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 节
作者:公主站记      更新:2021-03-11 18:38      字数:4791
  李静摇头道:“照娘这不知又是听了谁的主意,差点把小烟儿害了。也许,照娘也不情愿写这封信。”
  “亏得秦国公两口子厚道、纯善、忠君,也是觉得欠了你和和泉太多,不想伤害你们的妹妹小烟儿。”
  “这若是碰到别人,正好借机报复,让儿子前脚迎娶小烟儿,后脚纳上几个妾,宠妾灭妻,生下一堆庶儿庶女,能把小烟儿一生都毁了,把皇室的脸也狠狠扇了!”
  谢玲珑心里暗赞李静想得通透。
  李静道:“我明个进宫说说照娘,要她学她娘,要有自知自明,不聪明就不要做主,拿不准的事就问聪明人。”
  谢玲珑笑道:“姑奶奶,这天下间最聪明人就是您。陛下国事繁忙,您让唐皇后以后直接问您得了。”
  她后来一琢磨,觉得这要将李烟嫁给秦焱的事有可能是李自原的主意。
  李自原将最疼爱的公主下嫁秦家,笼统安抚军方世家,又怕赐婚秦家被拒,损了皇家颜面,这就让唐皇后写信去试探秦家人的口气。
  如今能说服李自原改主意的只有李静。她希望唐皇后在李烟的事上能问问李静。
  李静望着谢玲珑甜美的笑靥,宠溺的抚摸她的头发,道:“论聪明能干,咱们祖孙都不差。小烟儿能有你这样的嫂嫂,真是福气。”
  晚饭之后,谢奇阳、何屠夫、伍大学士、秦家三口骑着灵黑雕去了伍家,其余人在庄子里头散步。
  江碧、江芸去花园看桌席布置的如何。谢平安、拉林海一左一右陪着何七雪边走边说话。谢玲珑、和泉带着众小看奴仆点燃花灯。
  夜幕低垂,秋风凉爽,福乐庄花灯闪烁与天上星辰遥相呼应,淡淡的白雾笼罩灵树,灵果香四飘,如同人间仙境。
  谢奇阳等人骑着黑灵雕返回,带来大喜讯,秦家二老对秦焱很满意,跟伍荣堂哥商议之后,立即秦焱与伍蝶的亲事定了下来,准备明日之内秦家派官媒去伍家提亲、交换贴子,五日之内在伍家举行定亲仪式,明年春季大婚。
  众人说笑着到了灯火通明的花园入了桌席,十几个奴婢端着一大盘的八两重的灵螃蟹,每桌置了三盘十八只。
  灵蟹肉香扑鼻,引得男女老少笑容满面,开动筷子品蟹过节。
  众人将灵螃蟹吃完,用苏叶汤洗净了手,只见花园中央的天空凭空出现了一个香气四溢巨大无比的饼,在众小欢喜拍手笑叫声中缓缓落下,离地半丈处停下。
  往年在潭州福乐居吃的月饼是蒸出来,都是小月饼,为了能让众人品尝多种口味,一个只有半个巴掌大。
  今年谢玲珑让厨子做了一个超大月饼,请小白施法术烤熟。
  谢玲珑笑着高声道:“咱们按着辈份年龄挨个上前,想吃大月饼的哪块,手指着说出来,那块月饼就能落到碟子里。”
  众人紧着老小先去选月饼,后选的人听到老人、孩子惊喜的说着月饼的馅,五仁、玫瑰灵芝麻、灵枣泥、灵双蛋黄、灵火腿等各式各样的式,都期待轮到自己会选到什么馅料的月饼。
  和泉与谢玲珑携手上前,选了中间的两块。和泉选中了灵火腿荤馅,谢玲珑选中莲子灵香芋素馅便跟他交换。
  秦家二老往年在府里过中秋,哪有这么多人,如此热闹,今年跟儿子、外孙、外孙女团圆,又逢着儿子找到了儿媳妇的大喜事,心情特别高兴。
  秦焱望着明月,怎么看都不是圆的,缺了一小处,心里想着小时候跟秦蜜过节,她总要在赏月时为家人做画,不由得有些伤感。
  毛氏许久未见秦焱,话特别多,一个劲的问秦焱跟伍蝶都聊些什么。毛氏嗓门大,众人都能听到,跟着打趣秦焱。李秦、李湘两双眼睛盯着秦焱,等着听下文。
  秦焱性子内向脸皮薄,臊得俊脸通红,想到伍蝶心生甜蜜,思念姐姐的悲伤渐渐散去,被众人的欢笑声包围,过了一个极好的节。
  不知是谁说了句,“珑妹子干爹、干娘怎么没来?”
  ------题外话------
  本月月末倒计时了。本文连载四个多月了,6月还荣登月票榜第9名,多谢亲们的大力支持!
  亲们要记得,下个月1号就把月票都投给本文!
  ☆、102 曲诗合鸣蕴情义 公主坠楼风波起
  102;第二卷 窈窕玉女 102 曲诗合鸣蕴情义 公主坠楼风波起
  众人纷纷道:“我说怎么今个赏月怎么这么安静,原来珑妹子干爹不在。”
  何屠夫吃着月饼,含糊不清的问道:“珑妹子,你干爹、干娘是去皇宫还是去白家过节?”
  谢玲珑站起来回答道:“外公,干爹昨天说今个午饭在宫里吃,下午去干娘的大哥家,晚饭前回庄里陪姑奶奶过节。”
  李静笑道:“估计混小子和他媳妇在白霄家用晚饭赏月。”
  “混小子不在场,咱们照样热热闹闹的。”
  “小烟儿来给弹几首筝曲听听,我晚饭前听拉琳海说平安要诵诗词来着。咱们弹琴诵诗,这般赏月最是雅致。”
  李烟用帕子擦去唇边饼渣,大方站起,笑靥如花道:“姑奶奶的话,我必是要听的。不过,我今个想弹筝。”
  “我的琴、筝都没有婶娘弹得好,你们莫笑。”
  “我这就叫人去拿筝,平安你先诵诗。”
  她不愿在外国使者面前展示,却是十分乐意为亲朋好友献艺,愉悦大家的心情。
  谢平安拉着拉琳海的手走至桌席中央。两小相视对望均是笑了。
  拉琳海默契的从袖子里取出一只长一尺紫色灵檀香木制的八孔竖笛,吹了起来。
  竖笛是平唐国没有的乐器,便于携带,音色纯正清丽,柔和轻盈。
  拉琳海吹的乐曲是东罗马帝国悠扬动听的民间小调,别有一番情趣。
  谢平安在拉琳海竖笛的伴奏中用稚童的声音朗朗咏诵《水调船头》,再用东罗马帝国语咏诵,浪漫高雅,便连对诗歌一窍不通的秦建义、盖乌斯、狄乌都听得微微陶醉。
  李静鼓掌道:“好词!”
  众人均问此词是谁所写,谢平安笑道:“这词是姐姐拿给我译成外国文字。”
  和泉问道:“珑珑,可是你写的?”
  谢玲珑摇头,坦然自若道:“自然不是。这首词是我在菩萨那里看到的,觉得很好,就记了下来。”
  众小好奇的围着拉琳海看东罗马帝国的乐器竖琴。
  拉琳海笑道:“平安已跟我学会吹竖琴,等我回国,给你们每人送一支,让平安教你们吹。”
  奴婢将筝、案几、座椅抬至花园中央。
  李烟盈盈坐在筝前,下巴微抬,绝美的小脸光芒四射,声音温柔,缓缓道:“我今个弹的曲子名叫《春江花月夜》,小嫂嫂昨日给了我谱子,说是今晚我若弹好了,再给我配曲的好诗。”
  “为了能听到好诗,稍后我弹完了,你们一定要喝采!”
  李静笑道:“小烟儿,哪有要掌声的?”
  李秦抬手叫道:“姑姑,你弹得好不好,俺和俺妹都会鼓掌!”
  谢奇阳、何七雪相视对望十分惊诧。谢奇阳笑道:“珑妹子,你何时又会写乐谱?”
  《春江花月夜》的乐谱是小白听谢玲珑哼歌之后写下来的,谢玲珑哪敢说实话,打马虎眼解释是无意中买来一些古董,从一个古董花瓶里头得到这幅支乐谱,随手给了李烟。
  谢平安好奇的问道:“姐姐,你买的那个古董花瓶在哪里,我想瞧瞧。”
  “安伢子,古董花瓶我已经卖掉。”谢玲珑给李烟使个眼色。
  李烟会意的坐下,十指轻拨古筝筝弦,咚咚咚,悦耳的筝声飘泄出来,回荡夜空,优美动听的旋律令人惊艳。全场安静下来。
  众人沐浴着银色月光,沉浸于绝世的名曲之中,如痴如醉,一曲终了,半晌,掌声雷动。
  李烟小脸红扑扑,起身鞠躬行礼,道:“此曲若是由婶娘来弹,才能弹出意境。”
  李青跑过来,拉着李烟的小手,仰头笑咪咪道:“堂姑姑,你弹的极好听。我听着都不困了。”
  毛氏真诚的夸道:“俺和老头子平时不听琴,觉得琴太悲。俺们喜欢听筝,欢快悦耳。今晚九公主弹的动听。”
  李烟见竟是毛氏,立刻微微点头,谦虚的道:“谢谢。您未来的儿媳伍蝶小姐弹的筝肯定比我弹的好许多。”
  秦建义听着这话悦耳,高兴的哈哈大笑。心道:九公主是不错,不过俺还是觉得伍蝶那丫头顺眼。
  两大学士及夫人回味过来,激动的站起鼓掌,道:“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听!”
  李静急道:“小玲珑,你说还有诗,我要听听什么样的好诗才能配得上这曲。”
  两大学士立刻叫道:“对,你快说这诗。”
  “今晚真是大饱耳福,《水调船头》、《春江花月夜》,这都是天下顶好的词、曲。我要抄下来立即给家族送去。”
  谢玲珑从袖子里取出叠成条的墨纸,递给了谢平康、李弯弯,叫两小一人两句念给众人听。
  众人忙坐下来屏气凝神聆听。
  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谢平康双手捧着墨纸,让着李弯弯先念,稚嫩软糯的女童声音响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谢平康清亮的男童声响起,“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懂诗的李静、两大学士夫妻、谢奇阳、和泉、李万清等只听得这两句,便已惊艳的眼睛放光。
  两小将《春江花月夜》的三十六句全部念完,意境空明,词清语丽,韵调优美,乃千古绝诗。
  两大学士夺步而至,争先恐后拿了墨纸,竟是一齐高声读起来,激昂有力的男中音念起这首完美的诗,别有一番意境。
  两大学士夫人亲自出马,轮番按着谱曲弹筝跟着夫君,一个弹一个念诗,演译千古名诗名曲,将赏月气氛推至**。
  李静惊诧中嗔怪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我今个才知道两位老姐姐竟都是乐林高手!”
  李烟羞愧道:“两位长辈的筝弹的比婶娘还要好。我刚才把《春江花月夜》弹的那么难听,真是献丑了。”
  谢玲珑笑道:“看来我这谱曲还拿对了,愣是把家里两个乐神给钓出来了!小烟儿,以后干娘不在,你就找两位奶奶去学筝,以后你会比干娘还弹的好。”
  两位夫人听得众人赞美,仿佛回到了少女时代,愉悦的开怀大笑,谦虚的道:“多年不弹了。手生的很。”
  “刚才我差点弹错一个音,你们竟还说好听,这耳朵是不是左右长反了?”
  何屠夫乐呵呵瞧着外孙女,道:“珑妹子真是有心了,今个中秋节赏月安排的比往年都好。你外婆、六个舅妈听了都不想潭州。”
  张巧凤笑道:“还说呢,我刚才瞧着分月饼有趣,多要了两份,吃撑着了。”
  何屠夫体贴入微的道:“夫人,稍后我陪你去散步走走消食。”
  众人欢笑好一阵,见时辰已晚这才回各院歇息。
  和泉与谢玲珑偷偷出了庄,骑着灵黑雕去咸阳地下钢器基地看望唐厚强、李露,慰问铁匠们,特意带去蒸好还是热乎的灵螃蟹、小白用法术烤出来香味扑鼻的大月饼、千斤灵果。
  圆月当空,星光璀璨。小河水潺潺,远处的树林安静无声。河边大石上背对背坐着和泉与谢玲珑。
  两人来到了上次和泉唱歌的地方赏月谈天,回忆着去年在潭州怎么过得中秋节。
  那时两人未定亲,李静、明王、李万清都为和泉着急。和泉心里自是很急,可是他没有爹娘,一穷二白,常年在外打仗不能回家,认为不能草率定亲亏待了谢玲珑,坚持等到长安之后,在护国寺举行盛大的定亲仪式。
  “珑珑,明年今日,我也许在北寒之地,陪不了你赏月。”
  “对不起。”
  “今后几年我打打仗,陪你的日子更加的少。”
  谢玲珑转过身,见和泉低头一脸愧疚,轻声唱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里共婵娟。”
  “小泉子,无论你在哪里,我们中秋共赏一个月亮。”
  “我不会抱怨。”
  和泉张开双臂搂着谢玲珑,感动道:“珑珑,你的歌唱得真好。你太懂事体贴,为我做了太多,我要怎样做……”
  谢玲珑在和泉耳边轻声道:“我盼着你早些灭了突厥。”
  “这样大婚之后,我们便不会再分离。”
  和泉深情的吻上谢玲珑的额头,声音柔得似一片羽毛,道:“珑珑,我的心一直在你这里,从未离开过。”
  “没有你,我的心也就没了。”
  谢玲珑闭上双眸回吻和泉,冲动的去寻找他的嘴唇,只是吻了几下脸颊,便听到他紧张低沉磁性的声音,道:“珑珑,时辰很晚,我们回去。”
  谢玲珑睁眼见和泉脸颊绯红,似涂了胭脂,竟是连眉毛、脖颈、耳后的肌肤都红了,俊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