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5 节
作者:孤悟      更新:2021-02-17 09:03      字数:4772
  “等到斯基姆驾车来到布希街拐角时,果然不出我所料,那侦探早已被这小子神不知鬼不觉地收拾掉了。我义不容辞地跳上斯基姆的车,命令他开到警察总部。我坐在后座上,把手按在枪柄上,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小子,做好随时应变的准备。想不到就在这时,该怎么说呢?我实在说不清怎么回事,只一刹那间,我被抛到了马路上!我想,那座位下肯定有个‘陷阱’!我不能不说,这小子实在干得漂亮。我简直无法弄清他是怎么干的。我立刻从地上爬起来,朝后面开来的警车使劲挥手。可是,那警车理都不理我,‘刷’的一下从我身边开了过去。直到这时我才明白,我成了一个看不见的人,一个透明人……”
  一个何等离奇而又不可思议的故事!听得所有在场的人——包括法官、检察官一齐傻了眼。
  “你仔细想一想,斯基姆没有给你灌过什么药吗?”检察官问,当然,我说的是吃了让人头脑失常的药,不是什么变成透明人的药。”
  “没有,检察官大人,绝对没有。”鲁登十分明白检察官话中的意思是指自己精神失常,在胡言乱语,但他决不能因此生气,“我敢以警官的身份打赌,他既没有给我吃过药,也没有让我吸过麻醉气体。”
  法官立刻下令对斯基姆的破车进行彻底地检查。后座拆开,除了海绵、弹簧,就是铁架、木头。尽管警察把破车拆得稀里哗啦的,也找不出丝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哪有什么“陷阱”!
  最后,只听见警察署长骂道:“鲁登这家伙看来脑子出毛病了,不能再让他当警官了!”
  幸亏第二个证人及时出现了,不然,鲁登这个警官真当不成了。
  这个证人就是与鲁登搭档的那个侦探。
  这名侦探在法庭上作证说:“当我清醒过来时,发觉我已滚落在马路上。我定神一看,离布希街不远,爬起来就追。这时,鲁登已抓住了斯基姆。我急忙对鲁登说:‘喂,等一等,你听我说!’鲁登好像看不见我,也听不到我的声音。我又抓住另一名警官说,也没用。我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脚和身体,都不知哪儿去了。我实际上已成了个透明人。”
  “后来呢?”法官问。
  “后来,我想我这样回到家里,非把我老婆孩子吓死不可。我独自钻进安德逊河边的一个停放游艇的小屋内。整整四天,我都躲在那小屋里跟自己那看不见的手脚对话,我始终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直到两小时前,我的身体就像显影纸那样渐渐露出了形。一点一点地,开始很淡,越来越深,终于又变回原样。”
  法官只得宣布休庭,因为他觉得无法审理下去。
  好在那些失踪者都陆陆续续回到了人世。他们说的情况,与鲁登以及那个侦探说的完全一样。最有趣的是思茜妈的出现。因为她就在人群熙攘的超级市场的货柜前,就同耍魔术一般,由透明变成半透明,直到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思茜妈的原形,顿时人们惊讶得“哇哇”直叫起来。
  最后,法院和警方相信,证人所作的证言是可靠的。但是究竟怎么会造成这回事,仍是个无法解开的谜。
  事实上,只有两个人始终没有向警官报告他们的不寻常经历。其中一个是那个持枪抢劫珠宝店的强盗。他从透明人恢复原形以后,把帽檐往下一拉,提着没皮带扣的裤子躲进同伙的贼窝里隐藏起来。他自然不会跑到警察那儿去报告这一离奇遭遇,即使失去了从珠宝店抢来的一大批宝物,也不敢冒这个险。
  还有一个便是最早失踪的伯因坦博士。他在一个交叉路口显出原形时,那儿正好有一只挂钟,所以他知道那是夜里11时2分。他悄无声息地赶到自己的家里,只见门边积着11天的报纸。博士眼睛飞快地扫过一张张报纸,证实自己的名字没有被列入失踪者的名单,这才放了心。
  博士终生未娶,一辈子是个单身汉,喜欢独来独往。虽然失踪了11天,没有一个人知道。
  看见引起了那么大一场骚乱,博士相当得意。第二天,他又去斯莱德街拜访麦克福教授。在手按门铃的一刹那,博士对自己说:“记住!千万别走漏了嘴,一个字都不能提这件事是由我引起的。”
  教授把博士领进屋内,还未坐定就问:“这些天你在哪里?我一听说魔鬼出租车事件就想到了你,想听听你的见解,可就是找不到你。莫非你也被魔鬼车拐跑了?我想只有你才能解开这个谜。”
  博士的天生弱点就是经不起恭维。教授这么一恭维,博士就把进门前给自己的警告忘得一干二净。
  他说:“对你说吧,那个事件的全部秘密都在一张麂皮上。就是汽车后座上的那张麂皮。’
  “麂皮?报上根本没说有一张麂皮!”
  “也许吧。这只说明他们没有注意到这张麂皮。在这个世界上,人所能看见的一切物体,固体也好,液体也好,从根本上说,你是知道的,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又由电子、中子和原子核构成。就像地球和火星等星球,在做自转运动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电子环绕原子核旋转。而电子与原子核之间有着很大很大的空隙。原子与原子之间又都有空隙。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既然原子中充满空隙,那么一种物体与另一种物体相遇时,会不会相互穿透,但又不改变两者的形状呢?”
  “这的确是个很新鲜的课题。”教授说。
  “于是,我找来一张麂皮,并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对麂皮进行了处理,使它带电,并且有磁性。”
  “真有趣!”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相信我自己的理论。我做过许多次试验,我把帽子和钱包放在麂皮上,过了一会儿,帽子和钱包都不见了,只留下金属搭扣和钱包里的硬币。金属看来难以穿过。但是有一点我却弄不明白:穿透过去的物质怎么看不见了呢?它跑到哪里去了?成了什么?直到最近,我才找到答案:帽子和钱包跑到四维世界去了,所以我们的肉眼看不到了。当然,要是你没亲自到过那个世界,你就不会相信有这种事。”
  “这么说,你已经去过那个世界?”教授张大了眼睛瞅着眼前这位怪人。
  只见博士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得意地微笑着,他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说:“今天就到这儿吧。我还要拜访爱因斯坦博士呢!”
  伯因坦博士说完就离开了教授的家,从此以后便失踪了。他在进行第二次实验的时候,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再也没有重返现世。也许他是永远留在四维世界里了。
  做这样的推测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作为对前面这一事件的精神受害者的补偿,有一天斯基姆莫名其妙地收到一大笔钱,这笔钱足够他花上10年,而伯因坦博士曾经是位大富翁。可见博士在做第二次实验前作好了安排,是有思想准备的。
  斯基姆聪明能干,他用这笔钱,开了一家出租汽车公司。现在他的公司生意十分兴隆。
  只可惜那张麂皮,在法院进行调查时,被毫不留意地从座位上剥了下来,扔进了垃圾箱。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它的命运了。
  《魔鬼契约》作者:布雷克·林顿·威尔弗
  内线电话嗡嗡作响的时候,希拉·玛希正在办公室里审阅病床记录。
  “玛希博士,有一位叫鲁西佛的先生想见您。”
  希拉叹了口气:“让他进来吧。不要再接入其他电话,以免打扰我俩。”
  一个穿着商务西服的红皮肤高个子走了进来。他摘掉礼帽和太阳镜,露出头上小小的犄角和额下闪光的眼睛。这就是魔鬼。
  他靠在希拉的桌子上,用威胁的口吻吼叫道:“你以为自己在做什么狗屁混账事?”
  “我是玛希康复公司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希拉镇定地回答,“我用你给我的‘憎恶咒语’,让那些瘾君子憎恶毒品。公司所得的利润捐给了慈善机构。”
  “你不能那样做!”魔鬼咆哮道,“你是一个巫师。你应该戴着尖顶帽,骑着扫帚在半空中飞,而且还要恶贯满盈!”
  “现实点吧,现在是20世纪。而且,我们之间签订的契约没有涉及这些东西。”希拉反驳道。
  魔鬼的喉咙发出咕噜声。他从胸前的口袋里拽出了一份文件:“我们签署的这份文件明确指出,作为我出让咒语的一个交换条件是,你同意发泄自己的不悦和不满情绪。”
  希拉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夹,在魔鬼的鼻子跟前挥了挥:“我的病人们在来玛希康复中心之前,找过许多医生和诊所——名字和电话号码都在这张名单上——求诊。它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让名单上的每个人都不高兴了。这些医生和诊所断了一条财路。贩毒大王和非法售毒者也变得郁闷和不满了。”
  魔鬼的皮肤颜色变得深红。他把契约放回口袋,接下来说的话非常安静和克制,但却充满了不祥:“你认为自己很高明,是吗?我不能收回这份契约,但可以改变我出让给你的咒语内容。我现在收回‘憎恶咒语’,给你‘疾病咒语’。咒语的口诀是——伊拉揉斯爱哥格来。”他狰狞地笑了,“好好想想怎么样用。”
  魔鬼戴上太阳镜和帽子,哼着歌剧《浮士德》里
  内线电话嗡嗡作响的时候,希拉·玛希正在办公我想他刚参加完化妆舞会。”是接线员的声音。
  希拉叹道:“让他进来吧。不要让别的电话打扰
  果然又是魔鬼;他怒发冲冠地走进来,用力关上门。他早已卸去了伪装,犄角、发光的眼睛、叉状的尾巴全都轻而易见。他把爪子似的拳头砸在希拉的桌
  “我是玛希奇迹治疗公司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希拉镇定地回答道,“我用你给我的‘疾病咒语’,让病人们体内的病毒和细菌生病。这样患者自己的免疫系统就转弱为强,能够很容易地战胜疾病了。这个技术与抗生素的原理类似,但却更有效。”
  魔鬼蹙起了眉头:“毫无疑问,你赚到的利润又捐给慈善机构了。”他揶揄地说,“毫无疑问,患者以前拜求的那些医生又不高兴了。毫无疑问,抗生素
  “你很聪明,希拉。”魔鬼承认,“但还不够聪明。我要因此收回‘疾病咒语’,给你‘蟾蜍点化咒语’。咒语的口诀是——布否尼斯萨卡路。”他恐怖地微笑着,“现在你能做的全部事情,就是把各种东西变成蟾蜍了。我打赌你想不出用什么办法来用这个咒语行善。”
  “这个不用您操心。”希拉说着,从办公椅上站起来,伸出一根手指对准魔鬼:“布否尼斯萨卡路。”
  呃!撒旦突然变成了一只闷闷不乐、急躁不安的蟾蜍。
  当然了,是一只长着犄角的蟾蜍。
  《魔鬼三角与UFO》作者:'西班牙' 柯·加兰
  郭晓雨 译(有的资料称是李德恩 译)
  第一章
  一架小型飞机,在平静的海面上飞行,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隆隆声。
  在万里晴空中,太阳放射着强烈的光芒,寒冷潮湿的和风不停地掀动着海浪,使岸边作业的渔船微微颠簸。
  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缓缓飞行。不久,便离开了海岸,朝着北——东北方向,径直向深海飞去。
  在这架飞机上只有一名驾驶员,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浩瀚的大海,好象在搜索着什么,看起来,不象在寻找渔船和赛艇,也不象在观赏海浪的涟漪,但他的到来却打破了清澈如镜的海面的宁静。
  他双手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驾驶员,是一位在重重困难中不畏艰险的老手。驾驶一架小型飞机,对他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是因为肯尼思?戴夫斯有着操纵各种飞机,甚至海上船只和水下潜艇的高超技能。在海军服役期间,又亲身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退伍以后,加入了国家航天局专家团,他的这些经验使他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项使命。
  其后不久,他便进入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所知的、以缩写字母NICAP著称的美国政府组织。只要提起这个组织,人们就会惊奇地打听,这几个神秘的缩写字母代表什么意思。在美国政府的任何活动中,极为罕见地会在谈话、新闻或评论中涉及这几个字母。
  但是NICAP,为了一种具体的特定的使命,一直存在于世。最近几年中,由于它的显赫地位,它的存在更为人们所倾慕。
  戴夫斯并不因NICAP的重要,而放弃他在国家航天局的职务。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者的目标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现在,戴夫斯既不为国家航天局工作,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