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节
作者:浮游云中      更新:2021-02-27 00:08      字数:4948
  他便写了封信给李愧。他把信刚写完,忽然他妻子撑了他的伞回家
  了。陈工见了,便在信后添道:“伞巳找到,特此奉告,不必再寻了。”写
  毕,就撑了伞出去,把信付邮。
  买甲鱼
  父亲对儿子说道:“你去买两只甲鱼,须要活的。”
  儿子道:“死和活怎样看得出?”
  父亲道:“只要摆在水里,如果不游,就是死的。”
  儿应了命令,跑到街上。等了好久,见了一个甲鱼担,他就跑过去,
  选了两只最大的,再跑到河边,把甲鱼放下水。甲鱼看见了水。就游
  去了。他对卖甲鱼的说道:“这是活的!你要卖几钱一斤?”
  鸭勿近水
  主妇叫女仆煮鸭。女仆没有放水。将锅子烧爆了,鸭也烧焦了,主妇
  问她为什么不放水?她答道:“鸭得了水就要游掉的。”
  镇静法
  她听得人家说:“凡发生极重大事情的时候,只消喝一口冷水,就不
  会慌张。她和丈夫乘船出去游玩时,不料丈夫失足落水。她见丈夫很慌张。
  便道:“别慌!快喝一口水!”
  字  胖
  亿强的记忆力太不好了。一天,他连“日”字的解释也忘记了,连忙
  到字典上去查,恰被他查着个“曰”字。他把字典一合,很惊异自言道:
  “字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三日不见的‘日’字,如今也胖起来了。”
  妻之子
  阿憨的妻生了儿子了,亲戚朋友都向他道贺。阿憨对大家说:“儿子
  又不是我生的,贺我什么?”
  大家哄堂大笑。他妻子羞愧欲死,命父亲责他失言。
  父亲道:“那么谁生的?”
  答道:“我老婆生的。”贺客又鼓掌大笑。
  请告内人
  接生妇赶到学者的研究室:
  “是个男孩子!生产了!”
  学者:“这种事情,为什么来烦我,内人不在家么?”
  宋朝康熙
  国粹家和旧书铺的老板说:“昨天我在书摊上买了一部《康熙字典》,
  是宋版的?”
  书铺老板很得意地答道:“对呀,如果不是宋版,价钱也不至于那么
  贵!”
  法律与法盲
  几于;“爸爸,什么叫法律?”
  父亲:“法律就是法国的律师。”
  儿子:“那么什么是法盲?”
  父亲:“那当然就是法国的盲人。”
  一瓶农药
  一人治棉虫,心想:“技术员让一喷雾器水兑一小瓶盖农药,可保一
  月无虫。我放一瓶药,不就可保几年了吗?他这样做了。隔了一天去棉田
  一看,棉花的叶子全干了。
  。。/。。/
  爱情俱乐部
  笑话幽默…》》现代笑话》》文学艺术
  懂得鸭语
  儿子拿着诗集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呢?”
  爸爸挠挠头说:“可能是诗人懂得鸭语吧?”
  看头知尾
  “听说你看书能一目10行?”
  “何止一目10行,有的小说和剧本,看了开头就能说出它的结尾。”
  稿酬不同
  “编辑,你说散文诗和诗歌有什么不同呢?”
  “诗歌是按行付稿酬,散文诗是按字数付稿酬呀!”
  也有不吃的
  某作家与朋友对话。
  朋友:“文人的胃口真好,在你们的笔下什么都能吃:吃苦、吃力、吃
  醋、吃官司、饮泣、饮恨、食言、啃书本、喝西北风、咬文、嚼字……还
  有什么不吃的?”
  作家:“不吃软、不吃硬、不吃眼前亏。”
  留到夏天
  编辑:“这部作品读者看了肯定会表示冷淡的。”
  作者:“没关系,你们就放在夏天发表吧!”
  看过了
  作者:“编辑同志,我上次送您审阅的文章,您是否看过了?”
  编辑:“看过了,不过,您应当把它寄到《读者文摘》编辑部去。”
  妙法
  甲:“我写的稿子每次都被编辑部退了回来,真没有办法。”
  乙:“你想你写的稿子不被退回来吗?”
  甲:“对!”
  乙:“那好,我告诉你一个妙法,再写稿的时候,千万别署地址。”
  问诗
  “您对诗很有研究?”
  “只精通罢了。”
  “有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当什么讲?”
  “就是君子喜欢踢球。”
  “那么‘窈窕淑女,呢?”
  “他们球艺不好,一踢球尽输给女的。”
  一格一字
  一青年缠着某作家,要他介绍写作的最佳方法。作家回答说:“请用
  方格槁纸,一格一字。”
  批评家与作家
  批评家:“你已经是第3次在作品里作这样的描写了,难道你不知道
  ‘第一个把女人比喻为花的人是天才,第三个是庸才,这一句名言吗?”
  作家:“是的,您说得对,您已经第7次使用这句话了。”
  三岁识字
  女作家:“我真气极了!好好写成的稿子,被3岁的孩子撒破了。”
  友人:“唷!3岁已经认得字了么?”
  决不再版
  不流行的作家:“我出的书,每第一版,必定自己留一册。”
  客:“第2版就不希奇了。”
  留下伏笔
  “你写的那个剧漏洞太多了。”
  “这是我故意留下的伏笔。”
  “哦?……”
  “是的,如果没有这些伏笔,能让你写成那篇比原作还长的剧评么?”
  出人意料
  一篇电影评论文章中写道:
  “这部影片的结尾真是出入意外!它正好是大家一致认为不该结束的
  时候结束的。”
  悬念艺术
  某报上连载小说的未一段耸人听闻地写道:有个男人居然生下一条
  牛。
  在下期这篇连载小说写这一段时,却笔锋一转:原来这个人是女扮男
  装,她生了一个男孩,小名叫牛牛。
  对待奖金和纪律
  两个文学爱好者在一起谈论。
  甲:你是怎样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呢?
  乙:这个嘛……爽直一点说吧,对奖金我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对劳
  动纪律我一般采用浪漫主义手法。
  奥秘
  甲:“电影里面,骑自行车的总是随处一放,从来不上锁,最近我才
  悟出点奥秘。”乙:“什么奥秘?”
  甲:“大概是《偷自行车的人》还在意大利。”
  影评家与影迷
  影评家:“请你就看过的中外影片作一番比较,不同之处在哪?”
  影迷:“国产影片光明磊落,所发生的故事,前面都有暗示,像地震
  有前兆一样;而国外影片呢,阴谋诡计多,爱搞‘突然袭击’。”
  破案片的特点
  ——你知道破案片的特点吗?
  ——曲折和惊险。
  ——只答对一半,应是曲折的爱情和惊险的武打。
  国情不同
  ——外国侦探片和国产侦探片最大的区别是,外国侦探片抓坏人,只
  出动一两个人,而国产侦探片抓人一出动就是几十人。
  ——国情不同嘛,中国人多,出动的人也就多。
  进化
  甲:“我发现达尔文的遗传学并不灵。”
  乙:“怎见得?”
  甲:“你没见电影里的那些地主、资本家都很丑,而他们的小姐都非
  常美。”
  中国人的面孔
  甲:“中国人的面孔有啥特征?”
  乙:“好人都是英俊的,坏蛋都是丑八怪。”
  甲:“你怎么知道?”
  乙:“电影里告诉我的。”
  影坛恒星
  “我发现一颗影坛恒星。”
  “什么叫影坛恒星?”
  “几乎每一部电影都不止一次出场。”
  “谁呀?”
  “大海。”
  特殊照顾
  甲:“听说你们陶瓷厂奖金很多。”
  乙:“是的,因为近几年常有人照顾我们的生意。”
  甲:“谁?”
  乙:“电影界的朋友呗!你没看到,如今电影里人物一动感情就爱摔
  碗。”
  惊险
  ——你知道惊险在电影中如何解释吗?
  ——我早研究过了,叫作“惊”在意料之中,“险”在情理之外。
  一次性艺术
  制片人:“请你给这部影片琢磨个片名,要触目惊心,振聋发聩,使
  众人一看片名,就非掏腰包不可。”
  文学家:“这部片子的内容……”
  制片人:“别管它!”
  文学家:“观众看后大喊上当怎么办?”
  制片人:“没关系,电影是一次性艺术。”
  悲喜交集
  “你知道观众对我最近导演的新片有何评价?”
  “放映你这部大作时,电影院里真是悲喜交集!”
  “没想到这样动人。”
  “是啊!只要影片中的女主角痛哭流涕,观众就笑得前仰后台。”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爸爸:“你知道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吗?”
  儿子:“知道。”
  爸爸:“你说说看。”
  儿子:“因为演员阿姨总爱到海边哭。”
  死亡镜头
  “喂!这里是电影制片厂吗?对不起,我们送一个快要死的人给你们
  好吗?”
  “你们疯了吗?”
  “不!我们常在电影里看到快要死的人还能长篇大论地讲话,甚至还
  能胜过健康人那样去完成任务,大概你们有一种秘方,能使人起死回生。”
  动物本能
  甲:“在银幕和荧屏上,谈恋爱为什么都是跑呀追呀的?”
  乙:“那是导演从《动物世界》里学来的,是一般动物的本能。”
  贬编剧
  编剧:“你看完这部电视剧有何感想?”
  观众:“太激动了!”
  编剧:“过奖了!”
  观众:“看过此剧真是备受鼓舞,相信我也能编它几十部电视剧。”
  真实感
  演员:“导演,请你给我一杯真的白兰地,没有真的酒,我很难演出逼真
  的感情来。”
  导演:“那好,不过明天那场戏,是喝‘敌敌畏’,那么也要为你准备
  ‘敌敌畏’吗?”
  角色
  男演员:“你排演这个角色时,为什么一点不悲痛?”
  女演员:“因为我已经是第7次演癌症患者了。”
  开幕太早
  乡下老太婆,看了歌舞团开幕,就惊叫起来:“女孩子们还没穿衣服,
  已经开幕了。”
  很名贵
  观客:“这怎么是小人国的矮人?不小了,身体有5尺多高。”
  剧场经理:“所以很名贵!这是世界上最高的矮人!”
  不能让祖先老落后
  ——真怪,700多年前的《马可?波罗》里,大夫们用的银针竟与我
  们今天用的一模一样。
  ——看了《神医扁鹊》你会更奇怪的,2000多年前的扁鹊用的也是
  这样的银针,不过——我倒想得通。——哦?为什么?
  ——时代变了,也不能让咱们的祖先老落后啊!
  下工夫
  “你导演的虽然是个电视小品,下的工夫可真大。”
  “从哪里看出的?”
  “7分钟的电视片,摄制人员的名单就演了3分钟。”
  此句只应唐代有
  甲:电机连续剧《烷纱女的传说》中,西施弹奏的《思乡曲》好动人
  啊,连吴王夫差听后都赞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
  乙:这句话好像是杜甫的诗句。
  甲,管他呢,也许是吴玉夫差读过杜甫的诗。
  随机应变
  在《草船借箭》中扮演周瑜的演员有意作弄那位扮演诸葛亮的演员,
  看这位亮兄是否能随机应变。当“诸葛亮”按戏丈程序向“周瑜”说:
  “都督军务繁忙,亮不打搅了,就此告辞。”说罢,摇着羽扇欲走。“周
  瑜”一把拉住“诸葛亮”:“先生慢走”,然后向前上方一指:“你瞧天
  边有一朵黑云,不知有何凶吉,请先生指教!”
  因戏文里没有这句台词,这一问,把扮演诸葛亮的演员问愣了,连摇
  着的羽毛扇也停住了。他再一看“周瑜”脸色,知道是恶作剧,不由得支
  吾道:“这个么……“但他猛地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从容地摇着羽
  扇答道:“都督,此乃天机,不可泄露,你附耳过来。”“周瑜”只得走近
  “诸葛亮”,把耳朵凑过去。“诸葛亮”停住了摇羽毛扇,对着“周喻”的
  耳朵低声骂道:“你这该死的狗杂种,谁让你在台上胡闹,我把你……”
  “周瑜”被骂得满脸通红,但他还是面向台上观众说:“先生高见,
  真乃当世奇才。”
  河水全冰冻啦
  某剧团的一个节目时,按剧情需要,主角必须跳进一条河中。每次当
  他跳下去那一会儿,负责音响效果的姑娘,就得用一盆水弄水花四溅的声
  音。
  可是,有一次晚上演出,这位姑娘却忘了这碴儿,结果主角“咚”的
  —声跳下来,却没听见水响。好一会,场子里静极了,一点声音也没有。
  最后,才听见主角从幕侧发出一声呻吟:“哎哟,我的天!河水全冰冻啦!”
  特权
  观众甲:“台上的唐太宗怎么戴着手表!”
  观众乙:“人家是皇上,弄块表还不容易!”
  欢欣的结局
  甲:“听说你昨天去看话剧了。那个剧是欢欣的结局吗?”
  乙:“是的,每个观众都为它能及早演完而高兴。”
  想象力非凡
  导演:“请您谈谈对我拍这部新片的观后感。”
  观众:“我边看边浮想联翩……”
  导演:“艺术是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你想什么?”
  观众:“我似乎看到一个壮汉在剥洋妞儿的西装,叫她换上中山装,改名
  换姓……”
  导演:“这是活剥洋人嘛!”
  观众:“你的想象力真是非凡的惊人啊!”
  那当然
  一位戏剧评论家,对导演说:“先生,你的戏大嘈杂了——枪声大多。
  “是的,可它是一部军事题材的戏剧。”导演反驳说。
  “那当然,可是枪声会把观众吵醒的。”
  迟二十年
  老妇:“你们公司里,要聘用一位女主角,我特来应征。”
  导演:“是的,但你来迟了。”
  老妇:“我刚看广告,立刻赶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