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1-03-27 21:04      字数:4999
  大将军晋鄙,将来——”安王听出一身冷汗,不待儿子说下去,就急忙问道:“我儿可有什么除去他的妙计?”太子增诡秘一笑,“请父王放心,这事包在孩儿身上了!”
  第六章 初谙政务
  第1节 修建水渠
  为了让嬴政树立一统天下的信心,华阳太后循循善诱:缔造霸业需要有霸气的君王……诸侯六国不能精诚团结一致抗秦,倒也罢了,反而明争暗斗,沉湎声色。可怜威名远播的廉颇,竟被沦为交换物品,给赵王换回了一位千娇百媚的香香女……
  一
  空旷的殿宇中间端坐着祖孙二人,雍容华贵的祖母刚才不知讲到什么伤心之处,轻轻揩去眼角的泪水,微微叹息一声说:
  “好孙儿,咱嬴氏的这半壁江山就交给你了,真难为你了,你才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对于一个孩子应该享受的天真、烂漫、童趣与撒娇只能与你无缘了,你不是大人却要做大人也难能做到的事,祖母也不想让你一个孩子过早地承担太重的人生负担,可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呀,奶奶可以帮你承受痛苦,却不能代你做君王呀!”
  少年揉揉红肿的眼睛说:“奶奶,孙儿只说了一句话就被仲父训斥一顿,说孙儿有失君王的尊严,今后再也不许那样说。”“你说了什么话遭到丞相的批评?”
  “孙儿同仲父接见大臣时,一名大臣不小心把帽子碰掉了,我看见他头上光光的,一根头发也没有,忍不住笑了,说了句好亮呀!”华阳太后也被嬴政手舞足蹈的样子逗笑了,但她立即收敛笑容,一本正经地说:
  “仲父训斥你是对的,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特别是那些生理上有缺陷的人,他本身就感到痛苦,你又怎能嘲笑他的缺陷呢?你的快乐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常人都不应该,更何况你是一国之君呢?做君王的应有为君之道,本着明君英主的风范行事。”嬴政困惑地望着华阳太后,“奶奶,什么才是明君英主的风范呢?”华阳太后一时语塞,想了想说:
  “就是像三皇五帝那样,能够任人为贤,以德服人,凡事为百姓着想,讲究礼仪法度,用仁爱之心统御百姓,使老有所养,幼有所育,鳏寡孤独者有所依,青壮劳力者有所用。”“三皇五帝都是些什么人?”
  “三皇五帝都是远古时代的国君,三皇即天皇伏羲氏、地皇燧人氏、人皇神农氏,伏羲氏教会人们饲养牲畜。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给黑暗带来光明,也改善了人们吃食的习惯,教会人们如何用火烧水做饭。神农氏尝遍百草,分离出可以种植的农作物,也找到了能够用来治病的各类草药,给百姓衣食之外,也减轻了人们患病时的痛苦,这三人都是历代君王的典范。”华阳太后轻轻理一下鬓上的白发,又说道:
  “五帝距离现在的时间相对短一些,他们的事迹至今传颂,这五人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他们在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音乐舞蹈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因此受到百姓拥戴和敬仰,说起这五人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嬴政一听华阳太后会讲故事,高兴了,拍手说道:“奶奶给我讲一个三皇五帝的故事吧!”
  华阳太后见嬴政一脸虔诚的神色,知道他仍是一个孩子心理,致于把他领到为君之道的路上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忽然灵机一动,说道:
  “今天就不讲三皇五帝的故事了,奶奶给你讲讲咱们嬴氏祖先艰难创业的事吧,这比三皇五帝的故事可好听多了。”
  嬴政点点头,只要有故事听就好,他讨厌回到咸阳听仲父吕不韦讲那些枯燥无味的道德教条,对处理朝政批阅奏折更是厌烦得很。华阳太后呷一口茶,这才娓娓讲起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孩子,咱们秦人的历史是与鸟兽结下不解之缘的。很久很久以前。
  那是一个春天,草儿绿、花儿俏、蝶儿飞、虫儿叫。
  一群燕子排成整齐的队,欢快地叫着,飞着,这些春天的使者啊,飞过高山、飞过平原、越过九十九座山、跨过八十八条河,来到一个广阔的大草原。这时,那只领队的白颈燕子偷偷向下望去,嗬,这么美丽的地方,绿草如茵,牛羊成群,旁边有一个装满清水的湖泊,湖水像镜面一样平静,把天上的一切都映照在湖中,湖中有蓝天、有白云、有鱼儿、有羊群,也有他们这一群正在快活飞翔的燕子。领队的白颈燕还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形象呢。忽然,白颈燕在水中看到一个少女的倒影,仅从这倒影白颈燕就知道这少女一定非常非常漂亮,比王母娘娘身边任何一个仙女都漂亮。
  白颈燕向水边一看,可不是吗?那少女正站在水边,身穿绿褂红裙,手持一根牧羊鞭,正放开小嘴呢喃地唱着:春风兮习习杨柳兮依依
  风兮柳兮情兮兮白云兮悠悠湖水兮淡淡
  云兮水兮意兮兮我心兮像风像柳我情兮似云似水情兮心兮心情兮兮……
  白颈燕看呆了,也听愣了,它想不到人间会有这么美丽的姑娘,它不明白世上还有这么动听的歌儿。口水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一直流到姑娘的头上,牧羊少女以为天下雨了呢,抬头一看,一只白颈燕子正痴呆呆地盯着自己忘记了飞翔。少女羞涩地低下了头。
  跟在后面的燕子见领头的白颈燕不飞了,都叽叽喳喳地叫着,取笑白颈燕被少女的美色迷住了。白颈燕又羞又恼,一紧张,屁股下的蛋掉了下来,眼看自己的蛋就要落地摔碎了,白颈燕急中生智,高声叫道:
  姑娘,接蛋,姑娘,接蛋。
  那少女真的抖起红裙把蛋接住了。
  白颈燕和它的燕队欢快地鸣叫着飞走了,少女拿着洁白的燕蛋怅然若失。她失神地站在湖边等待白颈燕再次飞来,把蛋还给它,谁知苦苦等了七十七天,也没有听到一次燕子的叫声。这七十七天,少女经历了风吹、日晒、雨淋、霜打,少女憔悴了,脸粗糙了,眼睛也凹陷了。这七十七天,她茶水没进,粒米未沾,却一点也不觉得饿,直到最后一天,她彻底绝望了,才感到有点饿,于是吞下了手中的燕蛋。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少女又恢复了原来俊秀的容颜,不,比原来更漂亮,也更动人。
  自从吞下燕蛋的那一刻起,少女就感到自己的腹部在一天天隆起,六十六天后,少女分娩了,生下一个俊美的男孩,脖子也恰好有一个白圈。
  这位少女就是五帝之一颛顼帝的孙女,名叫女修,她给自己生下的男孩取名叫大业。
  大业就是咱秦人的始祖。讲到这里,华阳太后停了下来,望着正听得出神的嬴政说:“孙儿,奶奶累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改天再接着讲吧!”
  “不么,奶奶不累,奶奶不累,政儿想听,请奶奶继续讲下去。”华阳太后笑了,“好吧,奶奶继续给你讲。”
  华阳太后正要接着讲下去,传事太监前来报告,有外国使节到,请嬴政回咸阳宫接受朝拜。
  嬴政正听到兴头上不愿离去,嘟噜道:
  “仲父不在那里吗?由仲父代理就是,何必要我亲自去呢?”华阳太后见嬴政对朝政并不热心,十分着急,皱皱眉头,耐心劝说道:
  “政儿,你虽然是个孩儿,但要明白自己的身份,你是咱大秦国的君王,对外是秦国的象征,外国使节到此,当然要朝拜你,他们向你行国礼,就是向咱大秦国敬礼,你是国家的代表,不去怎么行,这事任何人也不能代劳,包括仲父和祖母在内。”嬴政仍然怏怏不愿离去,索性说道:
  “奶奶,我不当这国王了,让给成弟弟吧,仲父说成想当没有当上的,我看他是捡了便宜,我仅比他大上三岁,就把这苦差事给了我,既然他不怕苦,干脆由他当国王算啦。”华阳太后一听嬴政说出这些没头没脑的话,气得嘴唇发抖,把脸一沉,气恼地喝斥道:
  “放肆!再说这类似的话按家法惩处,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误了时辰仲父又要骂你。”
  嬴政见祖母真的生气了,这才极不情愿地离去。
  华阳太后望着嬴政的背影,心里道:玉不雕不成器,兵不磨不利,要把这孩子领上为君的正道不下一番苦功夫是不行的,而这个担子只有自己去挑。
  她暗暗下定了决定。嬴政来到咸阳宫祈年殿时,众人已经等候多时了。吕不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毫不留情地训斥道:
  “大王应当遵守法度,这样隆重的朝拜仪式先王都不敢轻视,必须准时到场,冷落了外国使节造成的后果何人承担起这个责任?大王傲慢无礼,不懂礼仪,传到诸侯中去,岂不有损强秦的威望?类似的事决不允许再次出现!”
  嬴政来时窝了一肚子火,现在又被吕不韦训斥一顿,恼怒地顶撞说:
  “太后有事让我去一趟,我岂能不去?”
  吕不韦见嬴政拿太后压他,气不打一处来,心里道:小小年纪就如此蛮横,一旦长大之后还得了,还把我这个当父亲的放在眼里吗?于是,提高嗓门喝斥道:
  “这是国宾大乱,太后也无权干涉,后宫不干预朝政,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嬴政更不服气,也大声说道:
  “不就是一个魏国使节吗,有什么值得兴师动众的,就是魏王来了我高兴就接见,不高兴就不见,他能奈我何?只要我派大兵东征,大梁早晚也是我大秦的一个郡县。”
  吕不韦气得直跺脚,恨不得给嬴政一巴掌,抬起的手又放了下来,骂道:
  “狂妄无知的小子,信口开河,一点不懂为君之道,简直是一堆无法雕琢的藤木!”
  嬴政被骂个狗血喷头,哇地一声哭了,边哭边说:“这个大王我不当了,你另找他人吧!”
  吕不韦眼看魏国使臣就走上来了,见嬴政还在哭,又气又急,上前拧一下嬴政的耳朵:
  “不许哭,再大的委屈回到寝宫后再哭!当不当君王不是你自己可以作主的,准备接受朝拜!”
  吕不韦给嬴政抹一把脸上的泪水,急忙退坐在旁边,这时,魏国使臣恰好走上台阶,恭敬地上前施礼说道:“魏国使臣朱亥奉魏王之命递送国书,愿与大王结为友好邻邦,从此国泰民安,永不言兵!”
  吕不韦替嬴政说道:“把国书捧上来!”
  朱亥献上国书,嬴政接过来胡乱扫上几眼,然后递给吕不韦,吕不韦匆匆读一遍,说道:
  “魏王识时务者,不失为俊杰之人,能够接受我大秦的建议主动议和,这是秦魏两国百姓的福份,至于议和结盟一事有待进一步磋商,朱大人暂在广成传舍休息几日,以解旅途之乏。”
  吕不韦又小声对嬴政说道:“这人就是信陵君帐下最勇猛的大将,十多年前,信陵君盗窃兵符夺取兵权援救赵国时,就是他一锤打死魏国大将晋鄙。此人虽是杀猪宰牛的出身,但有勇有谋,可称为魏国第一猛将,秦魏两国交战,我国有许多战将都死在他手下。常言说千兵易征一将难寻,大王可赐给他高官厚禄劝他留在我国。”
  嬴政上下打量一下朱亥,见他虽然是文官装束,却掩饰不住武将的风度,肩宽臂长,虎背熊腰,有万夫不挡之勇。于是装着大人的腔调问道:
  “朱将军,本王很欣赏你,你愿意留下来在我秦国供职吗?只要你答应,本王封你为大将军。”
  吕不韦也劝说道:“秦国之强是任何一个诸侯国无可相比,朱将军留在这里一定有用武之地,凭你的军功封侯是不在话下的,封妻荫子,荣宗耀祖,这是任何人都梦想的,请你不要错失这个机会。”
  朱亥急忙辞谢说:“多谢大王及丞相美意,我朱亥不是见利忘义、见异思迁之人,怎能为了个人的得失荣辱做出背叛国家与祖宗的事呢?魏国虽弱,有信陵君在魏国一定能强大起来,任何有窥视我王土之心的人,首先要问一问我朱亥的铁锤是否同意。”吕不韦一听朱亥提到信陵君,马上说道:
  “据我所知,将军出使我国之前信陵君已经被罢免了职权。”“不,是信陵君主动请辞!”朱亥纠正道。吕不韦哈哈一笑,“请辞也好,罢免也好,总之,信陵君已经失去了职权,像信陵君如此声名远扬诸侯且有功于魏国的人,魏王都不顾手足之情将他罢免,魏王一向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连信陵君都容纳不下,又怎能重用将军呢?将军不要忘了,你是信陵君的亲信,曾经锤击魏王心腹大将晋鄙,魏王碍于信陵君的情面才没有将你治罪,如今信陵君失去大权,将军可就危险了。”吕不韦见朱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