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作者:雨帆      更新:2021-02-27 03:00      字数:4895
  嫣红见干娘累了,带眼神的上前给她敲腿。
  “可不是,可惜了姐姐那人品。还是期盼着姐夫能上进,博个功名。”
  “但愿吧。一家子寡妇,小家子气。”
  姬嬷嬷在嫣红的服侍下睡了过去。
  嫣红不屑的看了看炕上日显老态的姬嬷嬷,心里暗嘲不已。就是姬家姓奴而已,成天的挂在嘴边什么祖上姬姓人家。
  原来,这个嫣红是知府夫人安插在姬嬷嬷身边的。品箫毕竟不是处子之身嫁给刘乾坤的,将来肚子里的孩子怎么样还两说,所以,她就按了个棋子在姬嬷嬷身边。
  若果那孩子是大人的,她也好早早处理不是?
  为了防备她被姬嬷嬷以大姓姬氏拉拢,她就交了姬嬷嬷的底。原来她嫁给姓姬的确实,但是,那人是姬家门房,因为伺候姬公爷有功,就赏了姬姓。原来是都是没姓的下作人。姬嬷嬷原始姬家小姐的二等丫环,因为肖想公爷,忙着爬床,被主母知道了,那里能成全她,把她许给了门房。
  后来那门房过世,姬家更是容她不下,早早的卖了,又被王老夫人挑了孙女的奶娘。
  嫣红心里冷哼:果然是母女,一样的下作。这母亲比女儿还下作呢。爬小姐爹的床,这可是大丑闻啊。姬家老夫人果然仁慈。换做别家,早就打死了。
  本来就关注刘家的李夫人,第一时间知道了刘乾坤那个大户嬷嬷岳母在唐莲镇买房子了,要落户在唐莲镇了。
  大家族的弯弯绕,李夫人怎么不懂?想在唐莲镇扎根,可不是那么顺利的。
  她对秦嬷嬷说了几句话,秦嬷嬷点头赶紧的去了县衙找韦大人去了。
  三日后,姬嬷嬷带着干女儿,带着身契去县衙去奴籍,变更良民。姬嬷嬷作为知府夫人的奶嬷嬷自是见过大场面。对小小的县官还是有些看不起,凭借她的身份,必定很顺利。
  她施施然的款步走向县衙,对门房说道“江北知府上的姬氏,前来拜见大人。”
  那门房早就得了大人的嘱咐,眼不斜头不歪的说道“江北知府姓王呢,哪里来的姬氏?”
  姬嬷嬷被噎着了,原来利往不利的名头,今个却被问了个清楚。
  “奴家是知府夫人身边的嬷嬷。今日特来拜会大人。”姬嬷嬷小声的解释道。
  “哎,说是知府府上的嬷嬷就好了嘛,非要说个什么姬氏?”门房不客气的说着。
  姬嬷嬷的手都被气抖了,这些个小鬼,等见了县官大人再说。
  嫣红是个伶俐的,上前递给那门房小哥一个荷包,见他接了,就说到“我们拜会大人,通融一下。”
  门房一副你们才上道的样子“今个大人不在,你们明个起早吧。”
  说完再也不理人,一副严防死守的样子。
  姬嬷嬷气的哼了一声带着嫣红走了。
  如此四五天,倒是把姬嬷嬷那点子傲气给磨没有了。当她第六日再来县衙时,门房倒是痛快的放他们进去了。
  “姬氏拜见大人。”姬嬷嬷身子一歪,准备着大人出声免礼。却好一会都没有,身后的嫣红赶紧的叩首,口了说“奴婢问大人安。”
  看着还在那里歪歪扭扭等着叫起的的姬嬷嬷,那韦大人慢慢的喝了口茶,才出声教训道“王大人家规矩可是严谨,那里有奴才自称姓氏的?”
  韦大人官衔小,可是常年累月的官威倒是有。话一出口,姬嬷嬷赶紧的跪在地上口说“奴婢逾越了。”
  “可不就是,知府大人看你年老恩典你,你可别冷了他的一番心意。再说了本官是品位小,那也是朝廷任命的,当得起你一个奴婢的一跪。”
  听着县官的严词教训,姬嬷嬷心里暗恨,真是出了知府的门,什么的都不是了。希望今个可别拦着她去奴籍啊。
  “既然知府大人的恩典,我也就拦着了。但是在这唐莲镇,你还是少费那弯弯绕,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才是。要是被我知道了,得罪了不该得罪的,算计了不该算计的。本大人会请你来县衙喝茶的。”
  “奴婢不敢,奴婢安心过日子。”姬嬷嬷磕头不止。
  姬嬷嬷拿着户纸,被嫣红扶着颤颤微微的除了县衙,走在大街上,才缓了缓脸色出声说道“果然是个不会变通的,就这样合该在这小地方住个一辈子。”
  嫣红当然知道干娘说的是谁,也符合着说道“可不是,我刚才打听了,听说他来了二十多年了,还没有升迁呢。”
  “我说吧,合该他一辈子在这地方窝着。”
  嫣红又小声的说“不过,我怎么还听说这个七品县令手里有五千禁卫呢。”
  “还禁卫,能有五千禁卫可是皇家的县主娘娘,你看看这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哪里有贵人了。”
  姬嬷嬷并不相信她的话,总觉得嫣红说的有点玄乎。再说了,人家就是嘴碎,你一打听就告诉你了?
  其实,是人家韦大人明里暗里提醒你,少自作聪明,县主娘娘盯上你了。
  布和伞
  七月的最后几日更是炎热难耐,天有点旱了。
  孙家人正忙活着抗旱呢,牛车拉水,人挑,忙活四五日,缓解了快要干死的禾苗。当他们做好了长久抗旱准备时。老天爷倒是赏脸,下了一天一夜的雨,算是不用忙活了。
  这不孙家爷们坐在堂屋门口,喝着茶,看着屋外的雨说着话。
  孙大伯说“今年年景还成,老天爷算是赏口饭吃。对了,老大,好好看灶王爷庙单上写的是几龙治水?”
  “好来。”
  看着大哥走了以后,老三小四在哪里讨论者,“雨水这么合适,肯定是十龙以上之水!”
  孙大伯敲敲烟袋,反驳着说“胡讲,龙越多就你指望我,我指望你,反而容易旱田。”
  孙二哥也点点头说“所以还是六龙治水的好,雨水均匀。”
  不一会,孙大哥转回,说道“七龙治水。”
  还成,爷们又说起了经验,以后买了灶王的庙单先看看,一年涝旱有数。
  其实,只是农村人小小的迷信,但是也有巧合之处,大家都还是十分信奉的。
  “爹,我想秋风凉了,让大牛开蒙来。”孙大哥想询问自己老爹。
  “嗯,大牛也七岁了,中。还是送到孔夫子那里,先学着十岁过后再送他上学院。”孙大伯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
  “嗯,本来我想自个教授,又想怕误了他,还是找孔夫子的好。”
  孙二哥也插嘴说道“大哥说的对,将来大羊我也是送他到夫子那里,我们手里都有活计,还要攒足孩子的学费呢。”
  孙小四打哈哈说道“要不我这个秀才弟弟教侄子?”
  话刚完就被兄弟们鄙视,他教孩子?领着上树跳井吧!”
  堂屋隔壁里间,孙嫚子和两个嫂子纳着鞋底,做着鞋。
  “哎,你二哥的脚真是不知道怎么长的,一个月一双鞋穿不到月底!我半年才一双鞋。”
  “呵呵,男人都那样,大牛爹也是。幸亏妹妹接济着我们,要不我们坐不下他们穿了。”
  “可不是,被妹妹比着,我做的鞋都不如你哥的眼了。”
  听着两个嫂子的抱怨声,孙嫚子倒是没多嘴多言,而是从炕头的小包袱里,掏出两双鞋,每个嫂子一人一双。
  “嫂子们,承蒙看的起,那,一个哥哥一双。”
  看着小姑子没有恼,反而送些给她们,开心不已。
  “对了,小妹,每天也看你忙里忙外的,怎么有时间做这么多鞋?”孙梁氏问道。
  孙嫚子说着话,手里的活计也不停,慢声慢语的说道“做的多了就熟练了。其实哥哥们的鞋,材料准备好,一天能做一双。”
  “包括纳鞋底?”
  “嗯。”
  孙梁氏感叹的说道“我纳鞋底一双要四五天呢。”
  “小妹,我看看你的手。”孙徐氏说道。
  看着孙嫚子的手,细腻,白皙,骨节小巧,一点没有毛刺和变形,不由得问道“哎呦,小妹你怎么养的?”
  孙嫚子笑而不答,自是秘密。其实是不能说,怕说了被两个嫂子说败家呢。话题一会又一转,说起了孙家老三的亲事来。
  “听娘说年前能给三哥把媳妇娶回来。”孙嫚子说着从老娘那里得到消息。
  孙徐氏前几日还看见王家姑娘,也就说到“可不是,前个见了她,长高了不少。跟着她老子娘扯布呢。”
  “是个好性的,听说家里教养的好呢。不骄不躁的,让人看着就舒心。”孙梁氏也夸耀着,刚夸完就哎呦一声。
  “怎么?二嫂?”
  “这可怎么好?左脚面缝在右脚底上了!”
  “哈哈,哈哈。”
  姑嫂笑的正欢的时候,街门开了,孙大娘领着三个三子回来。穿着蓑衣,手里拿着罐子。原来她带着三个孙子捡知了猴去了。
  孙大娘把孩子送到堂屋,脱了蓑衣来到里屋说道“时节过了,找了没几只。嫚子,中午你炒了。”
  “嗯。娘你先坐坐,我给您和两位嫂子倒杯茶去。”
  孙家两位媳妇在婆婆进门时候,就起身,一个给婆婆挂蓑衣,一个给婆婆整理衣服。
  “你们也别忙活我了,赶紧手里的活计。还有半个月就开始秋收了。”
  听到婆婆的吩咐,两个连忙点头。虽然婆婆不让她们立规矩,但是自己却不能狂妄了。
  …
  雨还是稀稀拉拉的下着,方奎带着琴子打着油纸伞走到徐文清的墨香斋,看看有无新书,最近他迷上了才子佳人故事书。
  刚进门,就看到徐文清正在和一人说话,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没有上楼,而是坐在了一旁,听他们说什么。
  “刘同窗,这伞可是上京那边贵妇用得花油纸伞,你选的可是海棠压梨花的。比别的偏贵两角银子。”
  刘乾坤看这里手里的伞,小巧,精致送个品箫正好。如此,细雨、微风、美人再加上这柄粉色的雨伞,可就有意境作诗了。
  “好,就要这个。”刘乾坤全部心思都在那柄伞上,根本就没看到坐在大厅里听他们说话的方奎。
  刘乾坤匆匆的付钱,雨伞也舍不得撑开,快步往家奔去。
  “二哥,果然还是买卖上有天分。那小伞那里就贵了?”
  “哈哈,逗他玩呢。对了,怎么有空来了?”
  “闲得慌,出来逛逛,找书看看。”方奎不紧不慢的说道。
  徐文清笑了笑说“走,到二楼。你就是心想事成,美得吧?”
  坐在二楼包间,琴子帮两位爷把茶几和椅子摆在窗边,然后让人上了一户毛尖,退了出去,自己到大厅里找书看去了。
  “也就是你下雨天也出门,我都不出去,粘叽叽的。”
  方奎摇了摇手中的折扇,品了一口茶,才斯文的说“二哥,把你亲个私藏的两把宫油纸伞均一把给我?”
  “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再说了,你家的还少了?”徐文清笑着说。
  “我家的没有那小桥流水人家。倒是有牡丹诗会的,要不我们换?”
  “行,击掌!这就换。”徐文清得了便宜赶紧的答应。那牡丹诗会可是上上品。
  等两人交换了,徐文清说道“干嘛要换?这不让我占便宜么?”
  方奎没有说话,而是让琴子磨墨,撑开油纸伞,扶稳,在空隙里龙飞凤舞的写到“桃花绿柳携手归
  小桥溪水相伴随
  雾色蒙蒙静无声
  万物苏醒竟相争
  ”
  “好诗好字!还说你学问不及我?比我强个百倍。”徐文清不吝啬的夸耀着。
  方奎放心笔,对这伞可劲的吹着气!半刻钟后才干了。
  他小心的收了伞,又用油纸把伞紧紧包好,对门口守着的琴子说“琴子,你赶紧的把这伞送给三奶奶。说时下流行的!不光下雨天能用,日头底下也可以遮阳。”
  琴子领命赶紧的撑着伞,抱着油纸里的伞往孙家奔去。
  “原来是送给弟妹的。你怎么不送那牡丹诗会的?”
  “不是为了配那首诗么?那是她念给我娘听得,觉得和那伞挺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