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世纪史诗      更新:2021-02-26 23:21      字数:4932
  我问她那个传呼是什么意思?她说,你就是乔的那个博士老婆吧?你能想到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你是博士嘛,这点常识还没有!我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木然地往回走,那女人还补了一句,乔说了,跟博士睡觉,也就那么回事,没劲!
  我跟乔摊开了。他连一点悔恨的表示都没有,说,离吧。我本来以为博士有特殊的味道,试了试,也就那么回事,你要是睁一眼闭一眼地过,也行。你还这么心眼多且不饶人,得了,拜拜吧。
  办离婚那天,正好距我们结婚的日子,整整10个月。我不知道10个月的婚姻,有什么叫法,我把它称为“垃圾婚”。我们原本就不是金子,他不是,我也不是。把一种易生锈的东西和另一种易腐蚀的物件搁在一处,就成了垃圾。
  我外表上还算平静,还可以做研究采访什么的。但我的内心受了重创。乔摧毁了我的自信心,我想,那个女人吸引他的地方是什么呢?容貌学历她一点没有。有的就是睡觉吧?那有什么了不起的?睡觉谁不会呢?我既然能做得了那么繁复深入的研究,睡觉能难得倒谁呢?我开始和多个男友交往,很快就睡觉。我得了严重的泌尿系统感染症,这两天又犯了,但咱们约好的时间我不想更改,这就是我不断地上洗手间的原因……
  听着听着,我用手指围住滚热的咖啡杯。在她描述的过程中,我的手端渐渐冷却。
  我该怎么办?女博士问我。
  先把病治好。我说。
  这我知道。也不是没治过。只是治好了,频繁的睡觉,就又犯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说,睡觉,我说的是纯正的睡眠,对治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女人们首先享有自己安宁的睡眠,才有力量清醒地考虑爱情啊。
  女博士说,可是,我的垃圾婚姻呢?
  我说,不是已经结束了吗?
  她说,可是我还在垃圾堆里啊。
  我说,你愿意当垃圾吗?
  她说,这还用说吗?当然是不愿意啦!可是,谁能救我?
  我说,救你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你自己啊。既然你不愿意当垃圾,很好办。离开垃圾就是了。
  她说,就这么简单啊?
  我说,就这么简单。当然,具体做起来,你可能要有斗争和苦恼。但关键是决心啊。只要你下了决心,谁能阻止一个人从垃圾中奋起呢!
  女博士点点头。招来侍者,说,我不要咖啡了,请来一杯白开水。我不再用浓浓的咖啡麻醉或是刺激神经了。有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最有力量的啊。
  我说,祝你睡个好觉。
  第三部分娘间谍(1)
  我和她的相识,有点意思。我称她“娘间谍”——是她自己告诉我这个绰号的。我从小就很惊叹间谍的手段和意志力。
  那天上班时分,传达室打来电话说,有一位女人,说是你的亲戚,找上门来,你见不见?我说,是什么亲戚呢?师傅说,她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我们觉得很可疑。你直接问她吧,检验一下。要是假冒伪劣,我们就打发她走。
  传达说着把话筒递给了那女人。于是我听到一个低低的声气,耳语一般说,毕作家,我不是你亲戚,可是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对你说……啊,你怎么不记得我了呢?真是贵人多忘事啊!表姑全家还让我问你好呢,你赶快跟传达室的师傅说一下,让我上楼吧,他们可真够负责的了,不见鬼子不拉弦……师傅,您来听本人说吧……
  后半截的声音明显放大,看来是专门讲给旁人听的。我于是乖乖地对传达室同志说,她是我亲戚,请让她进来。谢谢啦!
  几分钟后,她走进门来。个子不高,衣着普通,五官也是淡而无奇的那种,没有丝毫特色。叫人疑惑刚才那番精彩的表演,是否出自这张平凡的面庞。
  她不客气地坐下,喝茶。说,一个作家,又好找又不好找。说好找吧,是啊,报上有你的名字,实实在在的一个人,电脑这么发达了,找个人,按说不难。可是,具体打听起来,报社啊编辑部啊,又都不肯告诉你,好像我是个坏人似的……
  我说,真是很抱歉。
  她笑起来说,你道的什么歉呢?又不是你让他们不告诉我的。再说,这也难不住我,我在家里专门搞侦破,我女儿送我一个外号,叫——“娘间谍”。
  我目瞪口呆。半晌说,看来,你们家冷战气氛挺浓的啊。
  她收敛了笑容说,要不我还不找你来呢!你能不能帮帮我?
  我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她说,我就这一个女儿。我丈夫和我都是高工,就像优良品种的公鸡母鸡就生了一个鸡蛋,你说,我能不精心孵化吗?从小我就特在意女儿的一言一行。小孩子要是发烧,三等的父母是用体温表,水银柱窜得老高了,才知道大事不好。二等的家长是用手摸,呦!这么烫啊!方发觉孩子有病了。我是一等的母亲,我只要用眼角这么一扫,孩子眼珠似有水气,颧骨尖上泛红,鼻孔扇着,那孩子准是发烧了。我这眼啊,比什么体温表都灵。
  女儿小的时候,特听我的话。甭管她在外面玩得多开心,只要我在窗台上这么一喊,她腾腾地拔脚就往家跑。有一回,跑得太快,膝盖上磕掉了那么大一块皮,血顺裤腿流,脚腕子都染红了。邻居说,看把你家孩子急的,不过是吃个饭,又不是救火,慢点不行?我说,她干别的摔了,我心疼。往家跑碰了,我不心疼。听父母的话,就得从小训练,就跟那半个月之内的小狗似的,你教出来了,它就一辈子听你的。要是让它自由惯了,大了就扳不过来了。
  左邻右舍都知道我有一个说一不二的女儿,我也挺满意的。现今都是一个孩子,我们今后就指着她了。让她永和父母一条心,就是自己最好的养老保险。
  我忍不住打断她说,你这不是控制一个人吗?
  她说,你说得对啊,不愧是作家,马上抓到了要害。要说我这个控制,还和一般的层次不一样。我做得不留痕迹。控制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掌握信息。叶利钦凭什么掌握着核按钮?不就是他比别人的信息知道得多吗?对儿女,你知道了他的信息,你就掌握了他的思想。你想让他和谁来往,不想让他和谁来往,不是手到擒来的事了吗?比如她常和哪些同学联系,我并不直接问她,那样她就会反感。年轻人一逆反,完了,你让他朝东他朝西,满拧。我使的是阴柔功夫。我也不偷看她的日记,那多没水平,一下子就被发现了。现在的孩子,狡猾着呢。我啊,买了一架有重拨功能的电话机。她不是爱打电话吗?等她打完了,我趁她不在,啪啪一按,那个电话号码就重新显示出来了。我用小本记下来,等到没人的时候,再慢慢打过去,把对方的底细探来。这当然需要一点技巧,不过,难不倒我。
  我点点头。不是夸奖这等手段,是想起了她刚在传达室对我的摆布。
  她误解成赞同,越发兴致勃勃。
  女儿慢慢长大了,上了大学,开始交男朋友。这可是一道紧要关口啊。我首先求一个门当户对,若是找个下岗女工的儿子,我们以后指靠谁呢?所以,我特别注重调查和她交往的男孩子的身世。一发现贫寒子弟,就把事态消灭在萌芽状态。
  我说,这能办得到吗?恋爱的通常规律是——压迫越重,反抗越凶。
  她说,我不会用那种正面冲突的蠢办法。我一不指责自己的女儿,那样伤了自家人的和气。我二不和女儿的男友直接交涉,那样往往火上浇油。我啊,绕开这些,迂回找到男方的家长。我向他们显示我家优越的地位,当然这要做得很随意,叫他们自惭形秽。述说女儿是个骄娇小姐,请他们多多包涵,让他们先为自己的儿子日后“妻管严”捏一把汗。最后,作一副可怜相,告知我和老伴浑身是病,一个女婿半个儿,后半辈子就指望他们的儿子了……她说到这里,得意地笑了。
  我按捺住自己的不平,问道,后来呢?
  她说,后来,哈哈,就散伙了呗。这一招,百试百灵。我总结出了一个经验,下层劳动人民,自尊心特别强,神经也就特脆弱。你只要影射他们高攀,他们就受不了了。不用我急,他们就给自己的小子施加压力,我就可以稳操胜券坐享其成了。
  我说,你一天这般苦心琢磨,累不累啊?
  她很实在地说,累啊!怎么能不累啊?别的不说,单是侦察女儿是不是又恋爱了,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后来,我发明了一个好办法,说出来,你可不要见笑啊。女儿是个懒丫头,平日换下的衣服都掖在洗衣机里,凑够了一锅,才一齐洗。我就趁她走后,把她的内裤找出来,仔细地闻一闻。她只要一进入谈恋爱,裤子就有特殊的味道,可能是荷尔蒙吧,反正我能识别出来。她不动心的时候,是一种味道,动了真情,是另一种味道……那味一出现,我就开始行动了……近来她好像察觉了,叫我娘间谍,不理我了。你说我该怎么办?
  天啊!
  我大骇,一时间什么话都对答不出。在我所见到的母亲当中,她真是最不可思议的之一。
  我连喝了两杯水之后,才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住。我对她讲了很多的话,具体的是些什么,因为在激动中,已记得不很清楚了。那天,她走时说,谢谢你啦!我明白了,女儿不是我的私有财产,我侵犯了女儿的隐私权。我会改的,虽然这很难。
  我送她下楼,传达室的师傅说,亲戚们好久没见,你们谈挺长时间啊。
  我叹口气说,是啊。我太惦念她的女儿了。
  分手时,娘间谍对我说,你要是有功夫,就把我对你说过的话,写出来吧。因为我得罪了不少人,我也没法一一道歉了。还有我的女儿,有的事,我也不好意思对她说。你写成文章,我就在里面向大家赔不是了。
  娘间谍走了。很快隐没在大街的人流中,无法分辨。
  第三部分娘间谍(2)
  每天都冒一点险“衰老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求稳怕变。所以,你想保持年轻吗?你希望自己有活力吗?你期待着清晨能在对新生活的憧憬中醒来吗?有一个好办法啊——每天都冒一点险。”
  以上这段话,见于一本国外的心理学小册子。像给某种青春大力丸做广告。本待一笑了之,但结尾的那句话吸引了我——每天都冒一点险。
  “险”有灾难狠毒之意。如果把它比成一种处境一种状态,你说是现代人碰到它的时候多呢,还是古代甚至原始时代碰到它的多呢?粗粗一想,好像是古代多吧?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危机四伏。细一想,不一定。那时的险多属自然灾害,虽然凶残,但比较单纯。现代了,天然险这种东西,也跟热带雨林似的,快速稀少,人工险增多,险种也丰富多了。以前可能被老虎毒蛇害掉,如今是为坠机车祸失业污染所伤。以前是躲避危险,现代人多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嗜好。住在城市里,反倒因为无险可冒而焦虑不安。一些商家,就制出“险”来售卖,明码标价。比如“蹦极”这事,实在挺惊险的,要花不少钱,算高消费了。且不是人人享用得了的,像我等体重超标,一旦那绳索不够结实,就不是冒一点险,而是从此再也用不着冒险了。
  穷人的险多呢还是富人的险多呢?粗一想,肯定是穷人的险多,爬高上低烟熏火燎的,恶劣的工作多是穷人在操作,就是明证。但富人钱多了,去买险来冒,比如投资或是赌博,输了跳楼饮弹,也扩大了风险的范畴。就不好说谁的险更多一些了。看来,险可以分大小,却是不宜分穷富的。
  险是不是可以分好坏呢?什么是好的冒险呢?带来客观的利益吗?对人类的发展有潜在的好处吗?坏的冒险又是什么呢?损人利己亡命天涯?
  嗨!说远了。我等凡人,还是回归到普通的日常小险上来吧。
  每天都冒一点险,让人不由自主地兴奋和跃跃欲试,有一种新鲜的挑战性。我给自己立下的冒险范畴是:以前没干过的事,试一试。当然了,以不犯法为前提。以前没吃过的东西尝一尝,条件是不能太贵,且非国家保护动物(有点自作多情。不出大价钱,吃到的定是平常物)。
  即有蠢蠢欲动之感。可惜因眼下在北师大读书,冒险的半径范围较有限。清晨等车时,悲哀地想到,“险”像金戒指,招摇而糜费。比如到西藏,可算是大众认可的冒险之举,走一趟,费用可观。又一想,早年我去那儿,一文没花,还给每月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