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1-03-27 21:04      字数:4923
  高夫人抱住了儿子哇地一声号啕大哭。
  “娘,别哭,娘,别哭,孩儿今后一定好好孝敬你老人家,决不让你再受人欺负。”
  高渐离流着泪安慰母亲。
  蔡泽见妻子不买他的帐,又对儿子说:
  “渐儿,别听你娘一派胡言,爹四处奔波都是为了能让你过上好日子,让你做人上人,只要能让渐儿出人头地,爹爹我给人做牛做马也心甘情愿。儿啊,爹现在发达了,再也不让你卖唱令人瞧不起了,劝你娘随我到秦国享福吧!”
  “渐儿,别听他的,咱娘俩宁可在这里讨饭,也不跟他到秦国去遭人唾骂,娘曾经教过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侯,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孩子,记住娘的话,人活的是一口气,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千万不要学你爹爹,为了贪图荣华富贵,丧尽人伦天良——”
  蔡泽恼羞成怒,哪容妻子再说下去,怒骂道:
  “真是女人见识!你穷酸到讨饭卖唱的地步,几乎与娼女没有两样,还在我面前装大,说什么仁、义、礼、智、信,简直妓女立牌坊,可气又可笑!”
  高夫人嚯地站起来,向蔡泽吼道:
  “滚,滚出这个家门,别沾污了我家清白的庭院,我穷、穷得有志气。”
  高夫人又向高渐离与荆轲喊道:“渐儿,轲儿,把他赶出去!”荆轲早就憋不住了,挥舞着扁担说:“快滚,再不滚,我就一扁担把你砸个狗吃屎!”
  “好,我走,我走!”蔡泽一边向门外退,一边向妻子吼道:“你不去可以,实话告诉你,我有的是女人,还不想让你去呢。但渐儿我必须带走,明天我派人来抢也要把我儿子抱走,让你这不识时务的骚女人留下来过一种猪狗不如的生活。”
  蔡泽匆匆上车走了,身后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天呐,我上辈子做的什么孽呀!”
  经过太傅鞠武引荐,燕王喜同意召见蔡泽。
  这天,蔡泽精心打扮一番,携带觐见之礼随鞠武入宫拜见燕王。燕王虽然对蔡泽耿耿于怀,但他是强大秦国的使臣,仍然按照上等国礼召见他。礼毕,蔡泽命随从奉上礼品,燕王一看礼单非常厚重,自然高兴。自他继位以来,前来拜会的国外使臣都没有送上这样厚重的礼物。
  蔡泽见燕王高兴,心中有了底,便呈上国书,说明来意。燕王喜早已从鞠武那里了解蔡泽此行的目的,匆匆看完国书,便说道:“我燕国地处偏远的塞北,国弱将寡,物产也不丰富,与秦国虽然少有刀兵相见,但也少有交往,秦国为何突然派使臣到此,一定有什么图谋吧!”
  蔡泽拱手说道:“大王怎能妄自菲薄呢?我虽然在秦国做事,但毕竟是燕国人,无论何时何地从来没有一句有损燕国声威的话,也向来没有因为我是燕人觉得比他人逊色。实不相瞒,秦王之所以重用我,就因为我是燕国人,他说燕国土地广袤,物产丰饶,贤德人才倍出,并夸赞我们燕国人厚实诚信,可以信赖。这次秦国主动要求结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秦王年幼,仰慕大王有仁君风采,认为大王值得信赖,可以结为友好之邦;二是秦国近年来连续多年闹荒灾,国库空虚,百姓怨声载道,将士无心征战,对外战争也接连受挫,决心静养生息,致力生产,不再对外争战,和一切愿意结盟的国家结为睦邻友好;第三么——”蔡泽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一下,淡淡一笑,十分自谦地说:“也算是在下报答大王宽恕微臣不杀臣全家这份大恩大德吧。无论走到哪里,臣都是燕国人,思念家邦,为国出力是臣多年的夙愿。当年因为一个小小误会,众人怀疑乐氏兄弟投赵是我蔡泽从中撺掇,实在是诬陷在下,我蔡泽怎会做那种不仁不义的事呢?后来,事实证明了我的清白。但我仍觉得有愧,因为我曾经发现了乐氏兄弟的阴谋,因为没有及时报告大王,才酿成大错。后来在咸阳听说这二人降了赵国,十分后悔自己的优柔寡断。从那以后,也一直考虑如何补偿自己的失误,便时常在秦王面前讲燕王的为君风范,讲与燕国结盟的好处,庄襄王在位时就准备同我燕国结盟,由于去世匆匆未能如愿,臣又在秦王政面前多次进言,秦王终于答应了臣的请求,派臣来协商结盟事宜,请大王千万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唔,为什么?”燕王喜淡淡地问道。
  蔡泽分析说,“秦燕结盟,尽管是秦国主动,而实际是燕国得益。秦强燕弱,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多年来,燕赵结怨甚深,两国兵戎不断,往往是燕国败多胜少。如今秦燕结盟,赵国因为畏惧秦国而不敢对燕用兵。燕国便可假借秦国的威势寻求保护,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在他国相互拼杀中寻找图强的良好机会,只要燕国十年不遭兵害,也不对外用兵,一个强大的燕国就会在北方崛起。到那时,大王若有争霸中原之心,也可以全力拼杀一场。”燕王一听蔡泽分析得颇有道理,但他知道秦人一向狡诈,尽管蔡泽口若悬河,再三表白对燕国的忠心,但燕王仍然不十分相信他的话,又疑惑地问道:
  “既然你说秦燕结盟,秦国并没有多大益处,为何还主动来结盟呢?为什么秦国不与赵魏等国结盟,那样,似乎对秦国的利大于同燕国结盟获得的利吧?”
  蔡泽嘻嘻一笑,“大王有所不知,秦国已经同齐楚结盟了,对赵魏两国是永远不会结盟的,这两国多次合纵抗秦,积怨之深已到无法用和谈的方式解决。秦王正是了解大王也痛恨赵国,有着共同的敌人,才主动与大王结盟的。”不等燕王喜问话,相国将渠问道:
  “你刚才说秦国连年灾荒,国库空虚,已经停止对外征战,准备休养生息,可我得到的消息,却不是这样,秦国派王攻下韩国十多座城池,派蒙骜也占领魏几座城,如今又实行纳粟拜爵,纳粟千石可升官一级,此项政策目的当然是扩大军需,秦国有了足够的军需,怎会停止征战呢?”
  蔡泽心里也是咯噔一下,这小老儿一定在各国都有暗探,这纳粟拜爵的事我来时尚没有颁布,估计也是近日才颁布全国的,而这小老儿就知道得一清二楚,必须仔细考虑考虑才能哄住他。蔡泽哈哈一笑,不动声色地说:
  “丞相的消息不是太准确吧?秦国向来重视军功,以军功拜爵早成定例,之所以实行纳粟拜爵是为了救灾,也恰好说明国库空虚,纳粟拜爵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谓下下策。至于王攻占韩城,那是数月前的事,秦国付出的代价也够惨重的,主帅阵亡,将士死伤更是不计其数。如果丞相再派信使打探一下,只怕秦国早已向韩魏罢兵了。”
  将渠还想再说什么,大傅鞠武却先说道:
  “秦国对外的政策向来是‘远交近攻’,以此推断,秦国主动与我国结盟也是出于真心,其目的当然是为了破坏东方六国的合纵之约,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进攻韩赵魏。”
  “那么,是否同秦国缔结盟约呢!”燕王喜问道。
  “当然答应。秦主动求和,我不和,理屈在燕,秦国便可以此为借口派兵攻打,何人能挡。即使秦国一时无暇派兵攻燕,秦国必然转而和赵国结盟,秦赵联合,就是秦国不出兵,仅一个赵国就够燕国头痛啦。假如答应秦国结盟要求,益处自然不用多说,即使秦国先撕毁盟约,也会争得其他国支持的,何况秦国真心求和,短时间内决不会背弃盟约的。”燕王喜答应与秦结盟,但是,当蔡泽提出按照惯例应当互相派遣人质,要求燕王喜把太子丹质押在秦国,又引起了一场争论。将渠说,秦人多诈,惠文王时张仪使楚骗走楚怀王,从而要挟楚国,逼死怀王,孟尝君与平原君也都质押秦国,幸亏二人足智多谋,才得以逃脱,万万不可让太子丹质押秦国。
  蔡泽见将渠一而再,再而三从中阻挠,十分恼火,却又不能发作,只能据理力争。
  “丞相不能因为一个人曾经有过一次过错就一棍子打死,一概否定,这是不足取的。孔子曰:人恒过,然后能改。何况张仪诱骗怀王已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已经换了多少代君王,人与人不同,就是同一人不同时期的心性也决不相同,丞相用一种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太不聪明了,无怪乎燕国一直受赵人欺辱而不能报仇雪恨,全是丞相不明智造成的。”
  将渠一听蔡泽变相在燕王面前诋毁他,拆他的台,当然恼火,更加反对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
  “秦自穆公以来就没有一个君王讲究信用,久远的就不必说了,就说这几代君王吧,昭襄王用十五城换和氏璧就是一个欺骗手段,如不是赵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蔺相如,只会白白受欺骗。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秦赵渑池会目的是为了掠劫赵惠文王,也是因为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赵奢,再次挫败秦的阴谋。孝文王与庄襄王在位时间太短,来不及表现出奸诈虚伪的一面就死了,至于当今秦王政如何,现在还是个毛头娃娃,不好下结论,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崽子会打洞,估计嬴政与他的先祖相比只会有过之无不及,决不会逊色的。与奸诈小人行事,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却不可无,大王还是不能答应让太子入秦!”蔡泽也视着将渠,驳斥说:
  “丞相知道楚怀王没有逃出秦国,忽而又说孟尝、平原二君入秦却能得以逃脱,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倘若秦国果真想拘禁二人,孟尝君与平原君就是生得三头六臂也逃不出咸阳,更不用说辽阔的秦国领土了。他们之所以能够回国,是秦王有意送走他们,这正是秦王诚意的表现。魏国太子增、赵国太子偃不都质押过秦国吗?他们回国不是逃出来的吧!秦王以礼相待,亲自派兵送回国,这又说明了什么?”
  蔡泽说到这里,向燕王深鞠一躬:
  “请大王坚定立场,自己拿主意,万万不可听信谗言坏了两国结盟的大事,如果这次结盟失败,后果如何,大王当然更清楚!”蔡泽的威逼利诱让燕王喜一时拿不定主意,他请求太傅鞠武的意见,鞠武说道:
  “大王正值盛年,太子丹也不同于怀王,秦人没有什么可要挟的,何况秦国也派人质入燕,双方互换人质,也算公平。从另一方面考虑,太子整日停留在宫中,犹如种在室里的麦苗,很难结出累累果实。不如趁此让太子到秦国长点见识,了解到秦国强大的缘由,将来回国后也能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再者说,秦王政与太子丹年龄相仿,二人也许会成为莫逆之交呢?真如此,就是上天在福佑燕国了。因此,臣认为太子入秦利大于弊。当然,风险是有的,就是太子整日呆在宫中难道就没有风险吗?也许行走绊倒还会摔伤身子呢。大王一定听说过触说赵太后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长安君尽管不是太子,但也是赵太后宠爱的儿子,她最终同意送出长安君目的是让长安君有功于国,将来能够服众,大王让太子丹入秦作人质,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燕王喜同蔡泽签订国书,两国正式结为友好盟国,燕国派太子丹入秦为人质,秦为因为没有太子,决定派一名宠臣入燕协助燕王喜治理国政。
  蔡泽手捧国书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没有辱没使命。以免夜长梦多,蔡泽决定尽快返回咸阳,临行前,他带领一班随从驱车来到东城田氏胡同,准备再次劝说夫人同他一起返回秦国。高夫人一见蔡泽带领一帮人来了,砰地一声把门关上,蔡泽火了,下令侍卫把门踹开。
  蔡泽进入院内,指着夫人骂道:
  “你生就的贱骨头,扶也扶不起来,你就留在这里过这猪狗不如的生活吧,但我必须把渐儿带走!”
  “不行,我决不能让渐儿跟你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不能让渐儿跟你一样失去为人的美德,做一名走狗、帮凶。”“啪——”
  蔡泽给夫人一个响亮的耳光,骂道:
  “你这贱妇,敢骂我是走狗、帮凶,这叫大丈夫择雄主而仕,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高渐离从屋里听了出来,一看见娘嘴角流血,扑上去,一边给母亲擦去嘴角的血丝,一边央求说:
  “娘,咱就跟爹一块去秦国吧,总比在这里受苦好,爹是真心来接娘的。”
  蔡泽高兴了:“渐儿说得对,不愧为我的儿子,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跟爹去秦国求发展,将来也一定像爹爹一样有出息,留在这里击筑卖艺只能同你娘一样受人歧视。”
  高渐离抬头见母亲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