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1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7      字数:4695
  衷谠谙硎芪逵局侄曰蟮叩沟模闪∪绾伟镏蔷跷颍咳绾伟镏腔赝罚空馐俏颐且龅墓ぷ鳎馐俏颐堑谋痉质乱怠4颖旧碜銎穑鲆桓龊醚痈蠹铱矗庑幸嘤Γ抑蓝嗌伲乙欢ㄗ龅蕉嗌伲灰⒚鹛安_痴,勤修戒定慧,这才能真正的资益一切苦难众生。这些苦难众生,我们今天都看到,都能体会到,但是不够深刻,只看到表层,没有深入的观察。深入的观察,他们行善,「善力」有限。行善从哪里看?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全世界许多人在做,各个地方政府都奖励。这些慈善事业,就像经上讲的,他没有善力;为什么没有善力?因为他没有善根。根在哪里?根在智慧,必须转迷为悟,那个善才有根。根才能产生力量,永恒不拔,全心全力认真去做,全力以赴,那是有根、有力。
  诸位要仔细去观察许哲居士,你就晓得我讲这个话的意思,许哲有根有力;你们再去观察居士林李木源居士,有根有力。我们这两年的推动才有成就可观,有一丝毫的私心,我们就会失败了。有自私自利,有贪图名利,有贪图享受,这就完了。真正有根有力,一切名利享受给别人,我们自己要退后,我们很乐意过最低水平的生活,欢喜!这也是做榜样给社会大众看。今天社会,无论是中国、外国,无论到哪个地方,大家所见的、所听的是「竞争」,这不是好字眼,竞争后面就打架,打架就拼得你死我活。这两个字在古圣先贤教学里头没有,儒家没有讲竞争,佛法里头更没有。圣贤人教导我们忍让,忍让则社会祥和,天下太平。我们要把「忍让」深深的种植在心地,决定没有竞争。
  释迦牟尼佛,说老实话,他可以过很富裕的生活,他是王子出身,古人所谓的「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他舍弃他的富贵,过托钵的生活,这是教导我们。佛的教学宗旨叫离苦得乐,富贵、五欲六尘的享受,那是苦;每天托钵,云游劝化众生,乐!他离苦得乐了。这个道理很深,意味深长,你要不仔细去观察,细心去体会,你怎么会懂得?大富大贵的人,地位高的人,财富多的人,很可怜,一个人不敢出门,要带好多保镖,你说那不是苦吗?我在台湾有几个护法,是做生意很成功的,家里住家都要请警察来守卫。我到他家里去看,他请我到他家里去坐坐、喝喝茶,外头警卫森严,是他专门请的保镖人员,我看人都很多,很辛苦!时时刻刻怕人家抢他、害他。哪有许哲居士这么痛快,走到哪里不会有一个人干扰她的,强盗、小偷绝对不会打她的主意,她一无所有,这才叫真自在,大自在!真乐!
  什么叫苦,什么叫乐,今天人真可怜,连这两个字都不认识,把苦当乐,把乐当苦,颠倒了。佛经上常讲颠倒错乱,利害苦乐都不认识,这是「甚羸恶众生」。清凉注解里面又讲到「一阐提」,这叫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没有智慧,虽然在世间得的有福报、得的有地位,但是他没有善根、没有智慧,死了以后往下堕落,他不是向上超升。一定要晓得,人在这个世间很短暂,佛给我们讲的话是真的,「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个话是真的,沧海桑田。年岁再大一点,你们体会就愈深刻。这个地区,三十年、五十年没有再去过,再去看看,一切都变了。不但是街道变了,建筑变了,那是小变;大的变,山没有了,湖没有了。
  我跟同修们说,我很小离开家乡,过了五十年,这才有机会回到老家去看看,湖没有了。我们家门口,距离大概一公里的地方,有个很大的湖,从前地图上都有。现在湖没有了,湖干了,现在很多人在那里种田。沧海桑田,变化太大了。所以在一切变化里面,有智慧的人掌握到不变,你能在变化里掌握到不变,你成功了。什么不变?真心不变,妄心变;真理不变,真实智慧永恒不变。我们要求「不变的」,凡是会变的都应当放下,放下是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努力断恶修善。
  人要培养善心,这是天经地义,世出世间一切圣贤如是教导我们、帮助我们、资益我们,我们要懂得。怎么个转法?这是我们现前最重要的课题。佛在《十善业道经》上说,菩萨很聪明,有一个方法能够教我们永远不堕恶道,什么方法?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专看别人的善,决定不要看别人的恶;念念心里头都是善心,决定不许可让不善的心夹杂在其中,从这个地方养成习惯。於是我们的心善、念头善、行为善,人只要有这三种善,这三种善永远能保持,你就永远不堕恶道;不但不堕恶道,你永远往上面超升,你会生天,你会成声闻、缘觉、菩萨,最后证到佛果,都是善业!
  为什么要把别人不好的东西放在自己心里?这是愚痴到了极处!自己的清净心,装著其他人一些恶的垃圾,你说你不是冤枉吗?你不愚痴谁愚痴?聪明人决定不干这个事情。这个世间再恶的人他也有善,我们专记他的善、专看他的善,决定不要去理会他造恶,所有菩萨修行成佛,秘诀在此地。佛给我们说,我们想想有道理。我们这个心像个容器一样,应当装善的,装一切众生的善,我们自然就会爱一切众生,像诸佛菩萨一样慈悲一切;装众生的恶,那效果相反,你一定会讨厌众生,去恨众生,你就造恶业了。佛这个教学法好,教学法无比的殊胜,我们应当要记住,应当要学习。
  末后大师有两句话,这是恶人「谤方等经者」。他为什么会毁谤佛法?对佛法没有接触,没有了解。我在年轻的时候也谤法,听到人家说佛教是迷信,我们要破除迷信,我们也跟著去破除迷信,把佛像打碎,这我都干过。在抗战其间,把佛菩萨拿来当玩具,那个时候小朋友没有玩具,学校在寺庙,寺庙老师也不管。大的佛像我们搬不动没有法子,小佛像就拿来做玩具,玩完就丢掉了。造作这些罪业是不懂!到以后老师介绍给我们,我们这才明白,晓得这是怎么回事情,恭敬心才生起来。破坏佛像,这个罪很重,但是我们小孩无知,无知就没罪了,佛菩萨也不会怪你,你无知。
  所以许许多多毁谤佛法的人是因为他无知,我们要原谅他,不能把他放在心上。毁谤的言语不必答辩,毁谤的文字也用不著理会,只要他有精神随他说,说累了,他就不说了;如果有人跟他两个答辩的时候,愈说愈有兴趣。他只一面说,后头没有回响,说到最后没有兴趣就算了,他就不会说了。无需要答辩,让他自然去觉悟,自己去体会,这才是真正帮助他回头是岸。他要有兴趣学习,要有兴趣想多了解一点,那就是此地说「明示妙理」,你可以把佛法教学告诉他,给他讲解,让他明了,让他懂得,这是真正资助他,真正利益他。所以佛弟子要像诸佛菩萨一样,常常有这个心愿,资助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决不为自己。
  这是佛家讲的四大天王,我们这四大段是四大天王,这讲到北方天王。四大天王怎样护持佛法,怎样护持一切众生,我们在这里都看见了。我们要得到真实护持的利益,必须要自己心行跟他两个配合,他怎么教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叫配合;他教导,我们不愿意去做,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还是要造作一切诸恶,那就不配合。不配合他的教导,我们得不到利益;我们能够配合,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我们决定得到像经典上所说的功德利益。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八卷)  2000/4/1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8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夜叉王长行,第四句:
  【大智慧夜叉王,得称扬一切圣功德海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文字虽然很少,重点给我们点出来了,「仿佛叹佛,得名闻果」。虽然只有七个字,「仿佛叹佛」是因,「得名闻果」是果报,这是『大智慧夜叉王』从这个法门修成无上道。注解里面意思非常深广,仿是模仿,也就是学习,要向佛学习。首先要学佛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我们今天学佛,不能说不用功,不能说不努力,但是始终学得不像,功夫不得力。原因在什么地方?还是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这是根源。只要这些东西没有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就决定没有办法离开。起心动念总是为我,处事待人接物决定有分别、有执著,这就是怎么学都学不像。
  佛的心是什么?虚空法界。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我们能不能学到关心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关心自己无二无别,那学佛就有一点像了。所以天台大师把修学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很有道理。第一个阶段:理即佛,从理上讲,从心性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菩萨成佛,看到大地众生都成佛道,看我们也成佛道,他是怎么看法的?他从理上看,从我们真心本性上看的。《三字经》一开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从这个地方看的,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不但我们人道众生,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全是佛。不但有情众生是佛,无情众生也是佛,《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叫佛知佛见,《法华经》里面「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在一切经,特别是大乘经,大乘经里面尤其是《华严经》,开佛知见,开示;示佛知见,指示我们。我们自己作学生的,要能够悟佛知见,听了佛的开示要觉悟;觉悟之后,要入佛知见,要跟佛一样,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大事因缘就圆满了。所以学佛比什么都重要!
  佛跟凡夫确实是相对的,佛一切顺著法性,一切顺著事实真相,凡夫违背事实真相,违背法性,我们怎样在这个地方把它转过来,什么时候转过来就转凡成圣,凡夫就成佛了。实实在在跟诸位说明,凡夫成佛不难,一念之间,就看你这个念头能不能转过来,转过来你就作佛了,转过来决定没有自私自利。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同学们,给大家报告,佛菩萨在这个世间示现很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佛菩萨夹杂在其中;如果没有很多佛菩萨夹杂在其中,我们这个世界早就毁灭了,这么多人造恶业还得了吗?为什么这么多人造恶业,这个世界还能维持?这个世界里头,各行各业里头,有佛菩萨掺杂在其中,示现在里面,我们凡夫不知道。我们造作恶业,还没有受到极重的恶报,沾佛菩萨的光。
  我们非常幸运,在这个时代还能够闻到佛法、闻到正法,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既然闻法了,如何能够依法修持,这就重要了。修持,首先把念头转过来,这叫「从根本修」。要认识清楚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跟我们凡夫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凡夫活在世间是为自己活著的,所有一切都是为自己;佛菩萨活在世间一切是为众生,决定没有为自己,差别就在此地。一切为众生,我们的想法看法自然就不一样了,决定没有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一切作为两个目的:为正法久住、为众生离苦得乐,就为这两桩事情。如果我们在这个世间也是为这两桩事情,那你就已经转凡成圣,你就是乘愿再来。
  乘愿再来,不一定是生到西方之后再来,现在念头一转,就乘愿再来了。一切为自己是业力,一念为众生是愿力,转业力为愿力就是乘愿再来。念头转了就行,念头转了,果报就转了。本来没有智慧,这个念头一转,智慧开了;本来没有福报,念头一转,福报现前了;本来是个短命,念头一转,得长寿;所以一转,果报就不相同。为什么?没有转之前,这一生的果报是自己修的,你前生修的善业,你这一生得福报,前生做的不善业,那这一生生活很苦,没有福报,完全靠自己;但是你要把业力转成愿力,那就不一样了。我自己没有修福报,一切众生有福报,把一切众生福报变成自己的福报,自己这个福报再供养一切众生,福报决不是自己享受。这里面最明显的,一种福报是健康长寿,这身体健康长寿。健康长寿,决定不是说,用这个身体去享受五欲六尘之乐,那就错了;而是以健康长寿的身体,为一切苦难众生服务,这是菩萨。所以它用途不一样,我们在这个地方要体会得清楚,为自己是造业,造善恶业;为众生不是造业,积功累德,不一样,果报是菩提涅盘。
  佛将这些道理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讲得透彻,我们听懂了,但是没有真懂。怎么说没有真懂?境界现前依旧做不了主,这就是没有真懂。真正懂得了,境界现前自己可以作主,不会堕落,不会被境?