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1-03-27 21:06      字数:5000
  “陛下称始皇帝,果然有别于古制。臣愚见,有关皇帝的称谓也要相应的变化。为臣建议皇帝自称‘朕’。天下任何人不得僭用,同时改命为‘制’,改令为‘诏’。‘朕’、‘制’、‘诏’为皇帝专用之语。”
  “冯卿所言极是,朕一一照准。”秦始皇当时就改了自称,点头说道,“朕闻太古有号而无谥,中古才生有号,死有谥。比如先王在世号庄王,崩逝后谥襄,名为庄襄王,这是以子评议父亲,以臣评议先王,朕以为甚是不恭。今后皇帝称世,谥法可以取消,众卿以为如何?”
  殿堂内又响起一遍谄媚,众臣异口同声地说道:“陛下圣明,见解为臣等所不及!”
  秦始皇从容地一笑道:“帝号已经议定。下面要议的是设立郡县、统一度量衡制度,以及车同轨、书同文字的事宜,诸卿想必早已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妨畅所欲言,各尽其能,为崭新的大秦帝国群策群力。”群臣深受鼓舞,踊跃出班。好多人已在灭掉六国之前,就为未来一统的大秦帝国描绘好美好蓝图。这时争相上前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秦始皇认真聆听,时而颔首点头,时而凝眉沉思。朝堂上气氛热烈,人心振奋。
  其实,封建设郡,统一度量衡,以及车同轨、书同文字等问题,始皇早已作了周详而具体的思考。他倾听着臣下的建议,补充着自己思考中的不足。当群臣奏毕,他的一套成熟的方案已经形成,最终做出如下决定:一、有关的立国制度:
  ●根据太史与阴阳家研究的推论,从周为火德,故一切以赤色为尊贵;而秦代周德,是以水克火,从其所不胜,因之秦的德性是水。因之改一年自冬季十月开始,十月一日为一年首日。
  ●衣服、旌旗、旄节,皆以黑色为主,数则以六计算,兵符、节符、法冠皆六寸,车舆长六尺,以六尺为一步,皇普车舆用六马。
  ●改黄河名为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凡事皆取决于法,不讲求人情恩义。
  ●天下百姓改称为黔首。二、有关国家的行政制度:
  ●封建诸侯是以往天下战祸不息的根源,秦帝国不能再蹈覆辙,不再封自己的儿子为诸侯,象征始皇的公正没有偏心。●统一后的大秦帝国版图东至海及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抵南荒野蛮之地,北据德水为塞,以阴山和辽东为界,因而皇帝治国要能如手之使臂,臂之所指,必须有完善的行政组织。
  ●朝廷上以皇帝为首,不受法令限制,可随时交议立法或自行立法。
  ●朝廷上分为三公和诸卿,三公是——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总领百官奏事,统领地方上计考课,任免中、低级官吏,主持朝议。
  御史大夫:掌握监察,辅助丞相,又称为副丞相。
  太尉:主管军政,在军令方面为皇帝兼统帅的参谋长,发兵与将军任命由皇帝亲自以符节行之。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门禁,并统领在殿中侍卫的诸郎官。卫尉:掌宫门屯卫兵及宫殿安全。
  廷尉:掌刑法,并统率全国郡县亭里尉,形成严密的司法网。治粟内史:掌国家粮谷财货。
  典客:掌安抚及处理归顺蛮夷事务。宗正:掌皇家宗室事务。太仆:掌皇家舆马。
  少府:掌皇家私有的山海池泽税收,以供奉皇帝。并权设——
  将军:征伐时任命,平时则镇抚新占领地,不需要时召回归府。博士官七十人:掌管图书文籍,并备皇帝顾问及参与朝议。太史:掌史实记载、天文地理报告及其他有关国运吉凶的预测。
  ●地方行政组织,共分天下为三十六君——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彰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臣鹿、邯郸、上觉、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与内史郡。地方政府则有——1。郡:
  郡守:最高行政长官,掌一郡政事。郡尉:掌兵役、军训及刑法缉盗。
  监御史
  诸事议毕,天近午时,文武百官这才感觉到肚子已经咕咕叫了。三四个时辰的朝会,时间太长了,好多官员早点也没来得及吃,就赶着上朝了,能不饿吗?正等着散朝呢。始皇却又说道:“诸卿,先父王在世时,希望天下永久和平,不动刀兵。如今,先父王的遗愿终于在众卿的协助下由朕实现了。今天的大秦帝国是前所未有的、空前统一、地域广大的国家。黔首永享太平,天下永无战祸。大秦江山万世永传。朕有个提议,请天下技艺最好的乐师谱写一曲,颂扬大秦帝国的强盛和先帝们的功绩。让大秦帝国传颂天下,扬名海外,朕以曲名为《秦颂》,诸卿以为如何?”
  始皇话音刚落,廷尉李斯就附和道:
  “是啊,我大秦帝国应该有一首国歌,以称颂陛下统一天下,开创大秦基业的盖世之功。”群臣也齐声道:
  “陛下圣明,臣等无不钦佩。”国尉尉缭出班奏道:
  “为臣愚见,朝廷可设立大乐府令一职,掌管天下礼乐。《秦颂》可由大乐府令负责谱曲完成。”始皇表示赞同。
  “尉卿所奏极是。朕准许设立大乐府令一职。至于大乐府令的人选,就由李斯从六国乐师中举荐。三天后,朕要亲自听到《秦颂》。”
  李斯听到皇帝交待了任务,慌忙上前答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负所望。”
  三天后辰时,李斯果然带着举荐的大乐府令来后宫叩见始皇。秦始皇正在齐皇后宫中,闻报后,对齐皇后说道:
  “皇后不是喜爱燕赵之声么,今天李斯带来了我们大秦帝国的第一个大乐府令,演奏国歌《秦颂》,一定要去一饱耳福。”齐皇后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一边吩咐宫女更衣,一边说道:
  “大秦帝国的国歌一定要雄壮恢宏、气势澎湃,以表现陛下扫平六国、气吞宇内的气势,这种气势的乐曲非筑不能演秦。”始皇笑道:
  “皇后不愧是欣赏筑乐的高手,说起话来完全是行家里手。今天一定让你大饱耳福。快点,别让我们的大乐府令等急了。”两人说笑着走进便殿乐室。落座后,始皇便命人请李斯和大乐府令进来。少顷,李斯引着一个身穿大袖宽襟紫袍的乐师低头趋进,行跪叩大礼已毕,李斯介绍道:
  “启奏陛下和皇后娘娘,这位就是为臣推荐的大乐府令萧喑,燕地人,曾是燕赵一代很有名气的乐师。”
  萧喑怀抱筑器,再次给始皇夫妇叩头,说道:
  “臣萧喑给始皇陛下和皇后娘娘请安,愿陛下和皇后万岁万万岁!”“瞧,嘴儿还挺甜的。”齐皇后笑道,未听筑乐先有了几分欢喜。始皇却是面容威严,问道:“《秦颂》完成没有?”萧喑答道:
  “回陛下,曲已完成,只是尚未填词。臣以为,《秦颂》乃为我大秦国歌,非得陛下填词不可。”始皇道:
  “填词不难。关键是作曲,一定要表现出气势磅礴、恢宏壮阔的意境。既已作好,不妨演奏一遍,让朕和皇后先闻为快。”“臣遵旨!”萧喑退后几步,在一张几案前席地而坐,将筑小心翼翼地放在几案上,然后调整筑弦,试击几下,立刻奏出了铿锵之声。“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始皇夫妇相视一笑,心中便有了几分满意。李斯坐在萧喑旁边,也显露出得意之色。
  萧喑双手忽快忽慢、忽轻忽重,抚弄着筑弦,一曲《秦颂》喷涌而出,时而雄壮,时而激越,时而欢腾,结尾一记重击,嘎然而止。始皇与李斯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之声。“好!”
  萧喑住弦抬首,谦恭地说道:“臣献丑了。”
  始皇正要赞誉他几句,忽然发现身旁的皇后默然无声。齐皇后喜爱燕赵之声,尤其是筑乐,甚至还能弹奏一曲,于筑乐颇有些造诣。治国理政要靠始皇,鉴赏乐曲却不是他的专长,应该由擅长音律的皇后品评才对。因此始皇向齐皇后道:“皇后以为此曲如何?”
  齐皇后正在冥思之中,闻听始皇之言,恍然醒悟,淡然一笑,说道:
  “无论筑艺,还是曲作,萧先生都堪称出色的音乐家。本宫不才,实在说不出具体的缺憾之处。但是,纵听全曲,本宫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始皇凝眉道:
  “皇后是说曲中尚有美中不足之处?《秦颂》乃是我大秦帝国国歌,一定要尽善尽美,不能让六国遗族取笑。”齐皇后凝思道:
  “本宫实在说不出不足之处。这样吧!萧先生请演奏《易水送别》一曲。两相比较,也许可以品评出不足之处。”萧喑听到皇后的评议,心里一凉。又听要他演奏《易水送别》,更是大吃一惊。《易水送别》乃是名满天下的燕国大乐师高渐离在易水边送别好友荆轲入秦行刺嬴政时所作。这样的叛逆之曲,他岂敢演奏,因此,慌忙跪倒谢罪,说道:“请皇后娘娘宽恕,臣不会演奏此曲。”
  李斯也没有想到齐皇后会对《秦颂》不满,更没有想到皇后会让萧喑演奏《易水送别》,赶紧为萧喑解围,说道:
  “臣请皇后娘娘原谅,萧先生是陛下的忠实臣民,不会演奏叛逆之曲。”
  齐皇后显露出不悦之色,却没说话,只是看了始皇一眼。意思是说,我是后妃,不便干政,还是看皇帝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秦始皇经皇后提醒,恍然大悟。他也听过《易水送别》一曲,那种悲壮雄浑,气势澎湃的意境的确是萧喑的《秦颂》所无法比拟的。只是这支乐曲会让他联想到荆轲行刺自己时的惊恐场面。但是,现在六国灭亡了,他是天下之主,应该表现出皇帝的宽容大度来。何况,皇后的话有道理,听听《易水送别》自然比较出《秦颂》的不足。因此,脸色一阴,说道:
  “李斯,你也在朕的跟前,睁着眼睛说瞎话么?高渐离的名曲《易水送别》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不但可以击筑,而且改成了琴、笙、鼓、钟等八大音奏的乐曲。燕赵之地,凡有井水处,就听到有人哼唱。朕虽然明令禁止演奏此曲,可是犹禁不止,弹唱者依然弹唱。这是音乐的诱人之处。荆轲虽是大逆之徒,可是朕很钦佩他的勇气和忠义之举。朕也很喜欢高渐离的《易水送别》。萧先生身为乐师,如果不会演奏此曲,岂不令天下同行笑话。”李斯哑然无声,羞愧地跪倒谢罪。齐皇后听了始皇之言,胆气益壮,肃然说道:
  “乐曲本无罪过,有罪的是作曲者。萧先生该放心了吧!”萧喑见皇帝、皇后都这么说,放下心来,低头谢罪道:
  “为臣该死,欺骗了陛下和娘娘。既然陛下如此宽容,臣愿演奏《易水送别》。”说罢,猛然敲击筑弦,一曲悲壮激昂的《易水送别》在咸阳宫回响,筑音一会儿哀痛欲绝,一会儿慷慨激昂;一会儿如怨如诉,一会儿引吭悲歌。萧喑似乎被乐曲所激动,发挥出最好的技艺水平,比刚才弹奏的《秦颂》有天壤之别。一曲终了,始皇夫妇、李斯都沉浸在乐曲的悲壮气氛,半晌不语。萧喑反倒清醒,趋前数步,向始皇稽首道:“臣有句肺腑之言,不吐不快。请陛下恕罪。”始皇猛醒,说道:
  “萧卿有什么话,尽管说。”
  “《易水送别》的作曲者离渐高乃是旷世音乐奇才,五百年都出不了一个这样的音律家和演奏家。因而所作之曲遂成千古绝唱。乐坊中人无不尊崇备至。臣身为乐师,当然也不例外。与高渐离相比,臣连小巫也算不上。《秦颂》乃是大秦国歌。为臣才疏学浅,所作之曲有失国家尊严。所以臣请陛下另聘音律高人再作《秦颂》之曲。为臣之才不堪胜任大乐府之职。”
  秦始皇心中冷笑道,你还算识趣,今天就不治你的罪了,口里却道:
  “萧先生太谦虚了。不过,《秦颂》既为国歌,就不可等闲视之。最低限度也要与《易水送别》水平相当。否则,堂堂大秦国歌反抵不过大逆之曲,《秦颂》如何传唱天下?”
  “陛下圣明!”萧喑恭敬地奏道,“不过,要想使《秦颂》传扬天下,非得请当今音律奇才高渐离亲自作曲不可。”
  “哼,”始皇不悦道,“高渐离乃是朝廷通缉要犯。我大秦国歌岂能请一名逆犯作曲。朕就是不相信,四海这内就没有人能超过高渐离的音乐之才。李斯!”
  李斯正为自己荐才不当而忐忑不安,听见始皇叫到自己,吓得跪倒在地,叩首道:
  “为臣知罪,任凭陛下发落。”始皇却不在意地说道:
  “什么罪不罪的。你对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