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一米八      更新:2021-02-26 23:59      字数:4692
  弯进了县里图书室,却如鱼得水。回到了小说中写的报纸的世界,因为初中养成这个习惯,埋头读起来。《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也是,回到农村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又回到了没有书读,没有报纸读的这样的环境。所以这样的农村青年过去是没有的,那么学习成了农村知识青年与外界心灵沟通的重要管道。生活越是贫乏,他们就越是如饥似渴地汲取外部世界的每一点信息和养料。课堂和书本不仅给了他们知识,更溶入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撑起了一个想像的世界。使他们虽然身处农村,心却能在那些远方的城市和更遥远的国度飞翔。学习对他们来讲,实际上它是一种支撑了和放大了自己想像的世界。使自己暂时忘却这种非常贫乏的非常封闭的这种生活环境。
  小说你记得写高加林在学校,他最喜欢的是什么?他喜欢研究国际问题,他曾经拟了几个研究题目。比如《中东问题》、《美中苏三角关系之研究》,那个题目一下把同学给吓了一大跳。但这就是他想像中自由翱翔的这样一种结果,那么孙少平也是。他跟田晓霞为什么精神联系那么密切,最重要一点就是田晓霞老把当时那个只有县里干部才能看到的内部刊物,就是《参考消息》给他看。所以他读了之后呢,使他的兴趣和思考范围远远超出他们村他们县。使他在这一刻呢,心志是自由的,高高飞翔。那么他对此呢,既感到脱胎换骨,又刻骨铭心。对知识的占有,开拓了这些农村青年的心胸。占有知识的高傲,也就改变了他们的思维和心态,就是他这个心态就改变了。而且越是聪慧者,改变就越是明显,那么他们在潜意识里,与农村已经划开了一道界限,因为农村不仅意味着环境艰苦,物质匮乏,更意味着文化落后,生活简单。这对心里装下天下大事,在书的世界里周游的年轻人来讲是难以忍受的。所以对于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从户口上来讲,仍然是农村人,但从心理和生活方式上已经接近城里。
  正像小说中讲的,就是他们已经有了一般人所说的知识分子的清高,就说他已经改变了他的心态,具有一种占有知识的高傲。所以小说有一个细节你们可以想到,当他跟巧珍谈对象的时候,巧珍的父亲村里的富户刘立本反对。为什么?他认为是高攀了他们家,结果高加林听了以后非常愤怒。他高傲地反问到,谁高攀了谁?就是一种心理的这种高傲。他已经潜在地跟他所处的农村社会划开一条界限。那么另一点也是非常有意思,就是小说写本来高加林回乡当农村教师,乡村教师,但是后来被村里干部的孩子顶替,就只好下地干活。结果呢,他就穿着最破烂的衣服,腰间系着一个草绳,穿着破破烂烂的鞋然后拼命干活。小说说他什么呢?他要把自己“化装”成一个农民。那么高加林他还要化装吗?他的户口本来就在农村,他本来就应该是农民。他为什么思想意识里还要把自己化装成一个农民呢?但我觉得正是这两个字非常传神地道出了高加林微妙的心态和尴尬的处境。就是他虽然身处农村,但强烈意识到,自己与一般的庄稼人有本质的不同。这不仅是指文化这种学历,更是指一种心志结构。知识似乎已经把他塑造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本来是应当生活在城里的,他既胜任工作,也更适应城里的生活方式。而且对农村的封闭落后有清醒的认识,并抱有同情。但不幸的是命运又把他抛回到,他在思想意识上以为自己已经远离了的这种生活环境。而且更不幸的是连一个能够发挥脑力劳动的近似城里工作的民办教师的位置都不可得。所以他才埋头干活,穿着破烂的衣服,表面上是在向命运屈服,实际上是在向环境示威。看看吧,全村一个最有文化最有头脑的人,如今却穿着最破烂的衣裳,干着最苦最单调的活,这就是他化装背后的潜台词。而在这种自虐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自恋、自傲、自我欣赏和自我放纵的这种复杂的心态。所以叫高加林向一般农民看齐,他无论从衣着上和心理上都是需要化装的,他确实是需要化装的。
  那么让我们再看看高加林是如何对待乡巴佬这个词的。最开始他出现在卖馒头的路上,他辛酸地想到,因为看到周围的老太婆也挎着篮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乡巴佬了,很悲哀。然后到了县里呢,碰到城里同学张贺南和黄雅萍。张贺男是门市部主任,本来好心要帮老同学,但无意中说了一句,你们乡下人卖点东西真难。一下子把高加林得罪了。他心里想什么呢?我有文化,我有知识,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哪一点差?我为什么要受这样的屈辱呢?特别一种愤懑,不是说他自己能力不够,而是这种现实压抑的。那么你再看他对乡巴佬这个词,当他时过境迁,身份变换,从农民变成了工作者,县里的新闻干事之后。当那个老同学黄亚萍又嘲笑他乡巴佬的时候,他这时候他不避讳了。那么从这种态度的转变中,我们会感到某种如释重负,苦尽甘来的这种感受在里面,就是转换。对于这种从农村奋斗到城市这样一种辛酸的历程,黄亚萍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她作为一个城市姑娘是不能完全理解的。但是黄亚萍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在高加林这个人身上有一种不同的东西,有一种咄咄逼人的东西。那么他既真诚又阴郁,既坚强又固执,既有才学,又有些野性,既叫人欣赏又叫人害怕。所以我记得黄亚萍有一句一针见血的话,说高加林既像保尔又像于连。那么的确作为农民的儿子,在职业即身份的社会里,高加林生错了地方,正像法国的于连生错了时代。他感到压抑愤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以至像小说中讲的,产生强烈的心理上的报复情绪,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觉得他跟于连的比较也就到此为止了。实际上于连跟他非常不同的是于连是怀着仇恨生活,他戏耍贵族,他报复社会,都是由于心理的仇恨。那么这个人物之所以不是小人,就在于他是有原则的,于连是有原则的。他的冷峻的魅力也是来自于他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那种致死的蔑视。他实际上内心里非常蔑视这些贵族这个腐朽的社会,所以他到最后,他拒绝忏悔,拒绝营救,以自己的死表现出他最光辉的一面。
  而相比之下,高加林这个人物形象始终是怀着爱面对生活。所以他跟于连只是表面的相像。而且我觉得路遥笔下人物最独特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更令人惊异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他们备受压抑和伤痛,但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的天真和纯洁,他们被伤害的高傲的心似乎总是高傲到最终不可能被伤害的地步。
  比如我记得一个短篇小说《痛苦》,小说写两个人物。一个大年一个小丽相爱,那么小丽考上大学大年没考上,小丽对他就冷淡了。但是大年仍然照顾她的母亲,小丽的母亲是个寡妇,第二年大年考上了更好的大学,北京大学。然后他回到省城去看小丽,走到半路他想我来干什么?我这不是无言的示威吗?我怎么能这样做呢?于是小说写在心的自责中,痛苦的火焰同时也烧化了痛苦本身,伤害不再成为伤害,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结果最后他悄然离去,给小丽寄去一包家乡的瓜子。人物境界就这么高。所以也正像叔本华所说的,这样的人天生犹如一个贵族应当得到尊重,就是他们天生犹如一个贵族,因为真正的贵族应该是这样的贵族。
  所以我记得小说《生活咏叹调》,《生活咏叹调》中写什么呢?写一个井下工人,因为接老父亲从医院出来,结果与一个年轻的护士萍水相逢。矿工和护士这两个阶层似乎是有差别的,特别在当时。但是刚聊了一会儿天,井下工人的谈吐和气质就把这个女护士给迷住了。他们阶层之间的差别就给磨平了。女护士说我没有看错人,你这人有点不平凡,我说的不是劳动模范的不平凡。我是说你这个人指他的内在气质和才华。结果这个井下工人就说了一句点题的话,意思就是说呢,在外人不知晓的这个世界里,还有许多极其优秀的人。其实这个点题的话,可以概括路遥作品中,所有这类主人公,那么这样的人物走下去,不可能不是一条朝圣之路。因为太纯洁了,太艰难了,这样浪漫的处事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可以说行不通。
  不过他表现出来的令人惊讶的单纯,却又可能是作为纯粹的心性高傲。如果坚持走下去,就必然会有圣徒的气息,让我们从中窥到卑微中的神性,尘土中的金沙。所以在这条路上《人生》变成了《平凡的世界》,高加林最终演变成了孙少平。我觉得这就是路遥作品前期后期的重要分野所在。就是走下去以后,必然是一条圣徒之路。如果说高加林既像保尔又像于连,那么孙少平就更像保尔。他不但有着保尔坚忍不拔的精神,而且他还有着堂吉诃德的那种气质和理想主义精神。这就是这两个人物开始转换了,高加林的人生戏剧更多的表现在如何抓住机会上,赢得社会承认上,展示才干上,所以这样的人物他的痛苦更多的是来自于与命运的搏斗,而不是灵魂的焦渴。就是高加林这个人物你仔细分析,他还在外在的,他是跟外在世界的搏斗中,产生种种的悲欢离合。那么人所追求的也正是他所追求的,因此高加林的悲剧性是可以理解的。
  你再对比看一下孙少平,他就不一样了。尽管前面一样,身世、学历相似,上高中也有虚荣的一面,想当作家、教授,让人羡慕。可是奇怪的是呢,孙少平以后的人生轨迹表明,他并没有像高加林那样画出一道认真地向上攀爬的曲线,他一直在底层社会中潜行。无论是回农村做小工,还是当井下工人,他都一直处在底层社会中。但是他这个人物非常平静,他的兴奋点显然不是在个人命运的改变上。所以他缺少高加林式的那种个人奋斗的激情和戏剧性。你仔细想一想这两个人物,区别在这儿。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读者从孙少平的略显平淡的人生中却能够深深地感觉到,他的内心生活像哲人一样深邃充实。不管他做什么,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他的精神游历始终没有停止过。他绝不是一个仅仅在尘世中走过的人物。事实上,整部小说就像是孙少平善形的展现,精神的求索。在这过程中,他内心的世界日趋完善,犹如神明走过炼狱,所以他常有不同寻常的举动,引人瞩目,令人叹服。圣徒的举动总是常人不能理解的。小说不是描写那个郝红梅感情上曾经有负于孙少平,后来快毕业的时候,因为偷一个手绢被抓住。门市部主任正是他们班同学侯玉英的父亲侯生才。孙少平听到了,急急忙忙赶过去,严厉地对侯玉英的父亲说,你应该相信她是一个好人,谁也不能伤害她。就是让他不要声张,如果谁要伤害她我就不会原谅,迟早会向伤害她的人算帐。那么一下就把侯主任给惊呆了,这是一个非常老于世故的一个人物,小说写他完全被年轻人的气质和坦荡胸怀给震住了,他那颗精于计算的冷冰冰的心,此刻被一片人情的烫水给淹没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孙少平这样的人,他的女儿过去伤害过孙少平,孙少平却从洪水中救了他女儿侯玉英,那么郝红梅曾经伤害过孙少平,孙少平现在无私地搭救郝红梅,这就是路遥笔下理想的人物。
  到了孙少平这个时候,也就是说到了后期,最理想的人物就出现了。们衣衫褴褛犹如乞丐,但内心世界纯洁犹如诗人。像孙少平展现出来的,无论他穿的什么吃的什么,别人最终必得以他内心具有的东西来评判他对待他。对此呢,人们最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小说描写他那个班长顾养民,出生很优越,知识分子家庭。开始跟孙少平是有天壤之别,但是到最后对孙少平只有一句话,这人爱读书。只一句话,就把孙少平划到自己的阶层和层次上来了。小说写到,出生分子家庭的顾养民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够重塑一个人。而他正是从孙少平身上感到了这种说不清的吸引力,所以这个评价对孙少平是非常难得的,因为他是精神上的认同,而不是表面上的尊重,是这样。
  下一步从学校到社会,孙少平还能保持自己的纯洁吗?因为我们都面临这个问题,学校很纯洁,社会很复杂,于是都转变了。很多小说也是这么描写的,这也是很多读者的疑问。作品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探讨这个问题,我觉得在这方面好像少平跟少安形成对照,就是说孙少平和他哥哥孙少安好像是一个人分裂成的。在学校阶段他们是一个人,都是很好强,人穷志不穷,很聪慧。少安也在考场中证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