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1-03-27 21:04      字数:4967
  公子嘉故意假惺惺地拂一下眼睛,装作十分伤心的样子说:“阿妹,别说这些伤感的事了,为了你我的生离死别,让我们再尽情地快乐一次吧,彼此留下永久的回味。”公子嘉说着,又翻身把赵姬压在身下。
  “公子,别,别这样,等到晚上吧,政儿已经大了,让他看见不好。”
  “放心吧,他去了书房,现在不会回来的,反正是最后一次了。”公子嘉不再顾忌一切。
  门外,门缝里透出一双仇恨的眼睛,赵政听到室内发出的响声,暗暗攥紧了拳头,他想冲进屋内,几次想踹开门大吼一声:“狗男女!”可是,他都咬牙忍住了,那是他的母亲,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做那种事。他恨母亲不知廉耻,让别人偷偷指着他的脊梁嘲笑他,辱骂他是杂种;他恨那从来也没有见过面的父亲把他们母子抛弃了,给他带来屈辱;他也恨自己不能快快长大,保护母亲,维护自己的声誉。他恨,他恨!
  赵政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公子嘉从南苑回到府邸,他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嗨,送赵姬母子回秦国的事总算办好了,明天就正式出发。
  公子嘉向来自信,他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十分满意,当然包括送走赵姬母子。一想到这件事,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仿佛看到自己精心设计的伟大而庄严的计划已经变为现实。那时,他已经登上赵国的王位,秦国的威胁早已不存在,中原大地惟一强大的国家就是赵国,各诸侯国向他俯首称臣,尊他为盟主,赵氏祖先传下的基业被他发扬光大。
  想着,想着,公子嘉脸上露出淡淡笑意,浑身的疲劳也似乎猛地消失了,飘飘然,仿佛自己现在正登上霸主的盟坛,接受各诸侯国的国君朝拜呢?
  赵高进来了,他见公子嘉正眯缝着眼睛坐在宽大的躺椅上想着心事,脸上挂满了笑容,眉宇间透出神采飞扬之气。
  赵高上前躬身说道:“看公子爷的神气,莫非今天有什么喜事,快说来让属下听听,也分享一下主子的快乐?”
  公子嘉抬起头,“哦,是高?快坐下吧,你多日来跑前走后也忙坏了,等赵姬母子走后,我再重赏你!”
  “为公子爷效劳是属下的本份,奴才怎敢领爷的赏。只要公子爷开心,比奴才领什么赏都高兴,公子爷快说说你遇到什么喜事吧?”“高真会讲话,爷哪里有什么喜事,赵姬母子回国了,了却我多年的一桩心病。”
  赵高扑哧一笑,“爷真逗,别人分别都是执手相看泪眼,千言万语记心头,一时却又不知从什么地方谈起,惟有默默无言两眼泪。爷倒好,不但不伤怀,反而乐呵呵的,莫非爷对赵夫人的感情只是逢场作戏,说说而已?”
  公子嘉不承认也不否定,坦然一笑,站起来说道:
  “假作真时真也假,真作假时假也真,和女人相处,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动真格的就会沦为女人膝下囚,不动真格的又不能博得女人欢心,因此,言行之中要有真有假,真的假做,假的真做,让她摸不出真假,或者说是以假乱真,以假充真。”赵高听了哈哈大笑,“看不出爷还是玩女人的高手哩,今后我可要向公子爷多学几招。”
  公子嘉与赵姬之间的事惟一知道内情的就是赵高,赵高看看正踌躇满志的公子嘉,一本正经地问道:
  “公子爷真的相信赵夫人,把赌注都押在她身上吗?”
  “怎么?你怀疑她不忠,到秦国后忘记对我的承诺,一心一意做她的太子妃与皇后吗?”
  赵高郑重地点点头,“我怀疑她的忠心,更怀疑她的能力!以我之见,公子不如放弃这个念头,把赵夫人留在府中或者就像以前一样,私养着解解闷气,偶尔去散散心。真的把她送到秦国,将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那么赵政呢?他一天天长大了,仍让他叫我舅舅,还是干脆改口叫我爸爸?”
  赵高讷讷半晌说道:“我觉得赵政人小心不小,心计胜过他老子异人十倍,公子养他如同养虎为患,不如把这狗崽子给废了,省得他将来与赵国为敌!”
  公子嘉连连摇头,“赵政是放回的诱饵,也是我将来施展大计的一个重要步骤。他在赵国,我待他不薄,即便他将来登上王位,也会记起我对他的恩德,愿与我国结为友好。”
  赵高又提醒说:“公子爷还是留一手为好,人心难测啊。万一赵姬到了秦国,被秦宫豪华的生活所吸引,忘记了公子的训导,公子又能奈她何?还有吕不韦,他从公子这里获得的益处,在秦国同样能够得到,难道他还会冒险为赵国作内线吗?这不符合商人的心理啊!”
  公子嘉沉思片刻问道:“以你之见应该怎么办?”
  赵高想了想说:“可否趁送赵姬母子回国之际,再派一人随同而去呢?对外只说负责照料他母子生活。到秦国后,让这人设法留在赵姬身边,一方面监视督促赵姬完成使命,另一方面也可把秦宫中的一些信息送往赵国与公子取得联络。”
  公子嘉点点头,寻思道:主意不错,只是派谁随同入秦合适呢?再派一个女人吧,女人本来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耳根子软,听不得男人几句好话诱骗,很难成大事,一时又从哪里寻找到刚烈有主见能成就大事的女人呢?派一名男人去吧,男人也有男人的不足,男人一般都是见利忘义,见钱眼开之人,容易为名利女色所俘获。更何况所派的人是做奸细,忍辱负重去秦国卧底的,他不仅知道内情,还必须是忠诚可靠之人。万一选错了,不仅前功尽弃,还会坏了大事,要慎之又慎。
  公子嘉将他所了解的人仔细排了一遍,也没有想到合适人选。猛抬头,看见赵高正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心中蓦地一动,赵高去太合适了,他追随自己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也颇有心计,办事干净利索,有勇有谋,有胆有识。但公子嘉又实在不舍得让赵高离开自己,多年的朝夕相处,赵高成了他的心腹,更是得力助手,他与赵高无话不谈,他的事赵高没有不知道的,让赵高走了,实在是他的一大损失。
  公子嘉注视赵高一眼,赵高长得并不英俊潇洒,单从相貌而论,似乎还给人一种萎琐的感觉。可赵高憨厚萎琐中透着精明,他的这种精明能干不是常人一眼就能看出的,必须长久相处中才会发现他的优点。
  赵高今年虽然将近三十岁了,但外表看起来似乎只是二十多岁的样子,脸上额上,包括眼角都看不出一丝皱纹。
  赵高从来没见过公子嘉这样看着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冲着公子嘉憨笑一下。
  “公子爷干吗这样看我?我的脸可不像赵夫人的脸那么好看,三十多岁仍如桃花一般,令人心动,使人百看不厌。”
  公子嘉似乎没有听见赵高在讲什么,他正盘算着心事,突然冒出一句话:
  “赵高,我想让你去秦国,你答应吗?”赵高一愣,“我?”
  “对,我考虑再三,突然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你愿意去吗?”赵高没有立即回答公子嘉的话,过了许久,才点头说道:“既然公子认为我最合适,我去就是。”
  公子嘉知道赵高的性格。一般不好讲话,但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赵高同意去秦国。其实,公子嘉自己也知道,只要他开口向赵高提出的,赵高一定会答应的,就是他让赵高去死,赵高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公子嘉上前握住赵高的手,“高,我把一切都交给了你,希望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咱们赵国受到秦国的屈辱实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秦赵有不共戴天之仇,四十万赵国人的鲜血时刻提醒我,不灭秦国死也不会瞑目!凭赵国的实力,永远无望,只好出此下策了,高,我给你跪下了。”
  公子嘉真的扑通一声跪在赵高面前,赵高吓得脸色有点变,也急忙跪了下来,执住公子嘉的手说:
  “公子爷,你放心吧,只要我赵高有一口气在,我就不会忘记秦赵的冤仇,更不会忘记长平之战那凄惨的一幕,誓死为公子完成使命!”
  说完,赵高深深一揖到地。
  公子嘉搀扶起赵高,眼睛湿润了,哽咽道:
  “你放心地去吧,无论成败与否,我都会好好对待你的妻儿老小,我对待她们会像我自己的父母妻儿一样的,只要我赵嘉登上王位,一定给你的子孙封侯,让我们两家共享赵国!”
  第四章 手足相残
  第1节 阳生的父亲
  小嬴政走进秦王宫,见大臣们对祖父秦王顶礼膜拜,他不理解君王的权力有多么大,也不理解子为了跟父亲争当太子,竟拿自己的母亲做了祭品……在这场争夺江山、杀父弑母的闹剧中,得益最多的竟然是吕不韦——他当上了丞相……
  一
  邯郸城西门吱吱扭扭打开,四辆马车鱼贯驶出城去。赵政转身问道:“娘,这是去哪里?”
  “你不是常常向娘问起爹爹吗?娘这就带你去找爹爹。”“找到爹爹还回邯郸吗?”
  赵姬并没有立即回答儿子的问题,抚摸着赵政的头问道:“政儿可想再回来?”
  赵政摇摇头,“我恨透了这个地方,永远也不想回来。”赵姬轻轻叹口气,略带责怪地说:
  “邯郸是你出生的地方,也是娘的家乡,你爹当初给你取名赵政,就是让你记住这里,你怎么说恨透这个地方呢?小小年纪哪里有那么多恨?这里虽说没有太多亲人,但你舅舅却一直关心你,疼爱你,没有舅舅也许咱们母子不能活到今天,你长大后难道连舅舅也不愿回来看看吗?”赵政想说我恨的就是舅舅,但他不敢把这话说出口,他十分清楚,只要他说出这样的话,一定又会招致娘的大骂,骂他没良心,骂他像爹爹一样忘恩负义!赵政虽然并不十分清楚什么叫“没良心”,什么又叫“忘恩负义”,但他知道这是骂人的话,那样做的人当然就是不好的人。可是,爹爹为什么忘恩负义呢?既然爹爹是忘恩负义的坏人,娘又为什么带他去寻找呢?
  赵政想不明白,他估计像娘一样的大人也想不明白,既然是想不明白的事,干脆不想!
  赵政转回身,掀开车厢后面的帘子,注视着渐渐远去的邯郸城,心里也在不停地问自己:今后真的不再回来了吗?他忽然瞥见后面车队旁骑马带刀的卫士,一个念头闪现脑海:长大后我一定要来,我要带着大批军队来,把我痛恨的人全部杀掉,特别是舅舅,更不能放过,首先杀的人就是他。我还要把这邯郸城踏平,把这里不顺眼的人全部杀掉!当然,这要瞒着母亲去做,一旦让母亲知道,又会被骂个狗血喷头。
  赵政望着邯郸城模糊的影子,暗暗咬紧牙关,攥紧了拳头!数日行程,终于到了秦赵边境。秦国守边将领早已得到文告,已经等待多日了,赵姬母子刚一进入秦境,就得到礼遇,除了从赵国随同而来的礼仪车、护卫队外,又增加了保卫车马,由一直担任保卫的赵高和新派来的一名将领共同照料她们母子衣食起居。这天,车队来到一个小镇。赵政毕竟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哪里经受过这样的旅途颠簸,刚刚被安顿在旅店里,饭也没吃就睡着了。半夜时分,赵姬发现儿子浑身发热,估计是路上着凉了,得了风寒,连夜派人请医生诊治。一直折腾到天亮仍不见好转,这可急坏了赵姬,一面派人再请名医,一面命人设坛求神祷告,祈求神灵保佑儿子早日康复。行程只好推迟。周围数百里的名医都请到了,仍然不能治愈赵政的病。赵政一天天消瘦了,病魔缠体,精神更是大不如以前,每天大部分时间处在半睡半醒之中,饮食更是一天天减少。赵姬见儿子病成这个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对三个男人的渴望全部破灭后,她把儿子作为惟一的希望,更把赵政当作精神寄托。万一儿子有个三长两短,她这次到咸阳如何向异人和吕不韦交待。抛弃用儿子作筹码为自己争名争分不说,赵政是她的心血,是她全部的家产。说真的,如果没有政儿,她可能不会在邯郸度过这难以启齿的十年。
  赵姬走进房间,见儿子又在昏昏欲睡,面色苍白,嘴唇发黄,眼睛凹陷着,颧骨也较往日显得特别突出,看样子儿子活不了多久了。赵姬坐在床边暗暗落泪。
  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嘈杂声,其间还夹杂着斥骂与哭喊。赵姬心里正烦,听到外面的吵闹十分恼火,向门外喝斥道:“谁在前院吵吵闹闹,大声喧哗,惊动了公子谁担得起这个责任?”赵高急忙躬身说道:“请夫人息怒,让卑职出去看看。”
  赵高偷偷看看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