是大学毕业,担任工商方面的企划可以。至於上街跑腿,搬椅子,擦桌子,那是你们另外雇个工友才对,都是这般想法。甚至,自己亲自连一个茶杯□不会洗。
  洒扫应对从头学起
  我经常教学生洗茶杯。在我那里做事,每一个同学可怜得很。我这个老师不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不管你是什麽博士、硕士当了教授回来,都要给教学扫地。茶杯不会洗,我就洗给他看。洗茶杯不能冲一下就算,杯子内外面这圈嘴巴下口的地方,要仔仔细细地刷洗,会传染疾病都是这一圈,你打开水龙头冲一冲摇一摇,等於没有洗。做事是这样的吗?
  现在大专青年这类的事都是这样,从小就没有注意。扫地不知怎麽扫,穿衣不知怎麽穿,你说这是怎麽回事?我发现,我们常常将许多事情归诸於社会问题、教育问题、青年问题。其实社会没有问题。社会是个什麽东西要搞清楚。社会是大家的,是由每一个人结构而成。不能将一些错误的事情,都推给社会,那是推托的话,自己不负责任。谁都不必负责嘛|因为那是社会问题。但是,社会是谁管呢?谁都是社会,谁也都不是社会。所以,我就告诉那些从事新闻事业的同学,你们把这些什麽社会不社会的问题,少讲好不好,不要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至於,若说是教育问题,那也是见林不见树的话。请问是什麽教育问题?是小学教育出了问题?还是中学?还是大学?是那个地方出了问题?都不是,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现在真正要讲教育,每个家长都得重新再教育。尤其二、叁十岁这一代的青年,自己怎麽做家长、教育儿女,都不清楚。你说严不严重?所以有些同学要结婚,我说你有资格结婚吗?这麽说,对方当然很奇怪,我说当然了,找个房间,两个铺盖凑在一起,那叫结婚的话,你们绝对有资格。至於说人究竟怎样成家,怎样处理男女家庭问题,乃至延续後代培育後代,这个我看你还没有资格。因为当年我们也是受害者,以受害者的经验来看,此事非同小可,不是「船到桥头自然直」那麽简单。
  从望子成龙到升官发财
  再来,我们谈谈升学联考问题,这里面的文章可多了。尽管到了二十世纪末,我们依然受旧教育不良的影响。联考在台湾举办了叁十年,有其文化心理背景,这是中国人叁千年来教育大失败的延续。包括我们老一辈在内,都是这个失败教育系统出来的。在中国,先是每个家庭重男轻女,「望子成龙」的观念在作怪,大家都想生男孩,这是由上古母系社会变为男性中心社会後,自然形成的现象。
  「望子成龙」怎麽办呢?「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我们小时候都能朗朗上口的神童诗。不过我到了中年以後,已经把它改成「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读书为什麽好呢?因为可以做官。过去中国知识份子,除了做官以外,没有别的路子,这很奇怪。为什麽形成这样呢?孟子说:「不孝有叁,无後为大。
  」不孝有叁种情况,没有生儿育女那是最严重了。
  另外一种不孝呢?「亲老不仕」。这是对於读书人非做官不可的一种讲法。父母老了,不出来做官,就没有俸禄待遇。过去俸跟禄不同,禄是禄位,譬如你考取了功名,以满清为例,凡是有功名的秀才、举人、进士,政府规定按时发给食物配给,叫禄位,不算做官。如果由举人、进士对了官,就加上俸,所谓的薪水。那麽一个读书人,家里老父老母在,故意鸣高不仕,使家庭经济困难,没有金钱收入来奉养他们,那是不孝。
  那麽,古代知识分子为什麽除了做官以外,不走第二条路呢?因为古代教育不普及,知识份子太少,国家政府需要他们,靠功名身列朝班是很顺理成章的事。在这种环境之下,自然读书只有做官好。做官为什麽好?「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为的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如此,从望子成龙到升官发财,一直是中国几千年来人人信仰的观念。
  教育的重点在好好做人
  然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教育也有令人赞叹的一面,二千年来,一页保有一种可贵的精神||教人如何做人。没有教别的,澈澈底底是个「人的教育」,从「叁字经」「千宇文」开始,乃至「四书」「五经」,各类圣贤言论,都是朝着这个方向来培育我们的後代,产生很多优良可取的传统。人的教育完成了後,上至皇帝,下至挑葱卖蒜,乃至乞丐,都得好好做人。他们只是在职业上不同,无关事业。事业另有其他一套衡量的标准和定义。不管任何职业、任何角色,士台下台,都必须做人,人的基础做好了,士台下古都一样。可惜,现在年青一代学生,中丈程度低落,中国古书看不懂,自白让这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荒废,不知珍惜,实在叫人扼腕。
  以前我曾问过一个师大研究所的同学,我们中国过去的教育,「是以教人如何做人」为目标,现在呢?他说考试就是目标。小学考中学,中学考大学,大学考留学,然後找个高人一等的工作,就完了。这样从小到大,不分青红皂白考、考、考,每个问题都给你解答,知识是丰富了,结果学生们的依赖性很重,所有的问题,都要老师直接给答案,不会思考,不会分析综合,至於真正配合人的实际生活,那更谈不上了。所以找教学生,往往不马上告诉他们答案,我说,我告诉了你,那是我的,与你无关,你必须自己研究、自己□试,等有心得後,我们再来讨论。这是启发性的教育法。像这一些问题,我早就讲了几十年。可以说,我们现在一般研究教育制度的学者专家,只晓得西方一大套的理论,对於中国历来的教育精神、教育方法全不了解,怎麽办?
  前些日子,有个同学请我到他主持的一个豪华俱乐部用餐,指导指导,那里是国际性金融界、银行界人士联谊的地方,光是内部装潢就花了几千万。我说那很可观了,有时间去看看也好。结果一顿晚餐吃下来,菜是西菜很不错,气派也够。但是回来我告诉这位同学,你大失败。失败在那里?服务小姐上菜时,站的位置不对,整个训练错误,上菜时间也没控制好。蜡烛点上时,电灯要关,又开电灯,又燃蜡烛,气氛不调和。最大的毛病,是不合中国国情,非改不可。我说你该换个总经理,换了以後,还要配上一个中国人来当经理,以便了解中国客人的需要,而且要有一部份中国菜。比如我喜欢喝茶,可是泡出来的茶不像样,味道太差,这就是一种缺失,根本没有顾虑到中国客人的喜好。这样我宁可到街口小巷,随便找个小摊子吃吃还痛快。如果只为了招待洋人,吃洋菜,那便没得话说。
  这件事说明了我们的年青一代,虽然聪明,学了很多知识,但是不一定能将现实具体的事物照顾妥当,一些生活细微之处,顾此失彼;漏洞百出。
  有待更进一步的反省与学习。
  预防保健重於冶疗
  再说,我们青年还有什麽问题呢?社会上,杀人放火的新闻愈来愈多,不良份子,乱搞胡闹的现象,愈来愈嚣张。为什麽?这正是古人所说:「家富小儿娇」的现象,社会太安定了,年青年活着无聊,总要动动刀、打打架,出山闷气发□一番不可。你问为什麽,他没为什麽。你说思想出问题、教育出问题,都不只这样。这还牵涉到中年问题、老年问题、家长问题。
  所以找常说,除非一个大刺激,比如时代一变动,战争一发生,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大家只剩下一个理想、一个奋斗目标,根本没有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但是,这样又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来了。
  现在我们也可以说「十个青年九个戴」,戴什麽?||近视眼镜。
  我自己受过军事训练,也数过军事教育,我跟同学讲,假使我带兵,你们这些人我统统不要。这不成啊|数个眼镜,连走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