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1-03-27 21:04      字数:4879
  “赵高,你还是安心静养,把身体养好,对于赵公子的重托我一刻也没有忘记,可是,如今的庄王不同于当年流浪邯郸街头的穷酸公子,一切要从长计议,欲速则不达!”
  赵高一听吕不韦这样,有点急了,“吕先生,不是我心急,是赵公子心急,从邯郸来秦时,公子再三叮嘱,要求吕先生尽快控制住秦国的政局,再拖下去只怕赵国要变成秦国的郡了,到那时,就是吕先生有回天之术又有何用?”
  吕不韦见赵高忧心忡忡的样子,暗暗好笑:我就是要把赵国并入秦国的版图,那样,不久的将来,赵国就是他吕氏的土地了。可是,表面上吕不韦还是十分认真地说道:
  “赵高,你放心好了,有我吕不韦在,秦国是不会进兵赵国的!”吕不韦又安慰赵高几句,这才匆匆离去来见庄王。吕不韦见过庄王,庄王就把一摞竹简递到他手里说:
  “边疆告急,东周君贼心不死,如今趁本王初登王位之际,纠集各国诸侯联合出兵讨伐我国,韩国已经率先进犯我东北边陲,其他诸侯国也正跃跃欲试,请丞相谋虑一下退兵之事。”吕不韦看完竹简,心中有了底,虽然是东周君为首的各诸侯联合攻秦,也不过是韩、赵、魏、东周四国兵马,如今真正出兵的只有韩国和东周国,赵魏正在布署兵力。对于这样的联合军秦国已经司空见惯了,苏秦当年的合纵都奈何不了秦国,更何况一个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周君。
  吕不韦放下竹简说道:“请大王放心,臣有退兵之策,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囤,哪方有来犯之敌我哪方派兵迎战就是。”“丞相不可轻敌,我大秦抗击各国联军虽有些经验,但其间也有几次惨败。本王初登王位,国内部分大臣因受子逆贼影响心怀不满,有心瞧孤的笑话,倘若前线失利,势必给这些人留下口舌,也会影响孤的政局,请丞相务必想出良策,此次迎敌只许胜不许败!”
  吕不韦想了想说:“既然大王这样吩咐,那臣亲自带兵讨伐东周君。”
  “你带兵迎敌?”庄王不相信地问。
  “大王知道臣能耕种善经商,大王也知道臣能作文还可以处理王侯政务,大王想不到臣还会领兵打仗吧?臣虽然没有孙武孙膑之才,也没有伍子胥司马穰苴之谋,但臣领兵退敌击败东周君还是绰绰有余的,请大王放心,让臣去迎敌,大王静候佳音就是。”庄王还是有点不相信,“对丞相之才孤深信不疑,只是让丞相亲自率军深入前线阵地孤有点疑虑,争战的沙场上可不儿戏,人有眼,箭无眼,万一稍有不慎伤着丞相,孤实在过意不去。孤封吕兄文信侯,授予丞相之职,一方面是让吕兄为孤料理王朝政务,另一方面也是履行孤在邯郸初识丞相时许下的诺言:与君共享国家。请丞相还是三思而后行,我大秦有的是良将,何必让丞相亲自领兵出马呢?孤心不忍!”
  吕不韦笑了,“大王只知道战场上要刀兵相见,血肉相搏,却不知道兵家之争贵在一个‘智’字,臣虽不会使枪弄棒与敌相斗,但臣可以运筹帷幄胜在千里之外,正如孙膑在马陵之战中打败庞涓一样,孙膑双足均被砍去,连马也不能骑,坐在战场上尚需要人服侍,终于用围魏救赵、减灶布疑等计策打败魏军,置庞涓于死地。”
  吕不韦见庄王沉默不语,又说道:
  “臣对秦国无尺寸之功,大王只因与臣的私人关系封臣侯爵之位,授臣丞相之职,令朝中文臣武将不服,宗室大臣对大王更耿耿于怀,众人慑大王之威惧臣之相位,敢怒不敢言。这次东方诸国合兵来犯,正是臣为国立功展示才华的绝好机会,请大王相信臣的统兵才干,用臣的这次退敌功劳堵住众人的是非口舌。”庄王这才点点头,“请丞相勉力而为吧,这是孤登基后首次用兵,对孤对丞相都是一个考验,是厄运也是机缘,只要取胜,丞相在秦国的根基就站稳了,孤的王位也万无一失了。不知丞相准备如何迎敌?”
  吕不韦对于东周君纠合各诸侯国共同讨伐秦国的事早有耳闻,最近公子嘉又派人从赵国送来确切情报,希望吕不韦在秦国作内应,从而一举击败秦国,但吕不韦得到情报后却另有打算,思虑如何破坏四国联合,击退前来进犯的各诸侯国联合军队。因此,当庄王询问退兵策略时,吕不韦早已成竹在胸。
  “大王,兵法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臣就准备抛弃常规战场兵对兵将对将的打法,最后拼个两败俱伤,虽然打了胜仗,也是损兵折将,用无数人的血肉换来的,这种百战百胜的打法在孙武子看来并不高明,而最高明的战术就是不经交战而让敌人屈服。”
  子楚哪里读过兵书,一听吕不韦讲不经交战就可打败敌人,马上来了兴趣。
  “兵书上真有不打仗就战胜敌人的计策,本王怎么没有听说过,听丞相讲一讲如何不战而胜人之兵的?”
  “孙武子说,用兵的上等策略是以谋战胜敌人,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才是击败敌人的军队。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战,攻占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天下,自己的军队不致于疲惫受挫,胜利却能圆满实现。”
  “丞相能不能说具体一点,比如丞相这次出兵迎敌,准备怎样不战而打败各诸侯国的联合军呢?”庄王问道。
  “臣的谋略是这样的:先用反间计使各联合国之间互相猜疑,他们解散盟约,都不同意用兵更好。万一做不到这一点,各国仍然派出军队,我将继续使用反间计,让他们彼此存有怀疑观望之心,在我攻打其中一国军队时其他国不去救助。而对于这一国军队,我让国君对将帅生疑,将帅之间猜疑。同时,用兵力的威势压倒敌军气势,令敌军闻风而丧胆,只要做到这几点,定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如此说来丞相真有必胜的把握了?”
  “正是这样,但臣预测胜利的把握并不是靠这几点?”“那靠的是什么,请丞相也教教本王。”
  吕不韦忙说道:“大王不必自谦,臣之所以知道这些,并不是臣比大王聪明,而是臣看过大王没有读过的书,比大王多知道那么一点点,倘若大王读过《孙子兵法》,一定能够举一反三,不知胜臣多少倍呢。”
  庄王马上笑道:“丞相不必恭维本王,孤现在就想了解一下《孙子兵法》上的内容,你快谈谈吧。”
  “孙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通常情况下,预测胜利的方法有五种:其一,知道可以打或不可打的,能够胜利;其二,了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能够胜利;其三,全军上下意愿一致,能够胜利;其四,以有备之己对付无备之敌,能够胜利;其五,将帅有才能而国王不加掣肘,能够胜利。”
  “嗬,孤明白了,说了半天原来是丞相在变相告戒本王不要干涉你在前线用兵,好,孤答应你,无论你如何用兵孤都不加干涉,孤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打胜仗!”“臣决不让大王失望!”
  吕不韦回到府第,立即找来心腹之人吕安,让他把一封锦帛密信火速送往赵国公子嘉。然后叫来亲信分别携带他的手谕去东周等六国,交给安插在那里的侦探,让他们依计去做。
  一切准备俱齐,吕不韦亲自率十五万人马东征东周君。兵过黄河,吕不韦先派蒙骜率五万兵马迎击韩军,准备在韩国放松警惕的情况下给以突然袭击,重创韩军后达到威慑其他国家的目的,吕不韦就可以优势兵力压境,威逼东周君不战而降。
  蒙骜因为参与士仓和东郭放的叛乱本该惩处,经赵高规劝临阵倒戈。子楚登上王位后,蒙骜仍然心存疑虑,惟恐庄王出尔反尔将他治罪。谁知因祸得福,不仅没有受罪,反而升为大将,这次吕不韦率军出征又被保举率军迎敌。蒙骜为了感谢庄王知人善任之心,也为了个人争得战功,身先士卒,英勇作战,一举击溃前来进犯的韩军。捷报传到吕不韦那里,他在嘉奖蒙骜的同时,又调拨五万人马,令蒙骜率十万兵马乘胜追击,攻入韩国境内,占领韩国的成皋、巩、荥阳三地,设置三川郡。
  蒙骜在韩国步步紧逼节节取胜的同时,吕不韦向东方各诸侯国发布一篇言辞犀利的讨伐檄文,用舆论攻势的压力威逼东周君及其他侯国,让东方各国闻之心惊胆颤,不敢出兵救援韩国和东周国。当今之世浊甚矣,黔首之苦不可以复加矣。天子既绝,贤者废伏。东周君以区区王室后裔而行天子之命,恣行妄为,与民相离,黔首无所告。中人将逃其君,去其亲,又况于不肯者乎?我大秦之主奋先王之余烈,历经百年图治而崛起河西。王室衰西秦兴,此乃天授命我主。我主奉天承运,修德立善而为天下之民长,长有德而息无德,赏有义而罚不义,兴民德而罚民怨。今东周君以诸侯之命而用天子之礼,逆天违地,以无道之君伐有道之主,且乘我大秦痛失二主之际,煽诱各国轰然而起,奸诈至极也。
  我主墨节哀,兴义兵以救民之死。子之在上无道,据傲荒怠,贪戾虐众,恣雎自用也,辟远圣制,丑先王,排訾旧典,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罪杀不辜,庆赏不当,天之所诛也,人之所仇也,不当为君也。今兵之来也,将以诛不当为君者也,以除民之仇而顺天之道也。民有逆天之道,卫人之仇者,身死家戳而不赦。有能以家听者,禄之以家;以里听者,禄之以里;以乡听者,禄之以乡;以邑听者,禄之以邑;以国听进,禄之以其国。义军之来也,攻伐无道而拯救生民也!义军之过也,秋毫无犯而市肆勿变也!诸侯列国若出兵相助,当为本军所欢迎;若助纣为虐,则同在歼灭之列,不谓言之不预也!
  檄文一出,人人惊恐,东方各诸侯国惟恐招来飞祸,都打消了出兵救援的心思。就是魏国与赵国两个结盟的国家也因为吕不韦早已暗中派人活动,内部对于出兵救援之事争论不休。吕不韦趁各国观望犯犹豫的大好时机,以十倍于东周国的兵力压境而来,直逼国都巩。
  东周君坚闭城门等待多日,不见其他国有一兵一卒救援,伤感之致,但他也很有自知之明,拒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在众人的劝说下,东周君开门纳降,率百官匐匍于地,跪迎吕不韦大军入城。吕不韦端坐在饰有华盖的战车上,随大军缓缓驶入城内,来到王宫大殿前,见东周君跪在地上,脖颈上套着绳索,正向自己频频叩首,其他文武大臣也衣冠不整地散跪在东周君身后,吕不韦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这是他有生以来从未体验过的快感,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人向他这样跪着,而且跪在面前的竟是赫赫周天子的王室后裔,有君王之称。
  吕不韦稍稍心猿意马之后,轻捻胡须,把手一挥,拿出王者之风,用得胜者的口气说:
  “东周君有自知之明,顺应天命,主动迎降,可谓大过之后有所醒悟,人恒过然后能改,则不失为君子。孤一定奏明大王赦其死罪,保留封邑,维持周王室祭祀。”
  吕不韦说着,提高了嗓门,“来人,先把东周君推上囚车押解咸阳,等候发落!”吕不韦在东周国都巩城歇兵几日,下令把宫中器皿以及所得偃师、谷城、平阳等七个县的图籍装上车,城中贵重物品一律掠走,能带则带,不能带的就砸毁与烧掉,这样一折腾,巩城几乎成了一座废城,吕不韦这才心满意足地班师回朝。
  回师途中,吕不韦坐在战车上一路耀武扬威,踌躇满志。如果把秦国比作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那么吕不韦俨然觉得自己就是掌管这巨轮的舵手。
  凯旋大军回到咸阳,庄王为了显示自己初登大王之位后获得的赫赫战功,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迎出城外。
  在秦国对外掠夺的争战史上,这些胜利实在算不得辉煌,但庄王却高兴异常,他认为灭掉东周君打通了秦国东进的战略通道,揭开了秦国吞并东方各国的序幕。特别是吕不韦“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略思想让庄王看到灭掉东方各国的希望,还有吕不韦向天下发布的那篇恩威并用的征战檄文,使秦国从观念上取得了统一天下的合法地步,这小小的胜利在庄王看来,正是他承袭祖业奋发有为的前兆。
  庄王为了实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