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1-03-27 21:05      字数:4996
  一
  被赐封长信侯之后,也收买不少眼线,并在宫中安插了几个亲信,以便能及时了解嬴政的活动。
  颜泄挨打的第二天,便有亲信把酒后失言的事报告给他。后悔莫及,不断派人打听嬴政对此事的反应。
  这天,正在府中与人时羿,内史肆进来悄悄向他耳语几句,大吃一惊,忙问道:“此事确凿吗?”
  内史肆点点头:“千真万确,请侯爷赶紧逃走,晚了就来不及啦。”内史肆走后,立即命亲信备一辆轻便马车,只带四名随从,一律着便装出城而去。
  来到雍城阳宫,急急忙忙找到赵姬说:“太后救我,大王知道我是假腐刑入宫的,如今正在发怒呢,说不定很快就会找到这里。”
  赵姬并不感到意外,很平静地说:
  “知道就知道吧,纸里包不住火,早晚他都会知道的,晚一天不如早一天,你放心好啦,这事我向政儿解释,他不会怎么你的。”仍然不放心地说:“我从宫中得到消息,大王要追查此事,扬言灭我满门呢。”
  “也许他当时正在气头上,说的都是气话,等他消了气,我亲自向他为你求饶,让他答应咱们的婚事,从此就可以明正言顺地在此过日子,也不必躲躲藏藏,再让嬴政把咱们的两个儿子也封王,你受封的两地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和河南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就封作国,世代由我们的儿孙继承。”
  着急地说:“你别做梦吃棒棒糖想的甜,眼下这一关能闯过就不错啦。”
  “要么你先回山阳封地躲一躲,等过了这个风头,政儿心软了我再派人把你接回来。”
  不太情愿地说:“去了山阳与留在此地有什么两样,大王不想抓我就是住进咸阳宫也没事;要是大王想杀我,跑到天涯海角大王也能派人把我捉到。”
  赵姬一想讲得也有理,便说道:
  “你在这里先住着,我回咸阳探探政儿的口风,如果他真的听不进我的劝告要杀你,我再回来另想办法救你。”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也只能如此,这样的事说大就大,说小也小,关键是嬴政是什么态度,心里也存着几分侥幸。嬴政确实震怒了。
  母亲一次又一次令他失望,若是平常百姓人家倒没什么,可他是天下第一强大国家的君王,他的名声不容许有丝毫损害,王室荣誉至上,可自己偏偏有一个不争气的母亲,怎么办?怎么办?嬴政十分痛苦,比听到成作乱还令他焦躁不安,杀人并不难,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殷红的血迹和面目狰狞的头颅,但这一次不同,他面对的是生身之母呀!
  嬴政把颜泄的上书扔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嬴政伤心落泪的时候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在场,传事太监更是不敢上前宽慰,就是齐王后也只能偷偷地躲在旁边暗暗陪着落泪。
  嬴政一个人哭够了,便乘车来到长乐宫,每当遇到无法拿定主意的问题时,嬴政首先想到的就是祖母华阳太后。嬴政跪在祖母面前又呜呜哭了。
  华阳太后命侍女把嬴政扶在坐床上,望着他清瘦的脸也悄悄抹眼泪。不知怎的,统一大业还没开始,就遇到多事之秋,国内祸端一件连着一件,难道上天不佑我嬴秦,命中注定不能统一天下吗?穆公东征崤山惨败封尸而还,我王问鼎中原绝膑而死,夫君昭襄王两次称帝未遂,后来虽然灭了东西周,尽得周朝王室九鼎之器,绝了周嗣,可统一大业从此进展并不顺利,莫非周室不当绝,我西秦强取九鼎触怒天规,倘若这样,老身必须携政儿到雍城故都拜天祭祖,祈祷上苍宽宥。
  华阳太后听完嬴政的哭诉,幽幽说道:
  “老妇早就听到宫中传闻说是假腐入宫。”嬴政诧异地望着祖母道:“太后既然早就知道这事,为何不加以制止呢?防患未然,也不至于如今闹得满城风雨。”
  华阳太后叹息一声回道:“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这样的事无论怎么处置总会为外人道的,我之所以不闻不问就是怕处理不当让王室蒙羞,原以为他们到了雍城,远离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谁知他们竟然闹出了格,弄到这种地步,也怪我平素对你母亲管教不严,迁就太多。”“请问祖母是何时知道的?”
  “说来惭愧,是我真的老了,还是属下人办事不力,成作乱一事事先我一无所闻,假腐的传闻也是在他被封长信侯之后才听说的。”华阳太后说完,闭目沉思。
  嬴政问道:“以祖母之见,如何处置这事,我实在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
  华阳太后抬起头,望着室外阴沉沉的天空,许久没有讲话,最后问道:
  “政儿,你是安于为王,还是想登上帝位?”“一统天下,履为帝尊是孙儿多年梦想。”
  华阳太后满意地点点头:“攘外必先安内,要想集中精力扫平六国,必须有一个安定的后方,也无任何人掣肘你对大权的实施。做不到这些,一切都是空谈,祖母相信你会处理好这件事,认准目标,大胆地去做吧,无怨无悔!”“孩儿懂了,我不会让祖母失望的!”
  嬴政告别华阳太后回到咸阳宫,立即传呼李斯,令他密切监视的一举一动,包括与往来之人。李斯刚走就有太监来报,太后从雍城风尘仆仆赶来要见大王,嬴政明白了七八分,为了稳住太后与,嬴政命令传事太监在寝宫拜见太后。
  赵姬早已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嬴政不答应饶恕,她仍然像上次为讨封爵一样以软对硬,用泪水威逼,反正女人的泪水本来就不值钱,只要能让儿子屈服,能保住的命,让她做什么都可以,哪怕不要太后的尊号。
  事情出于赵姬意料之外,嬴政并没有像她预想的那样不愿见她或勃然大怒,依旧是往日母子相见时的温存与微笑,犹如一头羔羊见到母亲一样欣悦,只是儿子比过去又长高几分,人也愈加成熟了,但为朝政所累消瘦了。
  嬴政不先提及的事,赵姬是不好先提出的,拜见完毕,赵姬心疼地说:
  “政儿,你又劳累了,比上次见你更瘦更黑,朝政事务繁多,不是一天就能做完的,慢慢做,千万注意身子骨,娘就你一个,累垮了,娘下半辈子还靠谁,统一大业还没开始,你今后的担子重着呢。许多事也不必亲自去做,放心让臣子们做就是。”
  这的确是一位慈祥、善良母亲疼爱儿子的话,嬴政听了真想哭,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但他还是忍住了,苦笑一下,装作十分轻松的样子说:
  “累就累点吧,忙过我的加冕典礼,再好好歇息一下。”
  “加冕典礼不是和今年秋天的谷神节一起举行吗?怎么你想提前举行?”
  “祖母令太史占了一卦,卦象为‘蹇’卦,‘坎’上,‘民’下。太史解释说:‘山高水深,行动艰难,利西南不利东北,只有今春举行才可避免飞来的灾祸,并且不能在咸阳举行。’按照卦象指示方向,宜西南,朝中众臣一致赞成到雍城故都举行,我正要派人去雍城告知母亲此事呢。”
  赵姬吃了一惊,忙说道:“加冕仪式是朝廷大典,理应隆重,雍城不过是偏狭废弃之都,怎能适合如此大典呢?我看还是再请太史重占一卦吧,也免坏了我儿终身大事。”
  “儿臣已请三人占卜,都认为雍城是理想之地,雍城虽小,但它是宗庙所在之地,中雍、祖庙、昭庙、穆庙、胜国之社会在那里,那是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的气脉所在。有风水先生说,我嬴秦尚黑,以水为德,雍城正是水德之泉眼,在那里加冕,回咸阳登基,可保秦国昌盛万代。”
  赵姬还想再说什么,嬴政不耐烦地说道:
  “儿臣已经同众大臣商定,请母后不必多说,时间定在下月初六。”赵姬更是吃惊:“这么急,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能来得及吗?”
  “儿臣都已经准备三年了,还能来不及么?其实也没什么,主要就是三个仪式,祖母祭天,儿臣祭祖加冕,花费从简,只在原有建筑设施上稍加装饰即可,就不兴土木重新修建了。”赵姬知道此事不能更改,眼珠一转,瞟一下嬴政说道:
  “娘回去就令长信侯着人打扫宫室,装修加冕仪式所用器具,时间虽然仓促一些,但也要办得气派大度,不能让列国小瞧了我大秦国不懂礼仪。”
  赵姬说的时候,故意把“长信侯”三字说得重一些,观察嬴政表情变化。
  嬴政也看出了母亲心思,装出忽然想起什么事似的道:“娘,有人上告长信侯是假腐入宫,如今儿臣太忙,也无心思过问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先代儿臣追查一下此事,等加冕典礼之后再作论处吧。”赵姬不动声色地问:“以你之见长信侯像是假腐之人吗?”
  嬴政一听这话,怒火中烧,恨不得猛然掀翻桌子将母亲赶出宫去,但他还是咬牙忍住了,把握紧的拳头慢慢松开,装作并不在乎地说:
  “长信侯是母后把他捧出来的,如果将他治罪传扬出去也令母后名声受损,此事就由母后一人做主,认真查处,消弭影响。”赵姬一听这话长长出了口气,知母者莫过于子也,她感激地看着儿子说:
  “政儿尽管放心,娘会认真追查此事的,你就不必操心了,把加冕仪式办得隆重些吧。”
  赵姬怕着急,当天就匆匆忙忙赶回府城去了。秦王政举行了盛大朝会,宣布加冕仪式提前举行,令负责占卜的内史嬴丙再当众占上一卦,问问何时何地举行吉利。
  嬴丙身穿皂衣,头带乌帽,金盆洗手,焚香,面向中天闭目长跪,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双掌合一,取蓍草五十五根,这是天地大衍之数。
  按《周易》系辞所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有五,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嬴丙从五十五根蓍草中取出六根供在香案上不用,只用四十九根进行演算。因为秦国以“六”为最吉利数字,存六不用叫做留住吉利。
  嬴丙先把四十九根蓍草随便分成两堆,左右手各持一堆,这叫“分二以象两”。他从右边一堆草中取出一根另放一边,这叫“挂一以象三”,然后将左右两堆草分别以四数之,叫“揲四以象四时”,最后把左右两堆中的余数放在一起,称为“归奇以象闰”。经过分二、挂一、揲四、归奇这四次经营,称为一变。
  嬴丙经营十二次,演算三变,得出一个卦象“临”,坤上兑下。嬴丙早已得到李斯的暗示,当众解释说:
  “临是迫临之意,加冕仪式应尽快举行为吉,卦象所解,下月初六为最佳吉日。”
  此话一出,众人立即议论纷纷,认为时间紧迫,恐怕准备不充分。嬴政不理众人议论,朗声问道:
  “你再依卦象推断一下在何地为最吉?”
  嬴丙像儿童背诗歌一般唱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生不息。水又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克克驱亡。红火白金,青木黄土,黑水,我大秦以水为德,水在夏季最旺,当春乃发,如今已是春季,春水东流,以上而下为最佳之地,理当去雍城故都举行加冕典礼。因为故为新上,那里有宗庙故宫,如今又是太后居住之地,到那里举行可谓上上大吉!”
  嬴政装作不懂的样子问道:“怎么说在雍城加冕是上上大吉呢?”嬴丙急忙俯身答道:“大王万岁,依照臣的推断,在雍城加冕可保大王十年之内就可以兼并天下登上九五至尊。”
  嬴丙见众大臣都把目光集结在他身上,面露惊奇之色,他更加得意了,颇带几分卖弄地说:
  “黄帝是土德,崇尚黄色;夏朝是木德,崇尚青色,因为木克土,所以夏朝取黄帝而代。商朝是金德,崇尚白色,因为金克木,所以商朝代替了夏朝。周朝是火德,崇尚红色,因为火克金,所以周必然灭商。如今大王是水德,以黑色为崇色,因为水克火,所以灭周自然是天理。如今一火六分在东方燃烧殆尽,大王以上游旺水顺流而下,扑灭将熄之火实在不足一提,请大王早一天加冕就早一天扫灭六国。”
  嬴政虽然也知道是李斯授意嬴丙这样说的,但听嬴丙说得合情合理,也心花怒放,兴奋地宣布加冕典礼就完全按照卦象所说进行,下月初六在雍城举行,典礼仪式由三位丞相全权负责,提升嬴丙为奉常,管理礼乐配置。
  尽管有几位大臣以为时间太仓促,再加上雍城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